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清照的诗词艺术?

宋代典型的文学形式是词。提到宋词,人们便会很自然的想起苏东坡、辛弃疾和李清照。评价李清照的诗词艺术,应该从她的文学理念和个人风格上着眼。李清照能成为宋词的代表人物,说明她在词作水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某种风格的代表。

诗与词是不同的文学形式。诗的发展与成熟在词之前。唐代是诗的成熟时期,而词大概在唐五代时期才开始出现,到宋代发展到兴盛时期。词在开始的时候,是诗人的一种业余爱好,所以,词又叫诗余。诗与词无论是在内容和题材上都是有分别的。诗言志,表现的是人生的大情怀,大境界。而词开始的时候,被称为“艳科”,也就写写风花雪月的个人小情怀。

到北宋中期,因为苏东坡的出现,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打破了词的原有创作题材。把词的内容拓展到了原来诗的内容上。在苏东坡的创作中,不但诗可以“言志”,词照样可以。因为内容的变化,使的词的格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的原来多以表达委婉细腻情感的词,也可以表达慷慨深激越的豪迈情感。这样,词的创作风格上,就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是以苏东坡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传统的婉约派。

要评价李清照的诗词艺术,必须放在文学史的大环境中考察。这是简述宋词情况的原因。苏东坡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人,他的创作实践,对扩大宋词的内容,作出了贡献。从此之后,词就不仅仅是“艳科”了。

李清照的艺术思想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她有一个著名的艺术理论是“词别是一家”,其意思是说,词在拥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之外,还要有独特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特点。这种独特,其实就是相对于“诗”说的。除了内容之外,还有音乐与格律上的不一样,词要协于音律,便于演唱等等。

按照这个观点,李清照曾在《论词》中,把宋代的词人一一点评,她说,柳永“大得声称于世。虽协于音律,然词语尘下”,他说张先、宋祁等“虽时有妙语,然破碎何足名家”。他评论苏东坡,“皆句读不葺之诗耳”。她的评论,是以婉约派的标准为唯一评判标准。她所指出的各家缺点,也都是一语中的。但她对苏东坡的批评,现在看来,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词的曲子都已失传,我们现在是读词,而不是唱词了。

正是由于李清照持这样一种艺术观点,所以,在他的创作中,诗和词的内容是绝对分开的。词所表现的都是离愁别绪,闲情逸志。而诗是表达大体裁的。所以,词写“红藕香残玉簟秋”,写“冷冷清清,寻寻觅觅”,而诗则写“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诗,水平也是很高的。只是因为词名盖过诗名,所以流传的不多。下面抄一首在这里,让大家体会一下。

和张文潜读中兴颂碑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自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蹋尽香尘埃。

六师出战辄披靡,前致荔枝马多死。

尧功舜德诚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

著碑刻铭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愧祸人心开。

夏为殷鉴当深戒,简册汗青今俱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这是评价安史之乱的。但对当时朝廷的影射是很明显的。评价这样的问题,李清照不用词,只用诗,这是由于她的文学艺术观点决定的。与她差不多同时的辛弃疾就与他不同,接受了苏东坡开创的风格,使得豪放派走向壮大。辛弃疾的词中,就有许多论史的内容,比如著名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样的句子。

李清照的词的风格,被称为“易安体”,这种体裁的特点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表现最细腻的情感,最丰富的形象。简单举个例子: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道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们们看看这首词,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一个用典。只要认识几个字就能读懂。但表达的感情又是非常细腻。能用最简单的句子表达出最丰富的情感,非高手不能。

婉约派有许多大家,宋代就有柳永和秦观。他们二人虽然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在艺术水平上,比李清照终归还是稍逊一筹。“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能用十二个字,写的有人物,有动作,有神态,有情感,有故事。能以简单的词语写出这么丰富内容的,定然是高手中的高手。

李清照的这种风格,被称为“易安体”,辛弃疾的作品中,就有一些注明是“效易安体”,简单说,就是按李清照的风格仿写的。从这儿也能看出李清照的影响力。

如何评价李清照的诗词艺术?

答:李清照(1084年一1155年)号易安居士,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女词仙,她是遵守着词的一切规律而创作的,而且把过去的文言词语口语化,写词不以辞采取胜,而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朴素之美的最高境界。这一点上李清照开了一代先河,如《声声慢》就是最好的白话词代表作。虽然她己离我们千年而去,现在我们读起她的诗词来还是那么鲜活清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她能诗善词,但诗留存不多,与其词风不同,诗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大气磅薄,如《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二十个字,诗人巧妙而灵活的借用了有关刘邦和屈原《九歌,国殇》的两个典故,提出了人生的价值所在,抒发了诗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和英雄主义理想精神。这就是她诗的艺术风格,而词的风格则以婉约而著称。艺术手法上主要以白描手法,语言精炼凝重,清新自然,自成一家,不受前人约束,穿新鞋走新路,她的词声调和谐,旋律优美,李清照很重视音律声字,强调协律,善于运用错综变化的声调韵律的不同节奏,来表达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她在叠句和偶句运用上的美感效果己达到了极点,让人高不可攀,虽前朝也有词人运用之法,但根本与她无法比肩。就连大家辛弃疾写词都自称步清照之法。她又善于移性于物,更多的釆用比拟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善于熔铸典故和前人诗词。如《念奴娇》与《一剪梅》等,她又善于造境,有的前乘后继,一泻千里,有的层层设疑,由果追因,储蓄委婉,如《花间》,有的上情下景,或情景交融,通过神奇的艺术构思把自己凄楚心情,深沉的愁怨,跌岩曲折的表现出来。如《漱玉词》等等。以上就是我对李清照诗词艺术比较粗浅的一些看法,完毕!

谢邀

如何评价李清照的诗词艺术?

李清照的诗作表现有爱國热情,慷慨激昂,与词的风格柔婉不同,所作的《漱玉集,已散失,有李文䄎辑本,关于她的事迹和作品,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李清照集》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前后期是不同的,前期大都反映封建时代上层妇女的生活情态,比较妩媚风流,其中也写夫妇间的离愁悲哀,如《一剪梅》的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等,但到丈夫死后,飘泊江南,词作大都描写自己的身世,寓寄家国之思,感情比较沉痛,总的来说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是语言通俗流畅,艺术形象概括集中,优美生动而富有创造性,在婉约的词风中带有爽朗的风格,但由于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与诗区别,因而在词的思想内容表这达上受到一定局限,没有她在诗歌创作中所表露的劲健笔力和强烈的愛國热情。《漱玉集注》今人王延梯注,山东人民出版社本,全书收词六十首,内存疑十五首,收诗十九首,文五篇:

如何评价李清照的诗词艺术?

李词风格和李煜相近,但用词更精湛。二李都是用词高手,尤其后期作品婉约词无出两人右!李清照诗意迸发的名字,其美词如清照一泻干里,享誉永远 !中华词坛一痤高峰。干古一词后!

如何评价李清照的诗词艺术?

评价一个人的诗词水平和艺术,必须要了解她的生活经历。

李清照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诗词婉约,悲亢。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能够成为千古才女,没有一些文化底蕴是不可能的。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所以早期生活优裕,家里藏书甚富,这样的家境为她优秀的诗词艺术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结婚后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也是文学造诣的不断积累和延伸。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李清照避难与南方,此时的境遇比较凄苦。所以前期的诗词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没有一个大家不曾经历过丰富的人生,都是经过生活的历练的。

如何评价李清照的诗词艺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个才华横溢但是却又非常可悲,可怜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