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应该是位好的将军,可惜他却被迫做了皇帝。
如何评价明武宗朱厚照?
谢谢邀请。
明朝的皇帝都很奇葩。有胖死的美食达人朱高炽,热衷于斗蟋蟀的皇帝朱瞻基,热心姐弟的恋专情皇帝朱见深,玩的离谱的皇帝朱厚照,热心求仙问道朱厚熜,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帝朱翊钧,酷爱木匠作业的木匠皇帝朱由校……
太搞笑了,一群奇葩。他们不是来当皇帝,是来搞笑的。
怎样看待明朝“头号”玩家皇帝朱厚照?
朱厚照(1491年-1521年),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十六年,年号正德。三十岁时候病死。
朱厚照的名气,不是因为他的政绩,而是他的贪玩。而且玩出了高度,玩到了极致。
朱厚照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
朱厚照很幸运,是朱祐樘和张皇后的嫡子,又是长子,唯一的弟弟朱厚炜又早夭,当上皇帝是顺理成章,不用去争,不用去夺。
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会珍惜。当上皇帝以后的朱厚照,彻底放飞了自我。居然把庄严的大殿,变成滑稽的游乐园。大殿上,让猴子坐在狗的背上,点燃爆竹,一时间猴跳狗奔……
他想体验一下经商的乐趣,在宫中模仿市集开了六家酒馆、店铺、妓院。让太监扮做百姓,自己扮做老板,与宦官们讨价还价,少一分钱都不行。
宫里玩的无聊了,就花了24万两银子,花五年时间,在西苑给自己建了个动物园——豹房!朱厚照既当动物园园长又兼驯兽师,有一天突发奇想,想要把老虎训练成听话的狗,结果不但没成功,自己还差点儿被老虎吃掉!
美女与野兽,是朱厚照的最爱,干脆就住在豹房,朱厚照兴趣广泛,从高丽舞女,到西域美女,再到扬州少女,从妓女到寡妇,什么样儿的都有。
还有,在宫中模拟战争,竟然把自己的寝宫乾清宫点燃了,烧得干干净净……
哈哈哈,好玩吧,这个朱厚照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他要刺激,要玩出新奇,玩出高度来。
朱厚照也在玩中,玩出了政绩。
一、亲自迎战蒙古小王子伯颜。蒙古小王子伯颜带领五万大军南下骚扰。朱厚照下诏任命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并且改名为朱寿。率领明军亲征应州。蒙古小王子懵古了,哪里冒出来的大将军?就撤退了。朱厚照不依不饶,追击。取得了杀敌十六名,己方伤五百六十三人、亡二十五人的“应州大捷”,凯旋而归。
二、亲自平定宁王反叛。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造反。朱厚照亲自南下平叛,走到半路上,传来喜报:王阳明已经平定了叛乱。朱厚照一想,没意思。下令:把宁王放了。朱厚照亲自身着戎装,有去上演一出抓宁王的好戏,过了一把平叛的瘾。
朱厚照虽然骄奢淫逸,却也做了一些好事情。改革江南赋税,改革沿海“市舶司”等,都还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百姓生活。
这个朱厚照就是个没长大的贪玩的孩子。
如何评价明武宗朱厚照?
