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没有本事的人越会让人不舒服呢?
让别人舒服,就是一项很大的本事(情商高),有利于把事情办成,同时还能兼顾他人利益,形成双赢局面。让别人不舒服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一是侵犯了别人的利益,无论你情商再高,你占便宜别人吃亏,无论如何别人不会舒服;二是管理严格,让人感到没有时间自由或者没有自尊,即使你管理严格是为了他好,他依然不舒服;三是没本事的人故意让别人不舒服,别人不舒服,他感觉自己才舒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心态,大家都不舒服,泥地里滚猪都脏才好呢。
自古以来有一句老话,话糙理不糙: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没本事的人,让别人不舒服,主要有三种心态:
一是无知者无畏。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怎么让别人舒服,有时候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做。由于没本事,往往见识短,格局小,小里小气,让别人不舒服。举一个例子:我们去参加婚姻,你的穷亲戚往往大呼小叫,招呼你快过来抢座,这桌的肘子大,你快过来坐啊。一群人看着你们,你觉得丢脸,他觉得还是为你好呢。
二是嫉妒眼红心理。没本事的人,一般不反思自己的没本事的根源在哪里,而是怨天尤人,别人混得比我好,都是别人走了歪门邪道。我不屑同流合污,所以我混得不好。比我混得好的人,没一个好东西,所以,他仇恨别人。我都混成这个样子了,凭什么让你舒服?有时候,就是一种眼红嫉妒加仇恨心态吧,非要折腾点事出来,让大家都不舒服。
三是逆反心理,引起注意。没本事的人,首先不会顾全大局,因为他是被群体抛弃冷落的人。比如,一个团队里,最没本事的人,往往脾气最横。别人迁就他,他以为别人害怕他,害怕他什么?害怕他搅局,有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你们认为我没本事,瞧不起我,我偏偏逆反,做出让你们不舒服的事情来,引起你们重视我。比如,一个好事,他偏要阴阳怪气说风凉话,故意拖后腿,搅黄了才好呢。这样,你们就知道我的厉害了吧。好事,我不会办,但我会坏你们事。
其实,我们普通凡人,没本事的居多。大多数凡人,都是本本分分的,不惹事,不招事,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一般不会故意让别人不舒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让老百姓不舒服,回到文头,因为他们侵犯了共同资源,侵害了普通人的利益。这样的恶人,凭什么让他们舒服;让恶人舒服,就是普通人的懦弱。
为什么越没有本事的人越会让人不舒服呢?
1:送小外孙上学,每天7点50到校,离学校100米远的路上,有一些做买卖铺面房,文具店,美发店,蛋糕店等等,有一个中年男人,负责这些门店的卫生保洁。每天7点半扫地,这段时间,是送孩子的高峰,车水马龙,可是负责扫地的中年男人,把几个垃圾桶,摆在路口,造成拥堵。天天如此,有一天,我7点来到这里,发现扫地的人早就上班了,他坐马路边抽烟,侃大山,也不扫地,专门等人多了,才站起来干活,先奔向垃圾桶,一个个往路口推,然后,拿起扫把开始扫地,尘土飞扬。那些送孩子的家长,为了躲开尘土,一个个领着孩子跑,真是不易。等到了星期六日,这个中年男人,7点以前就把大街扫完了,也不折腾垃圾桶了,不知什么心态。
2:楼上有一老邻居,五十多岁,他们的女儿三十多岁,没结婚,也没对象,把头发剪的很短,她的工作是送外卖,带上安全帽,骑上摩托车,就像一个小矮个男人,每天上下班,没有定时,一上楼就扰民,从来不带钥匙,咚咚敲门,父母开门晚一点,就骂骂咧咧。做为一个北京女孩,真是少有,不可思议。
3:我的一个小叔子,生来有点残疾,走路不稳,20多年前也结婚了,媳妇稍微有点矮,总的来说还行,也有了女儿,生活的挺幸福。可是,小叔子不知天高地厚,还沾花惹草,为了吃喝不花钱,勾搭卖早点的小姑娘。过几天,人家不理他了。又找卖煎饼的聊天,站在人家旁边不走,吹牛,帮人家收钱。特别烦人,媳妇也跟他离婚了。现在,我们都不理他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没有自知之明,喜欢哗众取宠,一点智商都没有,就别说情商了。
为什么越没有本事的人越会让人不舒服呢?
