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职场中老员工休产假4个月,新员工顶替其工作却被辞退,怒删公司全部资料?

最近网上职场文经常有“老板训斥员工,员工辞职后,怒删资料,老板哭惨了”等之类的故事,得到了许多跟帖支持。职场火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切莫这么做,因为这么做是违规违法行为,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第一:要知道工作资料不是私人物品。

题主所提的老员工被新人顶岗,一怒之下,删除公司全部资料。这是典型的法盲,如果公司报警,该员工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这些资料,比如是核心技术资料、核心机密资料,吃牢饭都是可能的。如果因为删除资料,造成公司经济损失,公司可以追诉经济赔偿。公司的资料,在你的电脑里,哪怕在你的私人电脑里,也是公司的资产,而不是你个人的私人物品,你删除资料,等于损害公家资产。

第二:如果资料中有机密文件,将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

如果只是公司的一般资料,责任估计要轻一点。如果是公司的机密资料,这个问题就严重的,严重的要触发刑律。你删除资料后,对国家和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如果是核心机密,你说删除了(公司可以报警说你失密了),如果不能有效提供证据,公司可以判定你失密或者泄密,你将承担刑事责任。

第三:这种不理智的行为,破坏你的职业形象。

这个员工怒删公司资料,完全是泄私愤,损人害己。这样行为,在这个职场圈子里,基本不要混了,没有哪个公司敢再要你。不理智,爱报复,这样的标签一旦打上,在圈里里是摘不掉了。公司会想,哪天得罪她,她会做出过激的举动,造成公司损失,与其防范不如不招录。

第四:女工休产假回来被顶岗,可以要求公司合理安排职位。

女工与公司都应该互相换位思考,女工要替公司着想:自己休息四个月,这个岗位肯定要被顶替,否则公司怎么运转。公司要替女工着想:女工休假回来,最害怕没有岗位了。所以,公司更应该主动一些,给女工合理的岗位安排,保护好妇女的生育权益。如果公司安排的岗位不合理,女工有权去劳动部门申诉,责令公司进行合理安置。

综上,这种怒删公司资料的行为,极有可能触犯法律,即使没有那么严重,也是损害公物的行为,退一万步想,怒删资料的行为,肯定会激怒公司,那么你的职场形象就会“恶名远扬”,不利于你重新寻找工作。

如何看待职场中老员工休产假4个月,新员工顶替其工作却被辞退,怒删公司全部资料?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身为一个职场老员工,应该很清楚他所在职场的一些情况。无论是部门主管还是职场老板,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目标的。

老员工休产假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他的产假一休息就是4个月,而在这4个月里,她对公司没有产生任何的利益增值。

而且有一位新员工却顶替了她的工作,而这个新员工在这4个月里逐渐熟悉了老员工的工作,而且新员工的工资绝对会比老员工的工资要低。这个时候公司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心思,那就是要辞退老员工,留下这个新员工。

因为新员工已经熟悉了老员工工作,同样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利益,创造工作上的价值,而老员工已经有了孩子,不可能把全身心放到工作上去。

以前新员工在考察了一段时间,现在完全熟悉了老员工的工作。如果换做你是领导,你也会让新员工代替老员工,这也是职场利益的趋势。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女人,很多事情是很麻烦的,就算她回到自己的岗位工作,为了孩子也需要经常请假,心思根本就不在工作上。如果单位用这样一个人,很可能在工作中出错,或者是降低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无形中给公司造成了损失。

但是这个问题里面,公司直接把员工辞退了,做的事情有些太绝了,也有些太直接了,没有给老员工留下一点面子,毫不讲人情,这是公司做的唯一不足的地方。

如果换任何一个员工,心里都会非常窝火的,毕竟一个员工在家里歇产假,那是国家的法律规定,任何公司改变不了。

而公司选择辞退,这位员工确实显得过于无情了。公司完全可以用一些变通的方法,让这个员工去其他的岗位,适当的降低他的工资,也比直接辞退人家强。

而这位员工一怒之下删除了公司的资料,她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如果真要和公司打官司的话,就算她再有其的理由,吃官司是避免不了的。

而且无论是公司还是这位休完产假的女员工,所做的事情都有些不太委婉,不能够平心静气的把事情商讨清楚,合理解决,都是采用的最极端的方式,冲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来这个公司的整体素质不怎么样。

而女员工直接删除了公司的资料,根本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可以说从她的性格上就能够看出来,她到哪个公司都不可能在那里干的时间长,和公司闹矛盾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身为一个生产过的母亲,很多人是可以理解的,她完全可以辞职在家里看孩子,没必要非得去公司工作。这只能说明他家里的老公太不会来事了。

也能够从侧面反映他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太好。也许失去这份工作对他家里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无论怎样这个事情双方都是不对的,遇到这样的事情,双方都应该心平气和的把事情商量清楚。而这里那位新来的员工是无辜的,不能够对人家有什么怨气,主要有原因和矛盾,还是在公司和这位生过孩子的员工身上,双方都是有责任的。

