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街上的房子原拆原建,有一家没钱不拆,大家凑钱给他盖呢?
我一个表哥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表哥的家在县城的郊区边,距离县城中心也就800米远的距离,家门口前有一条6米宽的公路,贯穿了整个村子,因此,村里的房子都建在了公路两边,多数是90年代建成的。
去年9月份,县里拿出了1500万重新修路,因此,表哥和邻居们一起商量着,每户拿出50万元,把旧房拆掉,然后在原来的地基上建6层高的联排城区房,一楼就是门面,可以用来出租,楼上是住房,可以用来自己住,也可以租出去。
可是,其中一个邻居刚经历了一次生意失败,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原本打算放弃,最后,在我表哥的提议下,所有的邻居就一共凑了50万出来。
为什么其中一家没钱不拆,其他人就会一起凑钱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为了施工方便街上的房子,各栋楼房之间的距离都很近,有的是墙壁挨着墙壁,有的甚至是两栋楼共用了一个墙壁。
想要原拆原建的话,就无法去扩大宅基地,无论是拆房还是建房,都可能会对邻居的房子造成影响。
就以打地基来说吧,以前的时候,街上的房子多数不超过5层,地基深度只有1-2米,而现在新建的房子都是5层以上的高楼房,地基的深度至少也在3米以下了,房子建得越高,地基就会越深。
试想一下,两栋房子相隔不远,如果其中一栋房子打了更深的地基,那么很可能会对隔壁那栋房子造成破坏。
还有,街上的房子在原拆原建之前,通常都得重新规划好,涉及到地基、线路、排水管道、房子布局等等各个方面。
因此,在施工的时候,最好是周边所有的房子都能够一起拆除、一起建房,如果其中的某一栋房子仍然保持原样的话,那么其他房子在进行原拆原建的时候,整个过程就会变得更麻烦。
除此之外,如果可以大范围地施工,就可以把整个工程承包出去,这样的话,还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工程进度也会快得多。
第二:为了不影响到整体建筑的美观和商业发展街上的房子,通常具有商业发展的潜力,尤其是一楼的门店,只要地段不是很差的话,就可以用来出租,一旦形成了商业街,就会给整条街道的业主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因此,如果是一整条街道全部原拆原建的话,那么新建出来的房子,不但整体上会比较美观,发展商业也会更简单。
相反,如果一条街道其中某一家没有拆除重建的话,就会影响到整条街道的美观,对于那些想要租店铺的商家来说,也会有一种明显的落差感,觉得这个地方很难形成商业街,因此,就会影响到整体的门面出租率。
第三:为了维护邻居之间的关系,在邻居困难的时候提供一些帮助街上的住户们,通常都是认识了10年以上的老街坊邻居了,平常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隔三差五的就会在一起聊天,说一些家务琐事,总体上来说,相处得也会比较融洽。
因此,谁家的经济状况如何,大家的心里都会有大概的了解。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如果其中一家真的因为经济困难没办法做到原拆原建的话,其他的邻居自然就会出手帮忙了。
更何况,“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多数的邻居愿意凑钱了,那么每家每户只需要拿出一小部分的钱就行了,既不会影响到家里的经济状况,也能够给邻居提供一些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等到邻居手里有钱了,总会把钱还回来的。
总结总的来说,当整条街道的住户都打算原拆原建的时候,如果其中一家没钱,就会对整个原拆原建的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个时候,其他的邻居一起帮忙凑钱,就是一种利人利已的明智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