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离职见人品”这句话?
什么时候都见人品,但离职的时候未必见人品。人品是持续的品德,是通过一段时间相处一个人深层次的表现,不能从单一一件事情去判断。
离职未必见人品很多人说离职见人品,是因为怎么离职,就是一个人在一家公司的总结。好好离职就是人品好,反之就是人品不好。
之前有一同事,在一家公司做的很好,离职的时候,老板想留他,领导觉得缺了他工作不知怎么办,同事会觉得有他在多好啊!
可就这样一个人,怎么就突然走了呢?而且是不声不响地走了,连个告别都没有。
你说,他人品好不好?
相反,平时品性不好的人,离职做的很好,能说明他的人品好?
只能说,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人品也是针对人。
真正的离职见人品,应该包括2个时期,并非离职的那一刹那一个人的人品真的受到好评,那么,他通常的表现是从提交提职申请到最后工作日,在工作交接,领导交代和同事关系方面都处理的非常好。
这还远远不够,在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新同事有疑问的工作有求必应,尽管自已在新东家很忙很忙,也会很好地帮忙处理可处理的问题。
而在工作之余,会经常与前同事,前领导有很友好的交流,而且大家也真的喜欢和他交往。
这才是真正的人品得到大家的赏识,这样的人可谓人品好。
【总结】人品好不好,通过很多事情可以看到表层,但深层次地反映一个人的人品,需要时间这个维度。
你觉得呢?
你怎么看“离职见人品”这句话?
看到这个提问,我还是蛮有兴趣的。
离职见人品,这句话,真的说的一点也不假。很多人在离职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是最真实的。
在这里,我个人觉得主要是两种人物特性
第一:负面情绪,没有责任心,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打死不相往来,把自己的路堵死)
第二:懂得维护人际关系,工作不在情意在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看人品,而是看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决定着你的成功。这也是企业最为看重的一点。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没有承受压力的能力,往往在职场中,因为一点不愉快,或者被领导,主管批评教育了一番。再或者领导为了锻炼年轻人的销售能力,抗压能力。往往坚持不下来,或者内心不愿意做。就会选择离职。而离职的速度特别快。没有考虑过后果。这是很多人的通病。
在我们公司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我们公司主要是做时尚礼仪教育和培训的。有一次,我们招聘了几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面试的时候,也说,我愿意从最基础学起,愿意承受压力,多学习提升自己。但是没过几个月,为了锻炼这些新晋的大学生职场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我给他们出了一个考题,我的一本畅销书《你的礼仪价值百万》,36.8一本。我请公司所有的销售同事(新老员工一起),给他们一下午的时间,去外面做销售,每人卖出去10本著作。不能自己回购,其他的什么办法都可以!下午6点之前回到公司。看一下,谁能销售出去。而在我发布这个任务之后,几位员工略加思考了一下,带着著作出门了。而其中有3位一直没有离开,过了一小时之后,一位男生来到我的办公室和我讲,思敏老师,我觉得我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我不愿意做销售,而且我们家也不缺钱,我父母每个月给我5000元零花钱,我和女朋友每个月差不多工资加起来也8000元,所以我们的生活没有大问题。让我出去对陌生人丛销售,我拉不下这个脸,所以我觉得,我更想找一个,安安稳稳在办公室的工作就行了。也不图赚多少钱,就是想轻松一点有个事情做就行。我明天就不来了。谢谢您。当时我就和他讲了很多道理,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销售的过程,销售自己。在现在职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最大的销售人员,因为只有勇于卖出自己,才能收获更多的人脉。未来的人生需要我们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能总是依靠父母,等等,聊了很多,可是这位90后的还男子还是坚持离职。果真第二天,没有再来。
等到晚上6点,小伙伴们都回到公司,有几位全部销售出去了,再分享自己的销售经验,而有的一本没有销售出去,回来说,我被3个人拒绝了。所以我不想再做被人拒绝的事情了。第二天,又有3位员工直接不来公司了。
这件事,让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真的是太年轻,对工作没有一点责任心。因为自己的一点点小情绪,或者觉得不舒服,也不沟通。也不说明原因,直接离职。。这样的人,其实就算未来再任何的企业或者公司,都会因为自己的情绪,随时告别。也不会得到公司的重用。其实这并不是说他的人品不好,而是对待工作,对待事情的态度出现了问题。
