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职场没发展,创业是救命稻草吗?
有些鸡汤文读读就可以了,你还真的要大碗喝下去?创业当老板,自古以来都是“小众”领域,不可能成为“大众”的家常便饭。中年危机,职场都没有发展,创业就能救命?如果把创业当做救命稻草,凡是有这种思维的人,奉劝你不要创业。创业就两种类型,一是自驱型,二是被动型,但没有救命型。
第一,创业需要激情,需要更加艰苦的付出,还有就是巨大的风险承受力。据统计,创业公司两年内存活率不超过5%。创业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人人想创业当老板,这在全球职场都是一场梦,全世界都符合二八定律,80%的人都是打工的,老板满街跑可能吗?职场中年,遭遇危机,不要把创业当作救命稻草,既然是稻草,那还能救命吗?我先给你这个观念泼一盆冷水。
第二,年轻人创业是一股浪潮,这个时代给年轻创业最好的机遇。他们的优点是年轻,有活力,有激情,有自驱力,最大的保障是失败了可以重来,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中年危机,为什么产生中年危机?放在十年前,为什么中年危机没有这么强烈?十年前还是传统产业占主流,中年人有经验优势,有稳定优势,所以,中年人往往是企业的中流砥柱。现在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是技术迭代加快的时代,中年人的经验不但不是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变成包袱。知识老化、故步自封、经验主义、吃老本、夜郎自大,不学习不精进,不与时俱进,才导致的中年危机。那么,中年危机的矛,去攻击中年创业的盾,这不是矛盾吗?
第三,中年危机,职场没有发展,有多种原因,是不是合适创业,咱们来论证一下。中年危机有几种形式:一是知识结构滞后、能力落后、精力跟不上,职场被淘汰,这是自身原因。二是时代原因,中年人都是上世界五六七十年年代出生的人,大多在传统行业里,这些传统行业基本都夕阳西下了,职业发展也日薄西山。三是现在企业都在推进年轻化,职场中年晋升无望,不一定是没有能力,只是被年轻人低成本取代了。
什么样的中年人适合创业呢?
一是那种自带资源的中年人。上面说的,一些中年人本身很有能力,在职位上积累了很多人脉、很多资源,他们培养的年轻人接任后,给他们留了后路。一些中年人利用这些资源和后路,开始所谓的创业,无非就是资源转换吧,其实是过去某种资源的事后兑现罢了。人家能创业,你看不懂看不透背后的运作模式,别瞎模仿。
二是那种自带技术的中年人。有些中年人,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比如,一些医生、科研、教师等领域的专家式人物。他们以前只能一对一地为单位服务,现在人家可以利用这些专业优势,和以前积累的客户资源,成立公司,迅速转化财富。你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优势,有没有积累的资源,能不能快速进行转换?
那么,你就是一个职场失意的中年人,职场没希望(无非是提拔无望吧),不甘心,不服气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劳资创业当大老板,给你们瞧瞧。你好好反思你有什么资源创业,有什么资本创业?就算你以前有点权,别人都求着你,小老板都巴结你,你创业就能成功了?你失去了平台,你可能一文不值,那些以前求你的人连看你一眼都懒得看。千万不要盲目自大。
有这么几条稳妥的路子,可以想一想:
一是职场中年遇到职业上升天花板,最大的天花板就是年龄因素。不要着急辞职创业,现在的待遇也不差,为什么要放弃呢?拿着一定的待遇,还有大把的清闲时间,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两个优势呢?工作只是保底,再过几年就退休了,没有必要放弃这份工作。有清闲时间,你可以研究如何做点其他事情啊。
二是职场中年,有工作保底,有较多清闲时间,可以尝试利用互联网经济手段做一些事情,比如,利用你的写作、财务、技术、某一领域专长、经营、管理等优势,做自媒体、电商、设计、咨询等事情,如果有专家级水平,还可以做课件等知识变现的事情。
三是职场中年,非要辞职,或者行业不行了、公司倒闭了,被裁员了。不要妄自菲薄,大公司找不到工作,可以找小公司。比如,我同学熟悉财务,他就给几个小公司记账,给他们省了不少钱,收入还真不低。我还有一个朋友,熟悉税务,他们几个联手成立一个小咨询公司,专门给小微企业做税务咨询,发不了大财,但收入也客观,关键是不需要投入,没有风险。等等。
中年危机,职场没发展,创业是救命稻草吗?
