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公务员的家庭,看起来总是很有钱,这是什么原因?

我们单位的领导在大会上说,办企业的目的有很多,为国担当,为社会服务,为股东回报,也要为职工造福,让我们的职工过上“体面”的生活。企业增强职工的获得感,职工就能提升对企业的贡献度。掌声雷动。

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社会,底层逻辑是相同的,大道理也是相通的。现代企业要谈公司治理,社会也要谈治理和服务。企业里叫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更上一层次的是董事、股东、投资人、企业家;社会里叫作公务员、社会服务或管理人员。道理是相通的,管理层次的人员总要比管理对象要相对体面一些,这是“治理”的需要,也是人性的基本需求。

所以,从以上这个底层逻辑来看,公务员家庭条件在当地(对比的坐标和维度要相同)一般要位于中上层次,才能保持“体面”的生活,开展治理(应该叫“服务”)工作,才能“有尊严”。任何国家和任何地区都是一样的道理,这是管理层必须坚持的基本逻辑。

用我们单位领导在大会上的讲话说:我们虽然是服务单位,但是当我们的职工穿着“破衣烂衫”给那些“衣着光鲜”的公众或客户服务时,我们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我们至少要让职工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他们才会有“挺直腰板”的底气,才会有“淡定从容”的姿态,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那么,在遵循这个基本的底层逻辑之上,我们再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父母都是公务员的家庭,看起来总是很有钱”的原因:

【1】“双体制”家庭的条件明显优越于大多数家庭。

父母都是公务员,在民间俗称“双体制”,正如以前我们企业俗称的“双职工”,确实比一般家庭有钱、过得殷实!在我小时候,“双职工”家庭,如果只有一个小孩,那种日子简直要“飞起”。两份较高的工资,两份较好的福利,两套福利房、两人都有退休金、两人几乎都不花钱、两人都有医保(看病报销)、两人都有保障(不怕失业),确实有钱,也敢花钱。父母是“双职工”的孩子,比我们这些“单职工”家庭的孩子,幸福感不是简单的“一倍”,而是“四倍”!

【2】“双体制”家庭的正常年收入,可能是私企员工家庭的2倍到4倍。

父母都是公务员,收入跑赢大多数家庭。今年5月刚刚公布的2021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体制内(非私营单位,含公务、事业、国企、央企)单位人员的人均年工资是106837元,私营单位则为62884元。我们从宏观数据上看,体制内人员的平均工资是体制外人员的1.7倍。如果父母都是公务员,相当于106837元*2倍=21万元,比那些私企员工家庭要富裕得多。

【3】“双体制”家庭的支出少、净现金流大,看上去就是有钱。

公务员家庭的支出比较少。按照“误餐费”补贴政策,体制内基本都建有食堂,来落实“误餐费”补贴政策,有的是免费吃食堂,有的是刷卡补贴机制(基本吃不完,还可以用卡里的余额买日用品);一般单位都有交通、通讯、采暖、交流、高温、劳保等津贴(补贴)机制,大幅度减少日常刚性支出;有的单位还有制服,没有制服的单位可能会利用劳动保护服装费转化为“商务工装”,比如,西服、衬衣等,可以节约大量服装方面的支出。以前有福利房,现在有政策房,刚入职的毕业生没结婚的都有公寓免费住。平时的工会福利、文体活动等,也会有固定的福利享受。这么说吧,体制内的毕业生,吃、穿、住、行、玩都不花钱,工资奖金都可以存下来。请问私企员工可以做到吗?

