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龙王,泾河龙王私自下雨被斩头,东海龙王多次为啥没事?

龙王在中国神话故事中描述的人物,但是大多神话故事中,龙的地位却比较一般,因为龙王是可以做到下雨,但是下多少雨,雨量如何,多会下却是需要得到玉帝的授权,泾河龙王就是为了一个赌约违抗玉帝的法旨,不杀他杀谁,纯属是自找的。

加上泾河龙王在里面的角色就和一个边疆小吏,九品芝麻官的小角色,犯错了杀了造不成什么影响。而东海龙王是最然也是龙王,地位也不是多高,但是好歹也算一方封疆大吏,按神话系统来说,也就东西南北四龙王四个这样的角色,下面统帅不少虾兵蟹将,是否斩杀也需要考虑一下。

看看影响会是什么,就比如在古代封建王朝中,杀一品、二品、三品的大员皇帝也是需要考虑的,毕竟牵扯的比较多,杀一个大员的结果并不只是杀一个人,后面也会有一些牵扯,要是关系盘根错节的大员,皇帝都不敢杀。加上东海龙王下雨那也是听从玉帝意思办事。

玉帝要是不允许,龙王是不敢下雨的,就比如在唐僧等人路过凤仙郡,不管孙悟空怎么求,东海龙王都不同意去下雨,因为这是玉帝的旨意,玉帝都说得很清楚不准给这个地方下雨,你看龙王不是乖乖的吗,无论孙悟空怎么说,龙王都没有下雨。

所以可以看出东海龙王在帮助孙悟空几次下雨的时候是得到过玉帝的授权,是正规的,而泾河龙王是摆明了篡改下雨的旨意,连玉帝的话都不听,天条都敢明知故犯,所以只能一死了。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过程。

《西游记》是大家都熟悉的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并不只是因为其中的故事有看点和猎奇,虽然是一部神话小说,但是神话的背后也暗藏人情世故,对读者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神话故事中的龙王,我们熟悉的有东西南北四海龙王,分别管理一方海洋,以东海龙王为首,即使这样看起来东海龙王的地位很高,但是依然也要受到天庭的管辖,需要按照天庭的旨意办事,也要遵守天规天条,泾河龙王只是一个小地方的小龙王,还敢违背天条,公然抵抗玉帝旨意,所谓枪打出头鸟。

在原著第9回中,玉皇大帝派出黄巾力士下达圣旨,其中提到: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但是天庭下达旨意之前,泾河龙王因自己所辖之地的鱼虾被长安城中一算命先生多次算扑被渔民大量打捞,而去找这个所谓的算命先生去算账,仗着自己就是负责下雨的龙王,和长安城中一算命先生袁守诚打赌,以下雨时间点数来作为胜负依据,准备次日掀翻袁守诚的摊位。

泾河龙王以为自己是胜券在握,就等次日找袁守诚算账,奈何无知的忘了自己就是一个负责下雨的“打工龙王”,下雨还要天庭的旨意才可以,不是自己想下就下,想下多少就下多少。而打赌之后天庭旨意也来到,规定的下雨的时间和点数,竟和算命先生袁守诚所言一般无二,想必此时的泾河龙王已经是头脑发懵了吧。

但泾河龙王也算一介神仙,不耻输给一介凡人,在狗头军师的建议下,泾河龙王违背玉帝旨意,擅自将下雨改为: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却只得三尺零四十点。

泾河龙王私自改后与玉帝旨意相差甚大,首先把降雨的时辰退后了一个小时,而且降雨量也被减少,少了三寸八点雨。可以看出泾河龙王一个负责下雨的“打工龙”竟然公然违抗玉帝旨意,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魏征就在梦中宣读玉帝圣旨,说泾河龙王违背天条,该当死罪。最终被抓上斩龙台处死。

龙王下雨是玉帝接收到人间各地请求后,开始下达相应旨意,然后让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在下教令,安排风雨雷电四部仙人去执行任务。龙王负责降雨,一般需求不高的时候,一般的小龙王的法力就可以完成,降雨需求大的时候才需要大龙王,比如东海龙海这种。

因为下雨需要水,水不能凭空产生,龙王也需要在河流、湖泊中补充,才能降雨,一般的龙王法力有限,可以降普通的雨水量,就和现今的汽车一样,车型多大就只能装多少,下雨多了,就需要大法力的龙王出手了。正规的下雨不是龙王一个人就可以下雨的,需要风雨雷电四部的配合。

