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吗?
李世民一共有四位“杨妃”,分别是:赵王李福生母杨贵妃;吴王李恪生母杨妃;曹王李明生母巢剌王妃杨氏;杨恭道之女杨婕妤。按《旧唐书》记载,吴王李恪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
“妃”是仅次于皇后的一个等级,唐朝初年,它又分为贵妃、淑妃、德妃和贤妃四等,每等一人,俗称“四大妃”。“妃”下为“嫔”,再下为婕妤、昭容、美人、才人等。
李世民的四位“杨妃”,其实都是亲戚关系,那么,隋炀帝的这个女儿,是李世民“四大妃”中的哪一等呢?她与另外三位杨妃是什么关系呢?
生下两个皇子的隋朝公主杨妃作为皇帝的女儿,正常应该有公主的徽号,可史书居然没留下这位杨妃的徽号,由此可见,其生母的地位应该比较低下。
从血缘关系上讲,她与李世民是五服之内的表兄妹。杨妃嫁给李世民后,生了两个儿子:三子李恪、六子李愔。
李恪生于大唐建立的第二年,即武德二年。这个细节表明,杨妃应该是留守长安时成了李渊的俘虏,并被赏赐给了李世民,而不是作为公主风风光光嫁到李家的。
杨妃是除了长孙皇后外,唯一给李世民生下两个儿子的妃嫔,按理来说她的品级不会低,可奇怪的是,从史料中我们竟然无法得知她究竟是“四大妃”的哪一个品级。
李世民的“四大妃”有韦贵妃、燕德妃(阴德妃被降级)、徐贤妃,所以这位杨妃很有可能是次于贵妃的“淑妃”。
如此看来,杨妃虽然是“赏赐品”,但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恐怕就是太子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一度准备立李恪为太子的原因。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也是他的庶长子,当年李世民对他的评价是“英果类我”。只可惜李恪不被长孙无忌所接纳,又在“房遗爱谋反案”中被冤杀,他的弟弟李愔也因此被牵连,死于流放地。
按史书记载,导演那场冤案的凶手正是长孙无忌,可我始终觉得背后有高宗李治的影子。唐朝初年的政治形势很复杂,既有关陇集团与山东、河北豪门之间的矛盾,又有皇室内部的斗争,李恪兄弟应该是死于关陇集团和李治的双重打压。
杨妃有没有亲眼看到儿子们的悲惨结局不得而知,我们倒是情愿那时候她已经不在人世。
身世莫测难考的杨贵妃这位杨贵妃的品级在四位杨妃中最高,但记载却最少,少得让后人对她的身份产生种种怀疑。
这位杨贵妃生有一子李福,封赵王,后被过继给隐太子李建成。由于李世民的“四大妃”中,贵妃之位一直由韦贵妃占据,所以杨贵妃肯定是死后追封的,至于她生前的品级,史料无从考证。如果不是李福的墓志铭出土,后人或许根本不知道他还有一位“贵妃”等级的母亲。
这么高的品级,又出身于赫赫有名的杨氏,却没人知道她的详情,这很不正常,所以有人猜测,杨贵妃与杨妃很可能是同一个人。
这个有它的合理性,杨妃生前为淑妃,死后再提一格晋升为贵妃就显得更符合逻辑。可假如她与杨妃是同一人,又会产生几个疑点:
其一,李恪比李福大15岁,也就说杨妃受宠至少15年,且生了三个儿子,再加上李恪“英果类我”,杨妃的地位似乎直逼长孙皇后,那么史书中就不应该没有她的详细事迹。
其二,既然史书明确记载李恪与李愔是同母兄弟,为何不记载他们与李福也是同母兄弟呢?史料是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疏忽的。
其三,李恪、李愔蒙冤之时,李福却毫发无伤,这似乎也不大符合逻辑。
总之,这位杨贵妃的身世扑朔迷离。
显赫两朝的杨氏之女杨婕妤杨婕妤的出身虽然没有杨妃显赫,但也足够炫耀,她是隋朝观王杨雄的孙女,杨恭道的女儿,燕德妃就是她的亲姑姑。也就是说,李世民娶了姑侄俩。
