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方法有哪些?
古代文化的传播方法:主要有使节往来、派遣游学、经商、和亲、战争等方式。下面分别说下:
使节往来
自古至今,国与国之间都有互派使节的行为。中国古代的朝贡制度就是使节往来促进文化传播的一种制度。朝贡制度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建立,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才退出历史舞台。朝贡制度是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周边国家派遣使者带着当地特产向中国王朝“进贡”,中国再以赏赐的方式给这些国家以物质补偿。通常中国给外国的东西价值比进贡的东西价值还高。朝贡制度除了满足中国朝廷的虚荣心,也是一种互通有无的方式。文化在这种往来中也得以传播。至今,中国周边国家还存在一个汉文化圈。当然,外国使节带来的东西也能促使中国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外国传入的甘薯、辣椒、南瓜、胡椒等经济作物,造成了中国食物结构的变化。
派遣游学
派遣游学相当于现在的留学生制度。唐朝时,大唐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就像一座耸立于东方的灯塔一样,照亮了周边的国家,也吸引了这些国家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文化。当时日本就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他们有的还在中国朝廷任职,如阿倍仲麻吕(698年—770年)就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不仅考中唐朝进士,还娶了唐朝的女人为妻。在姜文等人主演的电影《天地英雄》里,追捕姜文的捕快也是一名日本遣唐使。这些遣唐使回到日本后,成为那时的海归派,在本国朝廷制度、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至今日本的文化中还保留很多中国特别是唐朝的文化元素。
除了外国派人到中国学习。中国也派人到国外去。如著名的唐三藏为了求取佛教真经,就只身一人远赴天竺,在那里进行了多年的学习,后来再返回大唐,翻译著书,把大乘佛教带回中国。如果说唐三藏是把外国的文化输入中国,那鉴真就是把中国文化输往外国。鉴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东渡日本,把中国的佛学、医药、建筑、美术等传统文化带到日本,促进了日本文化的提高。
经商
经商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而且因为人的趋利性,经商也是最活跃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商业之路。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远输欧洲,成为那里贵族上流社会的抢手货。丝绸、瓷器的生产工艺在当时的世界属于难以掌握的高科技。由于这些高科技产品的输出,使当时的欧洲人对中国充满了向往。欧洲的香料、宝石等货物也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中国,满足了上层社会的需要。通过商人之手,那些承载着不同文化信息的货物沟通了中西两个世界,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和亲
汉朝前期,因为自身力量比较弱,无法抵御匈奴的进攻,只好屈辱地采取和亲的手段换得一时的和平。和亲的女子一般是从王公大臣的女儿中选出,当作皇室的公主嫁给匈奴。和亲公主一般会带去一个团队,里面有各种的能工巧匠之类的人员和大量的嫁妆,这些人和物都带去了汉族的先进文化。
唐朝也采用和亲手段维持与边远地区的联系。最著名的就是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使西藏的文化一下跃进了一个台阶。
战争
虽然战争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但是战争对促进文化传播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文明征服另一个文明,会带去自身文明,也会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明,从而实现文化的融合。历史上,蒙古、满清对中国的征服都是通过战争方式完成。最终蒙古、满族都被汉族的先进文化同化了。满清的同化程序更高,所以统治时间也更长。汉族的文化也吸收了入侵民族的一些元素,如旗袍就是由满族服装改良过来的。
总结
文化就像水一样,只有不断流动才能保持活力。汉唐之所以强大,就因为当时的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明清之所以日渐落后,就因为夜郎自大,封闭锁国。现在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同样需要以坚强的文化自信,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吸纳古今中外所有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才能实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方法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有学堂艺馆,有碑帖雕刻,有民间曲戏,人物易动等传播途径。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方法有哪些?
回答:古代的文化传播,靠的是节度使往来、派遣游学、经商、和亲等方式。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方法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方式,最初是口口相传,增减比较随意,无据可考,就出现大多远古故事以神话传说为主的原因。从而容易丧失本来面目。所以就需要准确的文字记载做参照,他就是需要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化的载体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进化,由远古时的崖壁绘画,结绳,刻木记事,由皮书、瓦书、甲骨、金鼎文记事,到后期的竹简,木牍,卷轴,到线装书籍。使文化有据可依,可以勘误。让人们对文化传播更加清晰。历代先贤的不断搜集整理,展现出了清晰的文化脉络体系,通过春秋战国的百家思想争鸣,发展与丰富形成了文化根基,由汉代的儒为正统形成了儒、道、医、法佛几大文化体系。由两晋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精神文化发展,以及唐宋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发展融合,形成了中华丰富多元的佛道儒法为主的人文化,从经济的繁荣国力的鼎盛,把中华文化的发展一次一次推向历史的高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抓的“根”,就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他的文化魅力深深的吸引着周边各国,从而加快了推动文化向周边的影响与辐射。先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推动力,是时代发展的基石,是一种强者的优势文化,是不断吸引弱者来学习,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方法有哪些?
谢邀!中国传统文化能传播到今天,足可以证明其价值和意义。但我疑问为什么不问:现代人对复兴传统文化有哪些方法?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方法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官办太学,即官办县、乡以上的小学,州、府官办中学,省府、京都官办‘’大学‘’等。
二、民办乡间私属小学,城镇中学。
三、社会贤达、名流、名人学士广收门客、门徒,私交、私拜读书、授业、学艺。
四、达官显贵、商家富户,私设学堂,供自己的家庭、家族后代子女、亲朋好友及后代子女读书学习。
五、贫困励志子弟,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奋自学、寒窗苦读。
六、农耕文化的社会,一般都是通过同一姓氏,家族、宗族式善款自办教育学校,接收、吸收本姓氏族的后代,实行无尝或略之有尝的义务教育,读小学或中学。
七、农耕文化的社会,对于贫穷落后的农家子弟,没有能力、没有机会上学读书的文盲而言:先辈、前辈、长辈等实行耳闻目染、口口相传、代代相教,传承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祖训、家风、家规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