再者玉帝的旨意并没有规定完全确切的时间,只是说几点下雨,没有几点几分开始,相信泾河龙王差个几分钟也没事,少一点雨也算是误差行为,作为司雨的龙神—泾河龙王也有一定的宽限自由,你说差这么多,这不是故意的吗,明显说不过去。

我们也知道唐僧之所以会去取经,是因为泾河龙王的事件,泾河龙王在知道犯了天条之后就求到李世民头上,结果还是没有活命,之后便冤魂不散去找唐太宗算账,于是有了门神尉迟恭与秦叔宝,从而引出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此时主人公唐僧闪亮登场,之后开展水陆大会,然后观音菩萨现身讲法,说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种种,但是此时唐朝并没有大乘佛法,只能去西天大雷音寺去,于是展开了唐僧西行十万八千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求经过程。故事需要开头,泾河龙王的自作孽恰好也就成就了《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开端了。

但是在《西游记》中,私自下雨的并不只是泾河龙王一位,四大龙王也有这样的情况,其中以东海龙王最为明显,不乏违规降雨之举,同样情况泾河龙王被杀,但是东海龙王却没有受到惩罚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东海龙王的降雨是孙悟空的相求,而孙悟空求雨是为了干什么,为了解决求经路上的各种困难,西天取经是佛教和天庭的一项计划,是提前商量好的。孙悟空去求雨,龙王下雨一是不是用来满足自己的私心,而是孙悟空逼迫,毕竟龙王打不过孙悟空,加上龙王下雨也是帮助取经的计划,也是变相的受到玉帝的一定默许。

东海龙王下雨并没有玉帝的旨意制约,在一定范围内龙王还是有一定的权限,毕竟小龙王和大龙王也是有区别的,而且泾河龙王下雨是有玉帝旨意白纸黑字写的清楚,而东海龙王下雨没有面对这种情况,要是面对这种情况也是不能违背的,比如凤仙郡的时候,玉帝就明确说了不准给此地下雨,孙悟空在怎么求东海龙王,最终龙王也是没有下雨。

我们在来看孙悟空请东海龙王下的几场雨的情景,第一次是在号山,孙悟空去请龙王下雨是为了灭三昧真火的,但你看东海龙王怎么说:

“大圣差了,若要求取雨水,不该来问我。”,“我虽司雨,不敢擅专,须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几尺几寸,什么时辰起住,还要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俗语云,龙无云而不行哩。”

东海龙王的意思就是说,下雨需要玉帝下旨意才行,需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下多少雨,什么时间下,什么时间停,在什么地方下都是有安排的,并且还要风伯云童的配合,我虽是龙王,但是没有云也是不行的。

孙悟空在听了东海龙王的话之后也明白意思了,也理解龙王的苦衷,就说不用风云雷电,只要点雨水灭火就行,此时我们可以看出,这并不是正式降雨,只是在孙悟空和红孩儿打斗的时候下的一点雨,为了灭火用,并且远离人间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而这样的情况,作为大龙王还是有这样的权利的,也没有和天条起冲突。

但即使是这样,东海龙王也怕最终怕闹到玉帝哪里,便请来其它几海龙王一起联合降雨,要是有啥事几兄弟就一起承担呗。但是最终结果也没有浇灭三昧真火。

原著解释的原因是说这属于龙王的个人行为,属于普通的雨,只能灭凡间的火,三昧真火是灭不了的,这么猜想的话,要是有玉帝的法旨在,多方配合下的正规降雨相信是可以灭掉三昧真火的,毕竟玉帝说得话是有言出法随的作用。

还有唐僧师徒途径朱紫国时,为了救治国王的病,但是需要“无根水”(初雪之水、朝露之水、清风细雨中的“无根水”,需要露天承接,不使落地)做药引,之后孙悟空就去请东海龙王,龙王也是客套一番,说自己没有带雨器,没有风雨雷电辅助,不能降雨。

这里也可以看出,龙王本意是不会降雨的,因为没有玉帝的旨意。之后悟空说是让龙王打几个喷嚏意思一下,这样也算是不违背玉帝,便降了一场甘露,因为没有动用法器,不算正规降雨,一来不违背玉帝,二来帮助了老朋友悟空,三来也是为西行做贡献。

还有一次是在车迟国悟空斗三个法师的时候,因为那三个妖怪可以呼风唤雨,妖怪呼风唤雨也是走了正规的流程,举办了求雨祭祀,从玉帝那里求到了雨,但是龙王不能私下下雨,没有正规的批文,妖怪用学来法术走了正规的流程,准备下雨的时候被悟空将雷公电母等人拦住,开始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拖延,之后唐僧上台,雨开始正常下了下来。还是符合正规流程降雨的。

