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快乐的孩子也会得抑郁,不快乐的孩子也不一定得抑郁。孩子得抑郁症,必事出有因,目前,得抑郁症的病因虽然不是特别明确,但是得到大家肯定的是抑郁症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生物因素主要涉及到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而且与人的性格密切相关,如抑郁气质,而且有上述因素,当在成年时期遇到某些刺激,会产生应激,尤其是仿佛的不良刺激,或者是持续的不良刺激,亦或是一次过刺激强度超过个人的承受能力等,导致自己的应激过度或者是出现应激障碍等,久而久之,就可能出现抑郁,可见抑郁症与性格有关,但是性格不是唯一因素,还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还与外界的不良刺激相关,因此应该开朗、快乐的人一般不容易抑郁,但是并不是快乐的人就不会得抑郁,所以这就是其中的原因,应该注意。
一个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是呀,一个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不会得抑郁症?我觉得你的问题最根本还是对抑郁症的病因认识存在明显的误区,就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为什么会生病一样,我们生来都是健康的人,但谁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生病?快乐的孩子就不会得抑郁症吗?难道你真的以为抑郁症是小心眼?是不开心?是想不开?是矫情?错的太离谱了。
被误解的抑郁症就像上面的图片一样,总能听到人们在用自己的观点去教训抑郁症,告诫他们要坚强,要想开一些,要开心起来。如果抑郁症的患者真的能通过主观意识去控制自己快乐起来,那么这个世界上怎么还会有抑郁症呢?
抑郁症根本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不可否认,有些抑郁症的发病确实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原因,但并不是所有抑郁症都有,很多抑郁症患者就像你说的那样,在别人眼中看起来一切都好,可就是难以抑制的情感低落,消极悲观。有些人说抑郁症就是没钱,是穷的?我不知道这些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得出的这样的结论,但很多并不缺钱,不缺关注的明星或者公众人物为什么也会身患抑郁症?也会自杀?所以,抑郁可能与快不快乐有些关系,但绝对不是决定性关系。
可能你对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有一定自我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抑郁症是医学疾病,是先后经过几代医学人的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经验性疾病。关于抑郁症的病因,更应该听一听医学上的观点,毕竟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听专业的人的,不是吗?
抑郁症真正的病因是什么?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实际上还在继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但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医学上公认的发病原因还是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
从遗传上说,抑郁症的遗传因素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于遗传易感性的表现,抑郁症患者的子女并不会直接遗传发病,而是会因为遗传因素的存在,增加发病的几率为普通人群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生物因素
所谓生物因素就是基于目前几个主要的生物学假设成立的,比如3个最主要的神经受体作用机制:5-羟色胺、去甲肾、多巴胺。而目前主流的抗抑郁药物的研发也是围绕这三个主要作用于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受体展开的。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更好理解,就是我们常说的来自自身的心理问题,以及我们同年的成长环境,所经受的负性遭遇,和目前所处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为什么社会心理因素往往被我们夸大,因为社会心理因素更容易被普通人关注到,而不管是遗传还是生物因素,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的很多抑郁症患者,都和我沟通过一件事情,他们的家人对他们的误解,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有时候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他们的悲观和绝望感受,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和我因为这件事在和家属沟通的时候却发现一些家属的观念是我这个医生也无法改变的。
曾经在门诊遇到一名上中学的小姑娘对我哭诉自己爸爸对自己抑郁的指责,他们根本不相信一个初中生有什么好抑郁的,在他们看来无忧无虑的小孩子就不应该抑郁。后来终于她的爸爸在她的一再要求下和她一同来了医院,我专门抽出半个多小时和她爸爸进行了沟通,实际上等同于一次认知治疗。告诉他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本身正在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告诉他像她女儿的事情其实很普遍,在我们的身边不在少数;告诉他女儿的病情比看上去还要严重,不想上学不是因为厌学,而是因为抑郁症导致的认知改变根本就难以维持药物治疗。可我还是失败了,他的爸爸回家再次训斥了她,认为她还是懦弱,认为他觉得女儿不应该抑郁,女儿就不应该得抑郁症……
这就是抑郁症的现状,也是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有病耻感的主要原因。如果可以选择,我相信,不会有人想要去罹患抑郁症,那是多么难以形容的痛苦啊。
如果你的身边有罹患抑郁症的家人或朋友,请不要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而是表达你的理解,告诉他们会好起来的,给与他们必要的情感支持,告诉他们,如果有需要,你会很乐意帮助他们。一个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快乐可能只是一种面具,面具改变不了内分泌,内分泌改变不了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改变不了神经元,神经元改变不了基因,基因改变不了遗传模式,然后就抑郁了。这么多年以来我只找到了一种方法避免年轻孩子得抑郁症,还在努力找到更多方法治疗抑郁症。
一个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微笑的抑郁症患者——抑郁者的微笑!
