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杀来俊臣究竟是什么套路?

假如来俊臣与武则天在地下能相会,他一定会说:老武太太,你就是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负心婆。

武则天也一定会回怼他一句: “是你自己要做弓、做走狗的,老娘没逼你。”

套路,都是套路,你玩我也玩!来俊臣曾经用八个字,把他们之间的遮羞布扒得光光: “上以求安,下以邀宠。”

来俊臣的发迹史

来俊臣的身世有点“那个”,且看他老爸的名字:来操!

呃,来操这伙计就是个赌徒,他有个好友叫蔡本,两人志趣相投。那就一起耍呗,这一耍,耍大了,蔡本输了几十万钱。

蔡本没钱还,来操很操蛋,撵屁股后面逼。最后二人达成“君子协定”,蔡本拿老婆抵债。

蔡本的老婆值那么多钱吗?来操认为值,因为人家是买一送一,蔡夫人肚子里还搭了一个,这孩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赖子”来俊臣。

估计来俊臣发达后,蔡本哭晕了。怪谁呢,名字这么猛的人你也敢结交?

来俊臣继承了两个爹的遗风,从小游手好闲,大流氓一只,一不小心玩进了监狱。

谁也没想到,监狱居然成了来俊臣飞黄腾达的起点。

来俊臣有两大特点,一是脑瓜子活络,二是嘴皮子溜。为了“争取宽大处理”,这家伙胡编滥造,不断地告密,牵扯出一大堆的罪犯。

官府根据“来氏夜谈”,还真就抓获了一些贼盗。这也不奇怪,他本来就身处贼窝子,他刮风,官府就能抓住雨。

来俊臣一看成果卓著,于是编故事的才华喷涌。可是故事毕竟是故事,刺史东平王李继终于烦透了这个“故事大王”,一气之下敲了他一百大棒。

不巧的是,没过多久,李继因犯罪被诛杀。此时,来俊臣的“创作欲望”已经被激发出来了,见到李继被杀,立刻灵光乍现,一部“新剧本”诞生。

他给武则天上了一道告密信:当初李贞要叛乱,俺向李继告密了,可是李继等人却故意隐瞒,还将臣入狱打了一顿……

武则天接到密奏眼前一亮:人才啊,差点被埋没了,快,真要接见他。

就这样,来俊臣从一名地痞无赖,一夜之间成了朝廷官员,累迁侍御史,又升职为御史中丞、太仆卿。

太仆卿,从三品,加个“同平章事”就是宰相。

当然,来俊臣不像张易之那些人,靠睡觉发达,他是靠实干和专研精神打拼出来的。

后人都骂来俊臣是“酷吏”,酷吏有那么好当吗?人家“小赖子”短短五六年时间,审理的案件不计其数,杀掉的罪犯何止数万,扳倒的大佬足够组成一支足球队。

一般的公卿排不上榜,咱只能说几个分量重的,比如如意元年,来俊臣一次性干倒四位宰相,其中就有狄仁杰。

再比如大将军张虔勖、范云仙,这两位都是武则天登基的功臣。来俊臣说:不好使,再大的功劳在老子这里也不好使。

张虔勖不服气,跟来俊臣顶嘴,来俊臣一声令下,直接在大堂上将他剁碎了!范云仙态度要好一点,来俊臣给足了面子:割舌头!

遭到来俊臣弹劾举报的大佬还有: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太平公主、武承嗣、张易之……,就差直接把魔爪伸向武则天了。

来俊臣不是莽汉,人家“凭技术吃饭”,他发明了各种各样刑具,光是“枷”就有十种之多,听名字就能吓死人: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承、失魂胆……

他还编了一本书叫《罗织经》,将自己的办案心得刊印成册,成了指导性的“学术专著”。

所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武太太的官帽子不是白给的。

来俊臣之死

幸福来得太快,去得也必然匆匆。来俊臣的倒台,让人有点发懵。

来俊臣有个朋友叫卫遂忠,二人本是一丘之貉,但一件意外的事让二人反目成仇。

有一天卫遂忠去找来俊臣,来俊臣正在家里招待老婆王氏的家人。

说起来来操、来俊臣父子都有共同的爱好,来操夺人妻,来俊臣也是这个胚子。王氏原本嫁给了一个叫段简的人,来俊臣却威逼强娶了王氏。

估计想拍马屁,来俊臣对王家人真不错,这会儿正在兴头上,不想被卫遂忠打搅,于是让门人告诉卫遂忠:告诉他我不在家。

没想到卫遂忠属驴的,他来了脾气直接闯了进去,将来俊臣和王家人一顿臭骂。《新唐书》甚至说,王氏被骂得寻了短见。

来俊臣当然忍不下这口气,把卫遂忠捆起来打了一顿,从此二人结下了梁子。

于是卫遂忠找到武承嗣、李显、李旦、太平公主等人: “来俊臣正在收集资料,准备干倒你们呢。”

