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手握十万精兵的年羹尧,为什么会被几个侍卫轻易拿下?

《雍正王朝》中,李卫口中的“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并不是空穴来风,当时年羹尧确实目空一切,有着“顺者昌,逆者亡”之势。那么在西北当“西北王”的年羹尧,上一秒还威风凛凛,手握十万精兵;为何下一秒束手就擒,被几个侍卫轻易拿下,毫无还手之力呢?

这妙就妙在,雍正太了解年羹尧,提前做了周密的安排,让年羹尧没有任何反抗的理由!

年羹尧身边早已被雍正“掺杂沙子”,随时都能把他的路堵死

就在年羹尧派出去的探子迟迟找不到罗布藏丹增叛军的下落时,年羹尧暴躁如雷,叫一声伊兴阿,斩了,都给我斩了,年羹尧又使出狠劲:给我派出有家室的探子去探,如果探不到叛军的下落,斩他们全家!

接着老年托着脑袋,像极了饿晕的征兆,喊一声桑成鼎,你赶紧下几道咨文,催促各省的军粮,火速运来。

伊兴阿和桑成鼎这两人都是年羹尧的心腹,可以说,也是年羹尧最得力左右臂膀,一个负责派出探子,一个负责催促军粮。

话音刚落,年羹尧就烤着小羊腿,伊兴阿来报,依然找不到叛军下落,年羹尧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小羊腿,边高喊,斩,都斩,凡是探不到叛军下落,全家统统问斩!

此时西北所有人的命运就像这只烤羊腿一样,都是年羹尧的“盘中餐”。年羹尧知道,这仗再打不利索,雍正的耐心可真要耗尽了,年羹尧找不到叛军下落,心烦还没下去。

更心烦的又来了,甘西驻军的范时捷找他索要帐篷,这个范时捷有点硬气,又是一个不怕死的人,把年羹尧呛得无言以对。

范时捷开门见山,意思是:现在我们甘西地区几十个人挤一个帐篷,起来撒完尿回来都找不到刚才睡的地方,所以给点帐篷吧。

年羹尧只顾啃着羊腿,根本不当一回事,说这点小事还值得你跑来一趟,表示他知道了,你回去吧。

范时捷说:“知道了不等于解决!”

范时捷这话可是呛得年羹尧的肺管子去了,更让年羹尧不爽的是后半句:我已将我们甘西驻军的难处禀告了岳钟琪将军,请他驻守松藩,这样我和他都能两免其苦。

年羹尧一听,火冒三丈,我现在忌惮岳钟琪忌惮得紧,谁让你跟岳钟琪禀报移防的,不知道我防着岳钟琪,费了多少脑细胞吗?

范时捷说:是您啊,您说有什么事禀报您或者直接禀报岳钟琪。

年羹尧怒火爆棚:现在的岳钟琪能和之前的岳钟琪一样吗?年羹尧令人把范时捷的乌纱帽摘掉了,范时捷说我早就不想当了,放下乌纱帽,给年羹尧留下潇洒的背影。

确实,在四川时期,岳钟琪一直是年羹尧的副手,听命于年羹尧,而经历血洗江夏镇后,岳钟琪虽说佩服年羹尧的军事能力,但更多看不惯他的做事风格。所以岳钟琪选择逐渐疏远了年羹尧。结果让年羹尧感到了危机,费尽心思给岳钟琪穿小鞋。

就是这个时候岳钟琪已不再听令年羹尧了,而是听命于最高统治者雍正皇帝。雍正对这个权势滔天的年羹尧早有了防范,岳钟琪就是雍正撒在年羹尧身边的“沙子”,随时都能取代年羹尧势力的接替者。

要不,当时平叛罗布藏丹增叛军后,年羹尧大捷归来,性格跋扈,毫无臣礼。十三爷胤祥担心年羹尧有二心,于是着急带病力劝雍正,不要将西北二十万大军交到年羹尧手里,雍正淡定地说:他敢接我就敢交,十三弟你安心养病,不要为此事操心!

