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谈薪酬时如何开价?

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必须要用专业知识来回答,不能瞎扯什么薪酬谈判心理。因为职场薪酬价格始终围绕着价值波动,有市场价格这条无形的大手在左右,而不是靠嘴皮子谈出来的。所以,提高自己的价值和实力才是开价的基础,一定要清醒地知道公司老板和薪酬HR都不是傻瓜,越是信口开河,反而降低了你的职场形象。

第一:你要知道企业薪酬水平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板块中是一个很大的专业学科,这里就简单普及一下基本概念。

薪酬水平没有什么准确的定义,但有两个关键点是被业界一致认可的,就是薪酬的绝对值和薪酬的相对值。

薪酬的绝对值,是指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具体报酬。

薪酬的相对值,是本企业的薪酬绝对值与同行企业同岗位薪酬水平对比得出的市场位置。

这两个关键点共同决定着你的薪酬水平。绝对不是你开口谈判出来的,当然了,谈判水平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不是决定因素。

第二:你在开口前要大体知道你的市场薪酬水平,也就是你应该值多少钱?

对于你来说,你值多少钱,根本因素在于你的工作经验、专业能力和创造价值。另外,还要根据应聘企业的真实情况,来谈判浮动的区间。

你在谈判前,首先要从同行的口中去打听,或者从招聘网站去搜索,大体判断你在这家企业应该值多少钱。比如,你应聘一个国际贸易企业的交易员。你要大体知道这个职位在先进企业是多少钱、在外企是多少钱、在创业公司是多少钱。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薪酬策略,也不仅仅要看现实的薪酬水平,还要看企业的发展阶段。

如何判断企业的薪酬水平呢。这里面有两个技巧:

一是你的跳槽的成本增加30%;比如,你要跳槽去一家创业型贸易企业,那么你有五年经验和主管职位,你期望值是应该给你部门副经理的职位和增长30%以上的薪酬,这是非常合理的价码,因为跳槽就有代价,没有这个差价,你不值得跳槽。

二是要根据这家企业的发展阶段来预判。这家企业是否是行业标杆,是否有发展前景,是否属于业务扩张期。如果属于标杆企业且处于业务扩张期,那么这家企业一般会采取较高的薪酬策略来挖掘人才。但是进入平稳期之后,就会减缓薪酬增长的速度。如果你跳槽之后,你的前任企业,又进入扩展期,你可能会两面打耳光。

所以,你在开口之前,一定要对企业在行业里的位置和发展阶段,做一个深入了解。如果这家企业急速扩张,他们的薪酬策略和成本预算就会比较宽松,你可以多加一些筹码;如果这家企业属于平稳期,对薪酬预算比较紧张,你就提的更合理一些,以免错失应聘良机。

第三:你还要了解这家企业的薪酬结构,以便于讨价还价。

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薪酬体系,在薪酬结构上也会设计得更加贴近企业实际,但这里面就有一些“大坑”需要防范。比如,销售企业,低薪低+高提成模式;比如传统行业,固定工资+奖金模式;比如工矿企业,就是基本工资+计件工资模式,等等。你光听见一个最高薪酬,那就上当了。

所以,你在开口前,一定要弄清楚这家企业的薪酬结构,以免吃亏上当。比如,这家公司说工资一万,也许绩效奖金占60%,你进去以后拿到手也可能只有4000元,他们可以说你没有拿到奖金啊。比如,这家公司说薪酬弹性大,最高可达月薪五万元,你也不要心动,要看看你能不能达到这个条件,否则就是画大饼,有什么实际价值。

综上,你开口谈判薪酬时,一定要知己知彼。多了解这个企业的行业水平、发展阶段和工资策略;多了解这家企业的薪酬结构和考核标准;多上网搜一搜这家企业的实际薪酬水平。千万不要掉入企业挖的坑里,更不能自己挖坑自己跳。

职场上,谈薪酬时如何开价?

其实,面试的时候,关于谈薪酬的时候,中国人很奇怪,就是感觉一谈钱就很羞涩,很内向,一提到钱,就不好意思。但是在职场中,你要始终认识到:谈钱不上感情,付出就得应该有回报。

  1. 这个问题的关键,我认为不在于” 对方能够提供多少 “,而在于” 你值多少钱 “。很多人因为对行情不够了解,不够自信,不确定自己在市场上值多少钱,所以很多人不敢要价和出价,出高了怕得不到 offer,出低了又觉得对不起自己,很多职场新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2. 我感觉其实,你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去给自己定个价,用产品的思维来看,我的能力是什么?我能够满足公司什么需求?我提供这些需求的成本是多少?同类产品的市场行情是如何?自己好好想一想,给自己找个产品一个定价,你感觉自己值多少钱,就报多少钱即可。一定要算好成本,不让自己赔就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值。
  3. 另外,其实面试的时候谈薪酬,好像业内有一个技巧和规则,就是作为面试者,你先别出价,什么意思呢?就是面试官问你工资多少的时候?你先别说,你一旦说了,一旦你说低了,面试官同意了,你就会感觉自己亏了,我应该说高点;你一旦说高了,你又担心这个 offer 得不到。所以,你可以让面试官说,你能给到多少?如果给你的价格,符合你的预期,当然没问题,如果给的价格高于你的预期,你心里得很高兴吧?如果低于预期,你就提价,问问再加 1k 行吗?如果答应了,就好,没答应,也无所谓,大不了不去,再找一个,自己衡量就行了,这样会让谈薪酬的主动权和衡量在自己手里。
  4. 有时候,谈薪酬这件事,其实不应该只盯着工资这一个,你可以衡量一下这个公司的发展前景,你未来在这个公司是否有足够表现自己的舞台,成长空间如何?比如:这公司工资虽然低点,但是不加班,双休,且其他过节福利不错,年终奖也不错,也行,要综合来看,亦或者,这个公司是一个新势力的公司,发展很有前途,在业界发展的速度很快,有明星公司的趋势,这个时候,工资低点加入,但是能够搭上公司发展的快车,借势让自己能够快速的成长,有助于自己能力的快速提升,发展空间足够大,那也行。

谈薪酬这件事,总之,我认为要自信,不要因为自己初出茅庐就看低自己。你和用人单位是平等的关系,他们并不比你高,你要勇敢的报出自己的价格,说出你可以为他们提供的价值,价格与你认为的价值匹配即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