个人感想。

从这个问题中,很多人都能够感觉到这个公司做的事情有些太绝了,不替自己的员工考虑。但是从公司的利益角度来考虑,那么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公司以后的工作和某些岗位的工作效率,但是这个问题确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在这里想的是,这个事情反映的并不是谁有理的问题,而是在双方处理问题上都不能够冷静下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却把事情做得太过于极端了,影响到双方的情绪,这才做出了那些不理智的行为。

所以无论是任何人在决定一个事情之前,都应该三思而行,在考虑清楚以后再作出决定。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够满意。

在职场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委屈,都应该冷静的考虑、认真的对待,不能够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铸成大祸。喜欢的朋友请不要忘了点赞,关注,评论哦!

如何看待职场中老员工休产假4个月,新员工顶替其工作却被辞退,怒删公司全部资料?

“职入龙门”观点:我想说这位年轻人干得漂亮!虽然怒删资料的行为不对,但情有可原!谁让不作不死的领导以为新人都是‘软蛋’好欺负呢!活该有此一劫!希望管理者们都能引以为戒!切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愚蠢到把员工逼急了!代价太大不值得!一、千万不要以为爬到高位就能操控一切!如果你的目标不够坚定,位置坐的越高,狂妄之心越会为你提前种下‘祸根’的种子!

不可否认,该领导采用新人顶替休产假老员工工作是降低用人成本、不影响工作进度的‘两全’手段!

但员工是人,不是机器人!不会完全按照领导的指令和意志行事!

哪怕当初你直接挑明招聘他的目的:临时顶替休产假的老员工直到老员工归位!

新人依然会在明知自己是‘临时替代品’的情况下,对这次短暂的工作机会寄予希望!因为她们渴有机会展示才华,获得想要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才是广大‘临时工’(含劳务派遣人员和未签合同人员)的真实心声!

只可惜很多公司领导都不懂得换位思考,总以为自己在临时工面前无所不能,可以任意妄为!在一茬又一茬临时工心中种下了与日俱增的‘复仇’火种!

但,从题主怒删公司全部资料的行为来看,显然领导在当初招聘时压根没表明险恶目的!估计又是给人家一通画大饼,把人家当傻小子忽悠!

那现在年轻人也不傻,当得知自己是‘临时替代品’时,肯定会找领导问个究竟。而领导就又一通忽悠:你的工作能力比休产假的老人好多了!你大胆在这个位置上好好工作!等她休假回来,我就把她打发做其他工作……当人家信以为真拼命卖力工作时,领导又怕得罪老人背后的靠山,选择在老人回归的前两天,随便找理由把人家开了!妥妥的卸磨杀驴行为!

本以为此新人会像其他‘软柿子’一样忍气吞声,没想到这是一位鱼死网破的硬茬!

当发现自己的真心和梦想被领导多次戏谑和践踏时,他才决定要‘替天行道’报复领导。

而且新人删掉全部资料也说明:这家公司文化很凉薄,因为正式员工会鄙视所有没有正式编制的异类!在这种畸形企业文化的沁润下,新人怎么能有归属感?这里的冷漠和无情让他感到绝望,于是后面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总结】历任管理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下属做出伤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因为这代表领导无能!即使你甩锅给新人,做为他的领导,你依然难辞其咎!

你的价值依然在大BOSS心中一落千丈了!因为你无能到连个新人都搞不定,还拉着公司和你一起‘陪葬’,简直愚蠢至极!

试问,哪位老板花高价钱请管理者是为了增加公司损失,给自己添堵呢?不都是希望他们运用成熟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动员工积极性、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提升业绩,创造更高利润吗?

而此位领导却人因学艺不精激怒新人,让公司付出惨痛代价!由此带来的公司业务停滞以及恢复资料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不是领导甩锅给新人就能完事的!

要知道公司全部资料是各部门集结多年的工作成果和核心机密,想要全部恢复除了靠技术人员的快马加鞭,靠各部门人员的积极配合、还需要大量时间。这等于是逼迫公司暂时停业,因此会影响一大批人拿到当月奖金和工资,大家不手撕了你才怪!

你辛苦在公司经营的口碑和人脉会瞬间崩盘!就算老板不制裁你,同事同僚们也会从此忌恨你、孤立排挤你,你一样待不下去会自己滚蛋!

你看,这就是你狂妄惹怒新人的后果。

人家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反正这份工作没前途,大不了从头再来!哪怕因为冲动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也是他需要磨砺和成长的部分。

而曾经作威作福的你,其实是最输不起的!

因为能坐到领导位置的人,年龄都基本在30上下。你在原公司如鱼得水更多是因为有人脉关系。一旦因为这件事得罪全公司的人,那你的人脉关系就会断裂。你必须重新找工作、重新搭建新人脉关系。而且你还要抵御中危机带来的职业和年龄贬值,被迫与新人一起竞争低薪职位……所以,这场因狂妄引发的‘争斗’最终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二、管理者既不会沟通又缺乏情商和谋略,天天只会狐假虎威,活该有此一劫!

