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岳父小妾,害正妻成人彘,被雍正扳倒的隆科多真的死有余辜吗?

雍正继位初期,隆科多颇受恩宠,雍正以“拥戴殊勋”将其封为一等公,委以重任,在朝堂上冠以“舅舅”尊称,其一度更是权倾朝野,最终被雍正以“四十一条大罪”,落了个“圈禁”而终的下场。

都说年羹尧是作死的,但隆科多不在年羹尧之下,隆科多的作并非体现在结党营私方面,而更多的是体现在治家无方上,不仅被嫡子岳兴阿弹劾和揭发罪证,最终也成为他悲惨的结局埋下了千里伏笔!

权势滔天,霸占岳父小妾

隆科多地位显赫,是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子,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是他的姑姑,孝懿仁皇后以及悫惠皇贵妃是隆科多的亲姐姐,隆科多是康熙的表兄弟兼小舅子,关系极为密切。

康熙皇帝晚年发生的“九子夺嫡”,造成官场动乱的局面,当时朝中大臣都纷纷押宝,包括佟氏家族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佟国维和佟国纲、佟国纲之子鄂伦岱都是八爷胤禩的坚定支持者。

但隆科多却凭敏锐的政治眼光保持绝对中立,并且天平一直倾向于康熙。所以深得康熙信任,并委以重任。当“托合齐会饮案”的案件爆发后,太子胤礽二度被废黜,托合齐被革去了九门提督的职务,之后惨死在狱中。

这时候九门提督的职务就由隆科多接管,作为步军统领的隆科多,已经是京城禁卫军的一把手,可谓威风八面、权势熏天。虽说隆科多在朝堂上扶摇直上,风光无比,但因治家无方,家庭内部的关系处理一团糟。

原因是隆科多去岳父府上拜访时,无意中看到了岳父的小妾,汉人女子李四儿,回家后对李四儿朝思暮想,就发誓一定把她抢过来。

当时,隆科多还未发迹,远不如今日这样权势滔天,所以他还能恪守本分,有贼心没贼胆。

但是现在掌握大权后,隆科多更加张扬跋扈,一声令下,谁敢不从?直接用不正当手段,将这个李四儿“小妈”从老丈人手里“抢”了过来!并且将其纳为自己小妾。

据说这位李四儿的身材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美若天仙,隆科多当即就对她垂涎三尺,而这个李四儿,就是仗着隆科多的宠爱,在府上更是目中无人,飞扬跋扈!

独爱小妾,害正妻,与儿子反目成仇

隆科多是抱了美人归了,可正妻就显得极为不满了,“小妈”变成自己的情敌,还跟自己抢丈夫,这口气说什么也平不了,因此对其进行了百般排挤,打压小妾的威风,结果隆科多处处偏袒四儿,四儿岂是省油的灯,于是妻妾开展家庭“明争暗斗”之战。

而隆科多则是“贪新忘旧”的人,完全不顾及正妻的感受,一味宠溺小妾,还抬升小妾的地位来打压正妻。甚至让李四儿随班命妇出入禁门,以至于重要的场合都是让四儿出席,连正妻的“命妇”的地位也给抢了!

康熙皇帝派人处理隆科多老爹的丧事,派来都是内务府大臣,隆科多不但抬升四儿地位,还让她代替正妻迎接大臣。这一举动,不仅传得满城风雨,这就让隆科多的母亲赫舍里氏悲愤不已,于是第二年便“饮恨而走”了。

在《永宪录》有这样记载着:

“(隆科多)娶红带之女为妾,(李四儿)逼勒自缢。”

由此看来,四儿在府里的地位堪比嫡妻,加上隆科多的袒护,四儿的所作所为,隆科多都视而不见。可见,隆科多对小妾有多溺爱,有多抬举了。

自从四儿给隆科多生下儿子玉柱后,在府上的地位日渐上升,颐指气使,骄横跋扈,目中无人,过不久,李四儿便将隆科多正妻害死,手段残忍,就跟吕后为了报复情敌弄成“人彘”极为相似,“致元配若人彘”简直惨不忍睹。

