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迷上基金定投,说攒够钱,收益比上班工资多,真的吗?
看到我这篇回答,你可能赢了一半。基金定投号称“傻瓜盈利法”或“懒人赚钱法”,吸引了无数没有几个钱却想不劳而获甚至实现财务自由的“穷人”,有钱的“富人”不会相信这些玩意儿,也割不到“富人”的韭菜。
大道至简。我就问你一句话,你相信“又懒又傻”的“模式”可以赚大钱吗?这就是底层逻辑啊。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挣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很多说法,只是一种谚语,比如说,人挣钱难,钱生钱易。也是这个道理,大道理看上去都对,但是钱生钱容易,也是富人、投资家、银行、证券机构赚钱容易,而非普通老百姓啊。金融专业,在全球都是高分录取的专业,即使是钱生钱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用人用小学数学的反证法就来驳斥底层逻辑,这才是最懒最傻的思维方式。比如,有人会说,卖茶叶蛋的老太太把股票遗忘在嫁妆箱子里,结果翻了一万倍。我同事的二姐家的表弟基金定投实现了财务自由。某圆用8000元起步炒股实现百亿身价。等等。这些神话,听多了,自己都觉得自己也会变成神,我难道不比卖茶蛋的老太太牛掰?我难道不如同事二姐家的高中文化的表弟?
实际上,想在资本市场上赚大钱赚快钱,普通百姓的赢率只有十分之一。股票市场上七赔二平一赢的魔咒,至今没有被打破。好吧,就算去年这么好的行情,基金经理们赚得盆满钵满,可是普通基民亏损面高达80%以上,这是因为普通基民的人性,只有在基金涨势如虹的诱惑下才进场,所以,被套在高点上也是很正常的人性。
还有一个秘密。现在基金有8000多支,基金经理只有一千多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管理十只甚至几十只基金。明星经理可能让一只主基金风光无限,而让其他基金给他抬轿子,然后让这只风光无限好的基金做广告,吸引更多的基民购买他旗下的各类基金。所以说,基金经理赚钱,基金公司赚钱,基民未必赚钱。就比如,2020年这波中牛,基金红遍天,但80%的基金亏损。
基金定投,是一个好方法,但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周期要足够长,至少5年甚至10年20年一辈子。第二个前提,买对基金。这两个前提,都需要智慧,需要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又懒又傻”就可以实现的。
举一个例子。假设你定投了中证500,在近几年,哪怕经历了这波牛市后,年化收益率只有1.17%,还不如存银行吃固定利息呢。如果买了亏损的基金,你这几年不断白玩,还赔了本金。那你会说,我定投那些年化率20-30%的明星经理,不就跑赢了?有一定道理,明星经理也不是始终稳站钓鱼台的吧?今天是明星,明天就落单。
所以,有一句话特别中肯:一年翻三倍容易,三年翻一倍难。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明星经理并不多,而且你买入的时点不对,也会吃大亏。行情风格一变幻,明星就会陨落。所以,你不动脑子就能赚大钱?闭着眼睛定投,就能发大财?这样的底层逻辑,你相信吗?
基金定投,本身是一个好方法,但是,你指望动不动就年化20#、30%、50%以上,几年就实现财务自由。那是小概率事件,基本等于中彩票。我们都知道巴菲特年化率为22%,就成为世界首富。其实,巴菲特有一个秘诀,就是用他的保险公司的浮存金不断进行买入,拥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进来。有位知名投资家说,巴菲特的浮存金没有税费,如果扣除税费,他的年化率在5%左右。你明白了吗?你动不动就想年化率20-50%,这是不是痴人说梦?