这还得了!于是原本打得鼻青脸肿的武、李两派,居然在来俊臣的事上达成了一致:干他丫的!

就这样,雪片般的告状信飞进宫中,来俊臣终于被逮捕入狱。

大理寺判来俊臣死刑,武则天却拖延不批。于是不断有大臣进宫,在武则天耳边聒噪。武老太最终接受了劝谏,提起朱笔勾掉了来俊臣。

这伙计死得比较惨,身上的肉都被老百姓割光了。

君臣之间的套路

我们该如何看待来俊臣,以及他与武则天的关系呢?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来俊臣是酷吏政治的一片叶子,他与武则天既是政治联盟,又是武则天的工具。

酷吏这个群体,历史上并不罕见,最典型的就是汉武帝和武周朝。

不知您有没有想过,为何会有酷吏政治?难道皇帝不知道酷吏们的行为往往突破了法律的界限,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皇帝当然不傻,其实那些冤假错案有些就是皇帝指使的,有些是皇帝并不在意的,酷吏只是皇帝意志的执行人。

来俊臣原本就不是审判机构的官员,他怎么有资格接案子?还不是武则天授权吗?通常,皇帝想扳倒谁,就故意将案子交给酷吏,想保护谁,就将案子交给一个仁慈的官员。

来俊臣原本就是一个无根无基的寒族,皇帝是他唯一的根。假如你是来俊臣,你会怎么做?一定是唯皇帝马首是瞻,六亲不认!

“上以求安”,皇帝的“不安”来自哪里?皇权的威胁嘛,朝中李唐皇族势力,传统豪族势力,甚至包括新崛起的新士族集团。

武则天多虑了吗?一点不多虑,事实上她还是没算计过“拥李派”,最终在“神龙政变”中败下阵来。

酷吏就是皇帝的扫荡机,对任何可能的威胁采取极端的、突破法律限制的清除。

当然,在满足皇帝的需求同时,皇帝也会让酷吏们有“下以邀宠”的机会。该升职升职,该搂钱搂钱,该贪色贪色,皇帝装作看不见,都给你记账,留着最后一次性清算。

如果单纯站在武则天的个人立场上看,她处死来俊臣其实是个败笔,让自己失去了一把锋利的刀。

这也是武则天一开始很犹豫,不肯杀来俊臣的原因。

但此时李派和武派两大势力,在除掉来俊臣这件事已经高度统一。也就是说,原本武则天可以在两派之间挑事的空间没了,她不得不面对两派势力的共同压力。

皇帝最怕的就是这个,她能怎么办?老套路:抛出替罪羊,缓解自己的压力。

所以,武则天选定来俊臣时,就给已经他设定了人生的轨迹;当来俊臣被选中,他也应该早就知道自己的命数。

所以,就不要谈什么感情,这玩意真伤感情。

武则天杀来俊臣究竟是什么套路?

武则天对待来俊臣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她“酷吏治国”的套路。

所谓酷吏,指的是那些执法无情、手段严酷甚至残暴的官吏。中国古代将这一群体运用得最登峰造极的皇帝有两个:一个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另一位就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但这两人重用酷吏的目的还是有所区别。简单对比:

汉武帝是要“干大事”,对内改革、对外扩张,虽然长远看实属好事,但在当时更像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导致大部分人都持反对意见。因此,汉武帝客观上需要一批只忠于自己(不徇私)、执行能力强、铁面无情的官员落实自己的意志,这些人就是酷吏。

但武则天确实另一种考虑。她也是要干大事,但对她而言最大的事莫过于巩固自己的权力,毕竟女人当皇帝实属破天荒的头一遭,难度自然非同小可。

在武则天谋取帝位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各个层面的阻力:李唐宗室,忠于李唐的大臣,传统的男尊女卑规则......当然了,一些觊觎权力的人也会拿“牝鸡司晨”说事。

