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人聚餐,我发现除了吃吃喝喝、东拉西扯,能说知心话的越来越少,你们也是这样吗?

现在我和家人的知心话越来越多了。刚工作那会,我们家四姊妹每周都到爸妈家聚一次。每次我们过去,老妈总会准备一大桌菜,饭桌上,把每个孩子的情况都问一遍。我们兄妹呢,也就是吃吃喝喝,聊些家长里短。后来随着职业发展,姊妹四个除了大姐,都离开老家,去了不同城市工作生活。过去,母亲是这个大家的粘合剂,几年前母亲去世后,兄妹碰面的理由就更少了些。现在,只有每年春节,全家人才能凑齐,吃上几顿饭。

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少了,才更加珍惜这样的聚餐机会。职场上的应酬经历多了,朋友的聚会也千篇一律,只有和家人聚在一起,才能说点知心话。过去没觉得是知心话的,现在听了也觉得是知心话。虽然我每周都和父亲通一次话,但每次回家,老父亲和我还是有说不完的话。聊的话题没变,除了问问家里的事,就是教导我怎么干好工作,怎么处理好人际关系。那些年轻的时候听不进去的话,现在也能静下心认真听了。年轻时理解不了的、不屑一顾的话,人生阅历多了,再听才体会出其中的道理。相比从前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现在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了。

年轻的时候家人聚在一起,兄弟姐妹都以孩子自居,话题仅限于自己那点事,没啥可聊的;现在,自己的孩子都大了,升学、就业、成家,这些操心事交流起来,兄妹之间可说的反倒多了。过去为自己操心,现在为孩子说掏心窝子的话。

年轻的时候,一心扑在工作上,成天忙着升职加薪,对父母的关系不够,说话也敷衍;人到中年,闲下来一些,才发现父母老了,要好好关心了。现在不说些知心话,又留到合适说呢?

全家人聚餐,我发现除了吃吃喝喝、东拉西扯,能说知心话的越来越少,你们也是这样吗?

在这个什么都能共享的时代,唯独心事不能共享。

每个人每天都要工作、学习、生活。各式各样的压力和挑战。成功、受挫、喜悦、失落等等充斥着内心。

一方面和家人在一起,是最轻松的时刻,是可以完全放下包袱,舒服一点的时刻。另一方面本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 也会很少提起生活的不易。传达着“纵观全局,都在稳定发展着”。只为了家人的安心

知心话说出来需要技巧,慢慢摸索中…

全家人聚餐,我发现除了吃吃喝喝、东拉西扯,能说知心话的越来越少,你们也是这样吗?

印象中,小时候最喜欢过年时候的家庭聚会,因为平时各忙各的,只有过年时大家才有时间欢聚一堂,那时的亲情给人感觉亲切而温馨,大人们聚一起是聊下家常,问下近况。小孩们更开心,有同伴玩,有红包领,还有平时吃不到的各种美食。聚会期间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随着年龄增长,各种聚会越来越多,同学聚会,闺蜜聚会,同事聚会等,除了偶尔聊聊天,大多数是胡吃蛮喝,互相各种攀比。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纯朴感。我娘家妈妈兄弟姐妹多,以前生活条件差时也会聚会,只是人多好难来齐。直到前几年,几个舅舅做生意都赚了点小钱,提出每年初五家庭大聚会,所有兄弟叔侄,包括出嫁的闺女小孩子孙后代都可以参加,费用全部几个舅舅包了。这样的提议大家一致同意。

刚开始那年,大家极其重视,早早安排好时间聚会,都抱着平常心参加。同好久没见的亲戚聊不完的语题,同年龄相当的表兄弟姐妹交流下工作经验,分享下育儿经,厨艺好的张罗饭菜,小孩子打闹领红包,大家都喜欢这欢乐祥和的气氛,同时也令村人羡慕不已。毕竟以前外公家因为子女多是村里最穷,受尽欺凌,现在苦尽甘来的感觉。

随着聚会的次数多,生活条件好,聚会开始慢慢变质了,见面聊的不是家长里短,彼此之间也没有问候关心。男人们都是喜欢问买了什么车?在什么地方买房?现在是创业还是上班?收入多少?带着势利眼光攀比心。女人们就是比谁的包包衣服贵,谁的皮肤好带的首饰多,谁的小孩乖读书好,充斥着虚荣攀比心。饭菜也是出钱承包给饭店做,大家都坐着等吃。而且红包不再是讨个意头,给少了背后会让人议论纷纷。以前感觉聚会本来是件开心的事,现在却变成心理负担。

久而久之,如果不是妈妈让我去都不太想参加了。我宁愿和家人出去逛逛感受下冬日的暖阳,或者窝在家里陪小孩看看书,充分享受假期的放松。希望家庭聚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攀比。

全家人聚餐,我发现除了吃吃喝喝、东拉西扯,能说知心话的越来越少,你们也是这样吗?

全家人聚会一起就是吃吃喝喝,谈天说地,尽兴的场所,那不是拉知心话的时候和场合,个人私下的话会到你听不到的地方交谈,你经历太浅。

全家人聚餐,我发现除了吃吃喝喝、东拉西扯,能说知心话的越来越少,你们也是这样吗?

谢邀。知心话只能跟知己说。

全家人聚餐,我发现除了吃吃喝喝、东拉西扯,能说知心话的越来越少,你们也是这样吗?

大部分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的。也有沟通的时候,但很少。我想原因的话,可以分为几方面吧:

第一,虽然我们是一家人,或者说从血缘上来说是有亲属关系。但是我们都是生活中各自的不同职业,不同环境。不同社交的人。所以难免在话题的共性上面,不太能够达到达成共识。一味地表达,各说各的岂不尴尬。

第二,性格不同吧,有些人爱表现自己。生活中很抠,在场面上呢,又想能撑得起来。所以,我们在心理上,可能会比较抵触这样的人,也不愿意跟他去沟通。也不想制造场面上的混乱,所以宁可不愿意去说。也就是东扯西扯的解决一下尴尬的问题。

第三,有的人天生就有优越感,很爱和别人去做比较。生活中物质再有一些优势的话,那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了。而且这种人即便是,没有所谓的更多优势,他也能去创造出一些优势的。跟别人短处去比较,以至于让人反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不起人了。

第四,就是基于上述情况索性也就不挣扎了,不来不好,来了就直接操作点实惠的,吃好喝好比啥都强。多说无益,还容易得罪人。

总之,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希望可以在这里交到更多的朋友@小生活da世界,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注:本文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