从紫陌以上叙述可以看出东海龙王等人降雨要么是私人降雨,意思一下的事情,要么还是按照正规流程操作,是可操作范围的事情,没有违反天条。而泾河龙王降雨是在玉帝明确规定了的情况下公然违抗,除非玉帝改了旨意,不然还是需要按照原旨意进行降雨。

泾河龙王为了一己之私最终被推上斩龙台也是自找的。东海龙王的降雨其中也有按照正规流程降雨的,其它的私自降雨也没有和玉帝旨意违抗,玉帝明确规定不能降雨的凤仙郡,龙王说啥也是不降雨的,连喷嚏都不打。

再者就算其它算是龙王私自降雨,没有按照正规流程走,也可以看做是孙悟空逼迫的,毕竟孙悟空当年东海龙宫的时候,龙宫方面也打不过啊,其次东海龙王的降雨也是为了帮助孙悟空完成西行取经,为推动西行做贡献。

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私欲,也没有公然对抗玉帝的旨意,没有去触碰逆鳞。和泾河龙王的私自下雨是有本质上的区别。东海龙王为的不是个人,是为了主线任务,为唐僧去西天求来真经,解救大唐乃至三界的冤魂,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泾河龙王是个人私欲,属于私人任务,还公然对抗玉帝的法旨,私自篡改下雨的旨意,可是看做是篡改诏书,必定是死罪,实在是自找的没辙。

大家对此怎么看?认为泾河龙王是不是自找的呢?下方留言探讨。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样是龙王,泾河龙王私自下雨被斩头,东海龙王多次为啥没事?

东海龙王,为四海龙王之首,也是所有水族龙王之首。而泾河龙王,却仅仅是西海龙王的妹夫,一个小小的河王。在地位如此悬殊之下,同样是私雨,其情况不同,造成的结果自然也是不尽相同。

西游记中的龙王和图腾龙的地位相差悬殊。在西游记中,龙王一般的地位是比较地下。在天庭给如来举办的安天大会上,桌上就有龙肝和凤髓。再者,东海龙王是龙神,但在面对一个刚刚学艺归来的孙猴子,东海龙王也口呼“上仙”。孙猴子在水晶宫大闹,而且还讨要兵器的时候,东海龙王也不敢过多的拒绝。

所以说,龙王在西游记中的地位还是蛮低的。当然了,龙王作为天庭的编制人员,玉帝也不可能和龙王交恶。因此,他们所吃的龙肝,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编制的龙族。就拿泾河龙王和乌鸡国的井龙王来说,他们的地位虽低,但好歹是有编制的。所以在他们被杀后,也没有成为食物。

而泾河龙王之所以私雨被砍头,而东海龙王私雨则无事,主要是因为两者面对的情况不同。

在天庭中,玉帝的身份最高,而且天庭有系统化的天条,各路神仙都要按规则办事。当时,玉帝派黄巾力士到泾河龙王那里下达圣旨,要求泾河龙王在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止。而且,为了能够让龙王下雨达到精确度,玉帝还很人性化和精确性的要求,雨一定要下到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有了玉帝的圣旨,而泾河龙王作为臣子,应当要奉命办事才是。但可惜的是,当时泾河龙王恼怒算命先生袁守诚,正和袁守诚在打赌。而两人赌的正是明日下雨的尺寸点数。在这样的情况下,泾河龙王收到玉帝的圣旨后,在鲥军师的建议下,竟然敢私自违背命令,篡改了雨点尺寸数。

到了第二天,泾河龙王到了巳时才布云,午时发雷,未时下雨,申时雨止。最为关键的是,雨水只下了三尺零四十点。这足足是少了三寸零八点雨。所以,泾河龙王违背了天条,玉帝自然要按天条办事,将其斩杀。

而且,当时泾河龙王恰巧的碰上了西游取经的大事。西天佛教和天庭为了让取经名正言顺,泾河龙王就是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点。通过泾河龙王,从而让唐太宗入彀,以此来引出接下来的水陆大会。正因为如此,泾河龙王在成为牺牲品。

至于东海龙王私雨却平安无事,一是东海龙王的地位高。作为司雨之神,东海龙王在天庭中保有较大的自由性。人间降雨,一般也是交给治下的龙族来完成。而且,为了突出天庭对龙族的重视,玉帝也给东海龙王留有了较大的自治。所以,只要是不涉及大范围的降雨,东海龙王都是有一定的决定权的。

