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这期间他是怎么度过的?
从前晋国有个叫晋献公的姬老爹,六位夫人给他生了五个儿子:嫡妻贾氏无子,从老爸手中“偷来”的齐姜生长子申生;从西戎翟国娶来的姐妹花,姐姐狐季姬生次子重耳,妹妹小戎子生三子夷吾;又从战败国骊戎国打包一对姐妹花,姐姐骊姬生四子奚齐,妹妹少姬生五子卓子。
老婆多了鸡飞狗跳,儿子多了上房拆瓦,九泉下的姬老爹一脸怒容:小王八蛋们,都是你们毁了老子的幸福晚年!
申生:爹啊,我把命都还给您了还不够吗?
重耳:您一个决定让我流浪19年,差点死在外面,讨条活路就这么难吗?
夷吾:您老啥时候学会倒打一耙了?
奚齐、卓子奶声奶气:爹,那个怪叔叔到底为啥要杀我们?
姬老爹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历历往事在心头。
提起晋献公人们只记得他搞散了晋国,几乎忘记了一个事实——晋国的疆土多半是他打下来的。老姬英明神武一辈子,可惜晚节不保,栽在了后宫那点事上。
男人的乐趣在马上和床上,老姬一边征战沙场一边收罗战败国的美女,一不小心收了一个号称“四大红颜祸水”之一的骊姬。骊姬不光生得妖艳,还特别会哄老头开心,更可怕的是她一脑壳子坏水,把老姬头耍得滴溜转。
看着脑瓜越来越不灵光的老姬,骊姬提醒自己要加快步伐,在他还能张嘴说话的时候,赶紧把太子的宝座塞到自己的儿子奚齐屁股下。
重耳31岁那年,他与申生、夷吾一起,被老爸赶出国都戍边。对重耳和夷吾来说这不算啥,就当知识青年下放接受再教育了,可太子戍边闻所未闻。自古太子是储君,是国本,轻易绝不会离开都城半步。太子申生的待遇引起了国人骚动,有大臣直言:申生怕是要失位了。
果然,骊姬长袖善舞,红唇轻启之间,申生背上了毒害君父的罪名。仁爱的申生在百口难辩的情况下,没有选择逃亡,而是以自杀自证清白。
申生的死吓坏了重耳和夷吾,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骊姬的毒牙将咬向他们!哥俩不想坐以待毙,于是鞋底抹油跑了。
那一年重耳42岁,他被父亲派来的杀手勃鞮砍断衣袖翻墙逃跑,从此开始了长达19年的流亡生涯!
重耳逃亡的第一战就是翟国,那里是他母亲的祖国,紧邻晋国,跟随他一起逃亡的就有他的舅舅狐偃。
翟国虽然远不如晋国富有,但作为晋国公子,重耳在那里吃喝不愁美女不缺,活得优哉游哉,而晋国那边则陷进了无休无止的杀戮动荡之中。
晋献公二十六年,即重耳出逃的第四年,老姬先生潇洒地走了,年幼的奚齐当上了晋国国君。可惜晋献公的棺材还没入土,大臣里克就发动叛乱,他在灵堂前袭杀了奚齐。
奚齐死后,大臣们又迎立卓子,里克如法炮制刺杀了卓子,还用皮鞭将骊姬活活抽死!骊姬忙活了十几年,做梦也没想到爬上龙椅之日却是他们母子的忌日。老姬更没想到,自己为美色所诱作出的废长立幼之举,把晋国带进了万劫不复。
里克在连杀两位国君后,派大臣狐毛(狐偃的兄长)到翟国迎接重耳回国即位。没想到重耳连连摆手:俺一个违抗父命逃亡的人,父亲死了都不能尽孝,哪有资格当国君,你们另请贤德吧。
就这样,斗大的馒头掉在了夷吾头上,他在秦国人的支持下,被护送回晋国登基即位,是为晋惠公。
骊姬死了,弟弟登基了,重耳再也没了威胁,他静等着弟弟发来邀请函迎接他回国。这一等就是八年,终于信史来了,重耳的老相识勃鞮,这家伙再次对重耳挥剑就砍!