杨雄家族非常传奇,按理来说,他们家在隋朝得势,到唐朝就应受到打压,可这个家族到了唐朝居然“二次发育”。他们家先后出了四位宰相,娶了三位公主,送进皇宫、王府的杨家女子不计其数。
这位杨婕妤还有个很厉害的表姐妹——武则天。武则天母女从小受武家人欺负,所以在她心目中母族杨家人才是亲人。因此武则天上位后,又拉开了皇室与杨氏的第二轮联姻。
杨婕妤嫁给李世民带有很强烈的政治色彩,可事实上她并不受宠,没有给李世民生下一儿半女,品级连“嫔”都达不到。
被史书带偏节奏的巢王妃杨氏请注意,我一直称这位“杨妃”为“巢王妃”,因为她原本是齐王李元吉的王妃。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光了李元吉的儿子,并宠幸了杨氏,生下一子李明。
《新唐书》说,杨氏很受宠,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想立她为皇后,其实这个说法一点不靠谱。
杨氏在李世民的后宫一直没有名分,死后随李元吉的“巢王”,被称为“巢剌王妃”,他们的儿子李明也被过继给了李元吉。
据李元吉的女儿归仁县主的墓志铭记载,杨氏一直和李元吉的庶妃、女儿们一起,居住在一个比较狭小的地方,根本没有享受到妃嫔的待遇。由此可见,杨氏就是李世民的情妇,跟受宠一点不沾边,更别说被凤冠砸中了。
所以,有时候所谓的正史记载也未必可靠。
李世民为何娶这么多杨家的女儿呢?肯定不是为了惠顾表妹们,而是为了巩固或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李世民的嫔妃中,除了徐贤妃出身于江南士族家庭,其余大多出身于北方豪族之家。比如韦贵妃和她的侄女韦昭容,她们出身于京兆韦氏;燕德妃出身于河北豪族;郑贤妃出身于河南豪族;阴德妃出身河西豪族;此外还是萧氏、崔氏、王氏女子。
为了拉拢这些豪族的支持,李世民有点“饥不择食”,比如韦贵妃姑侄俩都是二婚,他也不嫌弃。是什么原因导致李世民“不顾吃相”呢?
一是历史的局限性,那个时期就是豪族家族的天下,新生的王朝如果这些家族的支持根本站不住脚。二是李世民与李建成斗争的需要,那时候哥俩都在想方设法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联姻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之一。
原来历史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渗透着看不见的硝烟。
李世民的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吗?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风流好色、后宫如云,唐朝后宫的标准配置是一百二十人,他的后宫达到了数百人,超标数倍。在这些后宫中,吴王李恪的生母杨妃是比较出名的一位。杨妃是隋朝公主、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她的儿子李恪文武双全,李世民特别喜爱,甚至想废了嫡子李治立李恪为太子。杨妃也因为特殊的出身和优秀的儿子而广为人知,在电视剧中,她往往和李世民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虐恋。