我相信新人开始可能不知道自己是‘临时工命运’,但随着时间推移,再傻的人也会从团队蛛丝马迹中看出领导意图。

此时,就是领导做思想工作的最佳时机!

毕竟,你此时无人可用,还需要新人顶替老人工作。

这种心理虽然很龌龊,但也要学会从共赢目标角度去安抚新人的心,让他安心工作!即便最好还是要辞退他,也可以选择更温和的方式!而不是生硬‘一刀切’!

他似乎只把新人当三岁小孩忽悠,甚至连正式劳动合同都没和人家签,工资更是没保障,早早做好了随时踢出局的准备!

如果该领导做到这种水平,那我真的要鄙视你的专业能力了!

因为你能比普通员工薪水高,就在于你会驾驭人心、润滑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矛盾,让员工创造更大价值的驭人之术!而你看看自己做到什么了?

除了维护一些有正式编制的老员工们,继续保持老年工作效率以外,对于能创造更高价值和效率的新人则一直保持‘卸磨杀驴’的态度,这样你的团队怎么能有战斗力?能持续创造新价值呢?

但凡你情商高点,眼光长远点,也不会把新人逼到鱼死网破的程度呀!

可见这位新人对自己不公平的待遇和领导同事冷漠的态度,心寒不止一天两天了!

要知道:管理也讲究细节决定成败!

领导的成绩是靠员工创造的价值体现的!当然领导的无能也是靠员工毁坏公司利益的大小体现的!

所以,在你无视一位不起眼的新人时,你辛苦多年建立的管理品牌已经出现裂缝了。而你还沉浸在狐假虎威的‘权力光环’中,每天还继续为了维护价值低的员工而努力,那你注定德不配位、迟早要离开领导岗位,冷却反省!

你被踢出局只是早晚的问题!

“职入龙门”最后总结一下:

员工和公司要是闹到两败俱伤的程度确实很令人惋惜!我特别心疼这位新人!

因为任何困难都不值得我们以个人前程甚至法律责任为代价换取!公司违法,我们就搜集证据告他!领导渣渣,我们就斗智斗勇绊倒他!总有办法能帮我维护个人利益!

另外,身为领导也要引以为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以逼疯员工为荣!

你把人逼到绝路,人家就会和你拼命!最后你辛苦建立的事业和品牌就会顷刻间倒塌,不值得!

做领导要用脑子管理,而不是靠狐假虎威横行!

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如何看待职场中老员工休产假4个月,新员工顶替其工作却被辞退,怒删公司全部资料?

无故解雇新员工属于违法行为,离职删除资料也不合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结合处理劳动纠纷的实务经验,分析建议如下:

1、员工生育应享受哪些产假待遇?女职工产假期间享有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来替代生育产假期间老员工岗位的新员工,单位无故辞退合法吗?用人单位在员工无过错的情况下,解雇这样的员工,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单位这样的行为涉嫌违法解除。

3、被辞退的新员工如何维权?被辞退的新员工,在与用人单位协商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尽快申请劳动仲裁,可以主张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

4、员工删除公司资料是否合法?将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员工删除公司资料的行为不合法,涉嫌侵害公司的财产权利,将dui去承担赔偿责任,譬如资料恢复的费用或者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将应由删除资料的员工承担。

如何看待职场中老员工休产假4个月,新员工顶替其工作却被辞退,怒删公司全部资料?

赔钱

如何看待职场中老员工休产假4个月,新员工顶替其工作却被辞退,怒删公司全部资料?

我来回答你的提问,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典型,每个公司都有可能遇到这种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1.公司存在管理缺失,招人时,故意隐瞒代岗这件事

很多公司的老板,把新员工当成替代品,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把新员工摆正位置。所以,老员工休产假,就从人才市场上招个新员工回来几个月,哪怕能力再好,挺适合那份工作的,他也会炒掉新人,再用回老员工。其中的原因,就是老员工用习惯了,觉得省心。这是一。

其二,是因为招工前已经设定是招来暂代工作的人,不管你做得怎样,都会让你辞职。从一开始,就没让你在公司里继续下去。是人治思维在兴风作浪,是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使坏,根本不是以制度来管理公司。

2.怒删文件是不对的,这是另外一个性质的问题,不能以错制错。

从代岗这件事来看,工厂的初衷就是错的。我们可以就事论事,就这件事追究工厂的责任,直至赔偿。但是把四个月工作的文件删除,这不是明智之举,这是另一个性质的问题。

做这些工作,工厂已经付给了你薪资,你的劳动得到了公司的尊重。不能因为离职而删除,这违犯了职业道德。无论是从道德还是法律层面来讲,都是行不通的。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遇到这种事情时,一定要冷静对待,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工厂的失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