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在灭蜀战争中立下奇功为何反而被杀害?
诸葛亮留下遗言: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
邓艾拿下成都以后,相当于成了土皇帝,这样引起主帅钟会的不满,在加上姜维已经投降钟会,姜维能够中兴汉室(蜀汉),挑拨钟会对邓艾下手,好坐收渔翁之利…
邓艾在灭蜀战争中立下奇功为何反而被杀害?
谢邀!
说起来,邓艾可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将领,这个人文武双全,不仅对兵法颇有造诣,在政治上也深谙其道。一般这样不凡的人,都会有两种结局,要么是为君主献身,要么是被小人所害。而邓艾就属于第2种人。虽然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并不能因此而肯定邓艾的家世是显赫的。
不过就算他家世显赫,但,在那个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日子也是很艰难的。而且邓艾自幼丧父,又生活在豪强争相掠夺的中原地带,要想生存更加不易。不过邓艾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那个遍地都是难民,很少会出现有才学的人的地方,邓艾无疑会被人们所重视。因此,邓艾凭其才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相当于县)学士,但因为口吃原因未能担任。
不过,邓艾是一个从小就有远大志向的人,喜欢军事,在迁徙途中,每次看见高山大川都要在那个地方勘察地形,指画军营处所,这常常遭到众人的讥讽,不过他并不在意。这样过了将近一二十年,终于邓艾遇到了司马懿,从此,他的命运运发生了转折。在一次机会中,邓艾去洛阳呈报公务,意外见到了洛阳太尉司马懿,因司马懿很赏识他的才能,便征召他在身边。
不过邓艾真正得到重视,却是在另一件事中,正始(240—249)初,届时魏国准备储备军粮攻打吴国,因此就派邓艾前去视察,邓艾在视察的途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建议,得到了司马懿的认可,采纳并实施了他的策略。
从此之后,邓艾便开始大显身手身手,治理魏国,与姜维多次对峙;率兵偷渡阴平,攻灭蜀汉等等,这些都极好的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谋略。邓艾凭借自己的才能,渐渐的得到了君主的信任,位高权重。
不过他也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在巨大的胜利面前,邓艾仿佛忘了自己的身份,他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还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对蜀汉群臣,根据他们地位高低,任命他为朝廷官员,或领受自己属下的职位,行驶了君主才有的权利。这在君主看来无疑是对他的一种挑衅,功高震主是历代君王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为这代表着臣子已经严重威胁了自己的地位。所以邓艾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
不仅如此,邓艾还骄傲自满,认为能够建立此大功都是因为自己,所以他经常对蜀国士大夫们说,幸亏是遇上了他,所以才有今日,如果遇上其他人的人,他们早就被杀光了。他还说,姜维只是一时的英雄,但因为和他相遇,所以变得穷途末路。士大夫们虽然表面上称称赞他,但背后其实对他都十分嘲笑,而邓艾的这些话,无疑成了野心家置他于死地的证据,同样他也得罪了当时很有威望的将军姜维。
司马昭曾上表让魏元帝曹奂下诏书,褒奖邓艾的功绩,书曰:“请求策封邓艾为太尉,增加封邑二万户。封其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千。”不过后来卫瓘诬谄邓艾,派田续追杀邓艾父子。后来邓艾在洛阳的余子也被诛杀,而邓艾妻和孙子被发配到西域。最后,邓艾的全部儿子都被杀害,留下的两个孙子被发配到西域。后来平反后孙子邓朗出来做官,另一个孙子却在留下两个儿子后死去,后来在永嘉之乱中,他们又都死于襄阳大火了,唯有邓朗其中的一个儿子邓韬,因为远行不在家而幸免于难。最后又留下一个曾孙邓韬,继承了邓艾这支的香火。
邓艾在灭蜀战争中立下奇功为何反而被杀害?