人到中年,创业可能是救命稻草,也可能是穿肠毒药啊!能否理性的看待“创业”,能否对自我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判,是人到中年之后职业走向的前提。太多人对于“创业”二字根本没有真正的调研过、思考过、分析过!也没有对自己做检讨、分析、评估,只是陷入了无用的迷茫之中了........
一、创业对于多数人而言,不是救命稻草,而是穿肠毒药!这是冷血的现实!创业成功的概率、创业企业的平均生存期长度,创业企业以及众多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老板的收入状况等等,是最好的例证!其他的道理不用去讲!
创业成功的人群比例太低了!不仅不挣钱还赔钱的人,也太多了!
确实有少数人创业之后成功了,收入、地位等等比打工者要高很多倍。对于这部分人而言,那不仅仅是救命稻草!而是新的人生、新的职业生涯的转折!
但是,绝大多数创业者,甚至超过了百分之九十,都是失败的!还用讲道理吗?那些创业的人,没有几个智商、悟性不如我们!别觉着自己只要想创业、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也别觉着只要逼到了一定程度,自己一定行。创业者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
那些动不动就拿出摆地摊、个人单干、皮包公司之类例子的人,老鬼都懒得去和他们理论!
二、创业是需要实打实的“资本”支撑的!“资本”不单单是指金钱!还有很多很多的客观要素!
1、首先说“钱”!
多数创业是需要资本投入的,确实有些项目(例如利用互联网创业,对于金钱的需求可能会小一些,只能说“可能”!因为真正的互联网运营背后的东西,您不了解!)
即使是小本经营或者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金钱投入的创业项目,您也得有一定的金钱作为自己生存期的支撑吧!中年阶段,太多需要支出金钱的地方了!一分钱都能难道中年汉啊!
2、自己了解、熟悉、喜爱的创业项目或者有专人真正实战化指导的项目
很多人在网络上发问,想了解有什么好的、挣钱的创业项目。这可以称之为令人无语的想法!确实很多项目很好、很挣钱。但是——同样一个项目,有挣的彭满钵满的人,也有赔本赚吆喝的主儿!
别人挣钱不意味着你也一定能挣钱!自己不熟悉、不了解、没感觉的项目,看着别人挣钱你也干?你以为钱那么好赚?
明确的说:很多人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往往是因为自己原来就在某个领域耕耘,或者对于某个领域有了非常深厚的调研、了解、理解!
当一个人对于某个项目、行业的熟悉、掌握到了一定的程度,创业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行为!而不是逼着没办法了,才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创业、创业干什么项目........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还想创业?开玩笑了啊.....
当然,社会上、市场中也有一些能够提供专业化指导、帮助、扶持的创业项目。这种项目确实是有的!只是需要一定的加盟费用。借助某个连锁体系的力量,借助连锁体系提供的完善的、强有力的指导来创业,也是可以的。
同时老鬼也要说明:很多所谓的连锁品牌加盟机构没有他们宣传的那么到位的智慧支持、技术服务、品牌支撑。这需要创业者自己去调研、沟通、了解,才能做出最终的决策。
3、某种自身拥有的资源、人脉支撑
有些人经过在社会、职场的经历,积累了某些人脉或者可以借助的资源,或者已经获得某些人物的完全信任、支持。此时的创业会非常简单!那些大人物、人脉稍微扶持一下、帮助一下,或者指条道儿、给点儿生意,就能快速的上手了,并且能够尽快的站稳脚跟。这个情况下有可能对于金钱资本的需求量也会大大降低。
4、将自己的某个业务时间的副业、爱好转化为创业项目
有些人在工作之余有一些爱好或者一直从事的副业。那些副业或者个人爱好,恰好是自己既喜欢又能够带来收入的项目。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逐渐的脱离主业、不再上班,以原来的副业或者爱好为自己创业的基础。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5、一个很多人不相信的要素:个人习惯与多年形成的思维方式
创业者需要强大的内驱力、自主性,需要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太多人经过多年的上班生活,已经习惯被别人管了。有些人自己是管不住自己的!别觉着只要自己创业了自己一定能管得住自己!没那么简单!
