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被刻画成奸臣,还有很多人喜欢曹操,为何不喜欢刘备?

曹操很真实,雄才大略。刘备太虚伪!

曹操被刻画成奸臣,还有很多人喜欢曹操,为何不喜欢刘备?

因为大部分人可能觉得刘备是伪君子,刘表死前要把荆州托付给刘备,但刘备却因为绕不过自己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内心想要的会死,身体却连连拒绝。通俗点说,就是好面子,好自己的脸面。

说到底刘备内心是自卑的,虽然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当今刘皇叔,但你抵得过曹操“丞相”两字的分量吗?你抵得过孙权“世袭江东”的分量吗?刘备心中安能不知?所以他拿不起荆州,他太怕了,他太怕别人说闲话了。而且一言不合,就抹眼泪。说到底,他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弱者。

但这又何尝不是现代人不是国人的心态呢?

你身边有多少人拿着寥寥几千的工资,却贷款!借钱!也要买BBA;逢年过节,就要置换一身的行头,回老家吹的天翻地覆;过节送礼,送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包装高不高档!

现实生活中的现状就是,大部分人都是刘备,没有关系(有点关系,却没什么卵用),没有背景,还好有几个好哥们陪着。

说道曹操,离不开的词语就是奸臣、枭雄、携天子以令诸侯.....,不在乎那些虚的,实力就是象征,不当皇帝,却比皇帝更有权!曹操的形象在如今就像那些投机取巧的成功者一样,为上位不择手段。虽不光明,却简单粗暴。

刘备与曹操在如今就象征着两种人

一种是,能力不大,脾气还大,说三句话,其中两句就要跟自己贴金,为了维护自己那仅存的一点自尊心而满口浮言的人。

第二种就是心狠,做事雷厉风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低调隐忍,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利益。

所以你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讨厌刘备而喜欢曹操?

其实我们讨厌的不是刘备,而是自己;喜欢的不是曹操,而是曹操的财富和实力。

斑马说原创回答,言语比较犀利,喜欢的可以关注我们多交流,讨厌我的,请自动屏蔽吧。

曹操被刻画成奸臣,还有很多人喜欢曹操,为何不喜欢刘备?

其实这是一种小人心态在盛行,是时代的悲哀。这个时代的人都在人人为我,唯利是求,还要堂而皇之地标榜其正当合法性,就把双面历史人曹操当作了膜拜的偶像。其实就是为“宁负人,勿负我”的自私人生哲学在大彰其道。现实中都不愿作君子,因为君子难做,没有利益,没有好处,君子喻以义要身体力行。小人喻以利,有好处可捞,有利益可图,还管什么公道正义,人心向背。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曹操的厚黑手段算得上立身达命的护身符,喜欢曹操就有了最基本的理由。现代人最容易把历史人物带入当下这个时代。刘备最不招当下人喜欢的是讲仁义道德,不讲物质利益。物价那么高,收入那么少,喜欢你去喝西北风啊?

曹操被刻画成奸臣,还有很多人喜欢曹操,为何不喜欢刘备?

曹操的“咸鱼大翻身”

按照传统观念,刘备是皇家正统,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裔。并且他身上兼有仁义宽厚之美德,爱民如子之称誉。而曹操呢,素有“奸雄”恶名,阴险奸诈凶残,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尤其他那句“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其无耻面目暴露无遗。可是,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曹操,而讨厌刘备呢?

首先,这是人们渴望成功的心理投射。

如今是经济社会,谁富谁光荣。如果男孩子没本领,连讨个老婆都难。所以,人人希望暴富,很多年轻人直接称呼富豪马云为“马云爸爸”,叫得那是一个亲切,甚至让人觉得比他亲爸都亲。真恨不得下次投胎都得投到马云家里。马云成功啊,有钱啊!

同样的道理,曹操之于刘备,是一个成功者。虽然奸诈狠毒阴险,但他统一了天下啊!

