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后,是去年薪14万的私企还是去月薪4000的事业单位?

应届生就业季,最纠结的就是去国企还是私企、公务员还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民企等等这类选择题,归根到底就是体制内与体制外,稳定与金钱、短期与长期、安逸与奋斗、发展与无为。这其实,与工资高低的关系不大,与你选择的人生有关系。

体制内(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员工)与体制外(外企民企私企),其实是两种人生。你发现没有,这两个圈子是完全不同的。体制内的人,有纪律约束,中规中矩,但轻松自在;体制外的人,更加自由开放一些,你看电视剧里演的那些职场精英,还有生意人,甚至老板企业家,他们过的根本不是体制内的生活。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两种人生。

选择原则:好专业、男生、有野心、有闯劲、不甘平庸的人,可以选私企,赌一把青春,将来当总裁老板,年薪百万,身价过亿,住别墅,开豪车,娶美女。通用专业、女生、没有野心、不敢闯、喜欢平平淡淡过日子,那就选事业单位吧,中规中矩,安全稳定,收入不高不低,日子不好不坏,细水长流到退休,也是一种人生。

所以,要选择事业单位和私企,与工资无关,就看你选哪种人生,两者的轨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你发现你做生意的同学,与你们当公务员事业编国企的同学,能在一个频道上吗?如果选择了,谁也别羡慕谁。体制内羡慕体制外的自由钱多;体制外的羡慕体制内的稳定安逸。但能随便换吗?工作五年,实际上,就很难换回来了。

还有一种选择,如果你实在拿不定主意,可以先选事业编,先做几年,如果实在没意思,也没有前途,还没有温水煮青蛙,还有能力跳出来,再辞职去企业也是畅通的。但是你回流就不太可能了,你在体制外是很难再进体制内的。

研究生毕业后,是去年薪14万的私企还是去月薪4000的事业单位?

月薪4000的事业单位和年薪14万元的私企相比较的话,建议选择事业单位。

我们来具体算下这笔帐。

事业单位月薪4000 ,一年工资收入就是48000元。但是除了工资收入外,事业单位还有通讯补助,年底还会有取暖费、精神文明奖等。就拿这三项为例:

通讯补助一般为每月400元,一年就是4800元。

取暖费一般为一个月工资,但,是档案工资,事业单位实发工资一般为档案工资的75%,也就是说取暖费为4000除以0.75,即5300元。

精神文明奖地区之间差别比较大,取个折中的数据,10000元。

只计算这几项的话,月薪4000元的事业人员,一年可以挣到48000+4800+5300+10000=68100元,也就是近7万元。

这样对比就比较直观了,年薪7万元的事业单位和年薪14万元的私企,你觉得哪个好。

并且,事业单位都是五险二金,就拿公积金来说,档案工资5300元的话,公积金一般每个月单位和个人的缴纳月工资的22%,也就是每个月1166元,一年就是13992元。

通过计算发现,年薪14万元的私企并没有比月薪4000的事业单位多挣多少钱。相反,事业单位工作稳定,过几年再考个中级职称,工资还会增加。并且,事业单位月薪可以挣到4000元的地区,其他福利待遇肯定也不错。

总之,劝你选择事业单位,因为私企本来就没有多挣多少钱,还承担着下岗失业的风险。

研究生毕业后,是去年薪14万的私企还是去月薪4000的事业单位?

关键词:1)研究生毕业;2)私企年薪14万;3)事业单位月薪4000元。

我们把事业单位和私企工作的优劣势,加上对薪酬福利等考量,来分析一下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然后题主根据自己自身的条件和优劣势的分析做出选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之间尽管有些许不同,但基本上结构性的薪酬、福利、社保、显性优势和隐性优势基本一致。