《明史·武宗本纪》: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假使承孝宗之遗泽,制节谨度,有中主之操,则国泰而名完,岂至重后人之訾议哉!《明史》作者对于明武宗的评价先扬后抑,准确的说,“抑”的着墨更多,末尾还不忘憧憬着对其所做出“承孝宗之遗泽”的假设,可以看作是对明武宗看法两极分化的稍微综合。或许明武宗没有那么好,也不至于那么糟,原因有四:
决断能力——手除逆瑾“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是事物并非黑白分明,一成不变,性质相反的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是说不是所有宦官都是奸臣,要不是宪宗皇帝身边的太监张敏深明大义,偷偷保护孝宗(武宗父亲)免受万贵妃的摧残,后面也就没武宗什么事了。 继位后的武宗之所以重用宦官,是因为其父亲一朝和文官集团合作,文官很大程度主导了国家大事的方向;而武宗天生早慧又博识,并不愿意被文官当枪使。这也可能导致了武宗在史书上得不到“五星好评”,故其选择了宦官集团作为左右手。富有野心的刘瑾以王振为偶像,靠着善于表演杂技,迅速上位,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在张永弹劾刘瑾谋反罪名后,武宗立即查明真相并对刘瑾处以极刑,丝毫不手软,具有很强的决断力。处置钱宁也一样。所以讲重用宦官只是权宜之计,武宗并没有令局势失控,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军事才能——躬御边寇历朝历代的君主趋势发展大多:由“马上得天下”过渡到“下马治天下”,直观体现在明仁宗以后的皇帝,逐渐由偏向“武功”变成偏向“文治”。但武宗皇帝是个例外。
《明史·武宗本纪》:性聪颖,好骑射。或许是非常仰慕太祖、太宗建立的开疆扩土,武宗也梦想着建立军功。为此,不仅亲自参加操练江彬的边防军,还自封“镇国公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命兵部存档,户部发饷,以表明自己是明朝“正式编制”的军官。在1517年,鞑靼小王子率兵5万来袭,从榆林(陕西北部)入侵,驻扎玉树(今青海省境内),掠应州(山西北部)。 武宗首先任命将帅指挥“三千营”与“神机营”防守京城。前者是首都骑兵主力,后者是使用热兵器的特种部队。其次采取“围点打援”,车轮战破解了小王子的围剿,还身先士卒,冒着箭雨督战,斩杀敌人一名,史称“应州大捷”。尽管史书对此次战果的有颇多争议,但就效果而言,比起其“土木堡之变”中,亲率20万精锐,被俘的曾祖明英宗,是强了许多。
理财能手——增加税收自明朝开国以来,江南地区赋税过重。武宗在1513年推动赋税改革,使得江南百姓税负减轻,两年便还清了中央政府的赋税欠款;此外,武宗还改革市舶司,1518年,如下令将广东市舶司迁至电白县(茂名市所辖),增强市舶司收税职能,扩宽税收来源,实际上是解除海禁,使得政府财政有了很大的好转。
多才多艺——语言天赋《李朝实录》:(武宗)皇帝凡出游时,如鞑靼、回回、佛郎机、占城、刺麻等国之使,各择二三人,使之肩从,或习其语言,或观其技艺焉。”武宗喜好宗教,长与西域法师研习佛法,故精通梵语,能读藏(番)文、梵文的佛经。不仅给自己封了“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为此煞有介事令礼部铸造金印。还取了伊斯兰名字,叫做“妙吉·敖兰”,意为“真主的荣耀”。还与各国使者学习语言,其中包括葡萄牙语。朱厚照曾亲自接见的葡萄牙使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会说西欧语言的皇帝。
后记虽然武宗皇帝也有过“荒淫无度、贪图享乐”,但其从未耽误政事;虽然小事上有违传统上的做法,但其大事上绝不糊涂,具有很强的决断能力,还是个很重仪式感的皇帝。或许也有劣迹斑斑,是时空的错位所致。他只是不走寻常路的皇帝,尽管没有那么的成功。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如何评价明武宗朱厚照?
来了来了。
我就是大明王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快给我打钱。
哈哈😄跟你们开个玩笑,我不是秦始皇,不差钱。
哎,谁又在议论我?
有很多人背后黑我,诽谤我,说我坏话,骂我“贪杯,好色,尚兵,无赖"。其实真实的我是这样的——
1 风流倜傥又帅气用一句诗来表达:玉树临风一少年,揽镜自顾夜无眠。
哎呀妈呀,太帅了!
怎么会这么帅呢?帅的我自己都百看不厌。
不信我爆照,看到了吧?眉清目秀的小白脸。
2喜欢养宠物朕一般不养什么猫猫狗狗的,那是平常老百姓玩的。
朕是皇帝,九五至尊,当然不走寻常路。
我养的都是老虎,狮子,豹子,大象一般的猛兽。为此我特意建了个豹房。嘿嘿嘿,偶尔我当一当驯兽师,想把老虎驯化成宠物狗。诶呀,差点儿被那畜牲咬死。幸好江彬制服了老虎。
3人不风流枉少年我特别喜欢美女。豹房之侧,我还养了一大堆千娇百媚的美人儿。后宫那些佳丽,全是死气沉沉的木头人,没一点儿情趣。我见了她们就烦。我喜欢活泼可爱又多才多艺的美女,比如我最宠爱的刘娘娘。
可惜这些娘们都中看不中用,没一个人帮我诞下龙种。
说起来我就心酸,那一群文武大臣还老跟在我身后瞎逼逼,劝我抱养个娃。真是太过分了吧!