然而,李四儿还将她的“魔爪”伸向隆科多和正妻所生的儿子岳兴阿身上。

李四儿害死了正妻后,为了自己私欲,还想让自己儿子隆玉柱继承隆科多爵位,但是没如愿,清朝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隆科多就算再宠爱四儿,也无法改变。于是,四儿就开始替儿子玉柱向雍正索要官职。

就这样,隆科多对小妾纵容和溺爱,即便是人命关天也视而不见,这就导致了岳兴阿对这个家产生了深深恨意,父子关系越来越恶化,造成了反目成仇的地步。

李四儿的行为,进而导致隆科多倒台

隆科多是雍正的“首功之臣”,雍正不仅给其职权,还给极高的威望,并称呼其为“舅舅”,对其更是委以重任,还给其家族极尽封赏。

雍正继位初期时,隆科多小妾四儿为儿子隆玉柱讨要官职,雍正皇帝开始还是颇给其面子,让玉柱由一等侍卫升为銮仪使,这可是正二品的官,成为朝廷重臣。

然而,儿子玉柱仗隆科多权势,经常欺压同僚,百官们怨声载道,雍正以品行恶劣将其罢官,交由隆科多管教,雍正对此十分反感,因此警告过隆科多和小妾四儿。

然而,李四儿更是变本加厉,一点都没有收敛的意思,收受各种贿赂,“来者不拒”的态度!

而隆科多凭借雍正的宠信,把持大权,制定“佟选”选举,大肆结党私营,有不少官员为了走隆科多“路子”,主动向李四儿进行行贿,李四儿便全单照收,来者不拒,收受贿赂一共有四十四万三千余两,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

可见,隆科多的家底有多厚了,从四儿嫁女儿就可以看出来,给女儿的嫁妆更是丰厚无比,白天怕被人看到引起非议,还趁夜里无人偷偷送去的。

隆科多地位颇高,前来巴结他的人也不少,而李四儿并没有收敛其“野心”,收受贿赂是她的家常便饭,根本不知道避嫌。更疯狂的是,居然敢招待九阿哥允禟身边的太监在家中演戏,一点都不避讳,和皇帝政敌不清不楚,连皇帝的体统都不顾了,但隆科多依然任由着四儿胡来。

四儿的这些行为,最后都成为了隆科多的重要罪责,隆科多最终的败落和李四儿有脱不开的关系。

岳兴阿弹劾、揭发,迅速扳倒隆科多

雍正继位后,雍正给了隆科多极高的威望,而隆科多比年羹尧还要“作”,除了结党私营,收受贿赂,居功自傲,隆科多还有诸多目无法纪,导致雍正下手清算。

首先是结党私营,把持大权。通过办“佟选”,大肆结党私营,独自掌握操控大权,严重败坏朝堂上的官场风气。

其次是贪墨迂腐,生活奢靡。隆科多生活过于铺张浪费,没有节制,特别是小妾四儿和儿子玉柱这两人更是挥霍无度,隆科多贪墨的所有款项,二人占据绝大部分。

再次是居功自傲,目无法纪。隆科多跟年羹尧一样,不止一次的炫耀自己拥立雍正立下汗马功劳,强调自己起到关键作用,雍正才能顺利坐上皇位,直接挑战雍正继承的“合法性”,这就让雍正极为不满。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开始进行消减隆科多的职权和势力,免去步军统领职务,隆科多在雍正那里逐渐失宠。

雍正四年(1726年),隆科多的家仆索贿下狱,于是供出隆科多的不法行为,雍正念在拥立之功,免去尚书职务,对其不再信任,让其料理阿尔泰一些边疆事务,并暗中对隆科多进行彻查。

雍正五年(1727年),隆科多被举报私藏玉牒,结党私营,于是被宗人府上疏弹劾,雍正勒令其回京,将其圈禁,并给其定下“四十一条大罪”。

在此,雍正能够掌握隆科多大量的罪证,岳兴阿有很大的功劳,主动揭发隆科多的各种罪行,并且还有不为人知的家庭“内幕”。

岳兴阿之所以不怕背负“不孝”的骂名,揭发隆科多与李四儿的各种罪行。

一方面,隆科多不仅对小妾四儿宠溺,而且害死母亲不追责,岳兴阿多次向隆科多要个说法,隆科多都回避了事。而他更是遭受到了极为不公平的待遇,使他对隆科多产生怨恨,反目成仇。

