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科研单位正高,副处,年薪20万左右,现有机会去民企,年薪120万,怎么决定?
前不久的新闻还记得吧,某牛掰的国企科研单位高工被民企80万年薪挖走。这家民企造火箭,90%的科研人员都是从国企挖来的。很多国企科研单位,民企都开着面包车来挖科研人员。题主说的情况,就是这种情况,很普遍。当然了,跳槽后成功的人很多,跳槽后失败的人也不少。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
第一,科研单位正高副处年薪20万太低了吧,是不是没说实情。民企120万年薪挖你,证明这个行业比较热门,你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即使在体制内,正高副处,年收入不止20万。如果算上各种补贴、津贴、奖金,还有项目奖等等,如果实际收入达到40万,建议面对120万年薪稍微冷静一点,年薪120万到手也就八九十万,只比40万多一倍,不值得冒太大的险。如果你的年收入全部不到20万元,那么毫不犹豫跳槽到120万元。
第二,从体制内到体制外,收入超过3倍,就有跳槽的必要,何况高出6倍。上面说了,如果你的年收入真的只有20万左右,应该积极乐观地选择120万元年薪的高管职位。很多体制内科研人员2倍薪酬就跳了,所以,科研人员跳槽,不仅仅为了钱。为什么?因为体制内的机制让他们觉得委屈,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更关键的是再怎么努力也混不起来,反而被一群外行领导内行。民企和私企,对科研人员更重视,发展空间更宽大一点。再说了,科研人员有技术有实力,这是市场流通的硬干货,就算私企很快倒闭了,你放心,你还能迅速找到接盘的企业。
第三,最关键的一点,你想过没有?你要换一种活法。你在体制内,正高副处,年薪20万,哪怕有点福利待遇,舒服安逸,但生活就是那个层次。体制外的私企民企和外企,年薪百万的高管,与体制内的副处,完全是两种生活境界。年薪百万的高管,住别墅,开宝马,理直气壮地享受你想要的生活。有人可能说,年薪百万不稳定。如果你是管理人员,危险程度更大一些。但你是技术人员,私企给你120万,你的实力就值120万以上,私企绝对不会做赔本买卖,既然私企认可你的实力,你还怕什么?这个实力就是市场流通的硬通货。
40岁,科研单位正高,副处,年薪20万左右,现有机会去民企,年薪120万,怎么决定?
这还用问吗,毫不犹豫去民企拿120万啊?!
理由很简单:
一、民企一年120万,相当于你在现在单位年薪的6倍,干一年得六年,两年就是十二年,拿个两三年可以搏差不多一辈子的薪水,提前享受财务自由,没有理由拒绝。当然,去民企拿高薪,压力肯定会比你在事业单位大,付出也会多很多,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必须做足准备,这是前提。
二、民企能够支付120万年薪,不会太差,在当地应该都是有实力和背景的,稳定性并不用太操心。况且,拿120万的年薪肯定好歹也老总级的,与企业高层、地方领导打交道的机会不会少,虽然不是体制单位,但从社会地位上来说,不见得比你在科研机构差。有人担心从事业单位跳槽民企社会地位可能会一落千丈,纯粹是杞人忧天。什么叫社会地位?无非两样:权和钱。你在科研单位,虽然是领导,权力有限,论钱也不多,而在民企,好歹你是老总,年薪还是百万级的,有权也有钱,还怕没社会地位?
三、你是正高职称,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算是人才了,想回体制并不是难事,哪天在民企不想干了,高薪不要了,凭借正高的职称优势,45岁之前你都可以回到体制单位。到那时,钱也赚够了,又可以回体制,有什么不好?!当然,回来可能没有了副处职务,这是损失,问题是,你有钱了啊?
没底气的人才会畏首畏尾。有本事的人,在什么年龄到哪里做什么都不会考虑太多,唯一要做的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你现在最想得到什么,搞清楚这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就是了。问多了,徒增烦恼!
40岁,科研单位正高,副处,年薪20万左右,现有机会去民企,年薪120万,怎么决定?