什么什么?你们怨我没用?你……你,母鸡不下蛋,关公鸡什么事啊。
4 向往诗与远方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可无论我想下烟雨江南,还是游幸西北,总是有一大群人哭着跪着拦着我:皇上,万万不可!危险啊。
好像我去送死似的。
他们就是想把我关在深宫里过一辈子,哪也不准去!
这皇帝当的!还不如一个平民百姓。
哼,我根本就不睬他们。去你们的吧。
我和这群指手画脚的家伙斗智斗勇,终于溜出门去,天南海北的玩了一回。开心啊。
5最爱人间烟火气我喜欢逛街,看看看,买买买。但他们老不准我出去。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气的在宫中建起一条商业步行街,商铺酒店林立,那些小太监,小宫女全都当起小二,陪我玩过家家。“哎哎哎,清仓大甩卖!公子,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6 威武大将军朱寿那个死太监刘瑾一手遮天,祸乱朝政,我立马横刀诛杀刘瑾;蒙古小王子犯我边境,扰我臣民,我御驾亲征,打他个屁滚尿流,应州大捷,此后十几年蒙古再没敢南下;至于宁王及安化王叛乱,也被我轻松搞定……
如此文韬武略,居然没人表扬我。
喏,我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又名朱寿。
7来生再见这名字取得不好,犯冲。没多久,我在清浦江上钓鱼,船翻了,我落入水中差点儿淹死,喝了一肚子冷水,很快就病倒了。
我妈心疼死了。她就我这一根独苗苗。
我老爸朱佑樘,古往今来绝世好男人。
他贵为皇帝,却坚持一生一世一双人,不纳妾,不娶妃。他终生只有我妈一个女人。
我妈一辈子生了三个孩子,我是长子,弟弟和妹妹都夭折了。
所以我老爸老妈都特别宠爱我,我是独生子女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我哭着对老妈说:“都是我不好,贪玩,调皮,任性,不懂事。老妈,别责怪他人。来生我再做你儿子。再见。”
再见。
如何评价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出生于北京,祖籍安徽凤阳,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武宗朱厚照是位极具个性的皇帝。
在他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太子,少时聪慧,但却玩物丧志,在称帝后,更是无心政事。1517年御驾亲征,大败蒙古侵略。1519年,亲征宁王叛乱,后由亲征变巡游,回程中路过清江浦,不慎落水,受惊后染上肺炎,1521年3月驾崩于豹房,葬于康陵,庙号武宗,谥号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生母为张皇后,由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次子朱厚炜早夭,因此明武宗朱厚照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明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就能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周围的太监,却毁了这个聪明的孩子,让这个本该可以完完全全成为一个好皇帝的苗子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时候年轻的明武宗不愿意遵守祖宗成制,不愿意被内阁大学士们用礼法的绳子牵着他走,而且更无心使自己的天子之尊神秘化,他喜欢皇城内外更为广阔的天地,并且他也想在那广阔的天地其中大有作为,那时候本就是天之骄子的朱厚照,身旁也少不了太监的吹捧,那些心怀诡计的太监一直在不断地给他传播着错误的思想,本来就年少,也没有判断正误的意识,并且,在那时候,即便有史家指责他外出期间犯下的错误,就是那时候朱厚照只有是他看上的女人,不管她是否娼妓,是否婚嫁,是否已有身孕,他通通都不管,似乎也仅此而已,就算被人指出那是错误的行为,他也丝毫不听曲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一切都按照他自己怎么开心就怎么来。
但是啊,朱厚照虽然好色,但在该干正事的时候他却也是丝毫不马虎的,在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王子伯颜叩关来袭,朱厚照大为兴奋,火速回京布置亲征,其时距土木堡之变不到七十年,大臣们不敢让皇帝就这样去上战场,怕伤了龙体,于是又是一轮的规劝、教训,甚至威胁,但朱厚照决不愿意放过这次实战机会,终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于是,双方大战几天,朱厚照亲临前线同敌人战斗,据说还亲手斩敌一人,不过也险象丛生,“乘舆几陷”,后来,朱厚照亲自指挥的这场战斗,取得了杀敌十六名,最后,敌方寡不敌众的失败了,这当然是朱厚照率领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因为鞑靼军终于被打退了。
虽说,明武宗朱厚照是一位一生率性而为,放纵不羁的皇帝,但是在临终之前还是反省了。有遗言如此:“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换种说法说,就是明武宗朱厚照虽然做事荒唐,但是大事丝毫不糊涂。
本文作者:笑谈历史zz(原创)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如何评价明武宗朱厚照?
