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月薪两三万就男的赚钱,女的全职养家,幸福吗?
幸福吗?只有自已知道,幸福是经营来的,!我觉得大部分还算幸福,至于不幸福的,看看阿里巴巴蒋凡事件的女主角董花花就知道了!
家庭主妇价值不被主流社会认同,哪来的幸福?这就好像男尊女卑一样,世,上追求男女平等已经多久了,男女平等仍然还在路上。
正是因为男女不平等,结了婚的女性才会不得已在家当家庭主妇,对于不得已的事情,社会主流怎么可能认同。不管你是否承认,它都存在。
没有经济独立,哪来的幸福?哪来的独立人格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价值,不管作用再大,都是一种附依的关系。
可能男的薪酬很高,你可能生活无忧,可那又怎样,不是你赚的钱,你尽管可以毫无顾忌地花,可,毕竟不是你赚的钱,就如同嗟来之食。
人类历来都是尊重和自已一样的朋友,甚至是尊重敌人,对于属于依附关系的,哪怕是夫妻,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
没有共同的战斗,两人的价值观将相差甚远一个在家做全职主妇,一个在外工作,每天所接触的完全不同,如果共同在家的时候还没有很好的沟通,长此以往,两个人的内心会越来越远。
【总结】现实很残酷,要做到幸福,是要双方共同经营的。
现在很多人月薪两三万就男的赚钱,女的全职养家,幸福吗?
这个社会问幸福不是可笑吗?一份调研显示,如果有来生,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现在的配偶,但是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没有帮手,只能自己带,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与幸福无关
现在很多人月薪两三万就男的赚钱,女的全职养家,幸福吗?
我就是全职太太,老公挣得不多。但是没人带娃,都说前三年很重要,果断辞职,然鹅,我还是一个孩子,根本就没真正做好带娃的准备,对,我就是那个只想过生没想过带很辛苦的那个!
说说自己观点吧,不喜忽喷!
1.经济上:辞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每个月从老公那里拿钱花,虽然法律上这是夫妻共同财产,但是你用的每个细节都得报备。哪有自己挣自己随便花的爽,他若指手画脚,不不不,这是老娘挣得,你管不着。
2.身体上:每天生活重复,没有做什么事情,一天就过去了,你说带娃辛苦也不辛苦,因为你的宝宝一会是天使,一会是恶魔,当然还是恶魔的时候比较多。ps:哺乳初期跟戒夜奶把毕生所熬的夜都熬透了!!!
3.家庭精神上:老公真正能理解你的应该很少,很多男人都会认为供你吃供你喝,没有压力,多舒服。拜托,没人接手带娃,我将来一直是个全职太太,你们以为幼儿园就可以脱手了?接娃送娃,生个病还得请假,况且是三天两头的事情,既使上班了,有的单位还得顾虑这点是否录用你,因为娃生病他只要你!也就是说你的精神上得做好一直全职太太的准备,旁人会说哇,好羡慕你啊,请问哪个老公会毫无怨言的养你一辈子,这个没人敢保证吧!你压力不大?等真的事情到来,你连自己孩子抚养权都拿不到,因为法律不会支持你。
4.工作精神上:以前公司经常聚餐,上班同事聊天,加班一起夜宵,很多话题都聊,现在,一切都没有了,更没有了这个圈子。就是闺蜜约玩,都说别带孩子,然鹅,你孩子扔给谁。(我周边的同事,闺蜜大多晚婚。)你这时候会感到非常孤独。
还有你还得顶着重返职场的压力,大多单位都会顾虑到这点,工作没有几年就辞职生娃带娃,再重返职场,年纪又大,脑子是否跟得上,生了一个单位会顾忌你是否有二胎的打算,这都是赤裸裸的现实。
5.上面都是缺点,下面说说优点。带娃这件事得用辩证法看问题。
前几年舒服了,后面孩子大了你就得付出几倍的苦,所以我很反对宝宝做留守儿童等,我身边的例子太多,以前爷爷奶奶带,各种宠着,现在大了,不肯学习,高中都没有读。这对宝宝弊大于利。
宝宝每个成长阶段,都会获得各种技能,都是无法言喻的感动,每次看着自己宝宝安静入睡,都特别的温馨,总忍不住的要吻一吻。宝宝的成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无法弥补!
自己辛苦带的娃,以后会非常的好教育,不是自己带的长大了根本不听你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对自己利大于弊。
先写到这,总之哭过累过,吵过。带娃是条艰辛的路,也是自己的成长历程。希望一路走来,不负韶华。
现在很多人月薪两三万就男的赚钱,女的全职养家,幸福吗?
幸不幸福与别人无关,是自己的心里感觉吧。
你说的2-3万的家庭收入,有的人觉得的好高,有的人觉得好低。有的女生愿意全职在家,有的女生不愿意。
有的男的希望女生在家,有的不希望,有的连孩子都不想要。
这个得看你们自己,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相处之道,别人说的都是别人的感受。
现在很多人月薪两三万就男的赚钱,女的全职养家,幸福吗?
一个朋友,月薪两万,在一家香港上市企业。两个小孩,85年,长沙。他说想让老婆去上班,我感觉很惊讶,如果是我肯定不会让老婆上班,专职带小孩多好!可是他说,他每个月要还10000贷款,拿到手工资也就6-7K,他有房贷,车贷,车位贷,各有各的压力吧!
现在很多人月薪两三万就男的赚钱,女的全职养家,幸福吗?
幸不幸福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跟钱有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