所以,这时候雍正已经开始在年羹尧身边暗中布防,还明中掺一脚。

在雍正革去十四阿哥胤禵大将军王之后,任用年羹尧为大将军王之时,八爷党对雍正怨声载道,不仅指使富宁安违抗年羹尧的命令,还散布谣言说:雍正重用汉人忘了满人,眼里只有奴才没有兄弟。

所以雍正决定派去十名权贵子弟的大内侍卫和九爷胤禟到年羹尧那里,表面是为了平息谣言。实际上,是监视年羹尧,也是在监视胤禟。

年羹尧虽然是雍正一手培养出来的奴才,但对这个奴才雍正没底。当年雍正要不是恩威并施,年羹尧倒向八爷党也有可能。之前雍正对年羹尧的不忠,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此时不行,年羹尧手握二十万兵马,他必须知道这个奴才是不是绝对忠心。

而且雍正派去的这十名大内侍卫都有单独上奏折的权力,即使到了西北,有少数人被年羹尧收买,雍正仍然可以监视年羹尧。

而以穆香阿为首的权贵子弟一来到西北就跟年羹尧处处跟对着干,仗着他们是权贵子弟,又是雍正授意来监视年羹尧的,所以,根本不把年羹尧放在眼里。

结果,年羹尧和胤禟合伙演了一出戏,当年羹尧嚷嚷要把穆香阿等人杀了的时候,年羹尧对心腹桑成鼎使个眼色,接着九爷就来了,俩人一唱一和,九爷降低身份给年羹尧下跪为穆香阿等人求情,这下他们傻眼了,连九爷对年羹尧都要退让三分,何况他们呢。所以他们领略了年羹尧的雷霆手段之后,一下子变乖了。而九爷配合年羹尧演了这一出戏,也成功躲过了监视。

后来,穆香阿等人给雍正密折里,尽是吹捧年羹尧如何的好。可是,雍正又拿出另一份密折,两个密折截然相反,而且署名还是年羹尧的心腹伊兴阿。

伊兴阿身份尊贵,是当今皇帝的叔辈,他的任务除了在军中联络和培养重要将领之外,还要监视年羹尧的一举一动。

也就是说,年羹尧所谓的心腹伊兴阿,是雍正布下的暗探,只是年羹尧毫无察觉罢了。

年羹尧没有反叛的底气

在雍正派去的十名侍卫被年羹尧的雷霆手段收买后,雍正又物色了倔脾气的孙嘉诚,才委派孙嘉诚前往西北的补充。后来年羹尧杀了孙嘉诚后,雍正再也忍无可忍了。

雍正直接派贴身侍卫图里琛带着谕旨前去缉拿年羹尧。来了个釜底抽薪,让年羹尧措手不及,而且岳钟琪有伊兴阿地里应外合,岳钟琪不费吹灰之力就掌握了西北军权,迅速架空年羹尧权力。

这时年羹尧还在与蒙古王公喝酒作乐,接受蒙古王公送来的美女,俨然一副天横贵胄的派头,而不知岳钟琪早就端了他的老巢,夺下了大将军中帐,将他的心腹全部撤走,然后来个瓮中捉鳖,年羹尧哪有时间筹备造反,即便年羹尧有时间,他也没有这个底气。

首先年羹尧为人处世的能力不算有多智慧,只是一味的狂妄,动不动就要砍掉侍卫手臂,派去的探子探不到叛军下落动不动就杀人全家,谁还敢再为这种人卖命啊。

其次年羹尧的治下之术,并不高明,心服口服者必然不多,多半是以威势压人,没有一点恩威并存之心。大多依附他的人只是看重他的权势,并不是真心臣服他这个人。

再次年羹尧带兵多年,他很清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朝廷是雍正在把持,二十万大军吃饭问题要靠朝廷解决,你如果有反心,断绝西北粮草,还没反叛,就饿倒了。老十四胤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年羹尧不会不知道其中的利害,所以,单从这一点上就已经让年羹尧不敢造反了。

从次年羹尧所谓的势力看似强大不可战胜,不可一世,其实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绝对忠心,也绝对不会为了他而反叛朝廷。

然后伊兴阿提前撤换年羹尧的三个亲信,岳钟琪和图里琛带去的金牌和谕旨,让年羹尧没有反叛的理由。雍正在谕上骂道:鬼神夺走了你的魂魄,朕本是一片佛心,想启你天良,从此敛去锋芒,精忠事主而已。

