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工作每个月5000元,私企的工作每个月15000元,你会选择哪个工作?为什么?

这个选择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综合个人性格特点、风险偏好、家庭生活需求等多个因素来选择。左手,右手,哪个更好?有时候当局者迷,因为大多数人都想鱼与熊掌兼得,又稳定又钱多。选择职业,还有一个不可逆的规律,比如,你选择其中一条路走,走了几年,再选择回头路就更难了。

5000元工资事业编与15000元工资私企,工资差距为三倍,为什么纠结?其实,就是稳定与不稳定的选择。所以,对追求稳定的人和喜欢挑战的人,可能有不同的选择。比如,有些人天生就不想按部就班、平平淡淡,他们不会选四平八稳的事业编。比如,乖乖女,她们不在乎工资高低,反正争取嫁得好,更看重稳定清闲和安全。

首先,分析,大多数人为什么选5000元事业编。除了稳定之外,还有几大有点:

1.5000元事业编工资,有的隐形收入并不低。比如,全额或者顶格缴纳公积金,有的单位工资不高,但住房公积金就大几千。5000元工资,3000元公积金,实际收入就8000元。

2.长期稳定性。5000元的总收入,并不一定比15000元的总数低。假设,职场生涯10年,每年6万,十年60万元。15000元,今天有,明天无,可能十年总数也不高。

3.时薪对比。月薪5000元事业编,可能每天工作5小时。月薪15000元的私企,可能每天工作12小时。时薪也差不多。

4.兼职收入对比。月薪5000元事业编,比较清闲,如果有点小才华,可以搞自媒体、某宝、短视频等等,搞得稍微好一点,月收入就超过15000元,还有稳定的铁饭碗保底,何乐而不为。

如果你是一个风险偏好大的人,不喜欢按部就班,不愿意论资排辈,不甘于碌碌无为,那么,他可能选15000元的私企。主要也有几点优势:

1.私企现在起薪15000元,说明你的专业还是市场热门专业,发展前途不错。今年15000元,悲观的人想明年可能失业,乐观的人想明年可能涨到2万。五年之后,你的月薪可能涨到3万,那个事业编的人月薪还是5000元。十年后,你的月薪可能涨到10万,事业编还是5000元。当你年薪百万时,你过的人生已经不一样了,没有必要再与事业编对比了。

2.私企不稳定,倒逼你努力工作,不能掉队,不能被时代淘汰,你的知识和能力保持与时俱进。累,可能是累点;风险,可能是大点。但你不会与时代脱节,不会被时代淘汰。你愿意拿着5000元的事业编混日子,还是愿意冒着风险去闯荡江湖?这是两种不一样的人生。比如,一个喜欢仗剑走天涯,一个喜欢酒楼里做店小二。哪个好?

综上,通过以上两个选择的对比分析,你应该明白,到底选哪一条道路,最终要归于你的性格和内心,你到底要过什么样的人生,这才是在深夜里让你默默挣扎的事情。

事业单位的工作每个月5000元,私企的工作每个月15000元,你会选择哪个工作?为什么?

私企有多少人每月开15000元?

你拿有学历,水平平平的事业编制人员每月开税后5000元和有特殊才能,工作在私企月收入税后15000元比较吗?

你知道,在一般私企有学历,具有一级建造师资格证的员工,在二线城市,就把沈阳算二线城市吧,月工资只有七千左右(税后工资)。

你在事业编制单位工作付出了多少辛苦?

月收入5000元(税后工资)。

而大部分人在私企工作的人都是普通打工仔。月收入4000(税后工资)元就不错了。大部分私企不缴纳住房公积金。

你怎么比较。

这种比较没有意义。

成千上万的具有大学学位、硕士学位的年轻人想进事业编制单位工作,是有多难?

大部分有才华,有能力者,不可能选择事业编制单位,这样的人只是少数之少数。

不要把在私企工作的少数精英与在事业编制单位的大部分能力平平者相比较。

进入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大型私有公司有学历,有能力的员工,年薪是30万——100万,都是职场的佼佼者,是少数之少数,你想和他们比吗?是事业单位工作能力平平者能比较的吗?

