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编制是什么?

是跟该国企签劳动合同就是有编制吗?

有人问:我跟某央企下属分公司的合资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听说我没有国企身份和编制。请问国企央企现在还有编制吗?我怎么知道我是什么性质的员工?作为央企老HR,简单回答这个问题。国企央企还有编制吗?不懂别瞎签劳动合同,内行用这4个标志判断。

第一,国企央企现在还有编制这个概念吗?

“编制”这个概念,主要存在于公务事业体系里,它不同于企业的“编制”,因为他是通过国家录用考试,具有通用的身份。企业的“编制”与之不同,只通过企业招聘,具有暂时性。但是,在央企和大型国企,“编制”这个概念还是有的,变成了“全日制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

听说过“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这个词吗?其实,就是“编制”和“身份”之分。1995年之前,那时候基本都是国企和大集体企业、集体企业。那个时候,国企正式编制叫做国家干部,国家工人,集体企业叫做大集体工,还有一种叫做协议工。比如,民间称“大老协”。

为什么有“编制”这个概念呢?以前有定编、定岗、定员、定资“四定”概念。国企核定多少编制、多少岗位、多少员工、多少工资,都是有上级部门核定的。比如,国企老职工的档案里,都有定编表、工资表等等。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那个时代。那么,我们就说现在国企央企里,还有“身份”或“编制”的概念吗?我实事求是告诉你,这个“概念”现在还有。比如,等你退休了,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你是工人身份,女性,50岁就可以退休了。如果你是干部身份,女性,55岁才能退休。有女干部想早点退休带孙子,就把自己的身份改为工人身份。如果你是男性,60岁退休,如果你是特殊工种,55岁就可以退休了。你是国企正式工退休后,就归国企老年中心管理,你的生老病死都由国企管理。当然了,现在正在搞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职能移交社会。

第二,国企央企现在大约有六种身份的员工。

一是原正式工(1995年入职的老人);

二是正式合同制工(1995年以后的正式工,改签为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

三是新合同制员工(2002年以后入职的合同制员工,与正式合同制员工,差不多。但是,2002年入职的正式合同制员工,分过福利房,现在的新职工,不分福利房,但享受住房补贴和租房补贴。比如,国企员工的工资条里,都有一项提租补贴。)

四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不是国企的“人”,与国企没有工资关系、人事关系。标志性区别:劳务派遣工与劳务公司签劳动合同,然后被劳务公司派遣到国企工作。国企不给他们发工资,给劳务公司支付劳务费,劳务公司从中拿出一部分给劳务工发工资。

五是业务外包工。更不是国企的“人”,与国企没有任何人事关系,连劳务派遣工都不如。这是国企把一部分业务外包给外包公司,至于外包公司招什么人那是外包公司的事。你在国企的眼里,只是一个外包项目中的工作量而已。

六是正式合同制员工改职业经理人,变成社会化用工。有些市场化岗位的骨干人员,不满足国企的薪酬待遇,闹着要辞职。国企为了留住他们,就探索了一条职业经理人模式。你与国企解除正式劳动合同,跟你签订职业经理人协议,你按照市场机制拿薪酬,但不再享受国企的待遇。如果哪天你亏本了,给你留了后路,你可以放弃职业经理人身份,再重新与国企签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你还可以回来。

第三,你是不是国企央企正式员工,主要看4个标定物。

第一个标定物:你与国企人事部门签订劳动合同。这个劳动合同必须是国企的顶头人事部门统一印制的。国企下属很有子公司、孙公司、合资公司、合作公司、三产公司,等等,都可以签劳动合同,但不一定是国企的正式合同制员工。

第二个标定物:你的名字是不是在国企顶头人事部门的HR系统里。国企的顶头人事部也明白下属企业招工乱七八糟,我们内部专业术语是:有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其实就是“黑户口”。是下属企业或合资企业招聘的员工,但不与国企顶头人事部门签订劳动合同。

第三个标定物:你的档案在哪里?你是中层干部,你的档案归国企集团的人事部门的档案室,你是普通员工,你的档案在所在的国企分公司人事部门里。每一两年,都要让你填写干部员工履历表,你的获奖、职称、任免审批表,都要入档案的。

第四个标定物:你参加国企校招(还有极少的社招)。国企集团人事部门给下属国企招生指标,这个指标在集团的HR系统里。如果你不在这个HR系统里,上级根本不承认你的合同工身份。比如,某央企下属单位分配住房,几万员工,怎么分得清员工身份呢?央企集团人事部门就以HR系统为主,因为他们从源头上把住门了,不在他们的HR系统里的,他们统统不承认你的身份,你就没有分配住房的资格。

国企编制是什么?

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

编制某种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的属性,政府计划分配一个单位多少人,并且财政部门是根据这个编制的数量来进行拨款的,因此,编制有了某种“身份”的属性。

目前有编制的话,只有两种单位,一个是政府行政部门,一个是事业单位。

那为何很多人说国企的“编制”呢?