邓艾是一位很会打仗的将军,带领一群老弱队伍,竟然能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让蜀国上下哗然一片。
但邓艾没有想到,他的才能,他的计划,早在司马昭的防范之中。司马昭跟随其父亲司马懿出身入死,对朝廷政事和用人方略熟知在胸,因此,他在平蜀的战略中,同时用邓艾和钟会二位将军。
司马昭知道邓艾和钟会都会去争抢头功,然后自立为王。所以,他让邓艾和钟会二路进兵,相互牵制,相互怀疑,相互不容,这样,司马昭就能掌控邓艾和钟会,即使他们夺得成都,也会自相残杀,而司马昭就能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而平定蜀国了。
邓艾在灭蜀战争中立下奇功为何反而被杀害?
有句成语叫"期期艾艾",形容有口吃的人说话不利索的表现。
前者"期期",指的是汉刘邦欲废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愿,大臣一听急了,加上平时口吃:"臣口不能言,但废太子,臣期……期不奉"。引得刘邦君臣大笑,此事也就搁了下来。
后者"艾艾",指的是曹魏大将邓艾与司马昭议事,也由于口吃,张口就:"艾……艾",司马昭逗他说,你说的是几个艾?后来人们把相矩四百年有口吃的两人的叠词组合成一块一一期期艾艾。
邓艾和钟会是两路灭蜀大军的主帅。
邓艾一路,走小道,越险境,身先士卒,裹毯滚下绝壁,可开了蜀国重要隘口一一阴平,直逼成都城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出于邓艾之口。
毫无准备的后主刘禅一下慌了神,丢掉百官出城投降,蜀汉就此灭亡。邓艾成了灭蜀的第一功臣。待钟会大军赶到,一切都己结束,钟会属于无功而至。
钟会气量狭义,岂能善罢甘休。一次以宴请邓艾之名,席间将其杀死。后来邓艾众部将又抓住机会将钟会乱剑刺死。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一一二士争功。
都知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得知消息后,表现的异常平静,似乎是在意料之中。
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司马昭要的结果,二人的才干并不在司马昭之下,因争功双亡,正好为政归司马氏,最终以晋取代曹魏清除了两大障碍。
邓艾在灭蜀战争中立下奇功为何反而被杀害?
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邓艾率部从阴平小路历尽艰险,到达江油。蜀国守将马邈(马岱的儿子)投降。接着,邓艾率部长驱直入,在绵竹打破诸葛瞻(诸葛亮之子)的军队,进至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投降,蜀国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罐派遣武将田续所杀害(后来人提起三国乱如麻)。 可怜一位将才,惯用孙子兵法,生在三国,死于奸党乱臣贼子之手。
邓艾在灭蜀战争中立下奇功为何反而被杀害?
如果没有邓艾偷渡奇袭成都,也许蜀国还不会那么快灭亡!邓艾在灭蜀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啥很快就被人害死了呢?
不过,杀死邓艾的人,并不是他的领导司马昭,而是钟会和卫瓘。
奇袭成都,蜀汉灭亡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诸葛绪和邓艾兵分三路伐蜀,别看钟会率领的十余万大军是主力,但却被姜维堵截在了剑阁。
眼见即将大功告成,却“粘″在了剑阁,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钟会和邓艾别提多着急了。
总这么僵持也不是办法啊!
于是,邓艾就想出奇制治。他建议钟会派兵偷渡阴平,只要能打到成都,蜀国就完了。
听了邓艾的建议,钟会表面上夸赞他高明,并说邓艾是第一人选。
但心里却不以为然。邓艾走后,钟会对亲信说:“盛名之下,其实难符。邓艾就是这样的人!若是蜀军据险固守,再截断他的退路,邓艾非全军覆没不可!″
可邓艾却不理他那一套。
为了防止意外,他带领几万军队每走一段路,就留下一些人马安营扎寨。
最后,无路可走了,邓艾干脆裹上毡子带着部下从山上滚了下去。他们迅速打到了江油,并让留在阴平小路上的部队迅速与他会合。
结果,当邓艾的几万人马出现在江油的时候,蜀将马邈还以为这支魏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干脆放弃抵抗投降了。
兵贵神速,邓艾带着军队直捣成都!