不过我们如果细阅史料,就可以惊讶的发现,李唐王朝对杨氏女可谓特别青眼,唐高祖李渊后宫就有四位杨氏妃嫔,唐太宗后宫中的杨氏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杨公主是杨妃一号的话,后面还有二号、三号……不仅如此,这些杨妃(嫔)们同出大族弘农杨氏,都和隋朝皇室有非常亲密的关系。此外,太宗后宫中还有不少和杨氏关系密切的诸妃,比如燕德妃和未来的女帝武才人,她们的母亲都是出自隋杨宗室。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杨妃到底有多少呢?我们可以根据史料一一分析:
杨妃一号:杨妃为隋炀帝之公主,太宗四妃之一,生育有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第六子蜀王李愔。在历史上,杨妃的大儿子李恪性格果敢、文武双全,尤其精通骑马射箭,颇有其父之风,因此很受唐太宗喜爱和看重,常说这个孩子“英果类我”。李世民曾嫌弃幼子李治性格软弱柔懦,一度甚至打算用庶出的李恪取而代之,终因阻力太大而作罢。不过李治舅舅长孙无忌从此深恨李恪,在唐高宗年间构陷害死了李恪。由于此事,身为太宗头号功臣的长孙无忌后来被弄权的武后逼死后,史书却没有给与同情,反而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是该有此报。杨妃的生卒年以及葬地在史料上没有记载,不过李恪的后代在唐宗室中颇有作为,曾出过贤相李岘。
杨妃二号:齐王妃杨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太宗后宫编制队伍,因为她的身份一直是李世民胞弟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源自隋朝宗室,为隋观王杨雄之侄孙女、杨雄之子杨师道的从侄女,出身可谓高贵。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由于齐王妃杨氏天姿美貌风采过人,李世民大概早就觊觎弟媳的美貌,总之不久之他就强行占有了杨氏。风流好色后宫如云的李世民却也真的对弟媳妇动了几份真心,齐王妃一直宠眷不衰,她后来还生育了李世民的幼子曹王李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曾打算把宠爱多年的弟媳杨氏扶上皇后宝座,后被魏征劝谏。齐王妃杨氏的生卒年亦不详,她的儿子曹王李明后来被高宗李治诏令出继李元吉为后,永淳年间,因李明和皇太子李贤有所来往,在武后的授意下,李明被逼自杀。
杨妃三号:赵国太妃杨氏是唐太宗第十三子赵王李福的母亲,李福的墓志铭中称生母为“杨贵妃”,可见杨氏在太宗时期当位列四妃之一。赵国太妃的家世和生卒年亦是不详,不过她能位列后宫一品四妃之高位,出身弘农杨氏当无疑问,而且极有可能也是出自隋朝宗室。唐太宗去世后,杨妃母以子贵,被尊崇为赵国太妃,出宫随儿子赵王李福就藩颐享天年。
杨妃四号:唐太宗杨婕妤出身隋朝宗室,为隋观王杨雄的孙女,观王之子杨恭道的第三女。她出身名门,因此在贞观某年被唐太宗册封为正三品的婕妤,属于内命妇里的高位品级。由于史料匮乏,杨婕妤的生平暂时不为人所知,仅有婕妤册文收录于《全唐文》。
杨妃五号:后宫杨氏不见于史册,仅出现在其弟杨台的墓志铭中。这位杨氏是隋朝著名权臣越国公杨素的孙女,其子杨玄奖之女。隋炀帝大业中,杨素嫡长子杨玄感趁炀帝亲征高句丽之际,于洛阳起兵造反,其弟杨玄奖意欲响应却先被郡丞所杀。隋炀帝平叛后,杨玄奖家眷按例被籍没入掖庭,杨氏女可能入宫后为宫婢。李唐取代隋杨后,杨氏在某年被李世民看中,成为了他后宫中的一员。贞观七年,杨氏的弟弟杨台因“姊在后庭、编名戚里”,得以因“妃嫔之亲”的缘故被封为正七品上的尚食直长,其后她的经历就不为人所知了。
李世民的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吗?