原来夷吾登基后没有对二哥重耳同病相怜,而是屁股决定脑袋:万一国人投靠二哥,支持他跟我抢龙椅怎么办?不行,得清除隐患!勃鞮,你去出趟差。
当然勃鞮再次失手了,54岁的重耳带领随从逃离翟国,准备投靠东方大国齐国,那里是大哥申生的母国,还有一位纵横天下的牛人齐桓公。
临行前,重耳还“幽默”了一把,他对在翟国新娶的夫人季隗说:“夫人呐,此去征途漫漫,让你苦等我于心不忍,这样吧,你就等我25年,那到时如果我还不回来你就改嫁吧。”
季隗笑了:25年后估计我坟头的树都长老高了,还改嫁个屁,你放心去吧,我会一直等你。
从这一刻开始,重耳才真正体味到什么叫流浪,他们一行数十人一路躲避追兵,根本不敢住店,甚至不敢走大路,风餐露宿,忍饥挨饿,惶惶如丧家之犬。
好容易到达卫国,狗眼看人低的卫文公直接把重耳一行轰出国门,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一行人饥肠辘辘走在旷野,看见几个农人正在地头吃饭,他们厚着脸皮伸过饭碗:行行好,给点吃的呗!
农民斜眼瞟了一眼叫饭花子似的重耳,伸手从地上抓起一捧土扔进他们的饭碗:吃吧,免费的!
活了五十多年的重耳,哪里受过这种气,悲愤交加之下他病倒了。看着奄奄一息的重耳,介子推一咬牙,拔刀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炖了一碗肉汤。
好不容易才熬到了齐国,齐桓公真是大气,待之以贵宾,还将姜氏之女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美滋滋地活到了59岁,很不幸东道主齐桓公去世了,齐国发生了严重动乱。
随行的赵衰、狐偃眼见重耳“乐不思晋”,万一齐国新国君翻脸,拿重耳当肉票绑送给夷吾咋办?怎奈重耳一想到过去的艰辛,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人生在世享受一时,打死我也不离开齐国!
赵衰等人只好“动粗”,他们将重耳灌醉,装进木箱抬上马车强行离开了齐国。重耳半路醒来,气得发誓要杀了舅舅狐偃吃肉。
在曹国,重耳遭遇曹共公“调戏”,这家伙乘而重耳洗澡时偷窥,说要看看重耳的“骈胁”。骈胁,就是肋骨长成一整块,民间传言重耳是骈胁。顺便说一下重耳的另外两个异像:大耳朵、重瞳子(双眼仁)。
堂堂国君,竟然偷看贵宾洗澡,这种下作的行径让重耳愤怒不已,可见曹共公拿他当送上门来的“新物种”,没有丝毫的尊重。
离开曹国后,一行人又来到宋国。“仁义之君”宋襄公倒是对重耳很优待,可此时的宋襄公刚刚在与楚国的战争中身负重伤而回,连宋国司马都悄悄地递话给狐偃:宋国太弱小,根本帮不了你们,你们赶紧另寻出路吧。
一行人又转道来到楚国,楚成王竟然以诸侯之礼,热情接待了重耳。楚成王还曾经问重耳:将来你如果当上晋国国君,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抛出了那句著名的“退避三舍”:假如有一天不幸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会后撤90里(三舍)以示当年之恩。
嚯!这话真霸气,一个流浪汉寄居在人家的屋檐下,就敢说出如此铿锵之言,铮铮傲骨,令人钦佩!
楚国大将子玉一听勃然大怒:这是在挑衅我王啊,大王请杀了他!楚成王一摆手:晋公子贤明,遭受厄运漂流在外,追随者都堪称国器,怎么能杀了他呢?
