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
去年公公突然大出血住院,吓得我们几家好几天吃不好,睡不好,还好检查过后没什么大问题,在公公出院后,婆婆一再交代我们几家,一定要买点猪头肉吃,当时我们都不理解,一阵迷糊!
后来听婆婆说,按照当地的习俗,人在大灾大难之后,吃点猪头肉,可以消灾避难,从头再来,就是因为猪头肉的头字,寓意从头再来!
同样的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除了剃龙头,北方还有吃猪头肉的习俗,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贡品,北方人传承救赎,二月二偏爱猪头肉,其寓意在于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盛世太平。
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不仅仅是因为猪头肉的寓意非常的好,更是因为猪头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口感好。
猪这种动物是比较懒的,一般来说他们很少活动,但是它们总要吃饭,所以说活动最多的部位就是头部,这样相对来说猪头肉的肉比较紧致,吃起来更加有嚼劲,所以口感是非常不错的,而猪头肉的营养价值不仅非常的高,而且肉质非常的鲜嫩,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会通过肉质的方法来烹饪猪头肉,所以说吃起来肥而不腻,非常的美味。
现在人们的养生观念越来越高,很多人都觉得经常吃猪头肉,很容易引起三高的现象,其实这是片面的。
猪头肉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无论任何东西只要控制量就好了,在日常生活中,猪头肉其实指的是猪头部的肉,也包括猪耳朵猪舌头等等。
很多人都喜欢用猪头肉来下酒,凉拌着吃,口感更加清爽。
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还有一点,就是因为猪头肉含有脂肪酸和胶原蛋白对爱美的女人来说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另外还可以补充点铁元素,患有贫血的人吃了也是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的。
总之,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不仅仅是因为猪头肉的营养价值高,更主要的是猪头肉的寓意是非常好的。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还是经济决定的。
重庆火锅为什么诞生了?
当年重庆朝天门码头,有一些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
回民由于宗教原因,杀牛杀羊以后只要肉、骨和皮,内脏和其他部位全部直接丢弃。
当时码头上的水手和纤夫都是社会底层,重体力劳动者,平时很少吃肉。
看到这些内脏丢了可惜,他们先是捡回去,后来以极低的价格买回来食用。
这些内脏烹调没那么容易,水手和纤夫们又嫌麻烦,就直接将内脏洗净后倒入锅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盐等辛辣调料煮食。
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风气,就成了重庆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气的麻辣毛肚火锅。
时间大概是明末清初,为什么出现这种火锅?其实还是贫穷。
如果这些水手、纤夫都可以吃得上牛肉、羊肉,有几个人会去吃内脏呢?
道理也是一样,其实猪头肉并不好做。
猪头肉包括:猪头皮、耳朵、鼻子,附着在头骨上面的肌肉、筋、软骨部分。
猪的耳朵鼻子尚且好说,猪头皮和其他的肉不容易处理,比切肉要复杂得多。
中国人为什么费这么大的事情,吃这些肉呢?
还是不愿意浪费。
大家记得电影《红高粱》中,姜文去土匪开的酒店闹事,要吃牛肉,但掌柜只给他吃牛肉。
当时牛头上虽然有肉,吃起来并不容易,而且也没有牛肉好吃。只是那个时代,牛是重要的农村劳动力,不能随便杀牛,吃牛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姜文就只能吃比较差的牛头了。
今天的猪头肉比较贵,以前是比较便宜的,远远低于猪肉价格。在猪肉价格40多元的时候,猪头肉也不过10多元。
古代很多中国人认为不应该吃猪头肉,对身体没有好处。
这种情况下,猪头肉还大量出售,其实也就是不浪费罢了,同时吃肉很少的老百姓也可以借机吃吃肉。
另外,猪头肉主要用来下酒,是凉菜。
猪头肉的特点是比较有嚼头,很适合用于下酒的凉菜。尤其是猪耳朵、猪口条之类还有软骨,能有嚼头,可以喝着酒慢慢嚼。
萨沙记得一件搞笑的事情,当年在东北八路军试图从苏军控制的军火库里面,搬走缴获日本的武器。
但苏军站岗的士兵也有命令,不能随便让八路军搬走。
八路军想出一个好办法,带着几瓶白酒,几包花生米和一大包猪头肉,找几个能喝得去找苏军士兵喝酒。
这些苏军士兵一看到酒喝猪头肉,哪里还顾得了别的,不到半个小时,几个大兵都喝躺着了。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
最识人间烟火,还得看肥瘦相间的天作之合“猪头肉”,曾几何时,富贵人家瞧不上猪头上的二两肉,但对于穷苦人家来说,那可真算得上不可多见的油荤,再配上一壶小酒,老酒鬼们的最爱。
虽然我国还要向外国进口种猪来培育新一代猪苗,但我们是真的把猪身上,每一个可食用的部分都吃出了新花样,一个猪头就能做出好几个吃法,可见烹饪手法很到位。
