《三国演义》中刘备有孔明庞统,五虎上将。为什么还被别人灭了?

一、要论人才:三国中,曹魏集团文武人才最多的,曹操在世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利用,使他们能够各尽其职;反观刘备集团,人才不及曹魏,尤其在武将方面,刘备最重用的是关张二将,其他将领在刘备心中自然是低很多的。

二、论地盘:曹魏拥有整个北方,刘备只有益州和汉中,荆州还丢了,偏安一隅。实力不及曹魏。

三、刘备登基时候,关羽已经去世,庞统在攻打西川已经阵亡了,赵云不受重用,马超不受信任,重用荆州派,防范东川派,打压西川派;刘备毕竟是抢别人的地盘啊。

四、刘备夷陵之战,把川蜀的家底都败光了,算是一蹶不振,需要数年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国力。

五、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维九伐中原,耗费了大量的国力、人力、物力,压根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休养生息,硬是把国家掏空了。

六、蜀汉晚期,青黄不接,没有太出色的人才,姜维能力有限。

七、后主不理朝政,重用宦官

《三国演义》中刘备有孔明庞统,五虎上将。为什么还被别人灭了?

刘备是中山靖王18代玄孙,自称是汉孝景帝第19代玄孙,以此混迹官场与江湖,也得了认可,于是打着这样的旗号,凝集了一帮英雄好汉在身边,又由于善于知人善用,身边拥有了一帮人才,如谋士诸葛亮、庞统,名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然而,刘备及继承者并未实现一统天下的伟业,最后还被邓艾与钟会灭了国,着实令人叹息。那么,刘备建立的蜀国,为何实现不了一统天下最后还被灭了国呢?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刘备建立的蜀汉,说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一条,其实这只是历代文人们的杜撰,当时的情形,尽管刘备自称是汉孝景帝之后,也得到了反曹魏势力的拥护,但反曹魏势力主要体现在文人阶层,总体而言,绝大多数人依然认为地处中原的政权才是正统。

(二)蜀汉地处川渝,是偏安一隅的政权,与当时魏、吴比较,蜀国地域面积最小,经济实力最弱,军事实力也不占优,属于以弱克强,想取得一统天下,真可谓“蜀道难,难以上青天。”

(三)刘备建立蜀国,其实也属于属于外来政权,当地豪强虽然压了下去,但并不服气,因而蜀汉政权的根基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牢固。刘备是现今的河北涿州人,结园三结义也是在河北涿州,只是乘着军阀混战才入主了川渝,家族与集团根基不深。

(四)大意失荆州打破了诸葛亮的大略。诸葛亮原规划待占稳川渝之地后,派一大将守住荆州并待机领一支大军北上,自己带一支大军兵出祁山,两军呼应一统天下,然而关羽大意失荆州,也就失去了北上中原一统天下的机会。

(五)刘备以忠义凝集了人心,也因固守“义”字而失去了时机。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痛不欲生,不听诸葛亮劝阻,执意破坏联吴抗曹大略,执意为关羽报仇,结果遭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造成蜀汉元气大伤。

(六)刘备的继承者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无其父的雄才大略。

(七)诸葛亮为尽人事,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形下强而为之,七出祁山,有点穷兵黩武的味道。蜀汉守有余而攻不足,过度用兵非上策。又由于诸葛亮一生唯谨慎,过分追求稳扎稳打,不敢出奇兵,可蜀国的国力消耗不起呀。

(八)诸葛亮、庞统虽谋略超人,但三国时人才辈出,有人并不在其下。五虎上将虽英勇,魏吴也是战将如云。

《三国演义》中刘备有孔明庞统,五虎上将。为什么还被别人灭了?

你有核武。别人也有核武。

《三国演义》中刘备有孔明庞统,五虎上将。为什么还被别人灭了?

天命不可违!所以人要信命!

《三国演义》中刘备有孔明庞统,五虎上将。为什么还被别人灭了?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皆得则龙凤成翔[泪奔]

《三国演义》中刘备有孔明庞统,五虎上将。为什么还被别人灭了?

气数殆尽就会灭,江山不会永姓刘。改革向前翻天地,历史沉疴顺时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