面对这一局面,武则天采取的是恩威并用、软硬兼施、胡萝卜加大棒:

对于一些人能够拉拢的人,她相当大方,不仅时常加官进爵,还会视具体情况安排重要的岗位、让其得展所长。这自然会滋生一些溜须拍马之徒,但也让许多有心解决问题的实干家得到了发挥的机会,娄师德、狄仁杰、姚崇、宋璟等名臣都在武则天在位期间崭露头角;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坚决不与自己合作,或者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武则天则采取血腥手段予以清除。当然了,这种脏活她不能自己直接干,“酷吏”,就成了她最佳的工具人。

来俊臣是武则天时期最为著名的酷吏,但同时期首个“吃螃蟹”的却另有其人:索元礼。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李显,扶植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傀儡,自己临朝称制,僭位之心昭然若揭。于是,名将李世勣之子李敬业随即在扬州反叛,举起了勤王救国、支持唐中宗复位的大旗。

虽然这一兵变被镇压,但朝内外的反对力量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愤怒的武则天察觉到“大臣常切齿”,许多大臣对自己恨之入骨,于是心生一计:借用酷吏之手铲除异己、清理政敌。

首个嗅到这一良机的是胡人索元礼。他猜测到武则天的心思后,“机智”地投其所好、上书告密,由此得到召见的机会,并因自己一流的迎合功力逐渐获得武则天的信任。

作为武周时期酷吏风气的开创者,索元礼的风格、做法可谓“引领”了时代潮流:他发明了许多寻常人闻所未闻的残酷刑罚,比如制作一些铁圈先箍住囚犯的头,随后往缝隙中钉木楔,直至对方脑髓迸出而死;或者用用横木捆住犯人的手腿,随后肆意扭转、导致对方骨断肉裂,并且获得一个极有意境的名号“凤凰晒翅”......同时,他还开创了大规模连坐之风,每次审讯一个人,一定会刨根问题、牵强附会,不牵涉几百人进来誓不罢休。

索元礼的残酷做派,成功威吓了那些对武后心怀不满者。因此,武则天对这位得力干将甚为满意,经常亲自召见、赏赐,以资鼓励。

通过严酷办案获得晋升、飞黄腾达,索元礼由此成了一些人心目中的榜样,纷纷对其进行仿效,其中以来俊臣最为出类拔萃,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任何坏人的产生,往往首先与其家庭密切相关。来俊臣之父(不是亲生)名为来操,是个远近闻名的赌徒。有一次他赢了赌友几十万钱,对方家徒四壁,于是拿自己的妻子送给来操抵债,来操便有了老婆。但此女进入来操家时已身孕,生下的孩子就是来俊臣。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来俊臣,自然好不到哪儿去。他天性凶残、反覆无常,以盗窃为生。他曾在和州被捕入狱,期间胡乱告密、牵涉他人,时任刺史、东平王李续调查后知他是诬告,打了他一百大板、以示惩戒。

可惜世事无常,这次见不得光的事,日后却成了来俊臣飞黄腾达的敲门砖。

不久后,东平王李续因罪被杀,来俊臣抓住机会、上书告密,举报李续有串通琅琊王李冲谋反等“重大罪行”。这一指控虽实属子虚乌有,但却高度迎合了武则天打压李氏宗室的诉求,于是便高兴地破格亲自接见来俊臣。

通过一封捏造的告密信,来俊臣从此青云直上,他“累迁侍御史,加朝散大夫”,从此成了武则天门下的一条疯狗,专门负责审理案件、清除异己、胁迫群臣。

为了让自己的能量更为强大,来俊臣引荐了侯思止、王弘义等同类,还招募了上百无赖之徒作为自己的打手。依靠庞大的团队,他每次诬告一位大臣时,总能实现很多地方、很多人同时告发,造成规模、群体效应,让人不得不信,“罗织”一词由此而来。

也许是对自己这一套方法颇为得意,来俊臣还专门组织人力写了一篇《罗织经》,教人如何诬告他人。此外,他还创造了一系列的刑具和审讯手段,对方无论是否有罪、罪行轻重,一律先加以酷刑。

史书记载,来俊臣审问犯人,不管对方罪名轻重,首先往其鼻子里灌醋;

他掘地为牢,让犯人泡在屎尿里、极尽羞辱;或者不给饭吃,以至于一些囚犯饿到吃自己衣服里的棉花充饥;

即使朝廷下达赦令,来俊臣也会擅自先行杀掉重犯、其后才宣布诏令;

来俊臣制作了多达十种枷锁,根据残酷程度分别取了名字,比如: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失魂胆、死猪愁、求即死......