首先,一个没有本事的人,本来就会招的别人的消极情绪。因为面对着的这个人,可能某些技能不达标,这时候,可能团队里的人就要对他这些技能的提升,费上一些心思了。
费心思,在团队里,都是让人觉着有些麻烦的事。
而如果这个没本事的人,态度积极也还好。如果这个人本身的态度就非常消极,那就会招来大家更多的反感。
而往往这些没本事的人,好大一部分就都是态度消极的人。
没有本事,于是容易有焦虑、压力、不安的负面情绪,一有这样的情绪,人就会开始对他人的行为进行不友好的解读,而这样对外界的解读,导致了这些人,心里就会愈发的产生不安和自卑,导致这些人再和他人的相处过程里,就更加不自然。
所以,对于这些既困于自己技能又困于自己心态的人来说,应该是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只要想改变,就先从一个方面开始着手用心做起。直到用心做好的这一方面,足够带动起自己另一方面,然后鼓动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为什么越没有本事的人越会让人不舒服呢?
最为核心的原因:因为别人不喜欢、不认可、不信赖、不舒服,所以才不能成事儿!因此导致了最终表现为“没本事”!这是互为因果的事情!
逻辑不要搞错了!!!正确的逻辑是——错误:因为没本事而不招人喜欢、让人不舒服。正确:因为不招人喜欢、让人不舒服,所以无法获得资源的支撑与帮助,从而无法取得成就,这才表现为“没本事”!不要“倒果为因”的思考问题哦!我们只有搞清了事物、现象的逻辑,才能真正认清自己的努力方向!
弄明白了、接纳了老鬼上面的观点,下面的内容才有意义!
一、一个形象、性格、行为方式,不被他人接纳的人,不可能获得资源支撑以积累人脉为例子来说明——
一方面我们知道“人脉,是因为双方有资源、价值可以交换”;另一方满也要清晰的知道:作为草根的我们,暂时是拿不出什么有实际价值的“硬货”和他人交换的!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
1、自己的态度、行为方式、与人交往的表现,让他人愿意接纳我们。
2、每天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每天积累自己的能力、实力;
3、让他人看到我们每天的进步、看到并且感觉到你的未来无可限量!
4、用别人能够感受到你未来是有价值的!这是现阶段那些“高”于我们的人愿意和我们建立关系的关键!
因此,自己要先做到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真诚、谦和,让别人看到我们“懂事儿”,让别人感受到我们为人处世方面是让他人舒服的。
没什么本事,还牛哄哄的,还觉着看不上这个、瞧不起那个、好像可以对任何事物指点江山、品头论足,做事儿还斤斤计较、没有格局、不懂换位思考,什么人能喜欢呢?
没有这个作为支撑,自己目前阶段有没什么本事……..谁愿意和你相处呢?
所以,调整自己的逻辑:别以为所有人都瞧不起没本事的人,而是因为自己从开始之初的行为、言语、习惯不被别人认可,所以没有得到资源的支撑,不成事儿的结果,就会自然发生了!
二、清晰的知道“为了将来成事儿”现在该怎么想、怎么办,才是重点我们不要在这种“果”、这种现象上耿耿于怀了,也不用因为这种题目上所呈现的现象而感慨了。要真正的思考“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身为草根的我们,现在阶段怎么做才能让其他人愿意接纳我们、信赖我们、看好我们,这是思考的重点,也是行动的重点。
三、并非所有没本事的人都不受人待见、喜欢,这个要搞清楚每个人的人生追求是不同的,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有些人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在我们看来“没什么本事”,但人家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与意义。
因为“本事”没有明确的标准,不见得是财富的多寡。
因此,你会发现,一些财富平平,但生活淡然的人。他们的学识、能力其实很好、很高,也能够给予他人在思想、理念方面的指引。
亦或者他们确实很多方面不如别人,但自得其乐,也是值得尊重甚至羡慕的…….
