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什么时候才能取消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
别听有些回答分析,国企早晚要取消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制度,因为这个制度从设立时就说是临时过渡性政策。实践证明,这个模式有混乱的走向,已经失去了当初设立的初衷,已经被歪嘴的和尚念歪了经。
有些回答,只是从用工模式的设计上来思考,没有从设立时“保护劳动者”的初衷来思考,觉得对企业有利对老板有利就是好的,可是你想过没有,现在的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都是走向反面,违背了当时保护劳动者的初衷,成为损害劳动者利益的工具。
我们来回顾一些历史,再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的来源。以前国企用工都是国家干部、国家工人的“国家身份”。1992年后,改为合同制员工,开始上社保。国企的员工,也是有定员定岗定编定资的,就是企业用多少人给多少工资总额是上级管理的。2000年左右,国企大发展,需要增加员工,上级不给定员和工资,但出台了劳务派遣模式,过渡一下,解决企业用人问题。
本意是保护劳动者,让企业少量增加员工,但要实行同工同酬,只是定员和工资不占国企额编制。结果呢,国企大量招聘劳务工,滥用了这次政策,导致劳务工比例大幅度超标,国家规定是不能超过10%。很多企业用到了90%,严重损害了劳务工的利益。
2016年,国家发现了劳务工比例超标,同工不同酬的矛盾很突出了,就开始整改。要求劳务工比例为10%,且只能用于三性岗位,多余的劳务工要转为正式合同工。结果呢,企业不想为劳务工谋福利,创造了业务外包模式,就是把原来的包人,变成了包工作量,业务外包工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第二,我们来看根源。国企用工,国家是鼓励使用合同工的,你短期就签短期的,长期就签长期的,但是出发点是用劳动合同法来保护劳动者权益。所以,规定企业用劳务工也不能超过用工总量的10%。根本目的就是要求企业尽量使用合同制员工。
退一万步说,劳务工也是与劳务公司签劳动合同的,也是劳务公司的合同职员工。不管怎么样,劳动者终究要签劳动合同,为什么不跟国企签,而与劳务公司签呢?这里面就有猫腻了,目的就是国企想压低工资,减少管理麻烦,就是说,国企想用人干活,但不想对人家负责。
这一句,是不是说到根本上了。别扯啥用工机制灵活啊,国企用人方便等片儿汤的话,国企签短期劳动合同,有什么不可以呢?
第三,国企什么时候取消劳务和外包模式?在2016年整顿劳务派遣市场的时候,国家就说了,这是一项过渡性政策。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引导企业使用合同制员工,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权益。
目前,劳务派遣制和业务外包制,明显是一种欺负劳动者的工具。随着人们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决心进一步增强,早晚一天会取消这两种模式的。
注:职场火锅有幸被头条邀请,第一批10人开通了付费问答,点击头条号上的职场火锅头像,就可以订制你的专属回答了。一对一,为您专业讲解。限时优惠,几乎免费。国企什么时候才能取消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
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客观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用工形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企业用工形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特别是一些临时性的短期工作,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新的用工制度,所以劳务派遣工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由于这种用工形式很灵活,企业管理比较轻松,而且还可以避免支付经济补偿金,节省人员上岗前的培训费,所以深受企业的喜欢。随着大量私营企业的这种用工,节省了劳动力成本,这也使得不少国企也纷纷加入其中。
二、企业经济负担较重,主观需要有新的用工形式。前不久有人大代表提议,为了减少企业的经济压力,建议降低企业解除员工时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说是我国的经济补偿金标准己经超过国外的标准,尽管该提议没有最终实现,可见企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注意。
如果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来,很多企业将会因为经济压力过大,而难以生存和发展,所以为了降低企业的经济压力和支付成本,这使得企业纷纷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
三、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规范管理,则说明它不会取消。后来国家为了规范管理这种用工制,国务院《劳务派遣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企业派遣工人数比例不能超过总数的10%,事实上很多企业,包括国企在使用劳务派遣工人数比例,都远远超过了这个人数比例。
不过国家已经对这种用工形式加强了管理,要求企业在2年内,降低劳务派遣工的使用比例,因此这些国企中的劳务派遣工,将有机会转为正式员工。
特别强调一下:劳务外包工严格起来说,它并不是国企在用,而是那些劳务外包公司在使用,而国企只是把相应的工作内容,打包给一些劳务外包公司,因此劳务外包工其实是在为外包公司工作,他们与国企应该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如果这些人被解除劳动关系,他们不会与国企扯上任何关系,国企更不会为他们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这将大大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
正是由于使用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可以方便企业管理,降低劳动力支付成本,所以它们才深受企业的喜爱。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想国企取消这种用工制,其实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若是劳务派遣工的用工比例能按规定执行,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想要何时取消,那就别想此事了,最好还是自已想办法考取正式员工,或是辞职跳槽算了。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余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国企什么时候才能取消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
依据当前的形势,短期内不可能取消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里有有三:
第一,劳务派遣使用的主体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作为社会动态的风向标、主导者,只要机关事业单位不停止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不下决心下大力气取消、整顿劳务派遣市场,这种制度就不可能消失。相反不仅不会消失,可能还会加大使用力度。这点,从这两年机关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在公益岗、临时聘用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人员已经得到印证。机关事业单位都如此,更遑论国企。
第二,劳务派遣客观来说有效解决了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方面的几个老大难问题。首先是编制,机关事业单位目前的基本上都处于满编甚至超编状态,而全国的大形势都在控编缩编,以2014年的编制数为底数,实行编制限额管理,原则上不能突破总盘限制。一方面在控编不能随便招人,另一方面随着要求的提高和工作的细化,工作量在加大,要求更多人员力量的投入,供需矛盾出现不平衡,劳务派遣方式的出现刚好正中下怀,减少了机关事业单位为招人申请编制的繁琐。其次是经费,机关事业单位现在都在简政放权,建设节约型政府,用更少的钱办同样的事,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基本原则,劳务派遣相对低廉的付出也符合机关事业单位用人的初衷。既节省了编制,又节约了成本,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解决部分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一举多得,站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的立场,没有取消的必要。
第三,劳务派遣的初衷是好的,只是被一些中介用偏了方向。劳务派遣是舶来品,当初引进这种用工方式,主要目的是减少用人单位和劳务人员的麻烦,初衷是好的。后来因为劳务中介的趋利,日渐压榨劳务人员的工资空间,才出现现在的一致声讨的局面。
劳动合同法一直在强调同工同酬。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从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很多方面是与劳动合同法的精神相背离的,有必要予以纠正整改,使之逐步走向正轨,甚至取消。这对劳务人员有利无害。然而依据目前形势,这一诉求更像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求。谈取消,为时尚早。
国企什么时候才能取消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
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其实就是原来所说的临时工,只不过名称和管理方式不一样而已。
国企中临时工很早就一直存在,不会取消的。
国企什么时候才能取消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
劳务派遣就是躲避钻劳动法的空子…逃避社保法让一些人得利。
国企什么时候才能取消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
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取消的可能性非常小,按照现有的体制,劳务派遣工有他存在的意义,比如说,对于国庆,使用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可以灵活用工,也可以节省劳力成本,还能解决国企编制不足的问题。一、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所谓劳务派遣工,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员工。本质上来说,就是法律上的劳动关系和实际的用工、管理的分离。而劳务外包工,就是人事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给一个服务机构来完成,完成这些外包工作的员工就是劳务外包工。
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劳动者都在为法律上的雇主之外的单位干活。最大的区别是管理权不同,在劳务派遣中,派遣公司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者之后,就不再对劳动者进行指挥,也不干预生产过程。而劳务外包的管理权则在外包公司手上,企业将某项业务外包给外包公司后,不再干预具体的业务操作,由外包公司自行判断、自行操作。
二、国有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原因如果按照《劳动合同法》以及同一时期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劳动者保障给予了一定倾斜,如果企业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来执行,成本极大增加。所以,采用劳务派遣工就规避了这些基于劳动关系的规定。一般来说,用工单位比如国企,他们使用“劳务派遣”,有三个原因值得关注:1.灵活用工,解决丰本。一个通过使用派遣工,可以是灵活用工,这样就可以方便随时解雇。劳动合同正常到期后,不续约,企业也要支付劳动者一笔经济补偿(除非企业主动提供一个条件大于等于旧合同的新合同,而劳动者仍然不愿意续约)。那怎么办呢?只好尽量续约。而如果是劳务派遣工,就可以随时解雇,不受这方面限制。2.使用派遣工也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因为将劳务派遣员工作为二等员工处理。由于劳动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不能简单以不同劳动者是否在相同岗位工作作为“同工”的标准,而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个人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工作积极性等特殊因素,允许用人单位依此对相同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在劳动报酬方面有所差别。。3)国有企业设置解决政府、事业单位的编制不足问题。随着经济社会事务的复杂化,政府或用人单位所需的人手也越来越多,但是编制数量非常稳定,长期难以扩张,这就迫使大陆的政府、事业单位、国企普遍使用劳务派遣,突破编制的限制。总之,劳务派遣工或劳务外包工在国企中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比如灵活使用,节省成本。国有企业是追求利益的组织单位,如果能够解决成本问题,而且解决用工问题,那暂时都不会取消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外包工。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庄子说职场 ,专注职场&个人成长。【随手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我一定会努力回答的更好】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