另一方面,岳兴阿请求皇帝清查自家财产入宫,想通过这种揭发方式,是为了报复小妾四儿,跟隆科多划清界限,也是为了不被隆科多和李四儿的贪墨所连累,减轻自己的罪责。

最终隆科多被雍正“圈禁”畅春园内,岳兴阿被罢官,李四儿打入辛疾库,儿子玉柱被发配黑龙江,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雍正六年,隆科多死在了畅春园,隆科多一等公爵位的袭承,改由他的弟弟庆复袭承。

结语

在隆科多罪责中,虽然没有提及不齿的“污点”,但从抢岳父小妾,到宠爱和纵容小妾,害死原配,这就促使了岳兴阿和隆科多的父子情便以断绝,导致岳兴阿主动向雍正揭发、弹劾隆科多的罪责,这都是隆科多没有原则导致的恶果,更成为其最终倒台的催命符,隆科多的治家无方,换来的结果是家破人亡。

—END—


抢岳父小妾,害正妻成人彘,被雍正扳倒的隆科多真的死有余辜吗?

说到隆科多,他出身实在显赫。

他是一等公佟国维的次子,他的姐姐孝懿仁皇后又是康熙的最爱。因此,在康熙掌权时,他便颇受器重,官居九门提督,在九子夺嫡中,更是众皇子争相拉拢的对象。

康熙去世后,隆科多又为雍正顺利继位,出力颇多。

因此雍正对他极感激,公开称他为“舅舅”不说,还常赞他是“朕之功臣,国家良臣”。并且凡是朝廷事务,均要听他建议。

可是,风光无限的隆科多万万没想到,没过多久,雍正就开始清算他。让隆科多更没想到的是,在雍正清算他的时候,最先站出来弹劾他的,竟然是自己的嫡子岳兴阿。

(隆科多剧照)

按说父亲倒霉,儿子该全力营救才是,为何岳兴阿却落井下石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说说雍正为什么要清算隆科多。

雍正清算隆科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擅权结党。

隆科多任吏部尚书时,主管人事任免,按说官员的提拔和免职,最后都需要雍正确定,但是隆科多为了扩大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在很多时候,他都没有经过雍正便直接对官员的任命做出决定了,因此朝中有人将此称为“佟选”。

二、居功自傲。

隆科多由于被康熙指命为托孤大臣,于是他经常把自己比作诸葛亮,说什么“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之类的话。既然他是诸葛亮,那么,雍正难道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三、说话无遮无拦。

隆科多还说在康熙去世时,他曾带刀以防不测。

民间本来就对雍正继位议论纷纷,他此言不但不能替雍正洗白,反而让朝野愈发认为雍正之所以继位,有弑父之嫌。

总之,隆科多的种种行径,已经对雍正的皇权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雍正对他猜疑心日甚一日。终于,在雍正三年,待隆科多主动辞去职务后,雍正便开始发起对他的清算。

(雍正剧照)

那么,隆科多的儿子为何在这时候出来凑热闹,跟着告发隆科多呢?

这就要说到隆科多的嫡福晋和小妾之争了。

据史书记载,隆科多迎娶嫡福晋后,看中了岳父的侍妾四儿,两人不免暗渡陈仓。隆科多受不得怂恿,一心想让岳父把四儿转送给自己。

偏偏隆科多嫡福晋从中作梗,因此隆科多一直不能如愿。

由于隆科多是朝中权贵,又使了种种手段,最终还是促使岳父不得不把四儿转送给了他。

自从进了隆科多的府中后,四儿仗着宠爱,丝毫不把隆科多嫡福晋放在眼里,甚至对她多有讥讽辱骂。隆科多呢,反而处处偏袒四儿,于是,这也就助长了四儿骄纵跋扈的个性。

据史书记载,四儿驭夫有术,她嫁给隆科多30多年,虽然容颜早衰,但她却把隆科多治得服服贴贴,处处对她言听计从。

(小妾四儿剧照)