思考任何问题,都是为了能够从问题中获得启示、启发,从中得到对我们未来成长、发展有益的东西。
如果一个问题的思考、联想,只会让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形成更多灰色、晦暗的结论、思想,那就没什么意义了,只会让自己失去生活的、职业的动力。那种思考方向、角度,毫无意义,放弃就好。
以上供参考。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也欢迎留言、提问,老鬼会尽力整理成文章、视频、问答等形式进行分享。越多分享,越多收获!为什么越没有本事的人越会让人不舒服呢?
《为什么越没有本事的人,越会让人不舒服呢?》原创作者:陈旭
01现实中,不懂事的,没本事的人很多。有朋友问:
【网友提问】为什么越没有本事的人,越会让人不舒服呢?能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相信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让人不舒服的,素质低的人”。
今天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件事,是他在网上看到的,这件事内容是:
同事彩票中奖请客,一人狂点生猛海鲜,结果同事扔下800元走了,他做的对吗?同事买彩票中了一千块钱,大家起哄要求请客,结果一同事猛点贵菜,估计需要三千多,中奖同事没吃扔下800块钱走了,场面很尴尬,后来大家AA了。这件事中,不用陈旭来说,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中的负责点菜的人,做人做事太不地道,可以说是极品奇葩。
只要是正常人,就会考虑别人的承受能力和心里价位。
同事中奖请客,本来是想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大家,请大家吃一顿,同乐。这个心理底线,就是中奖的金额,所以我们点菜,绝对不能超过1千元的金额。
如果故意点菜超过中奖1千元的金额,说轻了,这是不懂事,说严重了,这是心胸狭隘,小鸡肚肠,故意给人添堵。
但就有人这么不懂事,别人中奖1千块钱,他点3千块钱的饭菜。
这种人,就让人不舒服。
02为什么现实中会有“没本事,说话做事让人不舒服”这种人?为什么,现实中,那些越没本事的人,做人做事,就越会让人不舒服呢?
这是因为,从功名利禄,从赚钱的角度来说……
现实中,我们说一个人有本事,通常是指这个人善于升官发财,有钱有权。
而我们说一个人没本事,通常是指这个人不会赚钱,也不会升官,不会巴结领导,团结同事,导致自己一事无成,穷困潦倒。
本事,一般分三种……
第一种本事:低级本事,各种专业技术技能;就是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比如电工,汽车修理,程序员编码能力,等等,这是专业技术技能,是最低级的本事;
第二种:中级本事,各种人际关系技能,各种管理技能,各种办公室政治,权术谋略技能;
第三中:高级本事,各种概念技能,各种认知能力。比如,能提前预测未来,就是高级本事。这一点,我以前提前预测过很多事情,最后都兑现了,我不说大家也知道。
说话做事让人不舒服的人,本质是人际关系不好,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啊,那种“没本事,还让人不舒服的人”,其实就是缺乏第二种本事,中级本事,也就是缺乏人际关系技能。
03那么,现实中,为什么会有这种素质差,说话做事让人不舒服的人呢?其实这是社会地位和阶层导致的。为什么陈旭这么说?
其实道理是这样的,我们想一下就明白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上过小学,中学,大学,对吧?
我们想一下,学校学习的同学里面,小学里面,会不会有中学生?中学里面,会不会有大学生?
有人说了,废话,优秀的小学生,都通过升学考试,成了中学生了;优秀的中学生都通过大学高考,成了大学生了。
现在我们要说的是,这就对了!
