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大学本科毕业,让你去扫厕所,但是有编制,一个月工资2500,你愿意去做吗?

这是一个假命题,你自己环顾四周,能看到几个年轻的本科生在扫大街、擦厕所、运垃圾,环卫单位也不会这么浪费人才,再说了,这些又脏又累又苦的活,早就外包给劳务公司了,不信,你观察在干活的环卫工人,大多数都是一些中老年男人、中老年妇女。所以,只要有编制,很多人还是抢破头的,新闻里早有多次报道,把扫厕所当作跳板而已。

第一,先拿大数据来对比,打扫厕所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只是你放不下身段而已。

根据2018年全国社平工资来看,私营就业人口的社平工资为3318元。有编制的环卫工月薪2500元,实事求是地讲,加上社保、公积金以及津贴等,月薪肯定超过3318元。

打扫厕所,最大的优势是地点好、离家近,有专人打扫厕所的,一般都是城市。环卫人员,大多数都是招当地人。如果有房有家在附近,就近做环卫工,性价比也不错。不信,你看即使在北京,许多土著有房有车,又没有文凭,也就找一个环卫岗位,一个月几千元,人家过的优哉游哉的。

你再看看私营就业人口,他们都干些什么工作?有的从事有毒有害的化工岗位,有的从事流水线的机械性操作工,有的在偏远地区打工,有的在工地上风吹日晒,等等。大多数都没有社保,或者最低标准缴社保。性价比,与打扫厕所相比,还要低一些呢。

第二,编制的意义在于跳板,同时还具有很大边际效益,稳定性、保障性、退休后待遇好。

每年报考环卫岗位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是乌央乌央的。主要原因,一是谋求编制“铁饭碗”。二是当地居民子女,图一个离家近。三是期望以此为跳板,谋求在事业单位成长发展。

同时,还要考虑很多边际效益。事业编的稳定性,这是用钱买不来的。保障性,事业编的社保、医疗,本单位的福利、工会等待遇,比如,你生病了,单位都要组织慰问。你得大病了,单位都有大病统筹,甚至组织员工捐款,人文关怀比较好。事业编的退休待遇,这是最大卖点,比企业员工要好得多。

第三,本科生考入环卫事业编,根本目的是过渡性,还要谋求更大的发展。

比如,我们公司招一线操作人员,很多本科生也报名,他们和劳务工混岗工作。工资也不高,他们为啥愿意干?因为这批本科生也不傻,这么多劳务工,总要管理人员吧。当他们熟悉业务之后,很快都会提拔成管理人员吧,矮个子里拔将军。如果他们到部门混,竞争不过那些名校生的。

作为环卫单位也不傻,把本科生都用于擦厕所。在一线锻炼一段时间,都抽到上级做管理去了。本科生、研究生报名,绝对不是为了甘心擦厕所,而是看中了未来的上升。如果在编制内混个一官半职,这辈子就“完美”了,总比去打工要强吧。

如果你大学本科毕业,让你去扫厕所,但是有编制,一个月工资2500,你愿意去做吗?

题目很显然是YY,根本不成立。

至少有几个矛盾点,或者不符合逻辑与常理的地方

第一,大学本科毕业不会去扫厕所

很多人可能受新闻媒体报道,老觉得所有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

虽然说现在本科生确实多了,找一份好的工作也的确不容易,但是,还不至于沦落到打扫厕所的地步。

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肯定不愿意去;另一方面,也没哪个企业傻到用大学生来打扫厕所呀。

大学生去当仓库管理、甚至是快递、外卖都完全有可能,但是打扫厕所肯定不会去的,因为不但没啥发展空间,收入也低;至于企业,明明一个小学毕业生都能干的活还找一个本科生出来,脑子进水了吧,对方要求又高,同时还不稳定。

第二,有编制的工作不会是去一线打扫厕所

很多人可能受一些新闻媒体报道的误导:

比如,研究生争着去当环卫工类似的。

但是,这是媒体忽悠人的,他们并不是去当环卫工,而是考取环境卫生管理相关部门的公务员,这些是有编制的。

注意,二者差别那是相当大的。

街边的环卫工人,很辛苦,收入也低,但是,肯定是没有编制的;

相关管理部门,有编制,收入也不会很低,而且,有编制,工作稳定。

综上,这个题目本身就不成立。

如果你大学本科毕业,让你去扫厕所,但是有编制,一个月工资2500,你愿意去做吗?

大学毕业扫厕所,书都白读了么?

