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艾滋病的症状不断,检查却是阴性的呢?

艾滋病症状不断,检查却是阴性的,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这样的:

第一,检查假阴性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于机体感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即艾滋病病毒,而引发的全身疾病。

诊断艾滋病,需要结合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临床症状,进行HIV抗体检测,该方法最为常用,HIV抗体阳性,可能是艾滋病,但是有时会存在假阴性的情况,所以有不断的症状,可能检查是阴性的。

第二,检测标本弄错

由于医院有大量的血液标本,在进行检测时,可能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特别是检测者不认真,或者是工作太忙时,会出现弄错标本的情况,这些的情况也是会发生的,这样就可能把别人的标本与其弄混,结果出现检测标本差错。

第三,机器本身的误差

无论是国产的机器,或是进口的机器,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准确率,都可能存在一些系统误差,导致一些结果不准确,这是允许存在范围的误差,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四,检测试剂造成的误差

HIV抗体的检测是需要相应的检测试剂的,由于试剂质量问题,可能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而且大多数试剂可能本身也不是100%的准确,也会因为检测试剂导致误差。

第五,检测人员产生的误差

在进行HIV抗体检测时,因为操作人员的知识、技能、熟练程度、工作态度、认真程度等不同,有时会因检测人员操作不当产生误差。

第六,艾滋病处于窗口期

当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血清中并不会马上出现艾滋病病毒抗体,而是会有一段时间,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血清中HIV抗体的出现这段时间成为艾滋病病毒抗体窗口期,窗口期艾滋病抗体筛查时,会出现阴性结果,这个时间平均为6周,部分可缩短至4周,有的可长达3个月,虽然患者抗体处于窗口期,但是已经具有传染能力,这是比较危险的。

第七,艾滋病抗体滴度太低

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会在体内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但是不同程度人,不同时期,身体强弱不同,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力度有强有弱,当艾滋病病毒抗体太低时,是无法检测出来的,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抗体检测阴性。

由此可见,患者艾滋病症状不断,但是检查结果却是阴性的,虽然这样的情况比较少,但是仍然可能会发生。解决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重新复查血清HIV抗体来解决,同时可以结合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生活史,是否有不洁的性接触史,是否又同性恋,患者从事的职业等情况综合考虑,来确诊是否患上艾滋病。

一次检查阴性,不一定不是艾滋病,一次检查阳性,也不一定就是艾滋病,需要复核检查结果,必要时进行再次检查,并且需要到配备有标准实验室,而且具备核对资格的实验室核对确定后,结果才最准确,才能够确诊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为什么艾滋病的症状不断,检查却是阴性的呢?

艾滋病(HIV),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HIV病毒感染所引起来的传染性疾病。而且HIV病毒侵入体内,逐步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从而获得机会性感染。比如并发呼吸道感染,肺炎,PCP肺炎以及罹患卡波氏肉瘤。

HIV本身没有什么特征性的症状,换句话说,艾滋病病人没有特异性的表现。无论是艾滋病早期还是晚期,所有的症状都不具有特征性。这些症状包括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全身疲乏、体重下降、皮肤或口腔出现平坦或隆起的粉红色,紫红色片状的斑点,还有不明原因的持久干咳、头痛,视力模糊等,而到了晚期,艾滋病的症状与所并发的感染疾病相关,如并发肺炎可出现畏寒高热,咳嗽,咳痰症状。

因此,即使像题干所说的,“艾滋病症状”不断,但检测却是阴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可能:

1、这些所谓的“艾滋病症状”,并不是真正有艾滋病,只是自己怀疑有艾滋病,所以检测当然是阴性的。

2、正处于艾滋病的很早期,所以检测不出来。一般人在感染HIV之后,平均能够查出体力病毒的时间在13天左右,所以如果小于13天的话,很有可能检测的结果就是阴性。

3、由于HIV检测的方法比较繁多。在早期,如果仅仅是凭抗体检测的话,很有可能是阴性,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第4代的联合抗原/抗体检测以及HIV RNA检测,以提高阳性率。

4、最后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的可能。这跟检测仪器的精确度,检验试剂的准确度以及标本采样的合格性都有很大关系。当然在排除上述因素的情况下,出现假阴性的情况非常罕见。

总之,诊断艾滋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症状其实是最为次要的,因为症状并没有特异性。最关键的是有没有高危因素,比如TX恋、吸D、不洁性生活史,有这些高危因素,再结合检测的阳性结果,才可以真正诊断为艾滋病。

为什么艾滋病的症状不断,检查却是阴性的呢?