--按照题主给出的薪酬,月薪4000元,那么每年的薪酬就是48000元;注意:事业单位只要没有什么太大的过失,工资是年年涨的。

--福利:事业单位的福利发放估计连事业单位人员也分不清到底发的是什么,明目繁多,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企业年金;改革性津贴,就是原先的福利货币化,住房补贴,物业补贴,平时过节发放的“米面油”,交通补贴等。隐性的好处有很多,将来孩子上幼儿园、上学、体检、医疗。还有每年的年终奖。重要的是:社保缴交是完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缴交,住房公积金也是完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缴交。事业单位退休的工资要高得多。另外,没有休年休假的,年度还有会年休假补贴,这是按照工资的300%发放的。

在事业单位的劣势:没有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往上走比较难,因为能力不是提职的主要优势;而且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政治”很强,如果个人属于愤世嫉俗的人,估计待不了多久就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一个普通人,相比较在私营企业,在事业单位往往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从一开始就进入舒适区,暖暖地享受人生,或许会埋没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在事业单位的优势:因为事业单位不是盈利性单位,没有什么业绩压力,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小,基本朝九晚五,收入稳定,福利超高,养老金很高。显性和隐性收入和优势,从长远来看,绝不亚于在私企的高管收入。4000元的时候还没有个人所得税。

二、接下来我们看看私企。

--私企的工资按照题主所述,年薪14万。也就是每个月大概11600。注意:如果没有意外,私企的工资一定是分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块,甚至还会把这14万拆分成基本工资、月度绩效工资、年度绩效工资。真正能拿到手的,真的无法准确计算。如果运气好,可能能拿90%;如果运气不好,能拿到70%算不错。算下来能有多少呢?在扣掉个人所得税,估计显性收入比在事业单位搞不了多少。如果在来个什么处罚,真正能拿到手的更难计算。那天看不惯你,把工资降下来都有可能。

--福利:社保(私企大多数都是按照最低工资作为基数缴交,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什么变化),住房公积金有些有,有些没有,即便有,也是按照最低标准缴交。其余的什么生日蛋糕都是芝麻绿豆。好一点的企业,或许还有员工年度旅游?特殊岗位或许会有手机补贴等。其他,是在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福利。

私企的优势:尽管有“办公室政治”存在,但不像事业单位那么严重和浓厚。能力还能够在私企的环境下得到更多的发挥。工资如果能够有机会提升,幅度或许比事业单位要大一些。私企相对于事业单位,更注重个人职业能力的发展,升职的机会相比事业单位会更容易一些。

私企的劣势:由于企业都是盈利性机构,有着较大的业绩压力,所以工作压力很大,加班是正常现象,遇到好点的企业,一个月周六周日还能休息,遇到逊色一点的,估计是分大小周休息的,再次就成了每月休四天,再少的还有。休息时间被严重侵占。私企也和事业单位一样,有着复杂的人际关系;薪酬因为绩效被减少是常事儿;由于种种原因随时被炒都有可能,安全性与稳定性相比较事业单位差很多;在私企想向上走,必须两条腿走路:能力和关系。社保缴交基数地,养老金将来比事业单位会少很多,住房公积金同。

具体题主做什么样的选择,要看题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志向、性格脾性。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私企,心理上都不会轻松,反正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平衡,有得有失。

研究生毕业后,是去年薪14万的私企还是去月薪4000的事业单位?

如果是我孩子,我就让你去事业单位。唉……2011年我儿子大学毕业(211大学),不听我的,在北京漂了差不多一年,后来在北京私企(上市公司),年薪三十几万。为了这事,我俩吵的很厉害,甚至半年电话都不打了。当然现在好了,我是管不了不管了。儿子今年31岁,最近我还给他说,如果考事业干部或者公务员,还有四年时间。

研究生毕业后,是去年薪14万的私企还是去月薪4000的事业单位?