不久,秦国那边传来消息,秦穆公请重耳入秦,他有意扶立重耳为晋国国君。原来,夷吾即位后不讲信义,数次得罪秦国,后来为了修复关系,夷吾将太子圉送到秦国做人质。此刻夷吾病重,太子圉背盟,扔下夫人怀赢(秦穆公之女)私自逃回晋国当上了国君,太子圉即晋怀公。
夷吾父子俩的忘恩负义,彻底激怒了秦穆公。公元前637年,已经60周岁的重耳被接到秦国,他与秦穆公达成协议,迎娶了侄媳妇怀赢,做好了在秦军护卫下归晋的计划。
第二年春天,重耳在秦军的护送下跨过黄河,晋国人听说重耳回国,根本不做任何抵抗,欢天喜地迎接重耳入城登基即位。可怜晋怀公瞬间成了孤家寡人,只好重走叔叔的“长征路”。不过他的命没叔叔好,半路上就被人干掉了。
重耳颠沛流离19年,终于戴上了王冠,是为晋文公。从这一刻开始,61岁的他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晋文霸业。
故事讲完了,不知道您会不会产生疑问:重耳19年的流亡之路,难道仅仅是为了生存?春秋战国流亡的公子非常多,以他们的人脉关系,到异国他乡讨一个富家翁的生活不是难事,偏偏重耳怎么就那么难?
我的结论是,重耳的流亡生涯应该叫“流亡图位之路”,这十九年他绝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企图通过他国力量,夺取晋国国君之位的政治图谋。这才是他屡屡碰壁,不断辗转于各国的原因。
比如楚成王问他将来如何回报,分明是在谈条件。不过重耳一直坚守不出卖晋国利益,所以拿不出好的价码。虽然他为此历尽艰辛,可从长远利益上看,这么做无疑是明智的。
可以对比一下靠出卖国家利益上位的夷吾。夷吾即位后,在兑现诺言上与秦国多次发生摩擦,导致国力遭受严重打击。夷吾就是一面鲜活的镜子,照亮了重耳,也应该警示今天的我们。
那么你可能会问:既然重耳想当国君,当初里克发出邀请他为何拒不接受?
这就涉及到晋国当时的现实状况。晋献公除了扩展地盘外,还做了一件对晋国影响非常深远的事——屠戮公室势力。
按宗法制,晋献公这一支是晋国的庶支,没资格当国君。晋献公的曾祖曲沃桓叔力量太强大,树枝比树干粗,他们这一支祖孙三代人完成了“以庶代嫡”,篡夺了晋国嫡系之位。
为了防止自己也被其他庶系夺位,晋武公和晋献公父子对本家子弟挥动屠刀,将老姬家砍得七零八落。公室势力被消灭干净后,晋国是不是就安生了呢?呵呵,怎么会呢!
公室衰弱,其他的士族力量必然会替补政治真空,于是晋国各大士族集团群雄并起。包括太子申生、重耳和夷吾,各有一派强大的政治力量,比如重耳,他身边就有赵衰、狐毛狐偃兄弟、先轸、魏犨、郗谷等一众士族大家。
因此,晋献公杀申生,绝不是喝了骊姬的迷魂汤那么简单,其中父子间的政治斗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里克为何敢连杀奚齐、卓子两位国君?因为里克就是“太子党”,他也是赢氏家族的掌门,对付无依无靠的奚齐卓子手到擒拿。
所以,当时的晋国早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重耳虽然有自己的势力,可与夷吾等公子相比,他感觉没有必胜的把握。里克虽然向他发出邀请,可他的主要力量大多不在朝中,贸然回去即位,要么当傀儡,要么当“磨刀石”。
这就是当初重耳不敢回国即位的原因。十九年的流浪期间,晋国的政治形势逐渐清晰,而夷吾的作为也让重耳在朝中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者,这才是他谋位的胆气所在,也是支撑他花甲之年依旧在奋斗的精神动力!
