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晚长”,孩子会更高吗?

有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矮点没关系,晚点长个子可能还会长得更高。是这样吗?

首先家长需要判断自己家孩子是“晚长”还是“矮小”:

一、晚长

1、较同龄人矮,骨龄偏小1~2岁。

2、身高均速生长。

3、父母有晚长史,如母亲来月经时间较晚。

4、青春期较同龄人落后。

这类孩子需要定期监测身高、X发育和骨龄的变化。

二、矮小

1、身高低于3百分位数。

2、身高生长缓慢,每年少于5公分。

3、骨龄正常或偏大,但身高偏矮。这类孩子需要及时干预,避免错过孩子长高的最佳时机。

研究表明,97%等待“晚长”的孩子都被断送了长高的机会。身高干预最佳年龄在5~12岁之间,骨骺接近闭合时,长高空间就不会太大了。

如果确定孩子是“晚长”,且骨骺线未闭合,那就还会长高,但未必比同龄孩子的身高更高。

如果家长拿捏不准,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排除生长因子缺少、甲状腺等疾病。

孩子身高“晚长”,孩子会更高吗?

我不是专家,但我有个亲身经历可以参考。

我从小在北京长大,条件优越,因此早长。初中毕业187cm,然后就固定了,189公分不动了。

我的爱人和我母亲一样高,162左右。我有两个儿子,但是,他们都在非洲长大。虽然我做点小生意,饿不着,但是他们的身高从来不比国内孩子突出。国内孩子实在太高了。

直到老大十岁,开始猛涨,160-162-165一年高很多。老二今年一岁半多,最怕和国内来的孩子比身高,又瘦又小。

我的结论,国内营养品有问题,孩子过高过胖,(胖的离谱,我家儿子都很苗条)。再好的营养品不是让你长高,而是让你早长,这不健康。

基因决定了后半程,营养品激素失效以后,父母的基因就显现出来了。

早长顶多高一二厘米,但是身材比例走样,器官过早衰老,身体发胖,优势抵不过副作用,不是太划算。所以还是要顺其自然。

孩子身高“晚长”,孩子会更高吗?

感谢邀请。

先看看这个假设的结果:孩子不长高是“发育晚”---

有些家长就算发现自己孩子比同龄人矮了许多,也并不在意,而是宽心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是发育晚、长得慢,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长高。因此长时间抱着“等等看”的念头,结果让孩子错失了长高的黄金时光。 

三岁前是追赶身高的最佳时期---

有家长认为,3岁前是小孩长得最快的一段时间,若生长发育落后,今后再怎么追也追不上了。对此,如果孩子在宫内生长发育不足,生下来就个子小,要追赶这个差距确实在3岁前。但是,这不代表3岁后个矮就没得追了。

实际上,生长发育的每个时期都很重要,只是不同时期长不高的原因不相同,应对的方法也相异。生长周期相对固定的,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发育,过了青春期基本定格了,导致最终身高偏矮,低于人均身高。像3岁以下矮小很多是因为宫内发育落后、喂养不当、营养不足,间或存在疾病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长期腹泻、肾小管病变、心脏病等,所以一般是积极促进营养摄入,再加治疗疾病;3岁以后矮小原因更复杂,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也可能有染色体异常、骨骼畸形、心肝肾、代谢性疾病等其他疾病,有的该打生长激素,有的要治疗相应疾病。

 “晚长”的孩子有特点---

经常有家长说,小孩现在个矮是因为“晚长”,今后没准什么时候就能突然长高。专家指出,“晚长”的孩子不是没有,但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如果孩子个矮不符合这三种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和治疗,才有追赶身高的希望。家族高;家族有“晚长”史;量身高属于落后,但测骨龄与身高相符,而且生长激素正常,常伴有青春期延迟。

错过时机---

不相信科学,认为长高是基因决定的,等发现身边有了成功的事例时,自己的孩子已定型,孩子已经错过了可以通过医学手段增高的高峰期,或者没办法再长了。 

如果您的孩子属于以下情况(按周岁计),需要立刻进行身高干预。

3岁低于92cm,5岁低于105cm;

7岁低于117cm,9岁低于128cm;

10岁低于132cm,11岁低于137cm;

12岁低于144cm,13岁低于150cm

14岁男童低于156cm,14岁女童低于151cm;

15岁男童低于161cm,15岁女童低于153cm;

身高管理第一步:.科学检测、综合评估

首先需对孩子进行一些医学上的检测,比如骨龄,生长激素,微量元素,垂体,骨骺线等,包括早期是否经常用药,孩子的肠胃功能如何,脾胃不好,经常积食,这样便于综合判断评估。随后,医生会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给出最适合他的增高方案!

另外,如果诊断下来,怀疑是晚长,也要做好和孩子的沟通,解除孩子的心理压力,并且定期复诊,根据孩子的情况及变化来调整策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孩子身高“晚长”,孩子会更高吗?

你好,我是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科医生李萍,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很多老人总是说孩子“晚长”,其实,在医学上称晚长叫做青春期延迟,即比普通孩子长身高晚,一般正常孩子在15左右就不长身体了,而晚长的孩子才进入了青春的猛涨期。哪怕孩子前期身高比较矮,后期也会逐渐地追赶上来。

但是孩子不是人人都是晚长,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小时候就是晚长啥的,但是就算父母有一方存在晚长的现象,也不代表孩子就是晚长。

当孩子出现一年内身高增长低于5厘米,或是无明显的身高增长时,家长要警惕了,应及时带孩子去检查,孩子究竟是不是晚长,应该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判断,不要因为老一辈人“晚长”的观念而影响了孩子最终的身高。

孩子身高“晚长”,孩子会更高吗?