艾滋病的症状不断,检测却是阴性的,大致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没有感染,另外一种可能是感染了但处于检测的窗口期。

艾滋病的症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特异性的症状和非特异性的症状。

艾滋病的症状多半是非特异性的,只有极少数感染者,在特殊情况下,具有特异性的、识别度比较高的一些表现,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或许能较准确的判断出来。

一、非特异性的症状

非特异性的症状,在某一类疾病中具有普遍性,是指可识别度很低的症状。如咳嗽,感冒、咽炎、肺炎、支气管炎、结核都可以引起,咳嗽就属于非特异性的症状。

由于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所以很多病毒感染的急性期,有和艾滋病毒感染急性期类似的特征,这些症状叫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

急性期的症状,以发热为核心,伴随着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皮疹、腹泻、恶心、关节痛、全身广泛性的淋巴结肿大、咽痛、头晕、体重减轻,等等。

这些症状跟普通的感冒、流感、肺炎、病毒性肺炎的前驱期等可能出现的症状无法鉴别。有人说症状越多,艾滋病的可能性越大,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这些症状出现在艾滋病感染后的14~28天这个时间段,出现的38.5℃以上的发热、全身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医院检测一下。

二、特殊情况下的特异性症状

有明确与艾滋病感染者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或者多性伴侣,或性乱,或有与吸毒人员共用针头者,一年以后无缘无故出现带状疱疹者,是一个具有高度提示性的感染信号。

发生一些平常人不易得的病原体感染,比如:

  • 发热,呼吸困难较为显著表现的肺部疾病,考虑肺孢子菌肺炎者;

  • 出现反复的口腔内白色念珠菌感染(毛状白斑),伴有或者不伴有念珠菌性食道炎者;

  • 皮肤或者其他脏器出现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者;

  • 中枢神经系统的弓形虫感染或隐球菌感染者,等等。

三、检测阴性一般可以排除

艾滋病症状不断者,7~10天检测高精度HIVRNA阴性,或者2~3周艾滋病抗原抗体联合检测阴性,或者4~6周抗体检测阴性(中国CDC已经修正为3~4周)时,99.99%的情况下,是没有艾滋病感染的。

剩下的0.01%,并不是说还有这种可能,而是留给恐艾者缓冲、调整心理状态。

因为,任何事情都无法排除一些意外的情况,比如:先天性免疫缺陷者感染艾滋病毒可能会晚出现抗体;检验失误;试剂出现的质量问题,等等。但是,这些问题就如同这个世界上还有彩票特等奖一样,似乎始终是存在的,又未亲眼所见。

恐艾者要是认为自己就是那种“天选之子”,那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类所信奉的一些原则,就跟他没有多大关系了。不过,这仅仅是一些人想象中的事情,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很多恐艾者,在恐惧中其实已经度过了窗口期。恐艾的时间越长,似乎越有巨大的精力去探索自己的症状。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身体并没有他们自己认为的那么糟糕,他们的症状也并没有他们描述的那么严重。

也许下一秒,所有的重担放下全无!

小结

艾滋病的症状不断,检测呈阴性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排除。一些人不愿意这么想,眼睛里总是看到脑海里的那一片微光,其实就是幻象。

该脱恐时,请正常的生活!

我是热爱科普的龙大夫,想了解更多的感染科和肝病知识,请关注我!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为什么艾滋病的症状不断,检查却是阴性的呢?

我是在疾控中心做艾滋病防治工作,我来给你解答一下。

【自己有艾滋病症状,为什么血检是阴性呢?】题主的这个问题,不论我在工作中,还是在@今日头条或@悟空问答上,遇到了很多很多。这部分人群,我们称之为“恐艾者”,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我们称之为“艾滋病恐惧症”。

他们所谓“艾滋病症状”只是一种自觉的感受罢了,比如轻微的发热、头晕等,这些症状全部或部分往艾滋病上去靠,感觉症状都适合,在出现这些所谓的“症状”前,他们有过比如约、嫖等行为。基于对艾滋病的恐惧以及内心的自责,他们不相信检查结果。不论做多少次检查结果,他们都不相信,都要求治疗!我在工作中还遇到过很多很荒诞的案例。

那么恐艾者应该怎么办呢?

一、相信科学检测 《2018版艾滋病诊疗指南》已经将艾滋病的窗口期定为一个月了,因此有过类似于约或者嫖等行为的,一个月后检查结果为阴性,我们应该相信检查结果,相信科学!

二、不要相信症状 艾滋病的症状不典型,很多症状与我们平时的感冒类似,而且由于心理压力,很多自觉症状会被放大,比如头疼等!

三、尝试转移注意力 让自己忙碌起来吧!

如果你还有艾滋病的相关问题,请关注我私信咨询,谢谢!

为什么艾滋病的症状不断,检查却是阴性的呢?

早就有网友报道过,艾滋病检测呈阴性,但很多症状像艾滋病,应该是有一种病毒在传染,但是却没有引起疾病防控部门足够的重视,这种病毒一直在传播,很早的天涯论坛上就有网友议论这种病

为什么艾滋病的症状不断,检查却是阴性的呢?

为什么艾滋病的症状不断,检查却是阴性的呢?

恐艾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归在神经症里,叫疑病症比较确切,就是总感觉自己得了艾滋病,反复到疾病防控中心检查,即便结果总是阴性,也打消不了顾虑。现在恐艾的人不少,但是真正染上艾滋病的不多。

这种病的形成也是比较有规律的,多数是因为有过不合适的性行为,怕别人知道,担惊害怕,如果正赶上那两天出现感冒发烧,有无力难受的症状,就一下子害怕,担心自己染上,再去百度看,自己的症状和百度说的差不多,就更害怕,焦虑更高。焦虑越高,症状越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恐艾的心理问题形成以后,焦虑情绪在大脑变成自动化思维,即便没有想,没听到什么消息,都可能自动运行,只要焦虑运行,就会出现一些症状,这就是虽然阴性,还有症状的原因,解决的方法是消除焦虑,消除那个潜意识自动运行的焦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