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安排什么做什么,却被领导说成不干活怎么办?

在一家国企,领导安排什么工作就去做什么工作,也没提过任何意见,不管工作环境多差也都没拒绝过。但却被领导当成不干活的人,这什么情况?

领导安排什么你做什么,领导说你不干活,这还是轻的,说重了,就是你眼里没活,再严重点,你就是领导心目中的“大象屁股”,推一推才动一动,没有主动性,不值得培养重用。

国企里,有很多这样的螺丝钉,拧在一个岗位上,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求做好自己的本职,不惹事不多事,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得不到提拔重用。

正如题主,安排什么做什么,没有提过不同意见,也没有拒绝过安排,却在领导那里落下了一个“不干活”的评价。不就是这个螺丝钉的写照吗?

当然了,领导这么评价也不对,毕竟你是干活的。但是,领导这么评价你,说明领导的层次还可能,至少对下属的要求比较高。有的领导对下属要求就不高,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最好,他们不要求下属主动做事,不要求下属开拓创新,不要求下属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这位领导还算有点层次,不能简单地骂他。

我以前在国企工作多年,国企有两种生态,一种是干部体制的生态,一种是工人体制的生态。

我先说工人体制的生态。工人,就是技校毕业的、文化程度低的操作群体,就是负责一个岗位的劳动操作,就像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工头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就算履职尽责了。但是,你看那些从工人群体里成长出来的干部,必然是那种主动做事、善于总结、善于汇报、能带队伍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工矿队长。

再说干部体制的生态。与工人体制生态完全不同,干部体制内,是一种向上竞争、博弈的生态,大家都千方百计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以获取上级的赏识和提拔,那种埋头做事的人,很难被得到重用。反过来讲,即使得到重用,这类老实人也不善于管理。管理一个队伍,是需要手腕的,如果你没有手腕,怎么能收服一个团队,目前的员工一个人都有三个心眼,老实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就不要想着怎么去驾驭一个团队了。

国企里,干部成长体系和生态里,上司如果要选拔一个人,那么,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能驾驭一个团队,能不能摆平一个团队,而不是仅仅是埋头做事。摆平一个队伍,这是需要强有力的心机和手腕的,管理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真的不是简简单单地照章办事。

用一个经济专业词汇吧,叫做“遍历性”,本意是讲指数基金的,用于职场也适用。你要成长,就要经历这些必要的过程。第一步,你按部就班,熟悉工作。第二步,你要主动汇报,表现自己。第三步,你要摸透规律,开拓创新。第四步,你要推功拦责,助推上司。不知道你明白了吗?你只是第一步的小螺丝钉,上司赏识的是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的人,你还差的有点距离呢?即使让你主事,你恐怕也难以胜任,就不要抱怨骂娘了。

领导安排什么做什么,却被领导说成不干活怎么办?

我在国企工作过多年,对此深有感触。你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你很能干,但是干了以后没有跟领导汇报。二是你不能干,干的结果不能让领导满意。

在国企,领导不怕下属能干,就怕能干的下属不好管理。领导安排什么你做什么,而且不嫌脏不怕累,看似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任务,但是你可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结果汇报。作为一个领导,对下属的工作要求只有两点,一是雷厉风行,二是回馈结果。你虽然按要求干了,但是没有及时向领导汇报,领导并不知道你是否干了,是否按要求干了,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领导心理就会嘀咕,这小子也不来汇报,想干啥,拿豆包不当干粮吗?所以领导就会认为你总是不干活。

在国企工作的人都知道,一件工作,干并不重要,怎么干才重要,怎么汇报更重要。国企流传一句顺口溜:干的好不如说的好,说的好不如拍的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国企经常看到,有的人既不干活,也没能力,可是哪里轻巧去哪里,荣誉和待遇永远少不了人家,在领导面前非常吃香。为什么?因为人家会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的好不如干的巧”。再一个就是人家会说,也就是懂得汇报。干了一,能说成十,芝麻大点的成绩,能夸大成西瓜一样大。没办法,领导就喜欢这一套。

领导对你不满意,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你干的质量难入领导法眼。表面看,交办的事都干了,但是并没有干好。比如,公司要举行一个会议,让你准备会议室。你只是预定会议时间是不行的。必须把参会人员了解清楚,会议室容量够不够。会议之前,还要把电源、投影仪、白板、笔都要检查好。如果这些细节做得不到位,会议一开始,不是投影不能用,就是激光笔不能使,领导能对你满意吗?所以说,干工作不是你卖了力气就一定有成绩,必须要干到点上,干到细微处,也就是不能忽略任何细节。否则,你干多少都是费力不讨好的傻干。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评论一下。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阅读相关文章。

领导安排什么做什么,却被领导说成不干活怎么办?