是的
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唐太宗的妃字,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从她连续生了两个王子来看,她很受李世民的宠爱。
另外,她是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位于皇后之下,比嫔、婕妤、才人要高。
但因为史料缺失,她的徽号未载,安葬地亦不明。
虽然她是隋炀帝女儿,但在史书中并未记载她的母亲是谁,由此可见她的母亲出身比较低,不是王公贵族,所以史书中没有记载。
而且,在隋炀帝时期,她也并未册封公主封号,可见她的母亲地位较低,她也不受重视。
她的出生年份应该是公元600年左右,因为他她儿子李恪的生年武德二年619年。
《旧唐书.李恪列传》:“恪母,隋炀帝女也。”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所杀。如果她也跟随隋炀帝的话,那就在扬州,不可能跟随宇文化及等人返回关中。
至于她何时嫁给李世民的,据专家推测,她应该是在隋朝末年十六七岁就嫁给了李世民,不过是妾室,正室是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十三岁嫁李世民。所以杨妃应该在长孙皇后之后嫁给李世民的。
隋唐两朝的皇帝是亲戚,所以杨妃和李世民算是近亲结婚!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与李世民的祖母是独孤信的第七女和第四女。
杨妃是独孤皇后的孙女,所以李世民是杨妃的表哥,李世民出生于598年。
这还没出五服呢,生的孩子很大几率不是很健康……
两人结婚应该是一场政治婚姻。
李世民的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吗?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三位姓杨的嫔御,他的弟媳妇巢王妃也姓杨。
其中的确有一位杨妃乃是隋炀帝之女,她就是吴王恪与蜀王愔的生母,也是李世民后宫四妃之一,通常称作是杨淑妃。
不过不知何故,唐代的相关资料对于这位出身非凡的杨妃描述记载甚少,其生卒年、生平乃至于具体封号等,都模糊不清。
隋炀帝杨广,按照史料文献的相关记载,明确可考的女儿只有两人。
一位是南阳公主,于开皇十九年嫁给宇文士及,生子宇文禅师。
另一位就是通常所说的太宗李世民的杨妃,其公主封号与姓名都没有记录。
而在《北史》中,曾有隋炀帝的萧皇后携其孙还有诸女前往突厥的记录,由此可见隋炀帝还有其他的女儿,只不过都不见著于史而已。
唐太宗李世民,除长孙皇后外,其后宫还有嫔御十数人,杨姓者三人。
地位最高的是一位杨姓贵妃,也就是赵王李福的生母,但其贵妃之位多为猜测,是否真有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且有关的记录非常有限。
其次,有一位杨姓婕妤,但仅有只字片语,生平没有任何记录描述。
最后,就是吴王恪与蜀王愔的生母杨妃,她的的确确是隋炀帝的女儿。
不过唐代的相关资料对于这位杨妃的记载,大多也都是讳莫如深,几乎都是在记录吴王恪的时候顺带着提起,其生平也并不详细。
杨妃的确是隋炀帝之女,这一点并没有问题,而她的生母到底是萧皇后,还是隋炀帝的其他后宫,那就没有人知道了,也没有任何记载。
隋朝与李唐皇室之间,是有亲戚关系的。
李渊的母亲元贞皇后,是隋炀帝之母文献皇后的姐姐,换言之,杨广与李渊之间是真真正正的表兄弟,而李世民按辈分,要叫隋炀帝表叔。
换句话说,杨妃也算是李世民的远房表姐妹了。
杨妃曾经作为公主,成为李世民的嫔御必然是在隋朝灭亡之后,而或许也正因为她的身份非常特别,所以唐代的典籍对其记载非常少。
更有意思的是,“杨妃”只是个通称,而唐朝时期的“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共有四人,分别有贵淑德贤的封号。
杨妃居于四夫人之列是有记载的,可她的封号却没有描述。
一般来说,后世觉得杨妃的封号为淑妃,因为当时有韦贵妃、阴德妃与燕贤妃,杨妃是淑妃的话就很妥帖了,但这也只是猜测,没有实际证据。
作为吴王恪与蜀王愔的生母,杨妃的生平如此简单实在怪异。
但毕竟吴王恪后来卷入储君之争,而且《唐会要》留存至今本身就残缺不全,对于杨妃的记载有大量缺失,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唐代目前的留存典籍之中,有不少关于杨妃与杨贵妃的记载,尤其是赵王李福的墓志铭等相关文物出土后,问题更多。
因为这时候人们发现,杨妃与李世民的杨贵妃,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却又没有证据。
《唐会要》等典籍之中,并没有描述杨妃的去世时间,而且现存的昭陵陪葬名单里,也并没有杨妃的名字。
不管杨妃与杨贵妃到底是不是一个人,但有一点,那就是太宗至少有一位杨姓后宫,活到了高宗永徽六年以后,这是有明确记载的。
但无论如何,太宗李世民的杨妃,的的确确出身隋朝皇室,乃是隋炀帝的女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吴王恪也带有隋朝皇室血统,也是真的。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位隋朝皇室之女蒙李世民之幸,不过她的身份相当特殊,也很尴尬,那就是巢剌王妃杨氏。
这位巢王妃杨氏出身隋朝宗室,乃观王杨雄侄孙女,本嫁给李世民之弟李元吉为正室。
玄武门之变后,杨氏被李世民充入宫廷,并且生下了曹王李明,也有一些传说,据说李世民曾经想要册立杨氏为继后,却被朝臣反对。
杨氏出身隋皇室没什么,关键她本是李元吉之妻,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虽入宫伴驾还生下了皇子,但杨氏始终没有名分,也被拒绝陪葬昭陵,而李世民还将杨氏所生的李明过继给了李元吉为子嗣,这波操作也是六。
李世民的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吗?