【4】“双体制”家庭享受的“住房红利”,已经跑赢了绝大多数普通家庭。

公务员家庭的最大福利,以前是福利房,现在是政策房。懂得都懂,不宜举例。二十年前,单位的福利房,几乎是零成本,现在市值翻了十倍以上了。取消福利房之后,各单位都搞政策房、团购房,好地段、好价格。年轻人没有住房,有的单位,尤其是国企和央企,实行住房补贴制度,即:福利分房进行“货币化”了。如果在一线城市,父母都是公务员,可能分过两套福利房,至少分过一套福利房,自己再买一套商品房(这是一般家庭的平均水平,2-3套房子),那么,市值高达1000万甚至2000万。在二线城市,3套房也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这一步,已经把家庭的经济条件拉开的差距。有人说,私企的员工也可以买房啊。别忘了,体制内人员都是“被动”拥有的这一笔财富。

【5】公务员家庭享受的保障性非常高,无形中造成“钱”的性价比超高。

公务员的职业一辈子安稳,职业周期长达三四十年,而是保持一种30度斜角的上升曲线,越老收入越高,越老越安稳,越老压力越小,比如,年过五十岁,就可以退居二线了,薪酬福利不降。你换成私企人员试一试?社保、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都是按照最高基数交的,单位还有内部救助机制,万一你失去劳动能力,单位也要养你一辈子。等你退休了,退休金也是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不怕失业、不怕中年危机、不怕看病、不怕退休,所以,敢花钱,敢买车,敢消费,显得就比私企员工“大方”“有钱”。

【5】公务员家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促进子女发展越来越好。

公务员在体制内,享受着信息差,每天学习各类知识,思想格局和境界都是比较高的。所以,他们都善于利用信息差,进行房地产等投资;他们都善于用知识进行理财,让复利效应像滚雪球一样增值;他们都善于利用视野进行教育投资,让他们的孩子开阔眼界,更好地发展;他们都善于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人脉资源,给孩子寻找优质的工作,寻找优质的配偶,不断让家族发展、进化、跃级,越来越好,越来越殷实。

综上,回归根本。

《某某十五年》书中有一段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普通人要改变命运并获取社会地位,最好的道路就是“学而优则仕”。这条路“漫漫修远”,很难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实现,而是用几代人的时间来逐步实现。你这一代善于“创一代”,为家族长远发展开始打基础;你的儿子这一代就会享受红利、实现升级;你的孙辈这一代,就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职业机会,就可能实现更大的跨越;家族一代比一代殷实,一代比一代兴旺。看懂了,就是高人。

父母都是公务员的家庭,看起来总是很有钱,这是什么原因?

咱们国家的公务员是精英群体,通过了各种考试,层层选拔出来的,最低学历是大学本科,很多都是名校毕业生,认知水平远超普通人,能够获得认知范围的各种红利,这些人即使从事别的行业,一样是翘楚。

父母都是公务员的家庭,看起来总是很有钱,这是什么原因?

公务员的有钱,有的是真有钱,有的是看起来[呲牙]真有钱的,其实都不太敢高调,尽量低调,怕别人知道他有钱,尤其是同事朋友。看着表现的有钱的,就是要面子,不愿意让别人觉得自己不行,其实还真没多少钱。

父母都是公务员的家庭,看起来总是很有钱,这是什么原因?

只要不作,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在当地还是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平,过的有滋有味。

父母都是公务员的家庭,看起来总是很有钱,这是什么原因?

在我们国家,公务员的社会地位高,这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听起来他们平时的月工资不是很高,但年底的奖金不菲,加上他们的钱抵钱用,其原因身上没有“三座大山的压力”。

一、不忧虑子女接受优质的教育。子女皆能比较顺利就业。

二、不受高房价问题的困扰。

三、不惧医疗费用的昂贵。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其气质和形象自然而然与整日为三餐而忙碌的人群拉开了差距,所以,以上原因,让父母都是公务员的家庭看起来都很钱。

父母都是公务员的家庭,看起来总是很有钱,这是什么原因?

这样说吧,如果父母孩子及配偶都是体制内,四人保守估计四十万收入。一般他们还有时间或者信息差去干一些副业。说白了,家庭年收入保守50W+,并且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国家都有保障,他们也只需花很少的费用就解决很多人一辈子都避不开的难题。绝对比社会大部分人过得都好,甚至比大部分小老板们过得舒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