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资本进入社区团购,大搞补贴战,算不算涉嫌扰乱市场,垄断?
大报已经评论社区团购了: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大报评论,善心满满,但,治标不治本。
我前几天回家,在门口被几个小姑娘团团围住。我很好奇,她们为什么看我是有买菜意愿的潜力股?因为我今天穿的像个大叔?我不像是经常买菜的男人啊。
小姑娘拿出一袋瓜果蔬菜,对我说,只要一毛钱就能拿走。我心里一惊,难道是扶贫办的人发现我了?我穷人的身份再也隐藏不住了?
我从裤兜里摸出壹角硬币,小心翼翼地递给女孩,拎着塑料袋就走。小姑娘拦住我,脸憋得通红,估计是被我的理解力震惊了。小姑娘语无伦次:不是,大叔,不是,你需要扫这个码,才能拿走。
另外一个姑娘,拉住我,塞给我一袋瓜果蔬菜,里面明晃晃地放着一块排骨,大叔,扫我的码。
原来,这是几个平台的推销美女,在拉人头,扫码进群,加入平台的社区团购,以后就可以下单买菜,送菜上门了。
这就是我被迫“躬身入局”社区团购大战的小片段。
社区团购,真的只是惦记那几捆白菜吗?
普通人都跟着骂:现在烧钱补贴,就是圈人,然后把小商贩赶尽杀绝。把人都圈好了,再关门打狗,涨价,把烧掉的钱,都赚回来。底层逻辑就是,烧钱补贴,就是利用人们占便宜的思想,培育消费习惯,产生依赖性,把竞争对手赶走,自己垄断流量,然后开始涨价,收割韭菜。你们曾经占的便宜,统统都会给我吐出来。
普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人家马克思恩格斯百年前就搞明白了。工业化,就是像现在的流量化。把人们从田间地头赶进工厂,然后可是榨取剩余价值。举个例子:汽车取代马车,那么,汽车的使用费用是不是越来越便宜了。如果您今天打的一次一千元,超过了马车的费用,那么,马车就会卷土重来。工业化的目的是靠优化效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来赚钱的,而不是单纯靠涨价。
同样道理,社区团购的目的就是垄断流量,然后利用规模优势,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来获取利润的。涨价的也有可能,但涨价的边界就是菜摊的卖价。如果社区团购的价格涨到菜摊价格,很显然,菜摊就会卷土重来,侵蚀团购的市场。
从本质上讲,社区团购,也是优化社会效率的一种机制。如果真的可以实现规模化,可以优化物流,又好又快又便宜把菜送到家,这也是科技进步。令人心疼的,只是把小个体户、小菜摊都消灭了。这也许就是时代的趋势。工业化的整个进程,与社区团购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报批评,很温暖。因为大报看到了个体实体经济的不容易,给更多的草根有养家糊口的机会。虽然,团购也是社会的进步,但步伐有些太快了,消灭小菜摊的速度,连过渡期都没有。正如三体中的金句: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平台巨头的商业模式,将改变社会结构。以前是金字塔的结构,底层、中低层、中层、中高层、高层、特高层,小菜摊是底层,小菜市场就是中低层,小超市就是中层。职场也是,职员、部门经理、总监、副总、董事会,等等。现在呢?平台巨头的出现,就会变成二元扁平化结构,头部合伙人+平台运维者为一元,另一元就是几百万的骑手、快递员。比如,某团,有400万名骑手。据说全国几千万骑手中,研究生学历的就有700万。这一元,就没有进入中低层、中层、中高层的机会了。
大报痛心疾首的还有一点,现在卡脖子的技术这么多,你们大平台公司,有技术有资源,为什么不去做攻克难关的技术问题?解决那些影响国家强盛的技术难题?毕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硬实力的竞争。大报更关心的是,那些平台公司应该有匹夫之责,响应时代呼唤,多做那些关乎国家命运的大科技、大进步、大创造,这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现在资本进入社区团购,大搞补贴战,算不算涉嫌扰乱市场,垄断?
千呼万唤互联网反垄断法快点出来,这种恶意补贴,动不动就"一元购“,已经让传统的菜贩和超市叫苦不已。
我看到社区团购的虚假繁荣,就象看到了三年前共享单车的补贴大战,共享单车十几个厂商补贴大战,结果谁都没有赚钱。
风起了,看着它起楼阁,
风落了,一个个全裁了!