在职场中,每个人的追求都是不一样,每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每个人追求和要的结果,目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就像谈恋爱一样,合适就在一起,觉得不合适,或者有更好的,我们也要学会祝福,希望对方可以更好,谁说,分手就成为敌人。那些成功的人士,都是把握每一次与人交流接触的机会,从而变成自己的人脉圈子。因为你不知道未来哪棵树上会开花,那片云彩会落雨。现在,人们常说人脉=金钱。所以,有些年轻人,没有懂得这句话。只看了眼前,因此措施了很多更多的机会。
开篇我讲的两种人物特性:
第一种:没有责任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冲动型。
这样的人往往做事风格是:今天想要离职,口头直接和主管说:我因为某些事情,或者对公司有哪些不满意,我不想做了。然后不等你说什么,人家第二天就不来了。工作没有交接,自己做到什么程度也没有交接 。有些甚至把这个公司里的一些文件直接带走。然后迅速退群,拉黑公司同事。有的甚至还煽风点火让其他同事一起离职。
这样的人,她的做事风格和为人处世太为极端,不考虑后果。任凭自己的情绪来。可能以为我走了,再其他公司会有更好的发展。其实一个人的做人处事决定着他的成功有否,因为性格决定命运。有这样习惯的人,再一下个公司依然会是这样的做法。长期换工作,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学习和历练,很难出大成绩的。
而且现在有很多大公司会做工作调查,例如:你面试了一个新公司,你的信息表上,如果写在哪个公司任职过,也许HR就会打电话到你前任的公司了解你的人品,工作态度,特别是你面试的职位或岗位比较重要,新公司一定会打电话到你之前的工作做调查,如果你在这之前的公司没有落下好的人际关系或者做事太不给自己留后路,也许在接到新公司HR了解你的时候,你觉得前任公司会说什么呢??一般情况下,很多公司不会添油加醋说你的不好,但是,会把你的实际情况告诉对方。例如:王晓丽之前在我们工作只做了几个月,而且经常有负面情绪影响其他人。在离职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说,没有交接,直接走人了。当你的新公司了解到你这方面的信息之后,两种情况,一,直接拒绝你的面试通过。二,即便用了你,也会对你格外小心。因为怕前车之鉴。所以这对未来的人生都不会加分的。
第二种:懂得维护人际关系,优雅的转身。
这样的人往往做事风格是:在离职前,会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申请,或者把手头正在进行的工作完成之后选择离职。把重要的工作内容与主管做交接,或者新人到岗之后,也会把日常工作交接好,带领新人了解工作环节之后离职。
而这样的人,往往会给大家留下好印象,因为你是一个做事负责人的人。
我们公司有过一些离职的员工,一直和我们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有时候公司做活动,开课,人手不够,他们还会回来帮忙。有时候公司同事私下聚会,也会把之前的同事找来一起互动。还有的虽然离职了,但是情谊没有断,过年过节,还会发微信相互祝福。有时候在我的微博,我的一些自媒体平台下留言互动。一直保持友好的朋友关系,我觉得这样真的挺好的。毕竟在这个社会中,人脉,资源比工作更重要,说不定哪天你也会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哪这样的人,往往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人脉,以及帮助,这对她不管在未来的任何公司工作。积攒下来的人脉资源也会成为他丰富的财富。
那么如何做到优雅的转身呢?在这里,思敏给大家总结三个小方法:
第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沟通。表达情感。
当你在选择离职的时候,请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申请。如果是写辞职信:可以煽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明原因,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要表达出对公司的感情,感激和培养。千万别在网上抄袭,那样没有“真情”显得不真诚。
如果是当面和主管沟通,也一定要学会沟通的方式,说出自己的真感情,当然不用诋毁,也不用在最后走的时候在去说别人的不好。这样显得你更大度。直说自己的问题。同样表达感激,还要说,未来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尽力而为。 同时表示会把工作交接好。做好完美的END。
第二:离职时需要注意将上海降到最低。不管是和同事还是主管,甚至公司,不要出口恶言,都给彼此留下面子和好印象。毕竟都要走了,没必要在大战一场。因为如果你还想在这个圈子里生存,伤和气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即便你不在这个圈子,换了全新的行业。前公司的人也是你的一种人脉,此时不用有朝可用。
第三:适当的回报。
在选择离职,递交完离职申请。在还未离开公司之前,可以请上司,主管或者同事吃饭,赠送小礼物等,感恩公司主管对你的用心栽培。以及同事对你的帮助等,好聚好散嘛
第四:保持联系。 平日里可以多关心,假期多慰问。朋友圈,社交媒体平台多互动。让对方觉得你还和大家在一起。
最后还是那句话:工作不在情谊在。人脉是我们最好的财富。一个有职业素养、成熟的职场人,会感恩每一段职场经历,会从每一段职场经历中获得成长!心态是最重要的。
在职场中,辞职时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欢迎大家一起留言互动。我是周思敏,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谢谢大家转发,互动和点赞哦。谢谢!