二是东海龙王私雨是在孙悟空的请求下。西游取经中,孙悟空就是关键人物,为了保证西游的成功,西天佛教和天庭都对取经的孙悟空、唐僧,以及猪八戒等人采取保护。为了扑灭三味真火,孙悟空请出了东海龙王,并要求他下雨。

在最开始的时候,东海龙王也在推脱,并且还以“下雨需得玉帝旨意,吩咐在哪地方需下几尺几寸,以及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雷公电母,风伯云童”等理由来推脱。最后,在孙悟空明确要求这不是正式下雨,而是小范围的对三味真火下雨时,东海龙王方才答应。

况且,东海龙王也耍滑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东海龙王还把其他三海的龙王都叫到一起,而后才开始私雨。

所以说,正是因为东海龙王的谨慎,以及对天条的遵守,再加上取经人之一孙悟空的执意要求,东海龙王才敢私雨。

同样是龙王,泾河龙王私自下雨被斩头,东海龙王多次为啥没事?

泾河龙王被斩不是因为私自下雨,而是违背圣旨。

同样是龙王,泾河龙王私自下雨被斩头,东海龙王多次为啥没事?

泾河龙王之所以被斩,有三个特定原因。

一、特定的地点。

在下雨这个问题上,泾河龙王只是个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他必须严格按照玉帝的旨意执行,并没有自由裁量的权力。 说穿了,他就是个具体干活的。

那么为什么东海龙王、甚至于一些妖精,还有凡间的一些道士,都能够呼风唤雨?偏偏泾河龙王一点权力都没有?

这是因为:泾河龙王负责布雨的地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地区。这就是东土的首都长安城。

在唐朝,长安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而东土是玉帝的管辖范围。长安城治理的好坏,不仅是人间皇帝的事,也充分体现了玉帝统管天庭和下界的成就。

所以对于长安城这种地方,什么时候下雨?雨量多少?下雨的范围有多大?这些都是要经过事先考证,精心计算,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由玉帝亲自下达旨意,交付泾河龙王执行。

袁守诚算出了雨量的点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就充分说明在长安城下雨是一丝一毫都不能偏差的。

泾河龙王在长安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居然敢违背玉帝亲自下达的指示,这就是触犯了天条,罪行十分严重,情节十分恶劣,影响十分不好,所以会被斩龙头。

二、特定的时间。

道教派遣紫微大帝下凡成为李世民,就是为了统一天下。同时让李世民引进佛教,西为中用。帮助道教进行管理,并不会影响到道教在东土的统治权威。

泾河龙王触犯天条,袁守诚让他去求李世民,已经算准李世民并帮不了他,目的就是促使他冤魂不散去找李世民算账,这些都是事先设定好了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个事件,促成李世民派遣唐僧到西天取经。

三、特定的对象。

泾河龙王找茬,找错了人。袁守诚能够算出长安城下雨的所有细节,而这些细节,都是玉帝旨意中的内容,是天庭的高级机密,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凡间算命先生,可能算出来的。

这说明他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算命先生。而是天庭的大神。

关于这个情况,我在上一篇中进行过详细的解答。在此不再重复,欢迎关注。

同样是龙王,泾河龙王私自下雨被斩头,东海龙王多次为啥没事?

《西游记》里,泾河龙王私自改了下雨时辰和数量,结果被杀,而《封神榜》里,四海龙王水淹陈塘关,却啥事没有,这是为何呢?

其实这事并不复杂。因为泾河龙王必须死,他不死,取经大业无从开展,为何这么说呢?

泾河龙王和袁守城打赌,为了赌赢,龙王私自改了下雨的时辰和点数,结果触犯了天条,被判了个斩立决。

泾河龙王为了活命,找到了袁守城,求他想个办法,袁守城说办法倒是有一个,监斩官是魏征,你去求求唐太宗,行刑当日,让太宗帮忙拖住魏征,不去监斩就行了。

泾河龙王托梦给唐太宗,求他救命,唐太宗很给面子,很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唐太宗约魏征下棋,魏征不好拒绝,硬着头皮去了,二人下了整整一个上午,中间唐太宗上了厕所,回来看见魏征正在打盹。

唐太宗摇醒了魏征,魏征醒了,笑笑说,不好意思,打了一个盹。唐太宗见行刑时间已过,欣然一笑,便放魏征回去了。

到了晚上,唐太宗做了个噩梦,梦里泾河龙王来索命,唐太宗觉得很冤枉,我救了你,你不知恩图报罢了,为何还要杀我?

泾河龙王骂道,扯淡,魏征梦里把我杀了!唐太宗无语了,梦里还能杀人,我去!