更让人不得其解的是,在岳钟琪取代曾经上司年羹尧大将军一事上,俨然一副未卜先知的样子,似乎他取代年羹尧势力是必然的。

结语

雍正对他这个不安分的奴才年羹尧早有防范,雍正一系列布防,此时的年羹尧早已成为了没有牙的老虎,雍正一直善心相告,但依然没收敛之意,自以为在西北自己一手遮天,岂不知,雍正想要收拾他,只需几个侍卫就可以搞定!而当他看到图里琛和岳钟琪等人时,秒怂,毫无反抗之力。

雍正王朝:手握十万精兵的年羹尧,为什么会被几个侍卫轻易拿下?

雍正的帝王之术还是非常厉害的,早在年羹尧血洗江夏镇瞒报所获的金银珠宝时起,雍正就发现年羹尧是有野心的,不好驾驭,就已经开始处处防备年羹尧了。他任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后做了以下几点防备:

1.年羹尧家人全部在北京,只有年羹尧一个孤身在西北统军,年羹尧的妹妹又是雍正的妃子,这些都相当于是人质,令年羹尧投鼠忌器。

2.年羹尧本身就是雍正家奴出身,自己妹妹又是雍正妃子,自己与雍正早就绑在了一起,当时反雍正的势力早已把年羹尧看做眼中钉了,若年羹尧反叛,不会有人帮他,只会看他笑话。

3.年羹尧十万大军后勤粮草全靠陕甘总督供应,陕甘总督听命于雍正,而饷银又全靠雍正在全国调运,这相当于抓住了这十万大军的命根,让它想反也反不了。

4.雍正在年羹尧身边潜伏有卧底,随时报告年羹尧动向。

5.雍正有意扶持岳钟琪,让他制衡年羹尧,一旦年羹尧有事,就由其替代之。

6.十万大军的中层军官很多都是八旗子弟,都是皇帝的亲族,和皇帝是一条心的,年羹尧一个汉人很难策反他们,年羹尧造反是没有人会跟着他的。

7.当时的外患策妄阿拉布坦还未完全消灭,还是很有实力的,此时反叛只会让年羹尧腹背受敌。

雍正王朝:手握十万精兵的年羹尧,为什么会被几个侍卫轻易拿下?

大家好,我是“登攀”,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在雍正一朝,雍正帝斩杀年羹尧和隆科多,无疑是两件震惊朝野的重大事件。

公元1725年9月,雍正下令捕拿年羹尧并押送北京会审。12月,就给年羹尧开列了92款大罪。这92款罪名,涉及大逆罪,欺罔罪,狂悖罪,专擅罪,贪婪罪,侵蚀罪等。其中,应该用到极刑和立斩的就达30多条,年羹尧之死已成定论。

最终,雍正因为害怕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勒令年羹尧在狱中自裁。自此,叱咤风云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而告终落幕。

【威震天下的年羹尧】

那么,当时坐镇西北边陲,且威震天下,身为“西北王”,手握十余万精兵的“年大将军”年羹尧,怎么就会被雍正轻易地拿下,而后被诛杀呢?

一,年羹尧忠于雍正帝

年羹尧招致雍正帝的不满,嫉恨,猜疑,并最终被处死,他自身的原因当然是主要原因:妄自尊大,擅作威福;结党营私,培植亲信;贪敛财富,收受贿赂;越人臣礼,不守臣道等等。

【擅作威福的年羹尧】

雍正帝是个自尊心极强,疑心较重,又喜欢表现自己的人。年羹尧的居功擅权,或许他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却招到了雍正以及部分大臣的痛恨。

在年羹尧的认识当中,自己和雍正帝是“千载难逢的君臣知遇”,自己是始终忠于朝廷,忠于雍正的。纵然有人在背后给雍正说自己的坏话,弹劾自己,但皇上是不会相信的,皇上也不会把自己如之何。

因为什么呢?因为他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军功在身,且是皇上的亲娘舅,且和皇上关系老铁。