蜀主刘禅措手不及,蜀国群臣六神无主。
有人主张向东逃跑,投奔吴国,也有人主张向南逃跑,到南中去。
谯周却劝刘禅投降邓艾。
谯周认为蜀汉气数已尽,南中又人心难测,吴国也自身难保。与其到南中冒险,或是“寓居"吴国,还不如直接投降的好!他相信即使为了笼络人心,司马昭也一定会优待刘禅的。
最终,刘禅投降了,蜀国灭亡了。
按说呢,大功告成,钟会和邓艾应该举杯相庆才对嘛!
他俩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司马昭一定会给他们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的。
问题是,邓艾做事考虑不周全,钟会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蜀国刚刚灭亡,他二人又开始明争暗斗了。
和领导发生误会刘禅投降后,邓艾给他的领导司马昭写了一封信:请求利用蜀国灭亡吴国震动的机会伐吴。不过,灭蜀之后军队已经疲惫了,所以需要准备几年之后再伐吴,邓艾在信中还做了其他一些战略规划。
其实呢?邓艾年纪已经很大了,他只想立功却不一定有什么野心。
可是,这封信却让司马昭非常反感!
也是啊,吴国比蜀国实力强大,哪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再说了,我作领导还没发话呢,你邓艾有什么资格指手划脚?这么大的事儿是你邓艾说了算的么!嗯,无利不起早啊,看来你邓艾是有啥子想法了吧!
于是司马昭回信说:虽然你的意见很好,但需要从长计议!
邓艾对领导的回复很不满意,还表示:进不求功,退不避罪。
遭人诬陷钟会得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大鼻涕泡都冒出来啦!心说:哈哈,可算逮着独霸一方的机会啦!
于是,钟会一面在剑阁拦截邓艾派往洛阳信使,一面又篡改书信上的内容。
经过钟会的删改,邓艾给领导的信上充满了狂妄、跋扈的内容。
可想而知,当司马昭看到了这样一封信,会是个什么样子?
司马昭立即命令钟会,擒拿邓艾回洛阳问罪。
接到领导的指示后,钟会抿嘴一笑,得意的不得了。
不过,可不能让邓艾活着回到洛阳啊!
一旦邓艾和司马昭见了面,盘问之下就会真相大白,自己在里面搞鬼的事儿可就藏不住啦!
想到这里,钟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命令监军卫瓘逮捕邓艾,企图让邓艾杀了卫瓘,坐实邓艾拒捕和图谋不轨的罪名。
邓艾被逮可是卫瓘也不白给!
他精明得很。
还没有赶到邓艾的军营,他就以司马昭的名义慑服了邓艾的部下。
邓艾还没有起床,就被卫瓘逮捕了。
邓艾被捕之后,钟会就成了蜀地最有实力的人。
姜维知道钟会有野心,就有意刺激钟会起兵造司马昭的反。
那钟会既有野心,又怕司马昭猜忌他,于是就真的造反了!
可没想到,手下的军队却不支持他。
结果,钟会造反不成,反而激起了兵变,钟会和姜维都被哗变的士兵杀死了。
邓艾之死此时,邓艾正在被押解去洛阳的路上。
钟会败死后,邓艾手下的将士追上囚车,又把他放了出来。
却不成想,卫瓘却不肯放过邓艾!
他派田续追杀邓艾。
那田续本是邓艾的部下,却和邓艾结了仇。
为了报私仇、泄私愤,趁着邓艾没有防备,田续轻而易举就杀掉了邓艾父子。
邓艾被杀后,由于没人为他洗刷冤屈,司马昭就灭了他的家族。
一代名将,灭蜀功臣,就这样窝窝囊囊地死于同僚的内斗。直到多年之后真相大白,晋朝才为邓艾平反昭雪。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