据史书统计,来俊臣得势期间,先后亲手将一千多家人灭族;任何进入其视野的对象,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细小过错,但经过他审讯后要么屈认罪状、要么冤死于狱中。

后来,来俊臣担任左台御史中丞期间,朝内外从此屏息,没有人相互谈话,只以眼睛示意。

不断成功毒害他人,让来俊臣越发上瘾。渐渐地,他的诬告行为逐渐升级、越发疯狂:

最初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后来则是出于乐趣、为了诬告而诬告;

最初只是被动接受案件,后来主动出击、费尽心思寻找迫害对象;

最初只是针对下级官员,后来将迫害对象提升到现任宰相、李氏宗室,甚至连武则天本家的武氏诸王、亲儿女(李旦、李显、太平公主)都成了他的猎物。

但像当初的索元礼类似,来俊臣同样得不到好下场。

武周时期的酷吏,说到底都是武则天用来清除异己、扫清障碍的工具;而索元礼、来俊臣等人为了荣华富贵,主动迎合这一需求、甘愿充当爪牙。

但这种冲在第一线干脏活的工具人,看似风光,实际上风险极高,他们等同于替武则天拉仇恨、吸引火力。一旦形势需要,他们逃不掉被抛弃、背锅的命运。

以索元礼为例,由于过于残暴、激起众怒,武则天为了安抚众人,将其关进大牢。据称,为了让索元礼认罪,狱吏拿出了当初由其本人发明的箍头铁圈。索元礼肝胆俱裂、立即认罪,最终死于狱中。

来俊臣就更惨了,由于得罪了太多的人,连武家、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都出面针对他,最终他难逃一劫,尸体被愤怒的群众粉碎、全家被灭族,可谓咎由自取。

武则天杀来俊臣究竟是什么套路?

来俊臣本来是武则天极为信任的人。来俊臣罗织罪名,用残酷的刑罚迫害大臣,搞得不少人家破人亡。

在这期间,不少人上书武则天,或者直接当面向武则天控诉来俊臣。但是武则天一直保护着来俊臣,谁告发都没用。后来,来俊臣诬陷的人,甚至包括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以及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旦和李显。武则天都没有动来俊臣,依然纵容来俊臣作恶。

直到后来,武则天实在保护不了来俊臣了,才不得不判他死罪。但是,她依然想把来俊臣保护起来,处死来俊臣的奏章都到武则天的手里三天了,武则天依然不审批。最终还是在大臣们的不断催促下,武则天才审批了这份奏章,处死了来俊臣。

对于大臣们来说,能够把来俊臣处死,已经是很满意了,不求武则天还能做别的。然而,来俊臣死后,武则天在并没有收到任何奏章的情况下,突然提出查抄来俊臣的家产,并且对他进行灭族。

(来俊臣剧照)

来俊臣活着的时候,武则天对他百般保护。来俊臣死后,他已经不能作恶了,事情也就完了。为什么武则天却在这时候提出,要抄来俊臣的家,并对他进行灭族呢?

其实,前一阶段的事情,我们都能理解。

武则天为什么要极力保护来俊臣?就是她要有意纵容别人告密。

武则天上台当了皇帝以后,当时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这个严峻的形势也很好理解。毕竟武则天是女人,女人当皇帝,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毕竟武则天曾经是皇后,皇后把皇帝拿下来,自己走上前台,这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毕竟武则天灭掉了李唐江山,把李唐江山改为武周江山,这种操作又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武则天身上有太多的头一遭。正因为有这么多头一遭,因此,当时肯定有很多人不满武则天。

本来这江山是李家的,就算李显和李旦不成器,不能当皇帝,还有别的宗室子弟呢,他们还可以当皇帝啊。为什么武则天要篡夺江山呢?武则天这样一篡夺江山,江山就变成了武周家里的,那些李唐子弟不是一下就成了“外戚”了吗?他们能高兴吗?