一个快乐的孩子也会抑郁!
一、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很多懂事的孩子总是表现良好,学习好、礼貌待人,都是乖乖孩子,我们都喜欢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我们不懂他的心。
孩子们功课很多,但是家长还是想尽办法帮报这个班,那个班的,“都是为你好”,如此这般之后,孩子们体谅家长的苦心,将苦恼压在心底,将笑脸送给父母,这样的孩子很可爱!
二、认知从心开始!
抑郁症的发作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一个快乐的孩子,为什么就抑郁了?这个是我们对抑郁症的认识有点误解。首先,抑郁症的发作是生理-心理-社会的原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其次,抑郁症的情绪变化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认识抑郁症的表现:情绪不稳定,易情绪低落;思维能力变差,有迟钝化,成绩比之前下降,但是努力程度不变;意志不坚定,时有不思进取的话语;行为规范差了,没有以前的自律性。这些点点滴滴的表现说明孩子有抑郁质了,需要加强心理的介入。
总之,抑郁症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疾病,需要我们多与孩子们沟通,多了解、理解孩子,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是迅速的,而且是脆弱的,多方面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是走好人生路的关键!
我是精神心理科医师俊朗,@精神心理科医师俊朗 关注我关注精神心理健康!
祝大家健康快乐
一个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这个问题非常好,很多家长问过我这个问题。首先说这个快乐的孩子,是你看到他是个快乐的孩子,还是他自己感觉他是一个快乐的孩子。如果你看到的这个孩子是个快乐的孩子,那说明这个孩子是带着面具生活的,带着面具生活,孩子就很辛苦很累。讨好他周围的每一个人,让他周边的人都感觉到快乐。同时他也不想让他不快乐的一面在别人面前表现,所以这种孩子在生活当中是很辛苦的很累的,这种孩子没有自我,他把自己内心不快乐不愉快的事都压抑下去,当他的内心压抑的东西太多时,他承受不了的时候就会出现抑郁状态或者抑郁症。在我的咨询室里遇到多个这样的孩子,他们来到我工作室常说我很开心啊,我每天很快乐,我没有烦恼的事。可是他的家长对我说,发现孩子有的时候在自己房间里偷偷的流泪,经常失眠,才带孩子过来找我。我通过沙盘和绘画读懂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一个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因为那个快乐只是一个面具,中国父母教育孩子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期待孩子永远幸福,永远快乐,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一个幻想。当父母乐此不疲地为这个目标奋斗的时候,孩子就要去背负那个无法实现的压力。为了让父母安心,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只能把很多的情绪压抑下去,然后不断地给自己催眠:“爸爸妈妈这么做是为了我好,我应该表现得快乐一些,让父母开心”,时间久了自己都会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直到有一天实在撑不下去了,父母看到的就是另一个真实的孩子,心里却无法接受:“他生活得很快乐啊,怎么会抑郁呢?只是一时想不开吧?”
记得有一次一位小美女找我探讨家族系统排列的问题,那个女孩就是人们眼中很讨喜的样子,一开口说话脸上就充满了笑意。交流的过程中我对她说了一句:“不想笑的时候你可以不笑。”她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是泪流满面,我给她低递了一张纸巾,告诉她:“想哭的时候就哭出来。”她连声说:“谢谢,谢谢”。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咨询或排列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你不需要说什么,只是一个允许,对方就会释放很多。
有一位妈妈来咨询女儿抑郁和强迫症的问题,妈妈完全处在极度焦虑的情绪里,孩子怎么可能不紧张?我让她闭上眼睛对在日本的女儿说:“女儿,妈妈可以和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可以和你一起去面对失败的痛苦。”说完后问她有什么感觉?她说突然感觉自己很放松,很有力量。
每个人都是如此,真正有力量的人不是什么都能做到,而是敢于承认有些事情自己暂时确实做不到,当你不再强迫自己的时候,心才可能静下来,静生定,定生慧,有了智慧才可能走的更远更轻松。那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所以,如果你做不到永远快乐,就不要期待孩子永远快乐,否则,快乐就成了一个面具,让你看不到孩子,那才是孩子最大的灾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