社区团购也是这样,丝毫不考虑传统菜市和果店的承受能力,动不动就是低价大战。
这一轮下去,亏损的巨头们可能还能全身而退,
但是交不起店租,员工费用被迫倒闭的小超、水果店,被迫倒闭,影响的是整个生态。
如果再不叫停,
不久之后,我们普通人的买菜、买米成本有可能大幅度提升。
社区团购动了谁的奶酪从供应链来看,由巨头操纵的社区团购,已经不再是几年前简单的那种团长做的那样,通过集合社区居民,从外地拉一车水果或蔬菜,分给大家。
一方面赚取批发差价,另一方面给拼团的微友们些许返利。
现在的社区团购,只是巨头们披着”团购“,这层皮,实际上,看中的是居民买菜、买米必不可少的这条线下供应链。
他们希望能够快速抢下这条线下商户最后的一块疆土,从而实现电商一统天下,用流量来打线下,把之前渠道各链条的利润都归回已有。
所以,社区团购的布局,最终必然要动所有人的奶酪,社区菜场、水果店老板、团购团长、城市批发商,农产品采购商,
以及最后的社区用户-我们普通人的菜篮子、米袋子。
巨头们的进攻路线是怎么样的呢第一步遭殃的肯定是我反复强调的中小商贩从业者。
据统计,中国差不多有500万家小超市、百货店、便利店、杂货店、小卖部等销售零售日常用品的店铺。
沃尔玛这些大超市尚未统计在内。
这些小超市创造的就业超过了1000万人,而大部分中小超市,因为房租、人工的高企,本来就较难维持。
淘宝、京东等电商的快速扩张,又不断地挤占了小超市的经营空间。
只有需要线下挑选,和保持新鲜的瓜果,青菜,勉强还能维持着这些小超市的生气和热火。
可以说,它们也是我国维持就业的一大保障。
而采取快速扩张、补贴经营的社区团购巨头们,正快速夺去这些超市的最后一块利润份额,加速它们的削减。
团长们也迟早得阵亡另外一方面,电商巨头们在实体店面并不具备优势,于是在前期就会依赖一些具备社区人脉的”团长“帮他们收集用户和人气。
表面上看,依托平台商品,这些”团长“们能够快速带来过去十倍以上效率和销售额。
但是要记住,用户最后都得注册在平台上。
这就象最初依赖小店主吸收用户的淘宝店铺一样,最后它们的用户都成了平台的用户,用户可以自由在平台选购,但是团长终难维护自已的用户。
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悲哀,可以想见小店主们还没有玩完,团长们就先阵亡一波。
因为随着平台的用户量扩大,话语权增加,
那些团长们拿到的扶植政策和提成会越来越少。
团长最后的结果是沦为平台的运营员工,或者物流工人,
最多两年,不信你们等着瞧!
第三方面是城市批发商和产地的采购渠道这也是理所当然消亡的。
本来电商的最终目的就是取消中间商,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只需要一个物流工人带着个手机,下乡就可以收菜,要你渠道干嘛。
渠道都吃一口菜,我平台还靠什么盈利。
所以在果蔬这方面,渠道商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他们也最好早点成为巨头的工人。
没办法,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巨头们就这么想的!
互联网不需要那么多老板!
最后轮到生产者和消费者了都说互联网平台取消中间商,大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没错,消费者更容易采购,生产者更容易销售。
可是我们也要记住一件事,随着大规模的中间渠道被取消,或者自已滚,
平台的话语权更大。
往常我们一个消费者可以在附近对上十几家菜场,果店,
现在估计就是5家巨头,说不定还更少。
这种情况下,它不来个”同行公议“,怎么可能。
同行是巨头们的同行,怎么可能便宜,
它又不是高铁、地铁、公交当局。
互联网巨头们可都是各大股市的上市公司啊,
并不是来做慈善搞公益的。
可想而知,当大街小巷的果店、菜市消失后,我们必然面对垄断后更高的物价。
而且,如果只余下三家还要竞争怎么办?
合并!
共享汽车市场早就给了我们解答。
就算互联网巨头们竞争的时候还要表现得一点友好和低价,
可是说不定这些巨头背后的投资人就是一伙的。
到时加个价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吗?
所以,面对给我们送惊喜的互联网巨头,大家还是要存个警惕,
资本的每个毛孔都啥啥来的。
如果没有反垄断措施尽快制止这种集中的话,
大家只能自求好运罢了!
生产者,
可能更惨,
说不定一个生产者只能面对一个巨头的采购员,
为了暴利,巨头们不会划分势力范围吗?
你愿意卖就卖,
不愿意卖烂在地里面,还真不是个事。
想想就可怕,
这垄断!
所以,还是感谢现在的竞争态势吧,吃好,吃饱,我们这么平和的物价通胀好日子不多了。
最后一首小诗送给大家:
大街小巷起烽烟,
小小瓜蔬一块钱,
要问巨头为何故,
小店全关我赚钱,
现在资本进入社区团购,大搞补贴战,算不算涉嫌扰乱市场,垄断?
