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高铁上拒绝与老人换座位,而遭一群老人“群攻”,如果是你你怎么做?

一排三座,年轻人的座位靠窗,老人座位为中间那个,老人先到座位直接就坐在年轻人位置上,年轻人到后礼貌提出靠窗位置是自己的,老人说你就坐这个吧(中间的那个座位),我跟你换一下,年轻人说我买票的时候特意选的靠窗,我要坐自己的座位……然后一群老人(都是当事老人的朋友)开始围攻年轻人了。最后叫来列车员年轻人才坐回自己的位置。

我挺佩服这位年轻人的,最终依靠“法制力量”(列车员凭票就坐)坐回本该就是自己的座位。所以说,现在一些年轻人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尊重秩序。如果是我,我肯定是忍气吞声,给老人让座,毕竟我还要顶着这么大个“尊老爱幼”的美德大帽子呢吗,何况我也犯不着与一群老人斗嘴,赶紧让座,免得争吵和生气,对我这样的不老不小的青壮年人来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是性价比最高的策略。

那么,对这件事来看,到底是年轻人不尊重老人,还是老人为老不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的观点还明确,在尊重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再倡导尊老爱幼,抛开社会秩序这个前提,片面的批评年轻人不懂事、不尊老、不文明,是错误的思想。

为现在年轻人尊重社会秩序的行为叫好 。有人总说,这一代年轻人是什么垮掉的一代。其实,我实事求是地说,这一代年轻人的社会素质越来越高,肯定比那一批老人的文明素质要高。比如,现在小孩子看见爷爷奶奶闯红灯都紧紧拖住,小孩子看见爷爷奶奶乱丢垃圾都会阻拦,城市里的年轻人等公交都排队了。这就是说,现在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对社会秩序的尊重,已经达到了西方国家的文明程度,但是老一代的社会文明水平还是停留在上一世纪呢。

老一辈人,由于受过资源短缺的苦,脑子里已经深深刻下了“抢资源的弦”,任何时候都会自觉自发地抢占资源,明明排队也不长,偏偏要让别人让给他。明明座位靠窗不靠窗也无所谓,偏偏就觉得年轻人就应该让着他。看见地下有废纸壳子肯定捡回家卖钱。看见免费领鸡蛋和挂面,可以排一天队。所以,他们脑海里认为,什么东西,都要抓在自己的手上才算自己的,什么资源都必须让给他们。

有一个笑话段子:广场舞大妈大爷驱赶打篮球的小伙子,就是这样抢占资源,别人就应该让着他们的思想认识。而他们自己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全然不顾周边居民的休息。所以,有人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原来那一批穿喇叭裤跳霹雳舞的坏小子变老了,还是一拨人,只是他们变老了。这就是“资源抢占心态”的真实写照。

现在的年轻人相反,从小衣食无忧,丰衣足食,没有“抢占资源的意识”,所以更加尊重社会秩序,更加尊重公平公开,更加尊重诚信守诺。这就是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反,上一代老人的文明素质真的需要与时俱进了,不愁吃不愁穿,何必与年轻人斤斤计较呢。

那么,该不该不尊老爱幼呢。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绝对不能丢,但与尊重社会秩序这个前提不矛盾。前提是双方共同尊重社会公德和秩序,然后年轻人要懂得尊老爱幼。具体上面这个实例,老人可以与年轻人商量,征得年轻人同意,是可以调换的,如果这个老人就有抢占资源的意识,年轻人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无可厚非。“我就是不让,让列车员来判断是非”。列车员这时候只能作为秩序维护者,按照车票坐号来执行,这就是社会秩序的力量。在大的社会准则之下,谁也不能范围制度的约束。

在这个大前提下,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街,这些讲文明讲礼貌讲传统的好人好事当然还是要大力提倡。前不久出现了许多老人强迫年轻人让座的争议,其实有许多都是对年轻人的误解。有许多就是因为看不惯老人的强制性要求才拒绝的。我让给你是美德,不让给你是因为我也累了。但你强迫我让位,这就是破坏了社会秩序,我即使让了位,你还在旁边埋怨为什么不主动让。老人这个心态,就非常不好了。

总之,希望上一辈的老人家,社会公德社会文明的素质,真的应该与时俱进了。你尊重社会秩序,才是对文明的最大尊重。然后才有资格,让年轻人尊重你们。真的很希望,老人家们现在有钱了有闲了,开始一些优雅的生活吧,让你们的儿孙辈们从心里尊敬你们,尊敬这个社会的美好,尊敬这个秩序的良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