据《永宪录》记载,隆科多曾“娶红带之女为妾,(四儿)逼勒自缢”。也就是说,四儿要了红带之女的性命,隆科多竟不予追究。

四儿不光不容隆科多纳妾,心比天高的她,还一心想取代嫡福晋的地位,因此对嫡福晋从讥讽到凌虐,最后竟致其死亡。

据隆科多的堂兄夸岱说,隆科多的嫡福晋,的确死于非命,其状极惨,简单地说就是“致元配若人彘”。

正是这样的原因,岳兴阿对隆科多和四儿痛恨之极。所以当隆科多遭雍正清算时,他立刻告发了隆科多和四儿惨无人道的罪行。

此事,果然引起了雍正的高度重视。经过拷问,又牵出四儿收受贿赂,而隆科多“听其指挥,不违颜色”的罪行。

随后,隆科多数罪并发,被雍正幽禁于畅春园附近,次年病死。

(参考史料:《清史稿》)

抢岳父小妾,害正妻成人彘,被雍正扳倒的隆科多真的死有余辜吗?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给隆科多这位扶保他顺利登上皇位的“首功之臣”定下了“四十一条大罪”,并将判以“永远禁锢”,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六年(1728年),隆科多便死在了禁所之中。

纵观雍正惩治隆科多的整个过程,表现最为活跃,并不是隆科多的那些政敌以及遭到过隆科多排挤和构陷的朝臣们,而是隆科多的长子岳兴阿。

岳兴阿之所以会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如此愤恨,以至于不惜背上“不孝”的骂名也要对隆科多进行最为彻底的检举和揭发,原因就在于隆科多在处理家庭内部问题上一系列极为“荒诞”的表现,不仅让他与他的家庭成员之间矛盾重重,同时也更是为他最终的惨淡结局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独爱小妾,害死正妻,让隆科多与岳兴阿这对父子就此反目。

隆科多,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子,他的亲姑姑便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并且他的两位亲姐姐也先后嫁给了康熙皇帝,即历史上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所以隆科多既是康熙皇帝的表兄弟,又是他的小舅子,关系极为密切。

隆科多在康熙朝时期真正崛起是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一废皇太子”的时候。

当时,朝中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参与到了“九子夺嫡”之中,纷纷选边站队支持自己心仪的皇子,并努力帮扶其成为康熙的接班人。这其中就包括了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以及他的堂兄弟、时任内大臣的佟国纲之子鄂伦岱,他们都是八阿哥胤禩的坚定支持者。

而此时的隆科多,敏锐的察觉到了康熙皇帝对于皇子与朝臣进行“结党”的反感,于是他选择保持绝对的中立,并且是一门心思的倒向康熙,不参与任何的皇子夺嫡行动,进而赢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并且开始被委以重用。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的“托合齐会饮案”后,胤礽被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废黜了皇太子之位,作为“托合齐会饮案”的案件“主犯”,托合齐被免去了九门提督的职务,之后惨死在狱中。

而隆科多则就此接任了九门提督一职,负责整个京城以及皇宫的卫戍工作,再加上其显赫的家族出身背景,其在朝堂上的地位也与日俱增。

然而,隆科多在朝堂上平步青云、风光无限的时候,其家庭内部的关系却是一团乱麻。

就在隆科多迎娶自己的嫡妻后不久,他便看上了自己岳父一名名唤“四儿”的侍妾,并为之深深着迷。起初的时候两人还只是私会,到了后来,隆科多则是利用自己的家族背景和手中权势,直接通过一系列非常不光明、甚至有点见不得人的手段,直接将自己的这位“小丈母娘”给“抢”了过来,并且纳为了自己的小妾。

野史中记载说这位四儿是身材婀娜、美若天仙,令隆科多为其彻底倾倒,而四儿也仗着隆科多的这份宠爱在府上是飞扬跋扈。

《永宪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隆科多)娶红带之女为妾,(四儿)逼勒自缢。”

可即便是出了如此人命关天的事情,隆科多也依然选择不予追究,足可见其对于四儿的偏袒。

然而,四儿的“野心”远不止此,她与隆科多正妻的矛盾也在不断激化。

由于四儿曾是自己父亲的侍妾,如今到了府上又与自己争宠,因而隆科多的正妻对其是极为的不满,对其进行了百般排挤。可隆科多则是“喜新厌旧”,不仅没有考虑正妻的感受,恰恰相反的是,他却不断抬升小妾的地位来打压正妻,以至于许多该正妻出席的场合,隆科多竟然让自己的小妾四儿出席。