另外,多年形成的思维方式、习惯等等,也是影响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树立起创业者、老板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的!这和企业中很多人被提拔为管理干部后,才发现自己不能胜任管理工作,自己原来自认为正确的管理思想,根本无法带领团队、管理团队——这是一个道理!
创业是需要对自我进行评估的,更是需要对创业风险进行谨慎分析的。特别是人到中年时,需要慎重思考、照顾的因素会更多。
以上供参考吧。希望能够给一些迷茫中的朋友们一点启示。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越多分享,越多收获!中年危机,职场没发展,创业是救命稻草吗?
我自己就是中年人,身边也有不少创业的中年人朋友,而且都是辞职创业的,创业时个个一腔热血,都觉得几年后就能财富自由,现在几年过去了,赚到钱的只有一个!
一、餐馆君
餐馆君创业前是某大公司的省分公司经理,后来因为权力斗争不得意,被迫辞职,一直找不到理想工作,手里又有点钱,看了一些消费升级的鸡汤,热血沸腾首期投了60万开高端餐馆,两年过去了,餐馆客流低的可怜,现在搭进去100多万了。
二、加盟君
加盟君是我司同事,被裁员前在销售部,自认为自己对销售很了解,拿着裁员补偿金做了个加盟品牌糕点,而且在一年内开了三家店,现在的状况是一家店赚钱,两家血赔,天天忙活的跟狗一样,整体没挣到钱。
三、花草君
花草君和我是文友,由于不堪忍受公司领导的压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直接辞职去创业,由于喜欢养花且养花经验丰富,于是决定卖花草,前两三年还真赚到钱了,但去年搞扩大经营搞不熟悉的木本植物,结果高价买的一批紫藤全死掉了,直接把前两年赚的赔光。
四、培训君
培训君辞职前是某大型集团公司的HR总监,以前一起做过项目,关系还不错,后来由于公司变革他被迫辞职,辞职后自己开了家培训公司,本以为凭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会立即赚钱,结果由于不会推广(主要是不会不要脸忽悠诈骗)折腾了三年,目前才刚刚收支平衡。
五、代理君
代理君辞职后,直接做了自己原来公司的代理商,按说这个是最容易赚钱的,毕竟轻车熟路,但他自己做了才知道,市场竞争到底多激烈,竞争手段到底多奸诈,竞争对手到底多么无底线,总之现在不干了,因为没赚到钱。
六、媒体君
被逃离北上广之类的文章洗脑,辞掉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某个内陆不发达的地级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索性做了自媒体,不得不说他文笔确实还可以,但最近他说,做了自媒体之后腰椎颈椎全疼,一个月没白没黑的创作,也赚不了几个钱,准备放弃了!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结局都很类似,就是没赚到钱,赚到钱的也没有上班赚的多!当然也有朋友创业非常成功的,他是开辅导班的,成功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一直创业做这个,做了近十年,而且非常勤奋,五年不赚钱都挺过来了,现在终于到了收获期!
所以,想创业的话,先兼职试试,找找感觉再说吧,中年人直接辞职去创业,跟带着父母妻儿赌博没区别!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20年老职场,只讲升职加薪的实在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中年危机,职场没发展,创业是救命稻草吗?