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这期间他是怎么度过的?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狐姬。
晋文公是一位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的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称霸的霸主,他和齐恒公并称为“齐桓晋文”,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不过晋文公的王位来得不容易,甚至可以说他在继位前经历了一番曲折。
1、晋文公是晋献公之子,有才能却被晋献公疏远
早在晋献公时,献公讨伐骊戎,得到了骊姬和她的妹妹,姐妹俩得到晋献公的宠爱。
等到晋献公八年,晋国有位大夫劝告晋献公,说晋国有很多公子,赶紧把他们杀死,要不然公子们要发生内乱,晋献公听取了这位大夫的建议,派人想把公子们都杀死。
就这样,晋国公子们都逃到了虢,虢讨伐晋国,但未能取得胜利。
献公十二年,骊姬生下了儿子奚齐,晋献公因为对骊姬宠爱,于是想要废掉太子,一心想着立奚齐。
这时候晋国的太子叫申生,他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齐姜,齐姜的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总之齐姜身份十分尊贵,只可惜很早就去世了,不能庇佑太子了。
另外,翟人狐氏女子生下了公子重耳,重耳母亲的妹妹生下了夷吾。
包括太子在内,晋献公一共有8个儿子,其中申生、重耳、夷吾都十分有才能,可等到晋献公有了骊姬之后,就疏远了这三个儿子。
献公让太子申生去驻守曲沃,公子重耳去驻守蒲,公子夷吾去驻守屈。而献公和骊姬儿子奚齐就驻守在绛。
2、骊姬构陷太子,太子自杀,重耳和夷吾逃亡
献公十六年,献公统帅上军,太子申生统帅下军,讨伐灭亡了霍、魏、耿。
等全军回国后,献公给太子在曲沃筑城,让他成为大夫,也就意味着他不能成为国君了。
献公十七年,献公让太子去讨伐东山,里克进谏献公说如果国君出行,太子应该要留守,有人代为留守就要跟从,前一个叫监国,后一个叫抚军,这是古代的旧制,现在这样让太子统帅军队是错误任命。
因为如果太子在外独断专行则不孝,如果听从王命则又失掉威严,太子该如何自处呢?可献公却说,自己儿子那么多,实在不知道该立谁为太子。
这话说的很明显了,他想改立太子。
后来,献公对骊姬说自己想废掉申生,而改立奚齐为太子,骊姬表面上假装不同意,说申生多次统帅军队,已经得民心,如果废嫡立幼,自己就自杀。
暗地里却重伤太子,还让太子去祭祀他的母亲,回来后把胙肉放在宫中,骊姬趁机在胙肉上放了毒药,然后让厨师把胙肉献给献公。
骊姬诬陷太子申生想要毒害晋献公,太子听说了这事很绝望,有人劝他出逃,可他不愿意背负罪名出逃,最后在新城自杀身亡。
太子死了,重耳和夷吾去见献公,骊姬十分害怕,就向献公诬陷说太子在胙肉中下毒的事,两人都知道。
两人知道骊姬诬陷他们后,就都逃跑了,重耳跑到蒲,夷吾跑到屈。
3、晋国内乱,重耳逃亡19年回国继位
献公对两个儿子逃跑的事十分不满,他攻打蒲,重耳又逃跑了,逃到了翟,献公又去攻打屈,没有攻打下。之后献公又攻打屈,夷吾只能又逃跑,这次他逃到了梁,梁的边上有秦国。
晋国又攻打翟,翟因为重耳的原因,也攻打晋国,为此晋国退了兵。
这时候晋国强大了起来,西占有河西,与秦国接壤,北到翟国,东到河内。骊姬的妹妹又生下一个儿子,叫悼子。
晋献公去世后,里克、邳郑想接回重耳,里克先后杀死了奚齐、悼子,然后派人去翟国迎接公子重耳,打算拥立他。
可重耳拒绝了,觉得自己私自逃跑没脸回去继位。
里克让人去梁国迎接夷吾回国,夷吾让郤芮用厚礼贿赂秦国,和秦国约定,只要他继位就把河西给秦国,齐桓公也听说了晋国内乱这事,率诸侯到达晋国,这时候秦军和夷吾也到达了晋国。‘
齐桓公派人和秦军一起护送夷吾回国,就这样夷吾被立为国君,他就是晋惠公。
夷吾成了国君后,反悔许给秦国土地,还把里克给杀了,邳郑因为出使秦国而侥幸逃脱一劫,他要求赶走夷吾,而改立重耳为新君,只不过回去后就被杀了。
邳郑的儿子邳豹侥幸逃到了秦国,要求秦国攻打晋国,可是秦穆公没有答应。
之后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购买粮食,邳豹再次要求秦国攻打晋国,这次秦穆公又拒绝了他,还将粮食卖给了晋国。
可等到惠公五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买粮时,晋国却拒绝了,还出兵攻打秦国,秦穆公十分恼怒,率军攻打晋国,俘获了晋惠公夷吾。
秦虽俘获了晋惠公,但不能拿他怎么样,把他送了回去,晋惠公回国后,想派人去梁国杀死重耳,重耳逃跑到齐国去了。
晋惠公让太子圉到秦当人质,秦国灭了梁国,圉母亲的母国正是梁国,为此圉很没有底气,不想做晋国国君,觉得没人撑腰。
但有一秦国女子对他说一国太子不应该在秦国受辱,让他赶紧逃走,于是圉就逃回了晋国,继位成了晋怀公。
晋怀公从秦国逃跑后,秦国很生气,找到公子重耳,想送他回去。
晋怀公下令跟随重耳逃亡的人按时归期,否则就杀死他们整个家族。
狐突的儿子毛和偃都跟从重耳在秦国,他们没有按时回来,晋怀公就杀死了狐突。
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并杀死了晋怀公,重耳继位,他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了整整十九年,回到晋国继位时已经62岁了!