此后,唐太宗夜夜做梦,龙王总是找他索命,搞得唐太宗夜不能寐,非常疲惫。

这时,观音及时来了,说要彻底化解怨气,需要派人去西天取经才行。

泾河龙王和袁守诚打赌,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局,居然演变成了西天取经。这里面似乎有不可告人的机密,整个事件像是有人操纵着,而泾河龙王就像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没有他,炸药包没法燃爆。

倘若袁守城不去算命,泾河龙王也不打赌,不打赌就不会触犯天条,不触犯天条就不会求唐太宗……,这是整个链条。

令人纳闷的事,泾河龙王大小是个小神仙,遇到麻烦了,应该第一时间找顶头上司四海龙王帮忙,让四海龙王替自己说说情,不就多下点雨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没死人,至于上纲杀人嘛!

然而,泾河龙王在袁守城的忽悠之下,却去求了一个凡人,唐太宗虽然贵为天子,但毕竟是个凡人,一个神仙去求一个凡人救命,真是奇哉怪哉。

整件事情,泾河龙王被套路了,袁守城是始作俑者,有人怀疑,袁守城就是观音菩萨变的,否则又如何能洞悉玉皇大帝的心思,知道几时几刻下雨呢?

凭观音菩萨的本事,不足以收买玉皇大帝,但收买玉皇大帝身边的秘书,应该不在话下的,有了秘书的通风报信,观音菩萨自然知道几点下雨了。

所以,泾河龙王必须死,他不死,取经计划没法进行下去。

那么,四海龙王水淹陈塘关为何没事呢?

因为那时候还没封神榜,玉皇大帝还没出现,那个叫张有仁的小道士还是姜子牙的小跟班,无所事事,而神界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截教和阐教相互争斗,根本没人管哪吒和四海龙王的闲事。

同样是龙王,泾河龙王私自下雨被斩头,东海龙王多次为啥没事?

在《西游记》中,龙王是不允许私自下雨的,但凡下雨,必须要经过玉皇大帝的批准,包括下方的神仙或妖怪求雨,都是如此。

在车迟国斗法那一段,小说中已经讲的很清楚,求雨的过程,就是下方神仙或妖怪,向天庭递交下雨申请,经过玉帝批准后,再由玉帝下旨,让各部门准备降雨。

此外,孙悟空打红孩儿那一段也有交代,龙王都不能私自下雨,必须要有玉帝的旨意,因此当时他们只是打了几个喷嚏,吐了点口水就了事了。

再有就是凤仙郡那一段,堂堂齐天大圣,为了求雨,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把龙王拘来没一点用,因为龙王不敢下雨,去天上求玉帝旨意,还困难重重。

所以说,在《西游记》中,下雨并不是一件小事,龙王虽然有这能力,但却没有这权利。

再说泾河龙王那事,他不是私自下雨被斩,而是与袁守城打赌,耍了点小手段,误了时辰,少了点数。

泾河龙王这事,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不追究,只是下雨误差而已,但要是追究的话,那就是大事了,放古代就是欺君之罪,那是死罪。

然而,泾河龙王的运气不好,他被观音盯上了,必死无疑。从他与袁守城打赌,到唐太宗游地府,一切都观音菩萨去到大唐后的算计,目的就是为了让唐太宗信佛。

四海龙王与泾河龙王虽然都是龙,但他们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严格来说,应该是他们的官位。

如果将四海龙王比作封疆大吏,那泾河龙王,只能算是地方小吏,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当然,这不是官位的问题,即便是四海龙王,也不敢私自误了下雨时辰,修改下雨点数。因为这事,不追究则以,一追究就是死罪。

不过在《西游记》中,四海龙王也干过同样的事情,但他们却安然无恙,并未被追究。

车迟国斗法时,虎力大仙求雨,获得玉帝批准,四海龙王和各部门神仙,正在准备下雨,而然孙悟空突然冒出,软硬兼施,就是不准他们下雨。

受孙悟空的委托,他们只能延迟下雨时间,配合孙悟空,赢那虎力大仙。

这件事情,玉帝后来并未追究,一来是法不责众,二来是各部门神仙也是为了协助孙悟空除妖,三来是给孙悟空及其背后的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人面子。

其实泾河龙王那件事,真不是什么大事,他的死,都是观音菩萨的算计。同样是延误下雨时辰,人家四海龙王和各部门神仙,没有一点事情。

当然,正常情况下,四海龙王也不敢像泾河龙王那样,私自延误下雨时辰,修改下雨点数。所以泾河龙王之死,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卓尔不群黄老邪,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