40岁是一个很关键的年龄,称得上是职场的分水岭。题主能在40岁前取得正高职称,说明题主非常优秀,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在40岁这个年龄,也正值当打之年,所以,绝对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
现在题主面对两个选择,一个是留在原单位,享受正高的待遇、副处的权力,但工资收入20万,另一个是放弃正高和副处,去民企做高级白领(应该至少是技术总监之类的职务),享受高额年薪。这两者怎么选呢,说实话,还真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分析职业选择,主要是看个人的需求,除去一些特殊情况,我们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分析就足够了。马斯洛提出的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个人实现,我们依次来分析一下。
生理需求对题主来说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即便是现在20万年薪,也足够题主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了。而且,科研单位正高、副处,题主的实际收入肯定不止这20万,效益好的话5、60万应该都不难。
安全需求主要从职业稳定性来说,题主现在的科研单位当然是绝对安全的,基本不用操心失业的问题,但如果去民营企业,后面还有20多年时间,这20年可能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现在120万年薪,过几年又可能被一脚踢出来。
但是,我们看问题也不能这么保守。一方面,目前中国的发展处于上升通道,这种趋势是长期的,并没有那么容易逆转,所以,押中国的国运是大概率成功的,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企业,还会有更好的日子。另一方面,题主的正高职称给题主提供了一个很高的安全垫,即便摔下来,也不会跌很低,就算企业不行了,题主还可以去其他企业,或者去一些高职院校任教,日子跟现在比不会差。所以,从安全需求角度看,去民企有一定风险,但没必要被吓住。
社交需求相对而言,在科研单位,人际关系会更单纯一些,而在企业,道德底线就比较低,为利益勾心斗角的事情必然会有,如果题主心性比较单纯,那留在原单位可能更舒服一点。另外,原单位人脉关系已经建立,而去新单位,还需要建立新的人脉关系。如果题主本身就比较擅长社交,那这些都不成问题。
尊重需求这里有三个角度。第一是在本单位的地位,题主在原单位是副处,属于领导职务,是有一定地位的,而到了新单位,以题主的水平,做一个总监问题不大,地位也是挺高的。
第二是在对外工作交流上,企业里面的职务就比不上事业单位的职务了。即便是民企的老板,如果不挂个什么委员,那也是没什么地位的,但事业单位的副处,在一些场合是可以与政府相应级别的领导等同的。这方面,在企业呆过的人都有深刻体会。
第三是在整个社会中,包括家庭、亲友中。这要考虑文化差异,比如在山东、东北,如果你放弃副处去企业,亲友们肯定会觉得你有毛病。而如果在江浙一带,你要放着120万高薪不去,恐怕又会被人嘲笑。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要看个人的理想志愿,别人没法做出判断。如果题主真的想做出一些成绩,那这两个单位都是有机会的,除非题主在现在单位已经感觉到职业瓶颈,感觉到自己已经施展不开了,那是可以换一下地方。
总结上面给题主提供一个分析的方法,题主可以代入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两个工作对题主来说都可以,只是一座围城的城里城外而已。如果题主觉得钱比较重要,可以选择去企业,没问题,最好能要一些公司的股权,那样更踏实。如果现在对物质要求不高,觉得没有必要去挣那个辛苦钱,现在的单位也已经足够好了。
40岁,科研单位正高,副处,年薪20万左右,现有机会去民企,年薪120万,怎么决定?
你国企的位置至少值上千万,民企才会给你120万的价,民企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民企看上你在国企的人脉资源,离开国企你到民企不一定干长久。
40岁,科研单位正高,副处,年薪20万左右,现有机会去民企,年薪120万,怎么决定?
这个问题看怎么考虑?
要从自己的价值观方面来思考。人的价值观一般在40岁左右的时候趋于成熟,上大学之前我们都按照父母或他人的期望的样子生活着,上大学了,渐渐独立思考,个性趋于成熟。工作了,一路学习一路成长,一路困惑一路迷茫。当我们成家立业了,背负的责任多了,经历的多了,才知道人生追求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一追求安稳、不图大富大贵、喜欢风平浪静的生活,那么就选择科研单位好,有职称、有地位、有资历,可一生平平静静,安安稳稳。
如果不惑之年的你还有梦想,还有更多的追求,如果机会稳妥,就去民企赚年薪120万去。但民企的工作不会像科研单位轻松,一切要拿业绩说话,用实力证明自己。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朋友是一个事业单位的副处级干部,年薪几十万,在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选择辞职创业这时已经50岁。放弃了事业编年薪几十万的工作,选择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带着一些兄弟开始创业之旅。过程艰辛,但是结果不错,现在三年后,公司业绩年产值2亿,公司人员70多人,在人生的路上,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带领员工实现车房目标,在社会上找到自我价值。
我是职业生涯规划师陈老师,欢迎关注和交流。
40岁,科研单位正高,副处,年薪20万左右,现有机会去民企,年薪120万,怎么决定?
说点实际的,我不太建议你看出来,现实点吧,你搞科研的,不知道是哪种,如果你40了,而且正高了,说明你基本已经适应了体制了,你很难改变了,不信你可以问问你的同学,肯定有在外面的。
至于年薪120万,我觉得你真的是一厢情愿。了,不排除你是博眼球起这么个标题,年薪120万,算税前的话,公司为你支付差不多160万,上市公司CFO好像也没这个数,不知道要做多大贡献能拿这个钱。
我认识的人,实实在在厉害的角色,年薪也就80万,一年差不多要赚回1000万纯利润。
不过我也很好奇,40的副处正高级只能拿20万,那你们这个行业是不是有点太差了,基本上20万年薪在所里于什么水平,你自己应该也清楚,够不够得着120w我深表怀疑,在外面赚不到钱的话,你基本就废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