如果是这样,那就不在活上,而是在事上,有些事你做的让领导不满意,这就是找茬。

1.和领导的关系处理的不好。一般单位班子都有几名领导,有一把手,有直接分管领导和其他领导干部。怎么样平衡之间关系尤为重要,决定着你的前途和命运。

在一把手面前,一定让他认为你正直肯干,在为他不断努力工作着,是他可以信赖的人。

在主管领导面前,一定要让他感觉你对他的依赖,视为家长兄长,心里话对他说,难事求他帮解。工作中尽量保持一致,坚决服从支持他的工作。

在其他领导面前,要敬而远之,千万不可走的太近,近了你的主管会有想法,他的部下也会对你产生敌意,避免招来不必要麻烦。

2.和领导之间的事沒处理好。领导交办的事情,没有按领导想法办,但你办的符合上级规定。领导想批评你说不出口,只能采取找茬方式,让你明白他不满意了。或是你和领导往来不够密切,差礼节又不好直说,你又不开眼,领导点化你,如果你醒得早还有救。

3.事干了,领导意途没理解透弄反了。有位领导为整顿单位纪律,出台十五条规定,其中有严重违反者开除公职。不久一人被举报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符合开除条款。该同志和领导关系非常好,领导不想开除他,想找理由从轻处理。他就选了一位平时不讲原则,喜欢送人情的干部担任组长,去调查此亊,想大事化小。这位组长受宠若惊,认为这是他重新被重用大好机会,一查到底,最后开除了违纪者,组长也因此没了前程。

领导安排什么做什么,却被领导说成不干活怎么办?

他这是非常艺术的在提醒你,“你该意思意思了”。领导都不傻,他肯定知道你干活了,但他还说你“不干活”,就是在择机向你透露以下5个意思。

1、该站队了

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看起来执行力还不错,但怎么就没有进一步的表现呢。让领导心里对你拿不准,借机敲打敲打,让你果断的站他的队。

2、别指望了

小伙子干活挺认真的,估计心里一直期望升职加薪评优吧,但是本次升职加薪评优我已经有安排了,要让他先死了这份心,“你怎么不干活?”

3、要求高了

本来安排你什么就干什么,你觉得已经不错了。但是领导不这样想,领导想的是,这小伙子怎么眼里没活?每次都要交代以后才干活,这么不主动?

4、该活动了

看起来挺聪明的小伙子,怎么就知道闷头干活呢?难道他不知道想进一步走,还需要锤炼其他的综合能力吗?交际团建喝酒吃饭那也是干活啊!

5、快滚蛋吧

老子就是不喜欢你,明确跟你说吧。你再怎么干,我也不会认同的,我鸡蛋里就是要找出骨头来,找不到我就硬说有骨头,“你怎么不干活?”。

尤其是国企领导,最喜欢讲这种“玄之又玄”的语言,如果你真的以为他说你“没干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多揣摩揣摩语境,你就能体会到真实意思的。国企不好混啊。你们觉得呢?还有什么意思?欢迎写在评论区交流下!

500强经理,20年老职场,只讲升职加薪的实在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

领导安排什么做什么,却被领导说成不干活怎么办?

以前我有个同事,平时话不多,不会和大家过分的熟络,也不会在工作中表现得很积极,但确实不是一个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只不过只会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只会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主动去接受一些工作。这个同事,在我们旁观者看来,没什么毛病啊,人家又不是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又不是达不到岗位的要求。至于一些额外的工作,人家只是不主动去接受,但安排给他,他也认真做了。一些工作以外的,例如,一起聚餐的时候,不主动服务一下同事;平时办公室有什么杂事,不会主动去做……但这些本来就和工作无关,人家只是来工作的,又不是来助人为乐的,不属于他的义务。

但这个同事在我们领导眼里是什么样的呢?是觉得这个同事一点都不积极,工作一点激情都没有,会想方设法调动这个同事的积极性。

为什么领导会这么认为呢?