这也可以看出现在一些人的观念:无毒不丈夫!只要能成功,管他什么道德底线,管他什么社会舆论,管他什么亲情友情,我不在乎,只要我能成功!“宁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打工,打工是不可能的……”“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诸多极端的言论,正是这种渴望“成功”心理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出现的诸多怪象,无不与这一心理有关。例如老网红“x姐”,新网红xx馨,那样一个人,在网络上说许多极端的话,难道她们不知道“廉耻”吗?但是,为了成功不惜一切!结果,她们真红了,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名利。

其次,人们开始喜欢曹操,是因为真正的曹操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同。

第一,真正的曹操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陈寿曾经评价刘备“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曹操深知面对乱世需要怎么做,他一生都在为统一中国而奋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中的名句,正他远大抱负的体现。

第二,真正的曹操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人。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以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表达了他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对造成人民疾苦的战争,给予了鞭挞和揭露。表现出强烈的人民性以及现实主义精神。

第三,真正的曹操是一个礼贤下士,唯才是举的人。

曹操麾下猛将、谋臣人才济济,这当然是因为他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他一反诸葛亮取才须"德才兼备"的做法,提出"唯才是举",正因如此,曹操手下才会云集荀彧、郭嘉,典韦、贾诩、张绣、张辽等一干人才。

第四,真正的曹操是一个多才多能的人。

曹操的《孟德新书》《孙子略解》等兵法,对军事有独到的见解。

操还是一位诗人,他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在建安文学中古重要位置。他流传至今的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慷慨悲壮,雄健有力!

再次,人们开始曹操,是伟人为他正了名。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给予曹操正面评价,他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还曾说:“曹操是天下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而刘备的优势,在今天看来,并不值得一提。说他“正统”,什么正统?天下天下人的天下,谁说刘邦的后代一定正统。就连“仁义忠厚”等美誉,在今天的人看来,不过是收买人心的诡计罢了。现在流行的一歇后语“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就能看出现在人们对刘备的印象。

综合上述,人们逐渐喜欢曹操,而讨厌刘备就不足为奇了!

曹操被刻画成奸臣,还有很多人喜欢曹操,为何不喜欢刘备?

现代人喜欢曹操很多都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反弹。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就是个反面boss,显而易见刘备就是书中这场乱世的主角,孙权就是打打酱油,由于左右逢源,有些人更讨厌孙权。有点闯关的味道,刘备就是那个最正义的“小强”。

随着人们对《三国演义》的热爱,对“三国”历史真相也开始追逐,因此对曹操开始“平反”,不过似乎引向了另一个极端。

最明显的论断就是“曹操是真小人,刘备是伪君子”。曹操真的不虚伪吗?我看也未必。曹操曾写过“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不过他和他的军事集团也做过屠城的事,他的“真”并非很多人理解的那个真。

关于刘备是伪君子这件事,很多人是用正史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做比较,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对照。不过刘备当然也有“伪”的证据,比如说刘备在荆州被追,不忍舍弃百姓,后来还是逃跑了,当然了,不舍弃也不行,兵都没了,总不能束手就擒。

这样的例子不少。

而且本身历史上就不应该给刘备扣上“君子”的帽子,刘备和君子没法吻合。封建政治家,紧靠“真”或者“伪”都不可能成功,尤其是乱世。人性本来复杂,所以别非黑即白。

除此之外,曹操的性格确实有让人喜爱的地方,他的综合实力确实非常高。不过个人认为推崇一个人不应该以完全否定另一个人为代价。

现在社会更崇尚强者而不是同情弱者也不崇拜理想主义者(诸葛亮和荀彧),更功利的思想让人们更推崇成功人士。因此现在也有抨击诸葛亮愚忠的观点。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某一观点盛行而忽略自身的思考。

曹操被刻画成奸臣,还有很多人喜欢曹操,为何不喜欢刘备?

因为刘备是一面镜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照出了他们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他们心底信奉的是曹贼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祈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