这就是当时晋国内乱,重耳在外逃亡到回国继位的全过程,总之,晋文公重耳能成为晋国国君,实属不易!
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这期间他是怎么度过的?
晋献公的糊涂事——骊姬之乱
晋献公在历史上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他在女色上却犯了大错误。
他先娶了贾国的女儿做夫人,却没有儿子。
于是,他又纳自己的庶母齐姜为妻,齐姜为他生了一儿一女,女儿做了秦穆公的夫人,儿子名叫申生,被立为太子。
之后,献公又娶了两名戎族女子,大戎生公子重耳,小戎生公子夷吾。
后来,献公讨伐骊戎的时候,骊戎献出两个美女,献公将他们都收为妾,立其长者为夫人,这就是骊姬。
骊姬非常受晋献公宠爱。她也生了儿子名奚齐,和她一块的妹妹也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卓子。
骊姬为了让自家的儿子成为太子,便不断的对付献公的其他儿子。
骊姬先设计把献公的儿子封到外地,在献公身边只留下奚齐和卓子。
又使用毒计将太子申生活活逼死。
申生死后,骊姬又说重耳和夷吾是申生的同谋,让献公派人去杀这两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重耳逃往狄国,夷吾逃往梁国。
献公去世后,奚齐即位,但是很快就被人杀死。之后,卓子被立为君王,但也被人杀死。
晋国就陷入了混乱的状态。
重耳的流亡生涯骊姬之乱后,重耳逃往狄国,而且身边还带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比如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
重耳在狄国一呆就是12年,也没有机会回国,于是决定前往齐国。
途中,经过卫国,收到了卫文公的冷待,搞得连吃的粮食都供应不上了,只得向当地的农人乞讨。
一行人到了齐国,受到了齐桓公的厚待,将宗室之女姜氏许配给他,还给了他八十匹马。
重耳在齐国生活的很安逸,以致于不想继续奋斗了。
狐偃与姜氏设计,将重耳灌醉塞进了马车,离开了齐国,等到了重耳醒来后,虽然很生气,但是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接受离开齐国的事实了。
之后,他们又到了曹国、宋国、郑国等国,然后到了楚国。
楚成王盛情接待了重耳一行人,但是之后又把他们送到了秦国。
这时候,晋国的国君是晋怀公。晋怀公与秦穆公有仇怨。
秦穆公想让重耳做晋国国君,利用重耳来对付晋怀公。于是,将自己的五个女儿嫁给了重耳。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送重耳回晋国。
这时,晋怀公在国内已经不得人心,晋国大臣转向重耳,做了内应,迎立重耳为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这十几年的流亡生活,使他积累了许多政治与外交经验,为其之后的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这期间他是怎么度过的?