如今资本真的是无孔不入,就连买菜这个行业,资本巨头们都不放过了,今年这些巨头们又疯狂的杀入了社区团购,而且几乎是所有的电商大佬都加入了这一赛道,阿里、美团、滴滴、拼多多、京东、大润发、绿地等等,中国市值排名前5的互联网巨头们,全部都到齐了。目前看来这些社区团购的产品,品质好而且又便宜又实惠。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路子特别的熟悉?先烧钱补贴占领垄断市场,最后提价收割老百姓。之前的某滴、某拉拉、某团,一样是先烧钱补贴,培养大家消费的习惯,等消费习惯养成后再两头抽成,最后平台坐享其成。
社区团购实际上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有了,但当时大多数都以失败退出,但是年初的一场疫情竟然让它重新复苏了起来,而且变成了一场,巨头们争相投资盛宴。资本要是看上哪个行业,这个行业就一定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传统的小业主们是根本无法抵抗的,以后会不会又是一片哀鸿遍野?
这些大资本巨头们倾所有的力量与小民争利,用富可敌国的资本,把升斗小民赖以生存的小生意都抢走!无助的个体身陷失业和穷困的泥潭,让这些个体们找不到希望而且无能为力,这样好吗?用马保国的话来说,这是“不讲武德”啊!
如果蔬菜水果市场真被这些巨头控制了,那这些几千万的底层小摊主,小业主,他们失业后能干什么?还有农贸市场的从业者们,他们大部分是社会最底层的中老年人,没有一技之长,卖菜可以说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他们大多数人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就连微信收款码都是在子女的帮助下开通的,那么,如果社区团购成功了,这些人中,会有多少人失业?
无论时代再怎么发展,科技再怎么进步,都不应该抛弃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应该给这些努力工作的人们,一个体面的稳定的工作,而不是让这些资本巨头们通过跨界打劫,来打翻这些人最后的饭碗。
现在资本进入社区团购,大搞补贴战,算不算涉嫌扰乱市场,垄断?
属于扰乱市场,恶性竞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团购看似为老百姓省钱,但他们抢的是很多小商贩的利益,融资补贴消费者,吸引人团购。等小商贩小超市都倒闭了,大家再想购物就没那么便利了,只能从团购购买,一家独大,销售采购两头吃,销售端抬高价格,采购端压低价格,最后只有垄断大平台得利。
团购没有任何创新,只是在原有购销基础上,把100个1万个小商贩变成了一个平台,没有充分竞争,必然导致垄断。希望市场监督机构能及时看到这一点,而不是放任这种资本掠夺普通老百姓那一点利益。
前几年大家都在吐槽我们的高科技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外卖领域,现在他们再一次刷新我们的认知,要跟小商小贩抢生意了。看到几个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社区团购,我理解他们真的没有新的创新,都是为了在未来在某一个领域形成垄断后收割。
刚刚看到一则谷歌消息,“谷歌的DeepMind算法在生物科学领域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其已经解决了“蛋白质折叠问题”,能够通过氨基酸序列精确预测蛋白质折叠结构,而这个难题已经折磨生物学界50年”。这是谷歌继阿尔法GO后又一次人工智能突破。人人都在吐槽我们在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方面的落后,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大厂不去跨界突破呢,倒是有钱有精力做到某行业垄断。
现在资本进入社区团购,大搞补贴战,算不算涉嫌扰乱市场,垄断?
所谓的科技公司不搞科技,非要与民挣利干菜贩子!
现在资本进入社区团购,大搞补贴战,算不算涉嫌扰乱市场,垄断?
这样的问题,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改革开放,但是说到难听一点就通打破生物链,富者更富,贫者更贫,就连那些仅靠一个小店、一个小摊子来谋生的人的饭碗都被这些人摔坏了。
这几年,大家都说做生意的难做,低收入群体更加的艰难谋生。不管他们怎么样的努力,怎么样的坚守,都难抵抗社会的发展步伐。
大家都是网购,都是希望买平宜的东西,网商也是千方百计去那些田头巷尾,工厂企业压价谋求平宜的商品来打价格战,表面上是平宜了消费者,实上已经是破坏了社会经济生态的平衡。
商人都知道,无利不起早,为了利润就是刀子也要沾血写下:平价!
消费者也是为了买平宜的商品,也是搏尽脑汁,这样对整个社会是不平衡,也是不利的,因为社会的发展,不是为了两个人的生存,而是为了普罗大众,说得白一点,就是大家都有工开有饭食。
国家应该是加严监管,打击那些无良商家,那些无道德底线的富商,让社会营商回归合法合益才是长久之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