1、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在我们作为员工的角度,会觉得支付给自己的工资,就只是让自己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其他的工作,不好意思,看我的心情。

但领导并不这么想,在领导看来,完成分内的工作,当然是应该的,但其他的工作,你也应该积极去接受。

在老板、领导的立场中,支付给你的工资,并不是仅仅让你完成本职工作,而是购买了你整个工作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你应该保持高度的工作激情,无论是什么工作,都应该积极地去接受。

2、领导会觉得,安排给你,你做了,是自己会合理用人,是自己领导有方

我们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一下,你就会明白。如果你有一个下属,从来不会主动去承担一些工作。在你眼里,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下属只能全是合格,但对工作没有激情,对公司没有忠诚度。

你会不会想要去改善一下,让这个下属可以积极一点,而不是成天得过且过。

这种情况下,你肯定会想办法,想能让这个下属更积极一点的办法,想可以让这个下属接受你的工作安排,但是是没有怨言的接受。如果这个下属你一安排工作给他,他就直接辞职了,那自己不是适得其反了吗?

因此,如果自己想到让这个下属变得积极、能去完成临时安排的工作,会不会觉得是自己的作用?是自己通过很好的方式改变了这个下属。

至于自己安排的工作这个下属做得怎么样,并不是自己首要考虑的点。

3、领导要的是态度

对于领导来说,每个人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是应该的。因此,哪些东西可以让领导觉得你相比其他人更有价值、工作表现更好呢?

当然是那些本职工作之外的工作。

这种情况下,领导评估的是两方面:一方面,是你的态度,面对这些没有指定完成对象的工作,你的表现是怎么样的,是主动、积极去接受,还是沉默、消极,不去承担这些工作;另一方面,当然是你承担这些工作后,做得怎么样。

因此,即使你安排了领导给你的工作,并没有拒绝,或者是消极应对。但你却没有主动去接受这些工作,领导会觉得你没有表现出自己想要去做的态度。

领导安排什么做什么,却被领导说成不干活怎么办?

很巧,这个问题我刚刚遇到,年前与一刚毕业三四年的亲戚聊天,他毕业后一直在企业从事IT技术和项目管理工作。人很本分,工作任劳任怨,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尽力去做,为了做好,相关的会议都参加,邮件都认真处理,自己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可就是这样,领导对他的工作还是很不满意!他感到很委屈,自己尽力做了,怎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

我与他一起分析,感到他有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时间管理有欠缺。工作中不分轻重缓急,平均用力。领导安排A干A,安排B干B,干每件事都尽全力。我问他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说是一个为新业务提供IT支持的项目,这是他最主要的工作。我又问,你给予特殊关注了吗?他说因工作太多,特别是为了了解信息,参加了大量的各种项目会,占了大量时间。交流中感到他每项工作都想做好,结果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被忽略了。

二是没有获得他人的有效支持。领导交代的工作,都握在自己手里了,没有发挥同事和外部合作伙伴的作用。应该说,他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业务思维,缺少管理思维,不能调动各方面资源。来了工作,就知道自己闷头干,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工作都是需要协同的,没有协同,要么工作任务完不成;要么虽然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而整个工作因协同不够完成的效果不佳。

三是工作方法需提升。每项工作都有其內在逻辑和方法,掌握它则可以事半功倍;如果不得要领,则手忙脚乱,效果不佳。他参加工作的时间不算长,感觉他还没有真正悟到工作的底层逻辑,有还没有真正上道的感觉。

这是我遇到的例子,除此之外,出现题中提到的情况,还有可能是领导因某些原因对下属有成见或误解。

怎么办?给出四点建议:

1.改变工作策略。首先应把工作分出轻重缓急,从重要性和紧急度两个维度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评估,按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进行排序,按顺序开展工作,并根据顺序投入不同的时间等资源。还要注意取舍,忽略掉不重要不紧急的工作。同时,不要把所有的工作都捂在自己手里,应学会寻求支持,包括领导的支持,对承担的重点工作,如自己力不能及,应及时向领导报告,说明情况,请领导在人员和资源上给予支持。在日常工作中,也应养成与同事相互帮助的习惯,平时主动帮助同事,在需要时也能及时得到同事的帮助。

2.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做好工作,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同时要掌握和提高基本的管理能力,如时间管理、协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等。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就象人的左右手,协调运用才能效果最大化。

3.用成功证明自己。在工作上找到突破口,尽快采取措施,取得效果。突破口应从重点工作中找,选择领导关注的,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的,尽全力去做。用一两个成功赢得领导的认可,让事实说话。

4.与领导进行有效沟通。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及时向领导汇报,报告工作的进展、阶段效果、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领导的支持。让领导及时了解工作情况,理解你的工作作法。不要认为工作做了就行,不需要汇报,这常常是造成领导误解的原因,切记!

这些建议,我也与那位亲戚进行了交流。春节期间我们又见面了,我问他工作怎么样了?他说,年前交流后,把时间管理作为重点,采取了措施,做了取舍,初步收到了一些效果。更可喜的是,感觉他的自信心有了提高。

以上分享,作为回答。我是【职场思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