比较事物,要选准比较对象,把不在同一层次上的人,作为比较对象,就会误入歧途,得出错误的结论。

如果在私企员工“都是”月薪15000元,那么,在事业编制单位一个月5000元,你就会知道怎样选择了。

但是事业编制单位职员一般来说,可以“躺平”。私企员工可以“躺平”吗?

所以,比较对象错误,命题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事业单位的工作每个月5000元,私企的工作每个月15000元,你会选择哪个工作?为什么?

选事业单位!因为事业单位工作很清闲,每个月拿5000,闲得无聊做做副业,每个月还可以赚10000,加起来还是15000。

而私企拿15000,老板肯定要往死里用你,基本上会要求你各种加班,忙得连性生活都没时间,夫妻反目,小孩也没法教育,身体健康更是急剧下滑。

更要命的是,在事业单位,只要不犯错不违规,就是不好好干活也没事,这5000是风雨无阻稳稳到手的。而私企随时可能被裁员,被克扣,也就是说这个月拿15000,明年说公司有困难各种克扣就给10000,再后年被裁掉了。

职场是长期来看的,事业单位是稳定发展,相当于稳步爬山,步步高升。私企那是蹦极好吧,一会高一会低,关键的是到了35岁以后,就没人让你蹦了。事业单位,越老越好,私营企业,越老越惨!

怎么办?心里有数了吧

事业单位的工作每个月5000元,私企的工作每个月15000元,你会选择哪个工作?为什么?

你来问,我来答。

说实话,这是一个形式逻辑中的两难选择问题。因为事业单位尽管工资低些,但收入稳定,预期透明,福利优渥,假期正常,工作强度不高。而私企最明显的特点是工资高,其他事业单位有的,私企能否有保障就难说了。

因此,能鱼与熊掌兼得更好。而非要二选一时,就要看选择人的喜好了。如年龄稍大,喜欢稳定的工作环境,可选择事业单位。如年轻,有职业优势,且敢于创新创业,则可选择私企。

事业单位的工作每个月5000元,私企的工作每个月15000元,你会选择哪个工作?为什么?

事业单位的工作每个月5000元,私企的工作每个月15000元,你会选择哪个工作?为什么?

毫不犹豫选择每个月5000元的事业单位

我曾经在我们当地政府下面的一家事业单位当临时工,从2015年到2020年11月,足足当了5年,为的就是能考上事业单位。

题目乍一看,事业单位的工资远低于私企的,但是其中的“隐性福利”,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

01工资并不等于全部收入,事业单位的奖金、绩效等,要远高于私企

题目中,只是列出了两种工作的“工资”这一项而已,但是我想问的是某项工作的收入就仅仅工资,没有其他的了吗?肯定不是,凡是已经了的人,都知道任何工作除了工作,还有其他各种补贴和奖金

事业单位,除了每个月正常拿到手里的工资外,还有各种绩效、补贴、奖金等,每个月平摊下来的话,绝对不会少于每个月的工资。就我现在所在的事业单位来讲,一个刚转正的基层工作人员,每年的工资加各种绩效和奖金,基本上能拿到16W左右。这还仅仅是基层的工作人员,当上领导后会更高。

那有人会说,我在私企的话,每个月15000,一年不是能拿到18W左右嘛,这不比事业单位单位高?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的话,那就看看下面的内容

02除了工资和其他收入,工作环境等隐形条件,事业单位也好于私企

我们看一份工作,工资收入当然是我们首先要看重的最主要的部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只看重工资收入。我们在一个单位上班,也要权衡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工作环境、食堂条件,甚至是住宿环境等,都是需要我们需要考量的。

在事业单位,工作环境自然不会差,毕竟是政府下面设立的机构、中心,坐的办公室,使用的办公桌椅,操作的电脑仪器,质量都是上乘。除了这些,我们每天还要解决吃饭的问题,事业单位一般有公用食堂,菜肴丰富可口,而且大部分单位都提供早餐、午餐,有的单位连晚餐也会提供,更重要的是饭钱还不贵。另外,对于需要住宿的朋友,有的事业单位还会免费提供宿舍,真的非常香。

而私企就不好说了,工作环境有好有坏,好的私企条件比事业单位不会差,而坏的私企有时连一张像样的办公桌都没有。更别提其他诸如食堂、宿舍等,这些不在私企必须考虑的范围之内,可有可无