也正是因为有了隆科多的这份袒护,四儿则开始有恃无恐的迫害起了隆科多的正妻,特别是在其为隆科多生下次子隆玉柱之后,行为是更加的嚣张和疯狂。

历史上,吕后为了报复戚夫人,将其做成了“人彘”。而这位小妾四儿对待隆科多正妻的手段与吕后是极为相似,并且也是“致元配若人彘”,场面是极为凄惨。

可对于此,隆科多依然选择了熟视无睹,于是乎,四儿又将“魔爪”伸向了隆科多的长子、有正妻所生的岳兴阿身上。

她不仅极力唆使隆科多疏远岳兴阿,并且多次劝谏隆科多要将一等公的家族爵位传给他的儿子隆玉柱,甚至她还主动向雍正索要职位。

就这样,隆科多因为自己对于小妾的溺爱,害死了正妻,同时也让他与长子岳兴阿的关系从此交恶,这最终也导致了之后两人的父子反目。

隆科多小妾四儿的行为,可谓是“实力坑夫”。

由于隆科多是扶保雍正顺利登基的“首功之臣”,雍正对于隆科多给予了极大的尊重,不仅委以隆科多总理事务大臣的重任,更是在公开场合直接称呼其为“舅舅隆科多”,对其家族也是极尽封赏。所以,起初的时候,面对隆科多小妾四儿为其子隆玉柱讨官要官,雍正还是给足了其面子,隆玉柱也在这一时期官至二品,成为朝廷重臣。

然而,隆玉柱在任上品行恶劣,并且经常凭借其隆科多之子的身份欺压同僚,弄得朝堂上对其是怨声载道,而这也让雍正只得将其夺职罢官,交由隆科多管束,同时雍正就此对隆科多与他的小妾四儿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并对这二人提出了严重警告。

然而,此时的四儿非但没有任何收敛,反而却成为了隆科多贪赃枉法的重要帮凶。

这一时期,隆科多借助雍正对其的信任,保持朝中官员的任免和提拔,朝中称其为“佟选”,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官员为了走隆科多的“门子”,主动向四儿进行行贿,而她也是抱着“来者不拒”的态度,选择“照单全收”。例如,江南巡抚吴存礼,曾向四儿行贿白银一万三千两白银,而之后四儿也嘱托隆科多务必为吴存礼办事。据统计,在四儿前后共计收受贿赂的总数高达白银四十四万两。

不管四儿收受贿赂是自己主动所为,还是受到了隆科多的指点和暗示,到最后都成为了隆科多的重要罪责,这也让四儿对于隆科多的倒台是难辞其咎,可谓是“实力坑夫”。

清算隆科多,岳兴阿首先弹劾、检举。

雍正登基之后,对于隆科多是极为的信任与器重,然而隆科多却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除了前文中所说的贪污腐败、广受贿赂,隆科多还有着诸多不法行迹。

首先是居功自高,目无君主。隆科多不止一次的炫耀自己在雍正登基之时发挥的作用,甚至直接强调正是因为自己带兵进行武装拥立,雍正才得以继承皇位,这就直接挑战了雍正继位的“合法性”。

其次是结党营私,把持朝政。通过所谓的“佟选”,隆科多大肆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弄得朝堂和地方官场上是乌烟瘴气。

再次就是生活奢靡、挥霍无度。隆科多将贪墨所得的款项,大多用在了铺张浪费上,这其中,他为小妾四儿及其子隆玉柱的开销,占据了很大一块的比重。

就这样,从雍正四年(1726年)起,雍正开始有计划的削弱隆科多的职权和势力,并且一再暗示朝中官员自己对于隆科多的不满。之后又借由与策妄阿拉布坦以及沙皇俄国的边境谈判,两度将隆科多调离北京,对隆科多进行彻查,随即发动百官对隆科多进行弹劾。

雍正五年(1727年),隆科多正在与沙俄进行边境问题的谈判,宗人府上疏弹劾隆科多私藏玉牒,于是雍正马上对隆科多采取了行动,直接在谈判地将隆科多锁拿回京,并给其定下“四十一条大罪”,圈禁在畅春园内。