猪耳朵的脆骨,猪拱嘴的软糯,猪脸肉的肥润,猪舌头的脆爽,猪脑花的嫩滑...........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就好比这个猪头肉,外国人见了都很惊奇,因为它们连猪的肉都很少吃或者选择不吃。但在我们国家,猪头肉可是老酒鬼们的最爱,尤其是凉拌猪头肉,肥而不腻,软糯弹牙,且卤味十足。正对上了孟夫子的““口之于味,有同耆焉”。
猪头肉经过长时间的卤制,配上红油辣子及葱花香菜,诠释了什么叫色香味俱全的道理,看一看,闻一闻,就有种贪吃的欲望萌发,肥中夹杂着精瘦,酥糯爽口,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幼年的孩童,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90年代以前,猪头肉真的是下酒菜里的榜首,可是现在几乎很少有人吃了,主要原因还是人们了解到了胆固醇这个东西,猪头上还有淋巴,还有猪头脱毛用的废旧沥青,还有松香脱毛等等,让人们心声畏惧,即使再好这一口还是忍忍吧。
人们担心别人做得不行,还贼贵贼贵的,自己又不能买颗猪头来卤制,主要处理起来太麻烦了,况且也吃不完。
为什么外国人不喜欢吃“猪头肉”?1300年前,欧洲森林大面积遭受砍伐及破坏,使得野猪找不到食物,就冲进了人们所在的地区,在街上找到人们丢弃的食物及垃圾,当然什么都吃,彻彻底底沦为了城市里的清道夫,也就被外国人叫做“猪厌恶”的原因。
在那个时间段,骂某某人的时候都叫“污秽的猪”,在欧洲教义书籍中也有写到,牛仅仅也吃地上的草和树上的叶,而猪什么都吃,没有底线。
在欧美地区的人认为,猪肉也是很多宗教信仰里禁止的,是慢性病的罪恶之源,特别是猪肉里的胆固醇严重超标,年迈的人吃了很容易受不了,引发多种毛病,还有比牛肉带绦虫更厉害的猪肉链状带绦虫。
且欧美地区牧场养殖的牛群很多,牛肉各方面都优越于猪肉,自然它们是选择牛肉而摒弃猪肉。
虽然很多欧美人讨厌猪肉,但也不可能全部都讨厌,有一部分养殖的猪是没有经过阉割的,倘若不幸买到了公猪肉,腥臊味极重,了解过猪的人都知道,猪不进行阉割,肉质非常难吃,且还长不肥。
很多外国人不吃的东西,在我们国家却很抢手,主要是因为外国人的烹饪技术也没有我们那么全面,且它们还喜欢吃半生不熟的牛排,而猪肉可不能那样吃,毕竟猪体内的寄生虫也不答应。
虽然欧美人不喜欢吃猪肉,但却是养猪大国,实实在在是养猪的一把好手,你说可笑不可笑。
日本也是效仿欧美国家,为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样很多人不吃猪肉,同时日本地盘小,不适合大面积搞养殖业和种植业,唯一值得夸赞的就是四周环海,海鲜产业丰富,也给足了人们对肉食的追求。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
猪头肉,口感好,下酒安逸。喝酒的,弄一碟,海鲜也不愿换。
二师兄没涨价前,我每年腌制腊肉香肠时都会买,剥了皮的猪头腌制好晾着。想吃的时候,取半边切点萝卜炖好,抠出猪头肉(川渝人叫核桃肉)切好装盘下酒,真的是好菜。猪头皮比猪头肉口感更好,但打理较麻烦,中国人吃东西讲究说法。过春节吃点猪头猪尾喻意过日子有头有尾。
没涨价前一斤生猪头肉五六块,一个猪头肉四五斤五六斤,买个猪头肉不过三十多块。前年去年的猪头肉,每斤涨到十一二块,让我望肉生畏、兜里钱少省省吧。二师兄高昂了两年,现在有点疲软了,我们也可以买点新鲜肉吃吃;遇到便宜点的猪头肉,当然要买人生哪离得开口腹之欲。
下酒菜最好是卤牛肉,猪头皮猪头肉佐酒,中国人都喜欢。就是不喝酒的,吃饭吃卤牛肉猪脸猪耳朵猪头肉也不错;说实话现在的人才假起来,原来买肉生怕买到瘦肉多的。中国人喜欢大肉,当然乐意吃猪头肉,因它能佐酒下饭饱口福。如果两三个月没尝肉,看到猪头肉眼睛要发光,若兜里没钱口水会吞得咕咕响。
残阳余晖3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
我觉着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这是一种谬论。这种逻辑就是:经常吃的,就说明好吃,不经常吃的,就说明不好吃,这种逻辑是错误的。
首先我国,不是畜牧业大国,除了内蒙大草原一带畜牧业比较发达,其他地域主要以农业为主,因为人多,耕地有限,没有更多的土地用来养牛养羊。所以中国自古至今,农户主要是在院内喂养几头家猪,养肥了卖掉,增加点收入。杀年猪卖肉的同时,自己再留点吃,有的会留一个猪头,或一半猪头,做成猪头肉 ,也叫烧肉,全家人犒劳犒劳。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生产队主要也是靠养猪,然后分给社员,农户家里也可以养点。养牛主要是为了耕地的,所以我国相对欧美国家,牛羊这一块养的比较少,僧多粥少,所以价格也很贵,平常普通老百姓吃不起,偶尔的会买点犒劳犒劳,打打牙祭解解馋。
就好比你看到一个人正在吃猪头肉,你凑到他跟前说:“ 唉呀伙计,吃猪头肉呢?怎么不吃牛排?不吃烤羊肉?”请问有这样说话的吗?说白了,人都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按照自己的收入水平,选择吃什么,不吃什么。就好比在婚宴上,有猪头肉,有烤全羊,有牛排,有海参,鲍鱼,大虾,我就不信还有抢猪头肉吃的,哪个菜越高档 ,越不会剩盘底,一扫而光。老百姓不傻,知道好赖。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猪头肉”?
好吃不贵。
关键它是"猪头",各个部位堪称美味佳肴,人见人爱,老少皆宜;再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相比较而言,它便宜。
在我们家乡,特别是过春节时,销售量最大,几乎每家都买。
当然,我也喜欢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