来生长发育门诊就诊的家长,最纠结的一个问题莫过于,我的孩子到底是不是晚长?应不应该现在治疗,这个选择,犹如哈姆雷特的终极发问,that is the question!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案例

男,15岁,偏矮(158cm,P3-10),四年前发现自己阴茎较同龄人短小,一直无变声,无出现喉结及腋毛,小学及初一学习成绩中等,自初二始自觉思维变迟钝,学习成绩下降至全班倒数5名内,初三下学期辍学。身高逐年长高,无身高突增。自初二始心理自卑,性格内向,不喜欢接触异性。参加工作4月余,现从事车床工,平时工作表现可。

父亲身高160cm,对自己何时开始发育已记忆不清,母亲身高169,对于自己何时出现月经初潮已记忆不清。

经过全面的检查讨论后,诊断: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可能性大,但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未完全排除,暂不给予药物治疗,先进行观察。

半年复查后出现少了阴毛,且患者身高发育无迟缓,继续观察。一年复查,阴茎进行增大,有遗精,出现喉结及腋毛,阴毛明显增多并呈菱形分布。

这个孩子的诊断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是正确的,最终的发育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所谓的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就是我们日常常说的“晚长”。

青春期发育开始的时间以及进展速度是评价青春期发育的两个关键指标,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是指指青春期启动时间晚于同种族人群平均年龄的2.5个标准差,一般认为女孩超过13岁,男孩超过14岁,仍无性发育迹象即为青春发育延迟,另外女孩满15岁,仍无月经初潮,以及乳房发育后5年,仍无月经初潮等也认为是青春期发育延迟了。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需要多种疾病,如低促性腺激素性青春发育延迟、Kallmann综合征、特发性垂体多激素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纳综合征、单纯性腺发育不良、Klinefelter综合征等等进行鉴别诊断。如果排除后不是这些“病理性”的疾病,只是体质性的,一般不需要治疗,将来会有自主发育。

晚长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造成矮小的原因,我查阅了一些矮小病因的流行病学文献。相对样本量较大的有:台湾655例-2SD矮身材学生病因分析结果,体质性发育延迟占比为37.4%。(Acta Pediatr Taiwan 2002;43:340-344)国内有篇文献,1038例矮小症病因及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青春期发育延迟85例,占8.2%(吴谨等,中国妇幼保健2008, 23(7):947-949 )差异还是比较大,姑且从平均值来粗估,大约20%左右,临床中我的体会也大约这个比例。

好吧,上面的内容有些过于专业了,可能对非专业的家长来说阅读会有些困难,我们来解读一下。

晚长是一种现象,而且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即使到了十四五岁不发育,需要排查疾病原因的时候,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医学上目前无法在孩子尚小,如女孩12岁以前,男孩14岁之前去准确的诊断孩子是或者不是晚长,只能怀疑,并排除其他疾病,然后观察一下,用结果去佐证当时的判断是否正确。临床中见过许多自以为是晚长,但来了一看,生长潜能已经不大了,甚至骨骺闭合,验证既往晚长的判断是错的,但孩子的身高已经耽误了。

而我们目前最常遇见的问题是,孩子五六岁,八九岁不长个,已经是矮小症了,这些孩子大部分并不是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未来预测身高会很矮的,但家长会固执的认为孩子是晚长!身高的落后是经年累月的,身高的追赶生长也是需要时间的。就像跑步,大家都在跑,当你落后了一圈,你可能要比别人更快的跑上十圈才能一点点追上。而且当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骨龄快速进展,想追赶,时间够吗?等骨骺闭合了,想长高也没有办法了。用一个不确定的通俗概念来赌孩子的一生,我想问,是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

刚才说了,我们无法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去诊断一个孩子是否是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但我们会根据一些病史问诊、包括父母有没有晚长史等,并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比如看看生长激素是否缺乏,骨龄的情况什么样,有没有其他的器质性病因等,来排除其他的造成矮小的病因,然后依据经验,结合家长的意愿,决定是否治疗,还是观察。是否晚长以及如何干预,是一种临床决策,而不是家长的主观愿望。

另外,如果诊断下来,怀疑是晚长,也要做好和孩子的沟通,解除孩子的心理压力,并且定期复诊,根据孩子的情况及变化来调整策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文章开头提到的例子,这个孩子最终确定是晚长,但看整个治疗史,我们可以看到,矮身材及性不发育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出现了自卑、内向以及辍学。如果家长能够更早发现这个问题并给予干预和心理疏导,这样的情况可能就会避免。

所以,对于矮身材,治,还是不治?To be,or not to be?这是个问题,但答案来自于规范的检查诊断和充分的医患沟通。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长高,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孩子身高“晚长”,孩子会更高吗?

首先来说,每个人的生长情况不一样。我儿子在一年级入学时,全班男生14个人,他身高排后4名。按照我们看来当时严重偏矮。但是医生说没问题的,注意饮食、休息和体育锻炼就行了。

之后我们按照医生说的严格要求来做。

1.每天晚上9:00~9:30,无论作业做完没有,必须上床睡觉。

2.早晚各250毫升的奶一瓶。由于孩子中午也回家吃饭,所以中午会熬肉汤、骨头汤给他喝。

3.小学前孩子已经会游泳,后来一直坚持每周游两个小时。

4.由于体测要考跳绳,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跳绳。从开始不会跳到现在六年级一分钟能跳220下。

现在孩子六年级了,一下子长高了。目前快1.6米了。虽说不是最高,但是已经超越之前好多同学了。所以个人认为身高跟这个早长和晚长没有多大关系。还是医生说的,坚持锻炼,补充营养,注意休息,身体会长起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