在此期间,隆科多长子岳兴阿可谓功不可没,他不仅主动弹劾隆科多,交代隆科多的罪行,并且是揭发了许多隆科多鲜为人知的“秘密”,让雍正掌握了大量隆科多的罪证。

而岳兴阿之所以会主动“背叛”自己的父亲隆科多,一方面,便是因为隆科多对于四儿的宠爱,使得其生母以极为凄惨的结局收场不说,更让他遭受到了极为不公平的待遇,这也使得隆科多与岳兴阿之间的父子关系极为不和;而另一方面,则是岳兴阿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与隆科多划清界限,减轻自己的罪责,从而不被隆科多过度牵连。

最终,隆科多被雍正判处“永远禁锢”,而雍正对于隆科多的两个儿子岳兴阿和隆玉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隆科多罪不容诛,但皇考升遐,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今以罪诛,朕心有所不忍,可免其正法,於畅春园外筑屋三楹,永远禁锢;妻子免入辛者库,岳兴阿夺官,玉柱发黑龙江。”

雍正六年(1728年),经过一年的圈禁,隆科多死在了畅春园,其原本袭承自己父亲佟国维的一等公爵位,也改由他的弟弟庆复袭承。

隆科多的“四十一条大罪”之中,虽然没有提及他抢夺岳父侍妾以及宠爱小妾、害死原配这样的事情,但这毕竟是隆科多一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为人所不齿。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与长子岳兴阿长期关系不和,进而最终导致了岳兴阿主动弹劾、揭发隆科多,成为了隆科多迅速倒台的重要推手,而隆科多也为他没有能够处理好家族内部的关系而就此吞下苦果。

抢岳父小妾,害正妻成人彘,被雍正扳倒的隆科多真的死有余辜吗?

隆科多之死最根本的原因是雍正为了集中权力,并不是说隆科多死有余辜,

隆科多是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但是大部分的人对他的了解都是来自于影视剧。我们知道影视剧一般上面会有一句话,那便是“本故事纯属虚构”。所以一个历史剧无论拍得有多好,我们始终应该明白一点,那不是真实历史,那只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需要有故事性的,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大部分的观众都不会喜欢读传统的史书的,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往往都是通过这些“纯属虚构”的电视剧。

比方说《雍正王朝》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剧,可以说在当年掀起历史剧的狂潮,但是很多里面很多情节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不过这并不怪作者,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有自身的特点。

我们知道隆科多是雍正上位的关键人物之一,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他的六叔是上书房重臣佟国维。可是实际上,隆科多并不是佟国维的侄儿,而是佟国维第三个儿子。

佟家在清朝可以真正的名门。他的曾祖父佟养正、祖父佟图赖、父亲佟国维、叔父佟国纲都是重臣,姑妈是顺治帝的皇后,姐姐又是康熙的皇后,可想而知他们家是何等地位!隆科多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中,日后成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关键人物也就毫不奇怪了。

隆科多早期是在康熙手下做一等侍卫,先后担任过镶白旗汉军副都统、正蓝旗蒙古副都统等职位。康熙五十年的时候他成为了步军统领,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从他的个人经历来看,他根本没有担任什么“理藩院守监”,更不会去巴结皇十三子允祥。毕竟他姐姐可是康熙的皇后,他又担任过康熙的侍卫,深得康熙信任,地位也是非常高的。毕竟康熙的儿子是在是太多了,诸子夺嫡,没有人敢冒然和一个皇子走得太近的。

隆科多早期的时候是支持大阿哥的,不过大阿哥倒台以后,他并未跟自己的父亲加入八爷党。由于康熙晚期的时候,诸子夺嫡,隆科多的步军统领手握重兵,所以他的地位变得极为的重要。

康熙对隆科多是相当信任的。废太子和被圈禁的大阿哥都是隆科多负责监视的,京师里面的宗室王公以及朝廷重臣也都是隆科多派人盯着。

康熙去世的时候,除了皇子以外,隆科多是唯一的大臣,可以说在继位的时候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正是因为隆科多的拥立之功,雍正继位以后,他成了总理事务大臣、袭一等公爵,并被雍正尊称为“舅舅隆科多”。