(武则天剧照)

还有朝中的很多大臣,如果他们本来是李唐宗室集团里的。一旦李唐宗室失势了,他们当然就没有利益了。就算他们可以转投武周,但是知识分子从小所受到的那些伦理,忠臣不事二主,所以,让他们转投武周,他们心中是过不去的。因此自然会对武则天心生不满。

包括民间的那些老百姓,虽然武则天当皇帝,去世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他们在内心深处,肯定也是比较抵触的。

所以说,武则天上台,看似坐稳了江山,实际上面临着一种全面围追堵截的局面。这种局面是很不稳固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推翻。那些不满的人,任何时候,都想要造反。

武则天不可能等到那些人造反了,才对他们发动行动。因为那样一来,可能就晚了。武则天必须防患于未然,所以这时候,她才会纵容告密,重用来俊臣这样的酷吏。因为只有来俊臣这样的酷吏,才可能实现别人没有造反,他也能把那些没造反的人抓起来,屈打成招。

(唐朝大臣剧照)

一旦有人屈打成招,自然就可以处理这些人了。而处理了这些人,那些真正想要造反,但还没有付诸行动的人,心里就怕了。一怕,自然就不会再造反了。

总之,来俊臣这样的人,对于武则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别人就没有他这种无中生有诬告别人的本事。

所以,无论如何,武则天都要把来俊臣保护起来。

武则天保护来俊臣,也不可能被大臣们反感。因为她可以装着被蒙蔽了,“蒙蔽圣听”,这在古代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被蒙蔽,不只是她武则天。因此,武则天显得理直气壮。

但是,毕竟还是有个限度的。一旦来俊臣过火了,告发他的人多了,武则天想保护,别人就会怀疑武则天是故意的了。那样就适得其反了。所以,武则天最终还是处死了来俊臣。

而武则天处死来俊臣后,为什么主动对他进行灭族呢?因为来俊臣已经死了,完全没用了。这时候对他进行族灭,正好可以印证武则天是被“蒙蔽圣听”的。而武则天一旦搞清楚了真相,她就对祸害百姓的酷吏绝不手软。这样,武则天又借来俊臣,把自己的形象又提升了一个档位,让她获得百姓的拥戴。

至于杀了来俊臣后,武则天是不是就不用酷吏了,那是另外的话,与杀来俊臣没关系。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武则天杀来俊臣究竟是什么套路?

说起武则天,真的是话题多多!

一个女人,当上女皇,还是千古一女帝,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也可以说直到现在,仍无来者,的确是经典的传奇!

在那个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武则天挑战了多年来的传统,成为一个主宰天下的王者,很多臣子不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权立自己的权威,武则天采取了一些异常的措施,和特殊的手段征服天下,尤其是人心!

就像重用酷吏来俊臣!

当然最后来俊臣也死在武则天的手下,是因为他的使命完成了,为了以平众怒,武则天才卸磨杀驴!

一,酷吏来俊臣,就是魔鬼!

为了让那些老臣子,尤其是功高震主的老臣,对自己俯首称臣,武则天颇费心思!

重用酷吏就是一种手段!

对于那些不服从自己的臣子,武则天就让来俊臣去对付。

这个来俊臣其他的优点没有,就是心狠手辣!

于是,朝中大臣有跟武则天对抗的,酷吏来俊臣就出面了!

非常的手段,心狠手辣的招数,让那些不服武则天的大臣,纷纷屈服在武则天的淫威之下。

就是这样,朝中正直大臣都叫来俊臣是魔鬼!

二,得到武则天的重用,来俊臣作威作福!

来俊臣的心狠手毒,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武则天后来的统治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不得不说重用来俊臣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样一来,武则天也就非常的重用他!利用他打击异已!

来俊臣就觉得自己傍上武则天这个大树了,也就胡来!

一些大臣上奏弹颏他!

武则天当然知道大臣的意思!随着朝局的稳定,武则天很少用酷吏去对付了!

如果处理来俊臣,就等于否定自己以前的所为了。于是,武则天找理由帮来俊臣开脱,也是庇护来俊臣!

最后一次,来俊臣搞到了太平公主的头上了!从不吃素的太平公主当然不会放过他!

来俊臣这个恶魔终于没有一个好下场!

因为多行不义必自毙!