基金定投,不是骗局,但也不是傻瓜投资方法。还是要认真进行资产配置,认真进行基金选择,认真坚持长期主义,5年10年20年,穿越牛熊,穿越历史。你做时间的朋友,慢慢变富,这是有可能的。基本的原理,网上太多了,比如,时间会烫平成本曲线,微笑曲线,同样金额价格越低购买的份数越多,等等。都是大道至简,本身都是对的,前提是你必须投入精力研究。
比如,你根据你的风险承受能力,你的家庭经济基础,你的养家成本,长期现金流进入,等等情况,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购买一部分指数尤其是宽基指数基金,坚持长期定投,当然了,你有本事,有研究能力,可以选择低位时点多买,高位不投,从而降低成本,坚持10年20年,真的可以让你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滚动起来。
前提是,你要学习一些理财知识,千万不要相信:又懒又傻定投就能发大财。天道酬勤。你只能挣到你认知范围内的财富,凭运气赚的钱早晚凭实力输掉。
老公迷上基金定投,说攒够钱,收益比上班工资多,真的吗?
还可以吧,看本金,只是一种理财的方式,但不能代替上班吧
老公迷上基金定投,说攒够钱,收益比上班工资多,真的吗?
基金只能当个副业做,提高理财意识能力
老公迷上基金定投,说攒够钱,收益比上班工资多,真的吗?
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想法,他只看到了收益,却忽视了风险,说明他对基金投资并不是很了解。相信我,盲目投资的后果只能是自食苦果。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进行基金投资,建议首先要做好抗风险的心理准备,具备一定抗风险的能力;其次,做好相关功课,比如如何选择基金,何时止盈、止损等等起码的“基本功”;最后,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决定投资资金的占比。
我2007年开始接触基金投资,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最多时亏损比例高达60%多。赶上那会儿股市大涨,看周边很多亲戚朋友或炒股或买基金都大赚特赚,自己也就按捺不住,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一头扎了进去。当时给人的感觉就是“随便买那只基金都能赚钱,投基跟捡钱一样”~结果呢?可想而知[尬笑]
总之,基金有风险,投基需谨慎!
老公迷上基金定投,说攒够钱,收益比上班工资多,真的吗?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篇幅可能比较长,能不能买基金?怎么买基金?怎样实现财务自由?都是绝对的干货,希望能够帮助你。
就从你的问题,一段一段来回答
迷上?
这个要具体分析,是看到最近市场炒的火热才蠢蠢欲动,还是说经过了一定的学习,对基金有了一定了解,才开始喜欢研究的,要是只是对最近的行情刺激到了,我劝你还是不要冲动。
基金定投?
定投基金是可以,但是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没有稳赚不赔一说。
能够攒钱?
你每个月定投了,就变相的相当于攒钱了,至于攒到最后本金是正还是负不能确定,但至少比不定投攒下钱了。
收益比上班工资多?
一是看你工资多少,二是看你购买基金的本金多少,三是看收益率高低,由多种因素决定,不能单一下定论,但是要是定投基金操作不对,收益就肯定是负的了。
是不是真的?
答案是真的,但是前提是对自己和对基金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每个人都要挣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超出的钱不是我们的,就不要去贪念。
关于基金定投
它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很复杂,我学习的也不是很多,在我自己的认知里够用了,能够挣到的钱我也很满足,就没有再深入学习了,所以我简单的分享下我的脑袋里的基金定投知识,不构成专业分析与指导,只供大家探讨,谢谢。
理财风险排名:
股票>指数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银行存款
股票不在我的能力范围内,不做学习,我的能力不配挣这个钱[捂脸]
指数基金分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我现在买了点主动型基金,就在支付宝上,收益比宽基好得多,一般是由专业的基金经理管理,要相信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始终比自己干的明白,然后我还配置了很多宽基,只要买入的够便宜,收益就不错。
债券基金,种类有很多长债,短债,纯债啥的,在市场火热的时候,加大债基配置,平衡自己的理财配置,降低风险。
货币基金,这个大家都接触过,比如说支付宝里的余额宝,或是微信里的零钱通,这些宝宝类的基金都属于货币基金,风险很低,收益也很低。
银行存款,我们家长那一辈的人最喜欢,接触最多的。安全性最高,保本付息,一家银行存款不超五十万,如果该银行倒闭,是由国家赔偿的。
基金怎么买?