你怎么看“离职见人品”这句话?
对于广大职场中人而言,离职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尤其是现在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跳槽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而每一次跳槽,都是一次告别与新生。在告别和新生之间,很多人的人品展露无遗,平日里的好坏难辨可能都会在离职的时候展现一二。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无论是员工还是公司,都少不了合作和分道扬镳,然而很多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甚至会有不少怨气在心,有的人习惯在离职的时候把自己内心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反正以后谁也不认识谁,有啥好在乎的”这种心态我也见过一些,然而不得不遗憾的说,我认识的有这种心态的人目前混的都不是很好,有的因为能力较强还过的不错,但是更多的是能力不行,性格更不行,一直在一线苦干。
离职的时候一个常见流程就是领导谈话,很多人觉得这个谈话纯粹是一个过场,实际上很多时候确实也仅仅是一个过场,然而有一些老板却是用心在进行谈话,对企业负责的老板会花一定的心思去留住员工,因为在很多企业中,员工是一笔非常重要的财富,新员工的入职虽然很快,但是真的成长到独当一面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过程中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这个过程中,离职员工通常喜欢敷衍,美其名曰照顾老板的面子,实际上不必如此,相反地你可以坦诚相告,无外乎有了更好的选择,这也是人之长期,就像老板提拔员工一样,都是择优选择而已。所以没必要谎话连篇,自己也很累。坦诚想告反而让彼此都更轻松。
做好工作交接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背调的成本现在是越来越低,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背调这一步骤。所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老东家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有人说你都已经离职了,老东家的老板心里肯定很不爽啊,实际上这种想法是有偏差了,因为作为老板或者领导,他们深知每个人都是可能会跳槽的,而且跳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他们不会怨恨跳槽的人,但是一个跳槽之后留下一地鸡毛的人一定会被怨恨的。所以在离职的时候把工作交接清楚,这样即使离职了,老板也可能会在接到背调的时候夸你工作中有责任心。
离职的过程中,不仅仅能见到离职人员的人品,很多时候也能看到公司的“人品”,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你怎么看“离职见人品”这句话?
在七月份的时候,管锅炉管蒸气的老钟因为工资下降太厉害,所以选择离职。
公司经理让老钟一手培养起来的手下小冯接替老钟的位置。
老钟今年48岁,干管桩行业管锅炉看气二十多年了。现在他一起管理码头,拌合楼,杂工班的人员。
他离职的时候公司用的蒸汽是蒸汽公司统一送气,但是这个气蒸汽公司说停就停了,整个公司就无法运转。
所以我们公司有自己的锅炉房,一旦外面停气,马上就用自己公司制造的蒸汽。
公司车间多,锅炉管道错综复杂,没有个老道的经验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运行,学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
老钟平时也没带徒弟,一手提拔的小冯只是管理其他部分,给他讲锅炉他根本就没领悟。
刚来的经理不知道这个情况,以为小冯什么都会,老钟离职后就把小冯升起来顶替老钟的位置。
没想到蒸汽公司突然停气了,整个公司做的管桩蒸不了,经理这才意识到小冯难当大任。
经理马上就联系老钟讲条件让他赶紧回来,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小冯叫了好几个人过来帮他,而现在老钟又要回来,他就联合拌合楼的员工集体抗议,不能让老钟继续管理他们。
但是公司给老钟降的条件就是官复原职,本来就认为小冯就能力不够,现在直接是心态不行,直接当场就给他下降官职,差点开除。
最后老钟又重新管理他们了,同时老钟也知道他走后以及要回来小冯的所作所为。
他当面跟小冯说,你是我一手培养的人,当初你升官领导存在疑问我还专门打电话推荐你,鼓励你,你竟然搞这些小动作。
话说开了咱就不说啥了,以后继续好好工作,保持常态就好,也不存在记恨什么的。你时刻要记住,我是靠实力吃饭,我不靠关系。
那天做的产品出问题了,小冯作为直接管理人被老钟罚了300元。
于是小冯就给老钟发信息说老钟公报私仇。老钟当着经理的面说我要是公报私仇我早就开除他了。
很多人都在说小冯现在处境尴尬,离职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有两个小孩,老二刚出生不久,生活压力太大。
目前他工资一万多,一旦离职就找不到这样的工作,所以只能在这干着。
离职不仅仅能看离职人员的人品,同时也会暴露留下职工的人品。
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先做人,再做事。人都做不好,你还谈什么做事的能力呢。即使你有独挡一面的决心,也要有独挡一面的能力,这样才会有你的立足之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你怎么看“离职见人品”这句话?