由此可见:来俊臣最终死在武则天的手上,主要是他犯了众怒,不杀他,无法交待!同时,来俊臣也无利用价值了!

【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欢迎关注!我是媚之夭夭!】

武则天杀来俊臣究竟是什么套路?

来俊臣啊来俊臣,往我这么信你,居然背着我干出如此多伤天害理之事,你对得起我么?

来俊臣对武则天来说,跟厕纸的作用一样。

不过来俊臣这厕纸比较耐用,能多用几次罢了,不过厕纸终究是厕纸,用了只能仍,难道还留着珍藏?

武则天杀来俊臣究竟是什么套路?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聪明而又不乏英明的人,但是在她当皇帝的初期,却大搞告密政治及酷吏政治。这两种政治,冤枉了不少人,害死了不少人。而施行这两种政治的来俊臣与周兴等人,更是公认的奸险小人。就算一个平庸的君王,都能看出他们的奸恶。为什么作为一代明君的武则天,却居然看不出,反而对他们如此信任重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搞清楚,武则天为什么要搞告密政治和酷吏政治。武则天知不知道这两种政治属于通常意义上的“乱政”“暴政”?知道。武则天知不知道应该“亲贤臣,远小人”?知道。知道她为什么还要这么干?武则天就是要这么干。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她把皇位从她的夫家那里夺过来自己坐上的。武则天做的这件事,有非常多与正统观念相悖的东西,比如篡位,比如后宫干政等等。武则天虽然当了皇帝,但是议论她的人还非常多,不服她的人还非常多,想把她从皇帝宝座上掀下来的人还非常多。武则天不可能等到十年八年干出政绩以后,大家认可她。在武则天看来,可能等不到十年八年,她就已经被别人赶下台来了。要想坐稳皇位,唯有实施告密,任用酷吏。而作为酷吏,没有人比来俊臣更恰当的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来俊臣没有做人底线,没有道德标准,他唯一的标准就是武则天。只要是武则天交办的事情,只要是武则天打击的人,或者是他认为这是对武则天不利的,他就义无反顾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彻底。第二,来俊臣可以制造恐怖,带来高压政治。来俊臣那些可怕的刑具,来俊臣扩大打击面,实施长幼连坐灭族的方式,来俊臣那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颐指气使,能够产生一种高压恐怖效果。让别人不敢随便说话,让别人不敢申辩,唯有接受。武则天要的正是这种效果。狄仁杰是武则天朝最受器重的大臣,狄仁杰就是最明白来俊臣的方式,以及武则天为什么要任用来俊臣的。当来俊臣把他抓起来,还没对他动刑,他就全部接受。来俊臣因为他全部接受,就等着问斩,于是便放松了对他的看守。狄仁杰得以把信传出去,让他儿子去武则天那里告状。武则天后来把他放出来后,问他,既然无罪,为什么要认罪。狄仁杰说,我不认罪,早就被打死在里面了。武则天认为他说得对。但武则天虽然认为他说得对,却并没有惩罚来俊臣。而且狄仁杰也没有揪住不放,一定要武则天处罚来俊臣。因为狄仁杰明白,来俊臣就是武则天故意安排的酷吏。 第三,来俊臣这样的人,可以为武则天挡箭,为武则天挡污水。来俊臣因为是真奸邪,是真小人。因此武则天利用来俊臣来排斥异己的时候,大家都会把罪责安放在来俊臣身上。认为这些事,都是来俊臣干的。武则天是圣明的,只不过她被“蒙蔽圣听”而已。而且,很多被来俊臣打击了的人,都会想办法去找武则天申述。武则天一般都会为那些真正冤枉又服从自己的人申冤(比如狄仁杰之类的)。这样一来,所有的罪责都会推到来俊臣身上,所有的功劳都会记在武则天身上。而且来俊臣还有一个好处,他不委屈。他按照武则天的想法来处罚了那些人,武则天却为那些人平反,这得多委屈啊!不,来俊臣不委屈。这也是武则天最喜欢他的地方,所以武则天一直保护着来俊臣。到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武则天已经坐稳了皇位,也再没有人敢公开对她评头品足的时候,武则天觉得她可以结束告密政治和酷吏政治了,于是她不再保护来俊臣,把他正法,还把他灭族。而做这件事,让武则天再一次获取民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