03事业单位稳定长远,私企风险大不可靠,两者高下立判

一份工作,是否能够做的长远,是衡量这份工作的重要指标。其实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刚有点起色,突然就遭遇了不可抗力,导致你的收入骤减,甚至丢掉了这份工作。你所有的心血都付诸东流,你唯一的收入来源也不见了。我们能想象,那该是一种多么悲惨的遭遇。

在这点上,事业单位就远好于私企。事业单位,同公务员一样,都属于“体制内”,吃的是“国家饭”,旱涝保收,你的工资收入都来自于财政拨款。你不仅不用担心单位有任何拖欠薪资的情况,更不用担心你会被无缘无故地辞退。只要你遵纪守法,踏实工作,一般都能稳定工作到退休。

而在私企,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私企私企,顾名思义,就是私人的企业,你的老板就是这个公司、企业的头,一切都由他说了算。哪天企业遇到经融危机,或者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坎,甚至有老板的亲戚过来攀关系、走后门,都有可能成为你失业的理由。这样提心吊胆,吃了这顿没下顿的工作,你愿意做吗?

我是@一个临时工,做了5年临时工,2020年11月份通过事业编考试成功上岸,和你一起探讨关于编制的大事小事。

事业单位的工作每个月5000元,私企的工作每个月15000元,你会选择哪个工作?为什么?

事业单位工作每个月5000元,私企工作每个月15000元,工资是事业单位的三倍,你会选择那个工作?为什么?

这样的问题,在前些年非常流行,因为几乎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都会遇到这个选择:有的是父母要求或者建议,有的是自己有这方面的想法。这些年,虽然公务员考试、事业人员招考,已经比前些年有些许的降温,但这样的选择,还是不可避免。

同样的,在前些年,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多的是倾向前者,即毫不犹豫选择事业单位。原因是,虽然相对私企的三倍工资,还有其他方面许多优厚的待遇,事业单位单就一个“铁饭碗”,一个稳定,一个旱涝保收,就足以击退所有的不足。

这些年,这个答案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这个选择,再也不是天然或者自然而然选择事业单位了。更多的人,有了第二种选择,并对第一种选择心里面不以为然,不珍惜,甚至有些排斥。当然,这里面也有竞争大的原因,事业单位招考,是仅次于公务员考试,同样是最难的考试之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选择,更多的人则是有点知难而退,主动放弃的意味。

除了这个原因,事业单位不被更多的人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年公职人员工资平均水平明显处于一个低水准。揭去了神秘面纱,透明化之后,更多的人才知道,原来公职人员的工资,并没有想像的高,也没有多少福利补贴,更没有什么“灰色收入”。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更高的生活需求的逼迫下,公职人员的“铁饭碗”,则显得不那么香了。别说什么福利补贴其他收入了,就是法律规定的节假日三倍工资,那些“白+黑”、“五+二”的公职人员,除了经济发达地区,其他都没有见过。福利补贴的发放,绩效、年终奖的兑现,更是受地方财政限制,能不发的就不发,能少发的就按底线、最低标准发。

再回到工作稳定性上来讲,确实,公职人员虽然现在不流行说“铁饭碗”,但工作的稳定性还是非常突出的。除非自己有醉驾等有心或者无意的违法犯罪事实的,因其他原因主动辞职或者被开除的公职人员,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即使是疫情期间,其他人员在为车贷房贷担心的时候,公职人员却不会为这个发愁,反而有了“六稳六保”,工资收入更有保障了。这方面,确实是公职人员更胜一筹。但现在的企业发展,好的企业,工作同样稳定,为了吸引人才,除“五险一金”的法定保障之外,企业也制订了许多政策,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吸引人才长期服务,促进个人和企业的“双赢”。稳定,已经不是公职人员的专用名词了。

三倍工资的差距,只是起步,公职人员涨工资,实在太困难了,两三年涨几十块钱,上百的机会都非常少。而私企起步本来就高,增幅和实际增长数额,就更不用提了,说不定三五年之后,在三倍的基础上,又翻一番呢。再说了,数倍的工资差距,在企业干十几年,就拿了公职人员一辈子的工资收入,水涨船高,高标准的社保费用,也保证了退休后的生活的高质量不会变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