作为一个从事hr工作十几年的人,觉得离职员工有几种:1、找了新东家跳槽的,一般80%可以顺利完成交接,15%会糊弄一下交接,其实啥也没留下;还有5%等不急交接,人都找不到了,如果不是为了离职证明,绝对是老死不相往来。最后5%一定属于离职见人品的代表。2、被动离职的(劝退或辞退),与前面数字刚好相反,5%可以正常交接工作,15%敷衍了事;80%不会真正交接有价值的信息。那这80%就是离职见人品问题么?我不这样认为,人都有自我保护的天性,你都开除人家了,还想考验被开除人的人品,那我觉得就是笑话。
你怎么看“离职见人品”这句话?
细心观察,人品处处可见,只不过离职更见人品。
我经历过一次公司主动裁员加变相裁员,这里就包含了员工、领导的各种吃相,堪称一部年度大戏。
背景公司裁员50%,有的部门甚至直接砍掉。走的人基本都N+1赔偿了,留下的人比较惨,工资不涨,工作量翻倍,还得收拾烂摊子。不仅如此,领导还会通过各种方式,逼迫留下的人自己走。
那半年,公司每天都是腥风血雨啊。
员工拿钱走人,好聚好散
最常见就这种,走之前正常交接,大家好聚好散。毕竟一个行业圈子不大,别给以后添麻烦,再见不难。
尤其是老员工,拿了赔偿金,就像拆迁一样开心,巴不得早早交接好,早点走人。
公司对我无情,我也不会放过公司
也有部分同事情绪比较重,交接的时候留一手,重要资料不留下,自己带走不说,还删了源文件。记得,我部门一同事,走之前留下一句“公司觉得我们没用?那看看没这些表格他们怎么办。”然后删除了所有重要的数据文件。
这样的同事,对公司影响还不是最大的,可以通过重新洗数据恢复一些。最难的就是接手工作的人,得重新梳理几年的数据,中间包含了很多特殊情况。也不知道走的人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最后针对了谁。
必须和公司斗,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
也有同事搜集平时的证据,去劳动仲裁。更惊人的是,确实有个老员工手上拿着公司的把柄,去老板那要挟赔偿2N+1。公司当然不愿意,谈判了好几轮,僵持不下。
公司防止同事继续搜集证据,把这位同事的电脑工位都收走了。但是,最终的离职协议一直没签下来。这位同事每天依旧来上班,也没人敢和他说话,他就每天打个卡,去领导、HR那里谈判,不然就是闲晃。
大家都认为,这人的毅力太强了。坚持了有3、4个月,最后也不知道是谈下来了,还是坚持不住了。某一天开始,再也没在公司见过他。
我想,不管人品如何,这人的心理素质真是强。
领导看戏,不嫌事大
公司内部的斗争一直都有,几个副总为了CEO的位置明争暗抢。那阵子,董事会任命了新的CEO,不是平时最高调的那个。有些部门为了给自己争取点利益,想着联合起来给新CEO“送个大礼”,通过裁员事件,把高调的副总给踩下去。
新CEO听了方案,只说了句“祝你们成功!”之后,也没参与这场斗争,却坐收了渔翁之利。不管这些部门有没有成功,这样一折腾,那位副总也不好受。接连几个月没再做啥高调的行动了。
威逼利诱
在这波裁员过程中,公司和员工各怀鬼胎,出了很多幺蛾子事件。一个部门领导被裁,这个部门员工集体请辞。HR老大毕竟在公司做了十多年,能混到这个位置也不是没本事。HR老大一个一个把部门同事关到“小黑屋”,一对一详谈,要求关手机,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在里面的人经受各种精神折磨,软磨硬泡。
最后,8个人的部门,谈下来3个赔偿,5个都不赔,让自己走。
各种小人手段
留下的员工才是最惨的,工作量和烂摊子不说了。公司还要继续赶人,但就是不想给钱了。剩下的人,经常被领导安排做些很奇葩的任务。或者几个人开会,就不通知其中一个,会议结束让这个人出报告。到期没交,就说这人没完成任务。然而,他根本没参加会议,也没人通知他要做事。
再就是考核乱扣分,穿小鞋,各种挤兑,就是逼你走。不少同事,忍不了,就自己走了,还没拿到钱。
职场万象,各种奇葩的人和事多了去了,像这类卑劣的人品也有不少。但我一直坚信,作为人,不能总是随大流,尤其是在做人原则的问题上。
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偷懒,我也偷懒;
因为周围的人都在作恶,我也作恶。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烂剧本,只有烂演员。”身在社会的大染缸中,做好自己才是对自己负责。
关注@胖妹阿久,分享职场故事,私信接受职场咨询,倾听你的情绪。职场女司机、国家心理咨询师如是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