很抱歉,创业并不是中年职场人的救命稻草,甚至被有些人实践过认为就是个坑,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奋不顾身往火坑里跳呢?多年前,我在公司是一名中层技术管理人员,也在那时候跳往创业这个火坑,在这里,分别站在打工者和创业者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话题。
与我有相似创业经历的打工者很多,我前东家就有几个同事和领导在2015年离职出来创业,其中一个是副总经理、两个是总监级别、三个是经理级别,三个是产品经理,还有五、六个研发工程师,在大概半年左右时间就有十几号人出来创业了,逼得前东家那一年拼命给没离职的人员加薪,算是爽了留下的那帮人吧。这些离职出来创业的同事当中,有个别选择了单干,其他大多数人选择三、四个人一起,采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伙创业。
为什么那么多身居高位的人也愿意出来玩这种高风险游戏呢?虽然他们所在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但他们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并不低,一名经理也能拿到二十来万每年,总监可以拿到三十多万每年,副总经理就不太清楚,按理应该也有50万起吧,这个收入在这种二线与三线之间的城市过得并不算差,基本都有房有车也有点存款了,但为什么还要玩创业这种高风险游戏呢?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人到中年实在是太焦虑了,可能有人认为太矫情了,说都有房有车又有存款了,还有啥好焦虑的?老子才几千大元每月还不是过得开心又自在?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玩的玩?我之前也曾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但现在职位上升了一点,收入也高了一点之后,反而觉得焦虑了,也许是更有危机感吧,往上走,感觉路越来越窄了,仅有的那几个高位被一千几百人虎视眈眈,似乎看不到自己有任何机会,而且,哪怕你不想往上爬,只想保住现有位置,也是不易的,只要哪天努力得不够,就很可能被下属或被空降兵取而代之。另外,老板为了经营好公司,往往需要公司保持活力、需要改革创新,永远不可能让这些中层或高层过得舒服,不是搞这个变革,就是来一个异动,让你连气都喘不过来,更别说静下来思考人生,更要命的是,老板还会每年给你制定难以达成的目标,而且一年比一年高,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压力也一年比一年大,总担心哪一天因绩效不达标而败阵下来。所以,帮人打工,哪怕你是一名中层或高层,始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而这些压力,是永远陪随着他们往后整个职业生涯的,哪怕你换个新环境,也是同样存在的,于是,才会有那么多中年的职场人走向创业,并不一定都为了挣更多的钱,更多的人是为了摆脱这种焦虑而已。
也跟好几位创业者交流过,还有一些其它原因让他们走向创业,有些人认为,如果继续打工下去,其前路是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今年拿多少钱、明年拿多少钱,都已心中有数,并且八九不离十,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任何激情的,于是就投身到充满变数,也有无限想象空间的创业大军中去。
也有人认为,人生不应就此默默无闻、碌碌无为地为别人低声下气、仰人鼻息地打工一辈子,而应该过得更精彩一点,更有意义一点,何不趁现在还算年轻,好好出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如果再过几年就怕没机会了,那这辈子就只能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如果尝试过创业,那起码不会让自己晚年后悔,认为今生已经拼博过,也可以让自己今后在自己的子孙面前有故事可讲,做一个有故事的男人,于是,也有一部分人因此选择了创业。
创业,它就是一种高风险的游戏,就像在高空中走钢丝一样,既有可能最终走到终点,也有可能摔个粉身碎骨。现实当中,有人做得风生水起,也有人做得不如人意,甚至众叛亲离、家破人亡,所以说,创业并不是每个职场人的救命稻草。
那些出来创业的同事,他们都是做回自己熟悉的产品,属于实体企业,至今四年时间过去了,大部分人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他们大多还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当然,创业除了风险大,也是处处充满机会的,有可能因为出了一个好产品,获得了爆卖,就可以让公司多年来的投资或者亏损都给赚回来。我其中一个同事的公司,2015年开始创业,前三年都一直烧钱,出来了很多个产品都是卖得半死不活的,可去年年初出了一款产品就让公司扭转了局面,光去年一年就爆卖了30多万台,材料成本才60元左右,终端销售价299元,除去经销商约占40%毛利,我同事公司至少每台赚150多元,除去各项成本,每台至少纯赚120元,去年共卖出30多万台,那至少赚了3600万元,不仅把前几年的亏损填平了,还狠狠地赚了一大笔,所以说,现在是产品为王的年代,只要你有好的产品,只要你的产品有创新,只要与同类产品有区隔,比同类产品更有卖点,那样你们的产品就有机会卖爆,就有机会赚到大钱,这就是他们创业的机会所在。
之所以那么多人走向创业,还有一个点是值得一提的,那就是品牌价值,这也是比较容易被人忽略的。某人开了一家公司,有可能他们销售产品没赚到几个钱,但当销售量一旦上去后,知名度提高之后,你们公司所拥有的品牌,其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前东家的一名小股东,前几年因利益纠纷跟大股东闹矛盾要退股,当年销售额约15个亿,净利润大概1.2亿,那小股东当时持股12%(从天眼查可获悉),除去各项纳税,大概只能分到1000万元利润,而当时该公司所拥有的品牌,经估值达到约10亿,光品牌价值这一块他就拿到了约1.2亿,是当年销售利润的十倍,这个收入也是非常吓人的,所以,经营自主品牌,而品牌价值也是经营公司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说了那么多,并不是为了说明创业有多好或有多不堪,而是想让大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之所以这么多的中年的职业人走向创业,最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感到太焦虑,太没激情,也太没想象空间,而不是因为想赚很多的钱才去创业。而创业也是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有可能风光无限,也有可能不如人意,甚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这些情况也是必须要清楚的。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投资有风险,创业需谨慎!创业前请三思,再三思!