因为唐朝初期,“李武韦杨”四姓政治集团联姻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李世民的后宫中其实是并非只有一位杨妃的,但是的确有一位是隋炀帝的女儿。因为身份特殊,经常在一些演义中描写着李世民和这位杨妃的爱情传奇。可是虽然位列李世民后宫四妃之一,而且有着尊贵的皇室血统,这位杨妃的一生却是让人唏嘘不已。年少国破,和宫女一起被充入后宫,后因李杨姻亲被李渊赐予秦王李世民。虽然杨妃在后宫也颇受李世民宠爱,生下两个儿子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但是由于其血统高贵且儿子吴王李恪深受李世民喜爱,甚至李世民一度在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想要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而被后来的皇帝李治深为忌惮。所以,在李治登基之后,在其舅父长孙无忌设计下,吴王李恪因房遗爱谋反一事被以谋反的莫须有罪名赐死。而且在吴王李恪死后,他的弟弟蜀王李愔也被黜为庶人。所以杨妃在晚年失去李世民的庇护后,又因被忌惮而失去了两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痛苦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也是决定了这位杨妃晚年凄凉的处境。
除了吴王和蜀王生母这位杨妃外,还有齐王妃杨氏。她原为李元吉王妃,后受宠于李世民。不过她是隋观王杨雄侄孙女,也算是隋朝的宗室,但并不是隋炀帝的女儿。另外还有李世民第十三子赵王李福的母亲也姓杨,而且在赵王的墓志铭中被尊称为“杨贵妃”,可见这位赵王的母亲在生前可能也是李世民的四妃之一,也可被称为杨妃,但是也不是隋炀帝的女儿。
李世民的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吗?
李世民艳福不浅,后宫佳丽三千,还顺带着娶了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氏,也就是影视剧中的如意公主。
这位杨氏深受李世民宠爱,毕竟血统尊贵,而且长相甜美,是李世民最受宠的四妃之一。她给李世民生下了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这两个儿子。
也正是因为杨氏生了这么两个儿子,才让她的人生,饱受争议。可以说李恪和李愔才是李世民所有儿子当中,血统最高贵的两个儿子,毕竟集中了隋唐两大王朝的皇室血脉。
一、杨妃和李世民是表亲关系。
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她的奶奶是独孤信最小的女儿独孤伽罗。而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也就是说李世民的奶奶和杨氏的奶奶,是亲姐妹关系。
从这个辈分上来看,李渊和隋炀帝那就是正儿八经的表兄弟,李世民和杨氏自然也就是表亲关系了。
隋唐不分家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都是亲戚,神仙打架的关系。那么杨妃的是什么时候嫁给李世民的呢?这还是存在争议的。
在隋朝灭亡以后,杨妃的身份就显得比较尴尬了,毕竟是前朝的公主,待遇不会好到哪里去。大概率杨妃是在亡国以后,成为了亡国公主的情况下,才进入了李世民的秦王府,从而成为了他的女人。
毕竟如果是隋炀帝在位期间,就准了这门亲事的话,那首先肯定是有婚礼记录,毕竟是公主出嫁,其次杨妃不可能只是个小老婆,至少得是嫡妻,试问在隋朝,长孙氏拿什么去跟杨妃比地位呢?