所以,在雍正一步一步整治年羹尧的时候,他并没有反抗的意识,他只是幻想着,雍正能念及旧日的情分,能念及自己的功劳,而对自己法外开恩。

年大将军被革职川陕总督,去杭州上任途中,他还心存侥幸,观望不前,幻想雍正会改变决定,让其官复原职。

甚至年羹尧接到了自裁的圣旨,他也一直迟迟不肯动手,还在幻想雍正会下旨赦免自己。

【等待赦免的年羹尧】

所以说,年羹尧是忠于雍正的。但他犯下了滔天大罪,雍正帝早已下定了处死年羹尧的决心。

二, 雍正帝“治人”有术

作为一代封建君主,雍正帝勤于政事,治国有方,同时,也“治人”有术。

【雍正帝】

在对待年羹尧的问题上,他采取了“小火慢炖”,“分步实施”的方案,让年羹尧最终俯首就范。

1,心理暗示

以1724年年羹尧第二次进京陛见为导火索,雍正开始打击年羹尧。年羹尧此后多次接到皇上的批示,都显示了此中的意思。

比如这一句朱批:“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这是警告年要慎重自持,也是打击他的开始。

此时的年羹尧,或许也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但他没有太当回事,自视过高,忠心朝廷,是他认为自己没事的主要原因。

2,收集罪证

一是雍正帝要求自己的亲信积极揭发年羹尧的劣迹;二是要求年羹尧不喜欢的人大胆揭发年的罪行;三是要求和年羹尧关系一般的人,提高警惕,疏远,摆脱年羹尧。

这些措施,都是在逐渐孤立,打压年羹尧,为公开处治年羹尧做准备。

3,革职调离

从1725年正月,雍正对年羹尧的打击公开化:公开指责其结党营私,公开提拔年羹尧的对头;公开指责其不敬朝廷;公开更换川陕官员;公开革职年羹尧的亲信,剪其羽翼。随后,将其革职,调离老巢西安。

此时的年羹尧,已经不再是手握兵权的“年大将军”,而是前途茫茫,人单势孤,已经从根本上失去了和雍正抗衡的能力。雍正的“治人”之术,可谓高明。

【强弩之末的年羹尧】

结语

年羹尧没有把握好自己,没有遵从礼教,终究毁了自己一世的名节。

所以,恪尽职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有越矩之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古往今来,莫过如此。

雍正王朝:手握十万精兵的年羹尧,为什么会被几个侍卫轻易拿下?

我看过《雍正王朝》原著,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

年羹尧之所以会轻易地就被雍正拿下,主要是三个原因:

一:年羹尧进京述职兼受接受封赏时,雍正轻描淡写地下令把年羹尧带上北京的三千精兵全部发向其他军营,协助其他军营练兵,还把西边大营里的高级军官几乎全都调走了。

这一招极其厉害,因为这三千精兵几乎都是年羹尧的心腹骨干,常年追随在年羹尧身边,对年羹尧更是忠心耿耿,言听计从,年羹尧说一句“去手”,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砍掉自己的手。。。那些被调走的军官更是年羹尧维持管理西边大营重要力量。。。要知道再大的军队都是由下面一个又一个小队伍所组成,基层士兵未必个个都会听总大将的话,他们一般只会听自己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不在,这些个小队伍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年羹尧的“去手”对于普通的基层士兵根本不起作用,人家跟你没有见几回面,没理由无条件听你的。

二:年羹尧得罪了岳钟琪。

在获悉了叛军的藏身位置后,年羹尧干了一件极其不厚道的事情。。。严密地封锁了消息,连曾经的副手如今的竞争对手岳钟琪都没有告诉,还别有用心地调离了岳钟琪大军,好独占所有功劳。。。年羹尧这一手让岳钟琪在自己的部下面前大失颜面,部下都埋怨自己跟错了领导,以致于白白错失了立下大功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至此,岳钟琪对年羹尧恨之入骨,在日后处处跟年羹尧为难。。。岳钟琪在西北军中的威望不下于年羹尧,岳钟琪要取代年羹尧,西北军没什么好说的。

三:在干掉年羹尧之前,雍正下旨,大大犒赏了西北军。

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你让他去拼命,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拼命;但是当一个人有了不少身外之物时,你让他去拼命,他就未必愿意了。。。我已经有了不少钱了,何苦去冒险造反,造反搞不好就会掉脑袋的,真心划不来,与其跟一个没有见过几次面的总大将去造反,倒不如在军营里面跟兄弟们喝酒吃肉,回家拿钱孝敬爹妈养妻活儿。