中年危机,职场没发展,创业是救命稻草吗?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对【职业路径】的考量。通常情况下,职业路径可以粗略的划分为3条:上班、自由职业、创业。
去年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招聘时很多用人单位限制年龄在35以下,那么35岁以上的人都去哪儿了? 这其实说明了中年人面对的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中年危机。
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重负下,我们还要应对自己的职业瓶颈和转型。
职场没发展,是否要考虑创业,这其实是个很严肃的话题,因为创业的实质是价值创造,它需要创业者能够创造性的整合资源,因此,是否要创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在过去的职业经历中,你是否有良好的技能和资源积累?技能和资源的积累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有些人可能资源积累的一般,但是技术能力不错,所以通常这类人有可能会与有资源积累的人合作创业,形成优势互补。
这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 我做生涯咨询时,遇到过这样的来访者,纯粹的理工男,不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也不太懂得如何去整合资源。 确切一点说是,他太喜欢技术了,根本就不想把心思花在别的方面。
后来他打算创业,发现这是一块短板,就找了一个能和他互补的伙伴。他负责技术研发,那个伙伴负责管理和市场开发。
另外一个就是资源的积累,比如人脉、资金等等。你需要仔细盘点一下,在你过去的职业经历中积累了多少资金?你的家庭、同事、领导、客户、同学等等社会资源有多少能够为你的创业助力?
很多创业者都是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把握住了机会,但是这并不等于资源不重要,这恰恰说明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你是否能创造性地整合这些资源。
2、你的技能和资源有多少能迁移到创业的领域?有些人的创业项目与自己之前的职业积累高度关联,比如原来在园林景观公司做设计师,现在自己创业开园林景观设计的工作室。
这种强关联可以将过去的技能和资源完全迁移过来,降低创业的难度。 有些人的创业项目与自己之前的职业积累有一定关联,比如我一些做生涯创业项目的伙伴,他们很多人之前在企业做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工作中也有生涯规划的部分,略有差异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视角与生涯咨询师的视角是不同的。
这种关联,使得创业项目是你之前职业经历的拓展和延伸,它具有很好的连续性,能保证你过去的技能和资源积累大部分或一分部能迁移到创业的领域。
如果你的创业项目与过去的职业经历关联不大,或者毫无关联,盘点一下发现过去的技能和资源能迁移过来的很少或者基本无法迁移,那么这个时候是否要创业,就需要慎重考虑。
3、如果没有良好的技能和资源积累,你是否愿意从力所能及的小生意、小项目做起?如果在过去的职业经历中没有形成技能和资源优势,自己在企业又实在没有太大的发展,这个时候对于创业项目的选择就非常重要。
那些看似高大上的,对技能和资源匹配度要求较高的项目,可能都存在极大的失败的风险。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说一定要创业的话,你是否愿意接纳那些小生意、小项目?