研究生毕业后,是去年薪14万的私企还是去月薪4000的事业单位?这个问题正好是我两个同学的选择。小徐老师说一说他俩现在的现状,大家比较一下再作定夺。

我两个高中同学当年考研考的都是食品加工系,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本来两人都向往留到事业单位“质检部门”,但是最终其中一个如愿留在月薪4000起的市级事业单位食品“质检部门”,而另一个同学不得不面向各在食品加工企业投简历,找工作。但是这个同学命运也不错,最终因过硬的专业水平被一家外资合资企业聘用。当时月薪7000起。

五年后,在食品质检部门工作的小王同学享受着单位优厚的福利待遇,首先职称升级,工资涨到5500元,单位“五险一金”,仅拿住房公积金一项,就每月3000,完全没有购房压力,况且质检部门也算是比较“肥”的部门,各项福利优越,按当地的消费水平,小日子过得也算轻松自在。

而在外资合营企业工作的乙同学也同样升职加薪,升为本单位的技术总监,月薪过万,年终奖每年就有5万左右。成为当地高工资人群中的一员。用我同学的话说,过的是拼命挣钱,拼命花钱的日子。因为她一方面要担负着公司技术研发的工作,又要担负着公司食品技术监督的工作,特别是每年的食品技术研发任务,经常要让我同学所带领的团队,加班加点,日夜奋战才能完成任务,但是每次任务完成就会迎来公司的奖励和休假,为了平衡自己平时忙碌的生活,就在休假的日子里,旅游、购物、极力享受轻闲生活的美好。

今年过年时,我们几个同学聚会,甲乙同学见面,互相聊自己的生活状态,自我满足的同时又都羡慕对方的生活,都说如果当时能重新选择,一定会选择对方的生活状况。

但是小徐老师认为,只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才是最成功的生活,有的人喜欢挑战,喜欢大城市的繁华和机遇,而有的人喜欢安逸,喜欢不紧不慢的生活。

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可选择的余地要比本科生大很多,因此他们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状态,在事业单位不紧不慢的过日子也好,在外企紧张的挣高工资也好,到头来真正的幸福感来自对自我生活的把控。事业单位虽工作不那么紧张,但也有嫌被体制束缚而憋闷的;外企单位虽然工资高,但也有受不了高度压力和风险的。

因此,如何选择还要遵循自己的内心,遵循自己的理想,并向着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努力进取,不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最终才能收获自己美好的人生。

如果是小徐老师会选年薪14万的私企,因为我喜欢挑战,喜欢凭个人能力吃饭,不喜欢体制内各种束缚,不知大家会怎么选呢?欢迎留下您的智慧选择。

研究生毕业后,是去年薪14万的私企还是去月薪4000的事业单位?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去私企更好。

一般毕业生去私企和国企无非是纠结于工作的稳定,工作是否轻松和各项福利待遇加班等问题。多数传统的人,认为的所谓国企的优势无非以下几条:

1.工作稳定,正式工几乎不必担心失业问题,大多数国企都养人,温水煮青蛙。岗位也一般很稳定。但你要注意,国企招人容易程度远远大于私企,你的可替代性很强。

2.福利待遇好,而这些看的见的东西,或者组织的活动等,从客观来看实际收获,也就那样,没什么值得吹捧的。可能林林总总最多也就几千元而已。

3.工作压力小,上班稳定,八小时或者更短一切依据国家法律,业余时间不会被打扰,加班一般自愿,请假调休等比较容易。国企一般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压力小,工作稳定。这会消减一个人的意志,同事之间的推诿扯皮等人际关系也是一个问题(当然每个公司都会这样,无论国有私有),国企那些脸皮厚,能说会道,人际关系把握好的人,发展会很顺畅。如果你仅仅把国企当成一个跳板,你不松懈努力进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切记松懈使人堕落。

当然也要重点谈一谈国企的缺点:

1.工资低,而且常年稳定。

2.各种报告,会议等形式化要求在某些国企很严重。

3.岗位稳定。最好把国企当成跳板(两到三年)

下面谈谈私企

工资高,工作时间长而且不稳定,加班可能成为长态,工作和家庭关系处理很难。人际关系主要看能力。

如果你个人是没什么太大追求,对工资要求也没什么,只想平凡一生,国企可以当做首选。

而人一般贪图名利,这样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私企能很好的历练人。如果你还想得到的更多。在面对工作,你首先要审视自己的内心,问你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考虑私企国企这些身在原因。你问清楚你自己了,你就知道是要去哪里了,或者都体验一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