序言: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十四,正在祭祀天地的朱厚照突然口吐鲜血,瘫倒在地,竟是再也爬不起来了。两个月后,这位明朝最有争议的皇帝病死在了他最喜爱的豹房内…
对于朱厚照的一生,我只能用“荒诞”两个字来形容。
从一方面讲:他确实够昏庸,荒淫无耻、贪图酒色、荒废朝政几乎成为了贴在他身上的标签。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他能够弹指诛刘瑾、平定宁王之乱、指挥应州大捷从而大败蒙古小王子,这些也不太像一个昏庸之君能够干得出来的事情。
所以,对于明武宗朱厚照,我们要换一个角度去看。
不一样的皇室家庭
(朱佑憆就是大名鼎鼎的弘治皇帝,其贤名在历代所有帝王中都可以排前的。)
朱厚照的父亲就是那位勤政爱民的朱佑憆,而朱佑憆也只有朱厚照这一个儿子,对朱厚照也是非常宠溺,所以朱厚照从来没有担心过有人争他的储君之位,他注定会成为大明新的帝王。
朱厚照登上帝位时才十五岁的年纪,正是爱玩的时候,虽然父亲的去世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苦痛,但在登基不久,朱厚照还是回归了本色。于是朝中大臣纷纷上奏,请朱厚照关注国家大事。
朱厚照也是被烦的无可奈何,这些大臣在宫门口一哭二闹三上吊,不是哭谏就是死谏,最后的失败者只能是朱厚照。于是他发现,仅凭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对抗整个文官集团的,所以他扶植了从小陪自己玩到大的随从来对抗文臣,也就是宦官。
朱厚照共扶植了八个人,这八个人合称八虎,其中较出名者有“刘瑾、张永、谷大用。”
弹指诛刘瑾
时人俱称明皇为坐皇帝,而刘瑾为立皇帝。
八虎中混得最好的就是刘瑾了,刘瑾在得势之后,一方面贪污索贿、另一方面大量扶植亲信,如内阁之焦芳,刘瑾不仅控制了内庭,还将手伸到了外庭去。一时间,刘瑾权势滔天,满朝文武除少数人之外皆需依附于他,其甚至做起了称帝美梦。
但令刘瑾,也是令世人没想到的是,朱厚照出手了,仅一天的时间就将刘瑾集团覆灭,实在是令人惊讶。
卓越的军事天赋
从朱厚照的庙号“明武宗”就可以看出来他崇尚武力,他本人也确实有极高的天赋,从他亲自指挥的应州大捷就可以看出来。
不过在史书上,这场双方参战人数共计十万余人的大战,最后伤亡才数十人,而朱厚照的这次北游,也被描写成他昏庸无道的事例之一。
所以朱厚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生性好玩,但从未弃国家大事而不顾;他昏庸无道,但正德一朝贤才辈出;他弹指可诛刘瑾、上马可败小王子(蒙古鞑靼部落首领)…
结语朱厚照是有杰出才能的
只是他爱玩,但他的皇帝身份不允许他肆无忌惮的玩,朝廷百官也不会容忍他肆无忌惮的玩
所以朱厚照开始反抗,他任用了刘瑾,但在他发现刘瑾为祸后,果断的诛杀了刘瑾
在他死前说了这么一段话:“以前的事情都是我的过错,和别人没有关系。”
所以朱厚照是明白他以前所干的那些混账事情的意义的
但正因为他爱玩,所以将这一切都抛在了脑后
但是朱厚照有底线,正如杀刘瑾一样,因为刘瑾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危害。
朱厚照肯定不算一个好皇帝,但他也并非昏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