以宽基为例
可以定期定额购买,也可以定期不定额,只要长期坚持,绝大几率都是盈利的。
参考指数价值估值(很多理财公众号都有)定期定额很好理解,就是每周或是每月固定一天买入同样的金额,
定期不定额就是估值低的时候就按比例定期买入,估值高的时候再按比例卖出,正常估值的时候就可以减少买入金额或是保持持有。
也可以简单粗暴点,就是A股在3000点以下是可以定期不定额买入,大盘点数越低买入比例越高,3000点以上时可以降低买入比例或是持有,3500点以上可以按比例卖出。
也可以设置止盈点,比如说收益率达到30%时就卖出,根据自身实际灵活调整。
有人问要不要设置止损点,我自己本身是不设置的,宽基就是越跌越买,买的越便宜,风险越低,如果按照上面我说的方法定投基金,你的回撤也不会特别大。
以主动型基金为例
主要是选择基金经理,特别厉害的有那么几个,基民都知道,不做推荐,选对基金经理就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是低点买入,长期持有。三五年过后,基本上全是盈利,只不过是盈利多少而已。
现在就应该知道能不能买基金了吧,答案是基金不但可以买,而且在买之前应该好好的学习一下关于基金的知识。国家现在都在有节奏的引导国民的钱往股市流入,说明这并不是有一件可怕的事,而是应该注重国民财商的学习与培养,学会理财应该国民必备技能,而不是充当韭菜,追涨杀跌。
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有一个公式,就是年支出除以4%,得到的就是实现财富自由的最低金额。
假如,你每年开支20万,就过的特别自由,实现财富自由的金额就是200000÷4%=5000000(500万)。大家可以算一下自己应该存多少钱,才能实现财富自由[呲牙]
简单说一下为什么吧,通俗讲就是这个公式得到的钱,就算只购买银行存款,一年的利息就完全足够你全年的支出,光靠利息就够你生活了,但是后面考虑到通货膨胀之类的,可以适当增加比例,4%是经济学家研究之前社会发展给出的数值,只供参考。
以我自身来讲,作为一名全职宝妈,要想实现财富自由,除了创业,最靠谱的就是通过理财,定投基金实现了。
再有一点,特别特别重要,就是想要快速积累财富,还是靠你的主业,不能放弃主业,指望定投基金。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特别重要的知识点,建议做笔记。
一,投资有风险,入行需学习,需学习!
二,闲钱,闲钱,闲钱,至少三五年用不 到的
三,长期持有,不要频繁买卖,至少持有三五年
四,不要追涨杀跌,严格按策略实施,挣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
特别建议做一份家庭资产配置,要花的钱,保命的钱,保本升值的钱,生钱的钱,下面附图一张,有想要了解的,评论区艾特我[偷笑]
最后分享几句我特别喜欢的“名言”
巴菲特说过,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高筑强,广积粮,缓称王
定投基金,缺的不是机会,是钱
下面是我自己买的基金,给大家看下我的收益,我不追求高收益,稳就行,我现在买的所有基金全是正收益,目前没有赔钱的(因为我买的时候够便宜[偷笑])
倒数第二张图是定期定额定投基金,想存够五百万需要的时间和金额,年化收益率按13%算得,算是算得比较少得了。
再次声明,本文只代表自己对基金的认识见解,不构成专业分析与指导,还希望在基金领域有见解的人能够分享讨论,谢谢[祈祷][祈祷]
老公迷上基金定投,说攒够钱,收益比上班工资多,真的吗?
不要相信基金神话,如果每个基民都靠基金赚钱,谁来工作呢?不工作怎么给公司产生利润?没有利润上市公司业绩能好吗?上市公司业绩不好,基金还能涨吗?基金是闲钱投资,安心工作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切勿本末倒置。中国的股市有风险,等大家都赚钱了,行情就到头了,不及时跑出来,最后就是利润全部反噬,还可能亏损本金,一赚九亏才是常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