同样的道理,掌握自然科学技术技能的人,都是员工;而掌握人际关系技能的人,都是班长,主管,经理这些中基层管理人员;掌握概念技能的人,都是公司高管,老板之流。
所以,员工里面能掌握人际关系技能,也就是中基层管理人员技能这种第二种本事的人,是很少的;偶尔有员工掌握了“第二种本事,人际关系技能”,也会被提拔成管理人员。
这就导致员工中掌握人际关系技能的人比较少,所以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周围同事都是一些不会说话做事的二愣子,他们一开口就得罪人。
原创作者:陈旭(ID:tulongys)
●我是陈旭,网名屠龙有术,我打工时,创造过5年从员工升职到私企老总级别的成绩,现在我是老板,别墅业主。如果你觉得我讲的话有道理,记得点赞、关注、加我哦!为什么越没有本事的人越会让人不舒服呢?
没有本事没出息,实际上我们给别人贴的标签,是一种评判心理谢谢邀请!什么才算是有本事呢?每个人对于本事的定义跟标准不太一样,有的人可能认为像马云李嘉诚这样功成名就才叫有本事,有的人能买房买车他也算是本事。有些人成家立业后老婆孩子热炕头,也算是有本事。还在某些特殊的群体里面,坑蒙拐骗,也是一种有本事的表现,油嘴滑舌也是个有本事的表现。
也许要表达的是人格失调或者人格障碍患者我想你应该表达的这种没本事是一种思想上的不进取,是一种心理上的落寞消沉,是与团体的格格不入,以及由于这种不自知所导致出来的盲目自大,唯我独尊的偏激跟执拗。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人格失调(严重的是人格障碍:表现出狭隘固执偏激睚眦必报等极端性格),人格失调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缺乏了同理心,他们很难融入这个社会跟群体,当你在讨厌他们的时候,他也在讨厌你。当你在评判他们的时候,他们在批判你。如果你代表的是社会的大多数,那么你遵循的这种标准是整个社会的公德或者叫法律底线。实际上就跟他们遵循的标准是相冲突的。比如说像,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高铁上的“坐霸男”就是人格失调的表现,它会激发普罗大众的厌弃的心理!
评判心理源自于原生家庭的限制性信念那么评判心理来自于哪里,在意识疗法里面提到,这源自于原生家庭里面的种种限制性信念,比如说我们的父母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就会将这种正直的信念教导给我们的下一代,我们会遵循这种信念去生活,只要是正直的人,我们就会觉得非常的融洽。相处得非常的愉快,如果对方是一个不那么正直的人,圆滑的人,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有种抗拒感,我们也不太愿意跟他打交道,我们在心里面升起评判,让我给他贴一个圆滑的标签。
如果反过来,当整个周边风气都不好的时候,你还是非常的正直,那么他人就会给你贴上一个顽固的标签。前几年曾经的一个来访者,他跟我说他们当地人,几乎每家都从事制假售假的业务,这让他感到非常的痛苦,因为他父母教了他从小就必须要光明正大的去做人。他每年回过年都不敢回家,因为会看到从小一起长大的人,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七大姑八大姨都开着豪车,在他面前炫耀,他隐约感觉别人给他贴上了没出息没本事的标签,只好常年背井离乡,因为成败论英雄也是每个人心中的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导致的评判最后会落在好坏对错善恶的标准上,并拔高这个标准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对错的标准,好坏的标准,善恶的标准。这就是形成我们的限制性信念,我们必须依照这个标准去生活,正因为人类有了这些信念,我们才有可能不会被大众的群体无意识所裹挟,陷入盲目和冲动当中。一个有信念的人他是不会随大流的。但是他给人看起来比较执拗,比较顽固,比较不合群。
同时我们会不断的美化我们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将它无限的拔高,同时一旦谁违背了这个标准,他就触犯了高压电,我们就用最恶毒的标签贴在他身上,那么其中没出息没本事就是比较恶毒的标签!