也是因为国企的特殊性。

国企是企业,但仍然有些是参照行政机关来管理的,一般来说,普通上班的国企人员和“编制”还是有所差别的。但如果,到了一定层级,尤其是国企领导班子,也是列入组织部门的。很多国企有种专门的工作领域,叫“干部管理”,多是人事部门在做。

国企的用工分成两种:

一种是正式工;一种是临时工、派遣工。

派遣工很多是和第三方派遣公司签订合同的,你只是在国企工作,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则不是工作单位,而是第三方。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降低劳动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当然,实际上这对于派遣工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你在单位了是“同工不同酬”的,虽然干的活是一样的,甚至更多更累的活,但是待遇还不如别的正式工。尤其是薪酬福利方面,其他员工享受到的你未必能享受到。

一旦你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成为正式工,一般来说,是不能被轻易解雇的,基本上只要公司不倒,你没有犯下大的过错,就可以留下。

但是,如果你签订劳动合同时的主体不是这家国企,而是劳务派遣单位,那么,你肯定是不属于任何所谓编制的范畴。

国企编制是什么?

国企有编制吗?

所谓编制,是指由政府计划分配为完成某项工作设置的身份属性。编制有两大明显特性:一是必须经过政府审批;二是列入财政预算(自收自支事业编除外,此编制2020年底前将被全部清理取消)。据此解释,编制目前只能存在于两种单位,一是行政机构,二是事业单位。除此之外,说什么单位有编制的,都是外行。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说国企有编制呢?

说白了,是因为国企的体制性。我国的国企虽然是企业,但在管理方式上截至目前多数仍是参照行政机关来管理的,其人员结构和岗位设置虽然不归组织人社编制部门管辖,但其人员到一定层级后,仍需向国资委报备。特别是其领导班子成员,是列入当地组织部门管理范围的,无论提拔、交流还是调整,都需要经过当地党委常委会研究,由组织部门下文才行。基于这种特性,国企人员虽然名义上没有编制,但到一定层级后实际上还是在组织考察管理范畴之内,因此也被很多人打上了“编制”烙印。

当然,这样的待遇只有正式员工才有,临时聘用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是无法享受的。一旦成为国企正式工,只要企业不倒,几乎没有下岗之忧。为什么说国企有编制,很大原因也在此。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国企编制是什么?

开门见山,国企是有编制一说的,但编制不是身份属性,是合同属性,通常不会问对方是不是带编制,而说是不是正式工。

国企他首先是企业,是企业就会有雇主和员工,国企和私企的区别就是雇主不相同,都是会有劳动合同的,但是国企通常是试用期结束后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再过渡到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直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终身制合同,相比于私企来说,国企合同更加体现身份属性,也就是铁饭碗。

就签订主体来说,国企中比如央企是中央国资委管理,其中央企总部主要领导都是中管干部(由中组部管理),因此,国企是政府主办的企业,国企的很多政策也因政府导向来制定,是国家意识在经济或民生领域的延伸,国企的人数会按上级核定的定员加以限制,其中定员内的无固定期限合同职工会核定编制和岗位,即定员、定编、定岗的“三定”管理。但是国企员工并不是公务员,也不是直接与国资委或当地政府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企总部或所属分子公司签订。其中,有的大型国企及其分子公司还办有下属集体企业,集体企业的直接聘用员工或劳务派遣等其他用工都不属于其上级主办单位(国企母体)的员工,该类员工和市场上其他企业聘用的员工在合同关系上并没有区别,人员流动概率也更大。国有企业的集体企业大多已经市场化了,很多制度都是跟市场接轨的。

随着当下国企改革改制,劳动合同终身制作为改革第一关,也在向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转型,配套的合同期考核,窗口期考核,转正考核等措施也在积极完善,目标是打破合同终身制,向契约化用工方式转型,铁饭碗的和编制的概念终将成为历史。

国企编制是什么?

国企的编制是个很玄乎的东西,看你怎么理解了。现在国企的员工实行的都是合同制,而合同制并不存在像行政或事业编制一样的概念!不过续约三次或10年以上签订的为永久合同,同时,因为国企目前政策下的稳定性,在排除极少数情况下(要是违法犯罪了或者出现各种不可抗拒力的情况,也是会失业的),单位不会主动的开除员工,大家可以认为是铁饭腕,尤其是非盈利型的国企,无关盈利服务民生,那稳定性就更高了!

而在国企中还有另一种人,就是国企的领导,这里指的是各种大型国企中,副处以上级别的领导,别说国企中无编制,在国企政企不分开的局势下,国企大领导一般有行政或事业编制的职位,很多国企会加挂一个市政府某办公室的牌子,领导都是身兼两职。副处以上的领导都是在组织部备案,由政府任命的,可以在国企和政府部门交流任命,也就是说,对副处以上的他们而言,编制已经没有意义了。

国企还可能有更多的临时工,派遣员工,不过他们的合同都在第三方,不属于这个国企的人,所以不作讨论

国企编制是什么?

职工。国有企业的员工大致分为4种类型,前2类有编制:

1)国有企业的高管一般是国家任用的,譬如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党委书记等都是国家编制,为副部级别。

2)国有企业的正式工,就会跟单位签一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就是俗称的编制内员工。

3)国有企业的合同工,和该单位签署一定期限的合同,合同期满则重新签订或离开。

4)临时工,作为劳务派遣安排到该单位上班,但实际合同是由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

国有企业,在国际惯例中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