我有个老同事,职场20年,技能平平,人脉一般。像他这个年龄段的很多人都已经做到了高管,但他还在基层技术岗位徘徊。
虽然公司给了他主管的头衔,但是他的直属领导年龄都比他小很多,人家指挥不动他,也就不愿意用他。 他也觉得自己年龄大了,被年轻人“呼来喝去”也没有面子,职场晋升无望,他决定辞职出来创业。
好的项目需要本钱和资源,他想来想去,和老婆开了一家主营川菜的特色小店,现在虽然很忙也很累,但生意还不错。 我这里抛砖引玉,每个人的能力资源不同,所以对“力所能及”的定义也不同。
我前几天去他店里吃饭,像所有成熟的中年人一样,他身上有年轻人没有的东西,属于那种长久的经验和生活所留下来的痕迹。
人是很实际的生物,之所以能繁衍至今,不是因为人是自然界最强大的动物,而是因为人的大脑一直在进化,让人可以及时作出合适的选择。
所以,中年危机,创业未必是救命稻草。能够拯救危机的是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环境。
我们的愿望既无法支配岁月,也无法改变岁月,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接纳岁月,然后在岁月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打磨出一项拿得出手的技能。
即便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岁月吐出重重的赞叹!
我是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感谢你的关注、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瑞希。中年危机,职场没发展,创业是救命稻草吗?
我是老夏,一个混迹于互联网的大叔,分享职场规划、电商运营、逻辑思维、全域营销策划,团队管理的各项经验和知识.
如果对我的回答很认可,记得点赞!,谢谢!
随着年纪的增加,人到中年以后,
事业、家庭、父母、妻儿都为自己生活中和工作带来一部分压力,
而这一阶段又常被人们称作中年危机。
处于中年危机,再加上职场不见起色,没有发展空间。
自然需要寻得一条出路,那么中年创业能否成为破局之选,成为救命稻草吗?
一.创业的壁垒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全社会涌现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虽说可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人脉和和经验,
但是往往由于年纪的增大,知识体系和结构已经老化,
再加上薪酬相对要比年轻人要高,中年人创业并不容易。
作为中年人必须要面对的和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年创业在我看来确实是解决中年危机的一个渠道,
那么如何成功中年转型创业呢?
二.自我定位与自我分析个人认为首先需要自我定位与自我分析,逐步转型创业。
拥有怎样的特质,是否适合创业,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
可以通过自我认识获得,也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反馈得知。
自我定位与自我分析会带来一个清晰的方向,有助于创业的开端。
个人建议:
可以通过兼职和学习等形式先进行需创业领域的演习和探索,等到时机成熟在进行创业。
虽然不乏辞职创业一站成功的中年创业者,但这风险相对较大,
相当于断了原有的后路,为中年本就压力较大的生活增加不确定性,
权衡之下中年创业者似乎逐步开始创业有选择与尝试的机会,也较为稳定。
三.选择合适的领域选择合适的领域,最好与之前的从业经历相关,
可最大程度依靠过去的经验、技能、知识储备和资源积累。
术业有专攻,不得不承认人到中年许多方面都已经定格,脑力和体力上已不及年轻人,重新回到最初开始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果创业的方向和自己过去多年所从事、所熟悉的工作关系密切或是关联较多,这无疑会为中年创业者带来巨大的裨益。
创业是没有年龄之分,中年创业也来得及。
但毕竟中年人创业不比年轻人,经不起大的挫折和失败。
从熟悉的领域做起,从能发挥自己核心才干的领域做起,
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提高成功创业的可能性。
四.顺应变化,做出改变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创业过程中,中年创业者要学会主动改变陈旧的观念。
美团的创始人王兴曾经说过:“向年轻人学习。”
无论在什么行业,年轻人都是未来。
作为中年创业者可能会有些排斥,但是这非常重要。
只有学习他们的思考行为方式,学习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才能更接近成功。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保持敏锐的嗅觉,
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做出改变,而不是为创业而创业。
判断思索中年创业的优势和劣势,做出自己的决定。
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机能大不如前,精神层面上也少了许多竞争的优势。
在这个承前启后的阶段,中年创业的代价可谓相当大。
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分析,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再去“折腾”了。
创业可能是救命稻草,但仍需权衡利弊,去做自己的决定,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方向。
以上是一些个人看法和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老夏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岁月静好,愿你幸福,一起都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