一个月工资2500,一个本科毕业生,做啥都能赚到超过这个数的钱。有编制,所以能干啥?铁饭碗么?

家里人辛辛苦苦抚养起一个本科大学生,可不是为了让大学生去扫厕所的。

不是说看不起扫厕所的,但是这不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战场。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活法。扫厕所的工作,无论是从工作时长还是工作强度来说,都不成正比。

不仅仅是在社会中没有地位感、就是在同龄人当中,更是没有地位。扫厕所的事情,谁都能干,谁干都差不多。一个本科毕业生去扫厕所,真是屈才了!

如果你大学本科毕业,让你去扫厕所,但是有编制,一个月工资2500,你愿意去做吗?

看了这个题目,我的预感是,不会有太多的大学生去做。但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也许会有人去做的。但是从正常分析的角度,我不会去做。

1、扫厕所没有积累性,永无出头之日

扫厕所作为一项技能简单的工作,是个人都可以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技能得不到提升,所以你的经验也就没有积累性,那你也就用无出头之日了。

工作有两种,一种是积累性工作,一种是非积累性工作。积累性工作,例如像医生、老师、研发等工作,它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会得到明显的增长。但非积累性工作,例如司机、保安,不管你工作多长时间,经验不会帮助你获得更高的工资,成长很慢。

从这点上来说,扫厕所是没有前途的。

2、有编制不代表一切

十年前,有编制是比较有引诱力的,这意味着高的社会地位。但是,现在国家对编制进行了改革,像医生、教师这样的岗位,也有很多变成非编制性岗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体制,走进民营企业。

所以,编制不代表一切,现在很多人都想实现自我,不再愿意一辈子待在一家公司,一眼看到头。

3、工资太低

一个月2500,这在一线城市,恐怕连生活支出都不够。像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他们的最低工资都已经达到了2000多。

另外一方面,2019年,应届毕业生的工资,平均工资达到了6000多,所以,一个大学生,怎么会去做一个工资这么低的工作呢?

如果你大学本科毕业,让你去扫厕所,但是有编制,一个月工资2500,你愿意去做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要看哪个编制有多大的诱惑,另外就是这个扫厕所的发展在哪里!下面分开来讨论下!

1.编制属于劳动局,而且有一定的诱惑

记得之前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老师在演讲的时候说过,如果我给你一个新东方打扫厕所的工作,你会接吗。他的建议是接下,他说的原因是你若是能够把厕所的管理做的非常好,一样可以得到他的提拔和信任。其实,这个问题就好比俞敏洪老师说的打扫厕所的问题,而这个打扫更高级,有事业单位的编制,如果劳动局设立这个职位,让你小事情做起,虽然工资只有2500元,但是若你能够把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在一个月内管理的非常好,得到领导的信任,你也许就会有很大的机会。故而我认为如果这个岗位的诱惑很大,只是领导用来锻炼新人的,可以去挑战!

2.职业发展

如果单位规定,每个要来我们这里上班的员工,都要经历打扫厕所的工作,而且也给出了时间,看你最终的成绩来定你的高度,那么这个时候你不仅仅是要做,而且还要做好,如果单位只是让你打扫厕所而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这个岗位的职业时间概念,那么可以选择不做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主要是看发展在哪里,如果发展可以,一样是可以做的!

如果你大学本科毕业,让你去扫厕所,但是有编制,一个月工资2500,你愿意去做吗?

这个问题好逗啊。

一个人大学本科毕业为什么要去扫厕所?我觉得一个正常的本科生都不会愿意。

我国目前本科以上教育的人数只占总人口的10%,也就是说一个本科毕业生,他的学历已经打败了全国90%的人,那么为什么要去选择扫厕所?

首先我对扫厕所的工作并没有偏见,但社会分工不同,如果有一天本科毕业生都愿意去扫厕所了,那么全国一定有很多人要饿死了,到了那天只能说全国经济已经崩溃了,就业岗位急剧萎缩,大部分实体经济已经消亡,作为社会事业之一的扫厕所,成为了所有人争相恐后想要争夺的职位,因为这是为数不多还能赚钱吃上饭的工作。但我相信,以我国目前的良好态势,不可能在短时间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怎么可能有本科生愿意接受这种工作呢?经历了中考和高考两次大规模选拔性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最终去扫厕所?这是对我国教育资源的蔑视吗?

一个本科生想要编制自己不可以去考公务员吗?干点什么也不止赚2500块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