当然这也是当时的朝局所决定的,雍正继位初期,皇位不稳,所以需要拉拢隆科多的大臣。当时雍正是这样夸奖隆科多的:

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也。

如果熟悉年羹尧的人也应该知道,雍正早期也是天天夸奖年羹尧,不断的赏赐东西。不过没过几年,年羹尧就被收拾了。

隆科多也是跟年羹尧一样的下场。当然,被罢黜的原因也基本是一样。隆科多自持有功,在朝廷飞扬跋扈。特别是在处理八爷党羽的时候,他和雍正意见不一样,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毕竟八爷党很多人都是隆科多的朋友和亲人。比如鄂伦岱是他的堂兄。所以隆科多维护他们是非常正常的。

隆科多实际上在雍正朝风光的时间相当的短,当然比年羹尧还是长一点的。他雍正五年就以四十一项大罪而被终身圈禁。雍正六年,隆科多就去世了。所以他根本不会和八爷等人一起逼宫。

隆科多被罢黜,其实还是有深远影响的,那便是直接导致我们丢掉了大量的土地。

当时隆科多和图里琛正在和俄罗斯人就边界问题展开谈判,隆科多态度强硬,坚持要俄罗斯归还侵占的大片蒙古土地。

不幸的是隆科多后来被抓回京城了,其他的谈判代表为了尽快解决这个事情,不在坚持早期的立场,对俄罗斯做出了很多让步。

当时俄罗斯的代表认为《布连斯奇条约》中俄罗斯之所以能成功,隆科多被抓是原因之一。

抢岳父小妾,害正妻成人彘,被雍正扳倒的隆科多真的死有余辜吗?

佟佳•隆科多是佟国维第三子,佟国维的姐姐佟佳氏孝康章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佟国维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康熙即孝懿仁皇后(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和悫惠皇贵妃。

佟国维先后担任内大臣,议政大臣,晋封一等功,其子隆科多康熙年间已经升为步兵统领即九门提督掌管京畿警卫,也是康熙临终选择的顾命大臣,可见康熙帝对佟佳氏一族是信任备至。因拥立雍正登基有功,隆科多承袭一等公爵位,加授吏部尚书,后与年羹尧一起加封太保,隆科多的儿子岳兴阿和玉柱也是一路晋升。雍正皇帝更是亲切的称呼隆科多“舅舅”。所以佟佳氏在康雍两朝是铁实的外戚重臣。

隆科多负责吏部,遴选官员,可以不经过皇帝,自己挑选决定,当时被称为“佟选”,这个权力算是顶天了。但是仅仅过了三年,雍正三年隆科多就因多项罪名被撤职,最终囚禁而死,佟佳氏一族几代人的努力算是付之一炬了。

隆科多恃宠而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但是他宠爱的小妾李四儿起到了推泼助澜的作用,可以说加速了隆科多的倒台。李四儿本来是隆科多岳父的小妾,被隆科多给弄到手了。

隆科多娶于舅氏,嬖其侍妾。

这里的“舅氏”可作岳父解释,意思就是隆科多抢了岳父的小妾,这是隆科多的堂兄弟夸岱即伯父佟国纲的儿子上奏雍正皇帝的奏折中所写,同时也写到李四儿导致隆科多的原配如“人彘”。

致元配若人彘

可见李四儿在隆科多的后院是横行霸道,这是隆科多宠爱过头所致。据说当时隆科多去拜访岳父,看上了李四儿,就想把李四儿弄回家。隆科多的原配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想方设法阻止,但是李四儿私下已经和隆科多幽会。最终李四儿进了门,这妻妾关系肯定是势同水火了。

父亲佟国维去世了,佟国维是康熙帝的二舅又是岳父,竟然李四儿已命妇的身份迎接康熙帝派去的内务府官员,葬礼出来张罗的也是李四儿,隆科多此宠妾灭妻之举,也气死了自己的母亲赫舍里氏,不久赫舍里氏也去世了。

隆科多偏爱李四儿,即使李四儿导致原配死于非命,逼死其他小妾,隆科多也不放在心上。如此李四儿胆子也越发的大起来,而且大的没有头脑。

李四儿插手隆科多的公事,拿人钱财请隆科多给人谋官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跟皇帝的政敌不清不楚,这是不怕死还是少根筋呢?