所以说杨妃成了亡国公主以后,被李渊赏赐给了李世民,这就杨妃的基本来历。至于杨妃和李世民这对表亲,此前有没有交情,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等到李世民登基以后,杨妃成为了四夫人之一,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四妃之一,大概率是淑妃。
二、杨妃的俩儿子,成为了她悲剧的开始。
按道理,顶着个前朝公主的身份,在后宫待着,小日子应该过得也还可以,至少不会被其他人看不起,身份这一块拿捏得死死的。
可是杨妃偏偏还很争气,连续给李世民生了俩儿子。尤其是大儿子吴王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由于李世民的第二子李宽早逝,所以他是年龄上仅次于长子李承乾的孩子。
所以李恪就这么被推到了历史的台前,成为了众矢之的。由于长孙皇后早逝,所以她的几个儿子虽然是嫡子,却有被李恪取而代之的可能性。
毕竟李恪不仅年长,而且一表人才,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比较出色的一个。所以说李恪一时间也成为了夺嫡的热门人选。
恪母,隋炀帝女也。---《旧唐书》
尤其是在李承乾和李泰这两位长孙皇后的嫡子互相争斗以后,李世民索性将他们俩都排除出了继承人的人选之中。
这个时候长孙皇后的嫡子就只剩下李治这么一个了,因此李世民犹豫不决,在长孙无忌的强烈要求下,李世民才把李治给弄上台做了太子。
可是一段时间过后,李世民发现李治这家伙性格懦弱,便告诉长孙无忌,他认为吴王李恪跟自己很像,打算立他做太子。
这事儿可把长孙无忌给吓坏了,于是各种想办法劝说李世民,这才打消了李世民的这个念头。毕竟李治才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李恪则跟隋炀帝有血缘关系。
从此以后长孙无忌就恨透了李恪,毕竟李恪存在一天,对李治来说都是威胁。因此等到李治登基以后,长孙无忌便诬告李恪谋反,将其捕获后,缢杀在了长安。这件事过后,杨妃也就消失在了历史上,可见深受其影响。
三、李世民还是比较宠爱杨妃的。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从杨妃后来的地位和子嗣来看,李世民对杨妃的确是比较偏爱的。
当时李世民的嫡妻是长孙氏,所以长子李承乾是她所生问题不大。可是三子李恪就是杨妃所生了,而六子李愔也是杨妃所生。
文德皇后生承乾,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后宫生宽,杨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阴妃生祐,王氏生恽,燕妃生贞,又生第十一子嚣,韦妃生慎,后宫生简,杨妃生福,杨氏生明。---《新唐书》
这两个孩子都是在李世民登基前所生,年龄差距并不大,可见这段时间里,杨妃是比较受宠的。等到李世民登基以后,杨妃又成了四妃之一,地位不言而喻。
不过由于登基以后,李世民的后宫逐渐充盈了起来,杨妃被冷落也就是正常事儿了。按道理来说杨妃和李世民应该是同龄人,所以李世民晚年的时候,杨妃也年过半百了,不被宠幸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总结:杨妃的悲剧在于出身问题。
如果放在隋朝,杨妃的出身,绝对是她的优势。可是到了唐朝,杨妃的出身,却成为了她能够上位的障碍。
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这就表明了她不可能成为李世民的皇后,她的儿子更加不可能成为太子,为啥?因为唐朝是取代了隋朝建立起来的王朝。
而且李渊当初是废杀了杨侑才登上皇位的,跟老杨家早就撕破脸了。如果杨妃没有给李世民生下俩儿子的话,可能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
长孙无忌这么做其实也无可厚非,人家当然要保住亲外甥的皇位。此外为了唐朝功臣们的未来,他也不会让一个留着隋炀帝血液的人登上唐朝的皇位。如果将来他要为自己的母族报仇,肯定是要拿这些帮唐朝建功立业的功臣开刀的,那不就又要天下大乱了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