说起晋献公,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不过晋献公的儿子却比较有名,即公子重耳。晋献公年轻的时候,对重耳这个儿子还是不错的,但是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却一心宠爱骊姬,想要把骊姬生的儿子立为太子,也就是公子奚齐。按理说国君喜欢谁就立谁为太子本没有错,但是当时晋国早已经立了申生为太子,申生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自然不能轻易废掉。但是骊姬可不愿意到手的太子位就这样丢掉,不断给晋献公吹耳旁风,晋献公是个耳根子软的,于是晋献公就杀了申生。晋献公另外两个儿子纷纷逃到其他国家去避难。
如此一来,奚齐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太子,可是这奚齐从小便在晋献公和骊姬的溺爱下长大,自然没什么真才实学,于是晋献公死之后,晋国很快就乱了,这时候逃亡在外的夷吾回到晋国,夺取了王位。夷吾当上王之后,为了坐稳王位,自然是要除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重耳。
重耳不得不继续逃难,重耳在晋国素来很有声望,所以即使是在逃难,也有很多有才能的人愿意跟随他。他先是一直住在狄国,没想到被夷吾发现了,派了人前去刺杀他,他不得不又逃到了卫国。卫国国君一向势利眼,看重耳如此落魄,又担心收留他会惹夷吾不开心,于是不肯接待他。重耳只能继续向前走,到了五鹿的时候,遇见了几个农民在田边吃饭,当时重耳实在是饿的厉害,就像那些农民讨一些吃的。没想到那些农民不但不给他们吃的,还开玩笑一样的把泥巴给了重耳,这下重耳火了,他手下的人见公子受了那么大委屈,也想要动手揍人。随行的有一个叫狐偃的人连忙接住泥巴安慰重耳说:“这可是百姓来给我们送土地来了,这可是好兆头啊。”
重耳只好趁着这个机会下了台阶,摇着头苦笑着走了,没有理会那些侮辱他的农民。他们一行人走呀走,到了齐国,齐国当时的王是齐桓公,对待重耳倒是客客气气的,送给重耳不少的钱财车马房子,还给重耳找了个老婆。重耳过怕了颠沛流离的日子,觉得留在齐国挺好的,可是跟随重耳的一行人都还是想要回到晋国。
于是他们一行人开始背着重耳商量回晋国的事,没想到那些对话被一个女奴听到了,这个女奴就去把这件事告诉给了重耳当时的妻子姜氏,姜氏听说之后不但没有生气,还开始劝自己丈夫,说:“您如果一直贪图享乐,shi没什么出息的,不如离开去做出一番事业。”重耳却总是不愿意走。于是姜氏和重耳随从商量了一下,一拍即合,把重耳灌醉带走了。这样一来,就算重耳醒过来,车马也已经离开齐国很远了。
重耳虽然不开心但也没办法,只能接着走,到了楚国之后。楚成王很是欣赏重耳,各方面都没有亏待过他。两个人互相尊敬,很快成了朋友。有一次楚成王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你能回到晋国,那你要怎么报答我。”重耳说:“王上有一个国家,什么都不缺好吗?那我还有什么能给你的呢?”楚成王笑着说,“那你要是这样说的话,难不成就不报答了吗?重耳严肃起来,说:“如果这次我能够平安回到晋国,那我愿意让两国永远交好,让百姓都过上平安喜乐的日子,如果万一两个国家要是有战争的话,那我愿意往后撤退九十里地。楚成王哈哈大笑,却并未将重耳的话放在心上,楚成王不介意不代表他身边的大臣不介意。楚国有个大臣叫成得臣,对楚成王说:“这个重耳说话如此没有分寸,我们还不如趁早杀了他,省的到时候在他手上吃亏。
楚成王听了成得臣的话笑笑没有发表意见,碰巧这个时候秦穆公派了人来接重耳,于是楚成王给了重耳一些金银车马,把他送过去了秦国原来这秦穆公曾经在重耳夷吾都流落在外的时候帮助过夷吾,没想到这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总是跟秦国作对,夷吾死了之后,他儿子也是揪着秦国不放,两个国家之间总是打仗,秦穆公自然不甘心,就想起了夷吾的兄弟重耳。公元前636年,重耳兜兜转转的终于回家了,19年的颠沛流离,算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这期间他是怎么度过的?
政治避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