年羹尧深知自己在西边大军中的根基已经被雍正挖掉,而且旁边还有个对自己隐隐记恨的岳钟琪,以及岳钟琪的诸多部下,自己根本就已经处于瓮中捉鳖的状况。。。再说,自己的一家大小还在北京,为了家小老幼,与其带领着剩下的部下干个鱼死网破,倒不如乖乖地束手就擒,也许雍正看在以前的情分上,会放自己一马也说不定。。。。

雍正王朝:手握十万精兵的年羹尧,为什么会被几个侍卫轻易拿下?

年羹尧是雍正皇帝的包衣奴才,也可以说是可以值得“信赖”的人。

年羹尧虽然贵为大将军王,但是他的一举一动始终都在雍正皇帝的掌控之中。年羹尧为什么会被顷刻间解除兵权,被几个侍卫轻易拿下呢,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一是,年羹尧虽然手握重兵,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要靠朝廷解决,朝廷就是雍正皇帝把持的,你如果有反心,肯定会断绝西北行营的粮草,所以说,从这一点上就已经让年羹尧不敢造反。

二是,年羹尧是即是臣子也是雍正家的包衣奴才,不管你年羹尧有多么厉害,雍正皇帝永远是年羹尧的主子,哪怕雍正不是皇帝,也照旧一样。多年的奴主关系已经让年羹尧从心里养成了这种奴主关系的心理。另外,年羹尧的妹妹也在雍正皇帝的手上,这一点也是让年羹尧投鼠忌器的。

三是,虽然年羹尧手握十万雄兵,但是朝廷安插在年羹尧身边的眼线很多,有些眼线的家庭背景也是很显贵。这些年羹尧不是不知道,朝廷我不怕年羹尧知道,你知道更好,这样一来年羹尧就不至于做的太绝觉。

四是,年羹尧很厉害但他再厉害也就是大清的一个臣子,如果年羹尧的行为触碰到了朝廷的核心利益,那么大将军王被拿下是分分钟的是。朝中对年羹尧不满的人大有人在,虽然年羹尧是雍正皇帝的亲信。但是雍正皇帝也得平衡朝中时局,不能形成一家独大,尾大不掉的局面。所以,当年羹尧一旦触碰到了了雍正皇帝的逆鳞,被拿下是分分钟的事。

五是,雍正皇帝给年羹尧选了一个备胎——岳钟琪。虽然岳钟琪起步于年羹尧之后,但是军事才华也很出色,年羹尧对岳钟琪的存在也是有所忌惮的,这从年羹尧的几次对话中就能看出。所以,当年羹尧肆意妄为的杀了雍正皇帝派去和他一起共事的—孙嘉诚后,这一致命的把柄被他的反对派牢牢抓住,再加上他的确已经让雍正皇帝感到了威胁,也渐渐失去了信任。所以,趁着他外出时,由岳钟琪接管了西北行营,当年羹尧知晓后也很识趣没有任何反抗,很乖的退出了。这里边的厉害关系他很清楚,年羹尧很清楚做出这一决定的是谁,再多的反抗也是于事无补的,他再厉害,也就是雍正皇帝的奴才,这一点至死也不会改变。

所以,聪明的人识时务,年羹尧不用被几个侍卫轻松拿下,岳钟琪出现在了他的位置上后,年羹尧什么都明白了,不反抗也许还有条活路,反抗就是思路一条,而且会死的很难看。年羹尧与其说是被几个侍卫轻松拿下,还不如说是呗雍正皇帝轻松拿下更为准确。

你再厉害,都得过雍正皇帝吗?

雍正王朝:手握十万精兵的年羹尧,为什么会被几个侍卫轻易拿下?

#原创#

朝庭的军队

军饷由朝庭负责

家属由朝庭照应

立功有赏

光宗耀祖

朝庭对军人不簿

若谋恶从逆反叛

必遭灭族之祸

谁会趟这混水

换将是朝庭的权力

想换谁就换谁

想拿下谁就拿下谁

与军人毫无干系

当兵得饷

安稳无忧

故,哪里会有闲情逸致

去操心将领去留之事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