有时候并非是对方人格失调而仅仅是我们的评判心理而已汉高祖刘邦年少的时候非常的懒散。在乡间不懂得经营,也不会干活,没有任何的收入,混迹乡邻偷鸡摸狗。在别人看来,这是典型的没有出息,没有本事的无赖。引起了乡邻的反感,甚至包括了自己的亲人。
刘邦经常到自己嫂子家蹭吃蹭喝,时间一久嫂子也十分的厌恶他,每当他来吃饭的时候,故意在厨房里面将锅碗瓢盆弄的响声震天,过一会给刘邦说家里没吃的了,把刘邦弄的非常的难堪!
那么刘邦算不算是人格失调患者呢?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在他的乡里,在这个群体里面,他就是一个不合群的人,但他不是一个人格失调的人,他能够审视自己,他知道想要做什么,他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氛围,所以他勇敢的去寻求这样的氛围跟机遇,人格失调患者他只会怨天尤人,他把所有的责任怪罪于这个社会,他不会主动的去调整自己适应这个社会,或者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土壤。
那么刘邦是不是一个没出息的人呢?在他的乡亲以及亲人看来一个人不事稼樯游手好闲,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没出息没本事的人。这是他们心目中的限制性信念,或者是评判的标准,跟上边那个背井离乡的青年是一样。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来,他是不是个没出息没本事的人。我想不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了吧。
如果我们不去评判一切,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价值这个世界上,我们努力保持对别人的尊重,可我们也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核心就是我们的限制性信念,如果我们不去评判一切,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价值,表面上我们去不去评判,但实际上我们心里还是对号入座的。所以在某些时候,评判是必不可免的。
那么在意识疗法里面提到,我们要觉知,觉知就是跳出来,就是带有意识的来和看,我们跳出这些二元对立的标准,当你跳出来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些标准都是不客观的,基于这种不客观头脑思维,你会表现出比较刻薄尖酸,那么这样只会带来情绪上的对抗,你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背景跟他的生活的经历都不同,所以他们内心的标准也不一样的。
评判的结果就是给人贴标签,给人分门别类,所以才有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实际上儒家里面强调君子群而不同,就是教导我们不用去批判别人,不要以貌取人,不要给人贴标签,所以当你在心里升起评判的时候,一定要觉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对方,也许你会发现你曾经没有发现的优点。
如果面对的是人格失调(或人格障碍患者)必须要真诚的指出不要私底下评判当然还有种情况,如果他的确违背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或者一些法律底线,那当然是必须制止的!让他知道,这是社会运行的一些规则,他违背了就必须接受惩罚。而不是压在心里,私底下对对方怨恨有加,给他穿小鞋使绊子,这就是比对方还要小人的做法,只会加深彼此之间的厌弃跟仇恨。有些人格障碍或者是人格失调患者不是他们愿意这样,而是他们不自知,是他们原生家庭里面教养方式出了问题,他们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适时的提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你的出发点必须要是真诚的,就像王阳明先生说的那样,你的本体光明,你所有的出发点才是光明的,如果你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批判而批判,那么你只会变得刻薄至极!
同样的,如果我们是一个有自知的人,我们不要活在别人的评判当中。谁都无权评判你,也许他听过你的事情,但是他们感受不到你的经历。你只是在走与众不同的一条路而已,真正能够评判你的人,其实只有你自己而已。比如你喜欢穿粉嫩色的衣服,只要不要妨碍到别人,那就是很好的,那就是跟道德无关的,你就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评判我,因为只有我可以成为我,他那个评判是猜测,没有人可以评判你,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你可以成为你,他人评判是猜测。
陈了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意识疗法创建者,自我心理疗愈发起人,意识疗法跟森田疗法认知疗法CBT一样是心理疗愈的体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唯一不同的是意识疗法它是自我心理疗愈的体系,旨在成为自己的心理疗愈师,处在各种心境障碍下的人们,肉体的痛苦可以通过生理治疗,而心理上的痛苦是持久的深远的,当每个人长大时都会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受苦似乎是身而为人的一种常态。通过意识疗法的践行让更多处在痛苦煎熬中的人们,获得内在活出自我的力量,不困于情不惑于心的力量,不恋过往不畏将来的力量,出离头脑活在当下的力量,成为自己的心理疗愈师!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