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打算送礼给领导,送什么烟,什么酒比较好?
有一个国企领导在大会上就说,你们是甲方有钱,个体户私企围着你们转,他们什么不敢送?所以,你们抵抗不了诱惑,就不要跟私企合作,只跟国企合作,国企的要求都一眼,他们最多送你几条烟几瓶酒几件衬衣,犯不了大错,明白吗?国企和国企合作,喝点茅台没什么,反正不能装在自己腰包里。
这位领导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境界到位,做思想工作也到位,都是从基层“送礼”起来的,啥猫腻不明白。只要跟私企合作,就没有不犯错的。干脆,你们就只跟国企合作,彼此之间送点小礼物、喝几瓶好酒,都叫事儿。拿人家大礼,那是要犯大错误的。
所以,送烟酒糖茶之类的礼品,一般都是给国企和公务人员,因为送得轻松,收得放心。如果有人查,这些人也会说,烟,都用于接待了。酒,都用于招待上级了。反正没有了,你查无实据。再说了,上级对烟酒糖茶这类礼品,根本不放在眼里。不信,你看看,即使现在抓作风,哪位领导抽的烟不是百八十块的,哪位领导喝的酒不是千八百的,不是单位送的,就是员工送的。
首先,声明,我坚决反对送礼这种不正之风,坚决反对,但是,既然回答这样的问题,而且现实中,也存在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礼尚往来,不算什么罪过。所以,建议如下:
【一】第一条原则,就是等值原则。
你给领导送礼,要分什么事送多重的礼,这个礼不管什么物品,就是要等值。比如,你逢年过节一般性的走动,普通员工与普通领导之间,也就保持在一千元左右,这个也属于礼尚往来的标准。那么,你就送两条500元左右的烟,或两瓶500元左右的酒。如果你是简单感谢领导,一般标准是2000元,那么,你就送两条烟和两瓶酒。价码,一目了然。领导可以自己用,也可以变卖了。
【二】第二条原则,就是价格通用。什么是价格通用呢?就是标准产品,全国都一个价格,比如,某种烟每包50元,到哪里都50元左右。还有名牌酒,比如某飞天,全国基本都在1800元左右一瓶。你送领导烟酒,主要目的是:一是好拿出手,烟酒就是礼尚往来,好说话。二是价格通用,一看就知道你的礼物的价格。三是便于领导变现。原则上不要送那些不知道通用价格的礼品,比如,一个好看的小艺术陶瓷,一个包装精美的茶叶,一个不知什么牌子的红酒。根本不知道什么价格几何?你给领导送礼,可不能玩什么千里送鹅毛的情怀。
【三】第三条原则,就是便于变现。你送烟酒,一定要到专卖店买货真价实的正品,千万别买假货。因为,领导家里的烟酒都用不了,领导夫人都有渠道卖掉,如果你送的是假货,你还想不想混了。所以,要买大牌子、真货、流通性好的烟酒。比如,中华烟,软盒的一条700元,硬盒450元;53度的飞天1800元左右一瓶,价格通用,流通性好,便于卖掉变现。
至于送礼的分量,你要根据当地的送礼标准和领导对你恩情,还有就是你要求领导帮多大的事情。如果事情很大,就不能用烟酒来表达了。只要在烟酒范围内事情,都可以用烟酒来等值,小事两条烟,大事你就送一箱好酒。反正价格摆在那里,一目了然。
今年打算送礼给领导,送什么烟,什么酒比较好?
总结职场送礼的经验,建议你在可能情况下尽量不送礼,如果非送不可,也不要送烟酒。因为一是烟酒的稀缺性差。领导家烟酒从来不缺。对于领导来说多一件少一件,无所谓的,引不起领导的兴趣。送礼效益不大。
二是烟酒旳时效性差。酒喝了烟抽了,也就没了。如果是个小摆件,小茶壶,放的时间会长久一些。
三是应讲究送礼时机的选择性。最好是适时送。如领导帮助你孩子入学了。或事前或事后马上送。最好不要年节送。因为年节常有,你不可能每次都送,不仅负担重,而是一次不去,领导会起疑的。你觉得怎么样?
就像看惯了江南风光,不妨看看北国冰雪,可能感受更深些。
今年打算送礼给领导,送什么烟,什么酒比较好?
你先告诉送给谁?什么单位?什么职务?姓甚名谁?我再给你一个好办法。
今年打算送礼给领导,送什么烟,什么酒比较好?
我觉得小伙还是很有觉悟的,我教你一招,只要你学好这招,肯定知道应该送什么礼;
首先肯定是好好工作,眼里都是活,你的事情努力干,别人的事情帮着干,争取一年内升职加薪;不要问我年底应该给领导送什么礼,你都忙成这样了,是送给领导最好的礼;
等到年底的时候,你业绩斐然,坐稳了领导的位置,自然有人给你送礼,这个时候不就知道应该送什么烟,拿什么酒了吗?
小伙子,好好干,有求知欲望是好事。
今年打算送礼给领导,送什么烟,什么酒比较好?
昭雪沉冤(烟),长久(酒)。
今年打算送礼给领导,送什么烟,什么酒比较好?
有意思,我是没给领导送过礼。但有一次,工会主席和我去给一领导去温居。要算送礼也行:那次花二百多元。领导夫妻二人不让走,到饭店吃一桌大菜。估计六至八百元。现在送礼要是私人公司,我不评说。要是国企或行政官员,给领导送礼是在害他。当今情势众人都知,为收你点小礼再坏了前程。哪多哪少,谁心中无数。如果你真有情有义,可打着一块工作的同仁相聚,你作东。这样即可能让领导不小看你,也可让你工作的环境会慢慢变好的。对公司,对领导,对你都会有益处,你何乐而不为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