四儿把允禟府上的太监孙起荣,郑瑞等请到府上唱戏,她难道不知道允禟是八阿哥党的?雍正刚登基,康熙三年大丧没过,李四儿就在家请人唱戏,隆科多就是几个头也不够砍的呀!

隆科多依然不管,还疼惜在自己面前装的娇滴滴的李四儿。

呻吟小疾,隆科多躬亲医药,痛不欲生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隆科多也是这样的人碰到李四儿算是对了胃口了。李四儿也给隆科多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就是玉柱。隆科多上奏给其子玉柱晋升,偏爱不一般。长子岳兴阿自从李四儿出现与父亲隆科多关系越来越恶劣,一开始是自己的母亲被人欺负害死,后来玉柱在隆科多的偏爱下又压自己一头,所以岳兴阿心中愤愤不平。

雍正三年,隆科多被撤掉了步兵统领的职务,玉柱因品行不端被罢官,雍正四年,隆科多被派去中俄边境谈判,而京城对隆科多的清查也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一时间身边亲戚纷纷揭发隆科多和李四儿的种种恶行,朝廷上也弹劾隆科多的奏折满天飞。但是雍正皇帝却不愿“发人阴私”,把李四儿的事全部忽略。雍正五年最终以四十一条大罪把隆科多从中俄边境押回来了。

隆科多的长子岳兴阿多年与父亲关系不和,此时积极揭发检举父亲,追缴脏银,全力配合朝廷工作,所以最终他只被撤职,而玉柱被发配黑龙江。

隆科多的罪名有一条是私藏玉牒,玉牒是皇帝家的族谱,详细记述家族脉络。隆科多把这个偷偷拿回家研究,真不知道是要造反吗?还是算算有哪些人不听他的话。

所以隆科多的下场是咎由自取,同时期的年羹尧也是膨胀了,不把皇帝放眼里,他们结局注定是死路一条。但是雍正皇帝没有杀了隆科多,而是把他圈禁,雍正六年隆科多死于禁所。

隆科多在被调查时,其身边亲人出面告发的非常多,言语之间都非常痛恨隆科多和李四儿,李四儿的很多行为被隐去,大约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抢岳父小妾,害正妻成人彘,被雍正扳倒的隆科多真的死有余辜吗?

在康熙朝,隆科多就有了较高的地位,掌管着京城的禁卫军,已经是前呼后拥的主。在一次去拜访自己的岳父的时候,早有家室的他竟然看上了岳父的小妾李四,见色起意后,他非要岳父忍痛割爱,“奉送”李四给自己,他岳父也不敢得罪这位霸道的女婿,无可奈何之下,把自己女儿的小妈李四送给女婿作妾。

李四来到隆科多家后,尽管是妾的地位,但是,仗着是隆科多主动“抢亲”,又很受宠溺,就与隆科多的正室展开了明争暗斗。隆科多色迷心窍,听信李四谗言,残忍地将其原配夫人做成人彘,折磨至死。这毫不顾虑夫妻之情的行为简直禽兽不如。野史有传言他的嫡子岳兴阿因生母死于非命后,对父亲恨之入骨,甚至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以致后来隆科多罪行暴露后,他落井下石,主动揭露其罪行。

隆科多溺爱他与小妾李四所生的儿子,长期的娇惯使这个妾养成了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品性。有一次,四儿出入禁门,竟“车前对马叱人避道,毫无忌惮”,显得十分专横戾气。隆科多还放纵家奴胡作非为,横行霸道,后来,他触犯到雍正的痛处后,这些就成了他成为阶下囚的催化剂。

雍正早知道隆科多品行不端,也早就想办了隆科多,但是念其是先帝旧臣,又有拥立之功,一直下不了手。李四的所作所为让雍正找到了借口,可以说,抢回来的小妾李四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前隆科多凭借自己的职权,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遍殖亲信早让雍正心生恨意了。而且他还口无遮拦,有时喝醉了,趁着酒劲发疯,大讲雍正夺位;所以,他真的是死有余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