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如何荡平河北,奠定东汉王朝根基?
刘秀平河北,从更始元年九月开始,至更始三年六月结束,接近两年时间。当刘秀从洛阳出发前往河北时,他的身份是更始政权代理大司马,河北平定后,他于冀州鄗县正式脱离更始政权,并登基称帝。
河北(包括冀州和幽州)之地,就是刘秀创建东汉王朝的基地,从这里开始,南阳人刘秀整整用了十三年时间,才统一全国,难度非常之大。
刘秀荡平河北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工作其实有明暗两条线,明线就是平定河北之乱,暗线就是培养个人势力,整个过程充满艰辛,写满智慧!
刘秀平定河北的四个阶段因为刘秀与更始帝刘玄有杀兄之仇,刘玄本不愿意让刘秀单飞,但是刘秀买通了尚书刘秀的宠臣曹诩,再加上大司徒刘赐的首肯,刘玄只好同意刘秀出巡河北。
1.接管治权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相对平和,主要是对新朝遗留的河北官员,全面考核重新上岗,以宣示新政权对河北的治权。除了官员考核,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清理冤狱,释放囚犯。
这个工作难度不大,新朝已经灭亡,皇帝王莽也已经被杀,新朝官员们没有退路,基本选择了承认更始政权,只要不损害实权派人物的利益,都愿意配合工作。所以,刘秀之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冀州工作,准备前往幽州,没想到就在此时发生了意外。
2.流亡河北阶段
在这个意外就是,邯郸原赵王刘元的儿子刘林,纠集当地豪族,突然宣布拥立汉成帝遗孤刘子舆为帝,建立赵汉政权,背叛了更始政权,刘秀成了赵汉政权的通缉犯。
这个所谓的刘子舆其实是个冒牌货,本名王郎,一名江湖算命先生,编造了汉成帝遗孤的身世。刘秀在邯郸的时候,刘林曾经向刘秀提出掘开黄河,淹掉威胁河北的绿林军。很显然,刘林的这个想法很自私,无视黄河两岸数百万生灵,这个建议被刘秀断然拒绝了。
刘秀刚离开邯郸,自私的刘林立刻选择拥立王郎,站到了更始政权对立面。这个意外给刘秀带来深重灾难,让他度过了九死一生的三次劫难。
①蓟县遇险
王郎叛乱的消息传来时,刘秀正在冀州北部卢奴县,在这里他遇上了上谷太守耿况的儿子耿弇。耿弇提出,让他回上谷,率上谷骑兵来对付王郎。刘秀在没有合适出路的情况下,选择了和耿弇一起进入幽州的决定。
让刘秀完全没想到的是,王郎诈称刘子舆的杀伤力过于强大,不光冀州基本倒戈,幽州很多官员也选择了投降赵汉政权,形势变化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就在蓟县,当地豪族广阳王的儿子刘接也宣布投靠王郎,并下令抓捕刘秀。刘秀一行人仓促之下,夺门杀出蓟县,结果慌乱中与耿弇走失。没有耿弇做向导,一行人不敢贸然北行,于是决定掉头向南,穿过冀州回长安交差。
②驿站骗食
时值隆冬,刘秀一行一二百人,不敢走大路,更不敢投宿,只能选择夜间走小路,靠干粮和乞食充饥,晚上只能露宿荒野。他们一个个被冻得手脚、脸都开裂了,狼狈不堪。
多年后,刘秀还与冯异回忆这一段历史,某天冯异不知道从哪儿讨来一碗豆粥,给饥渴交加,浑身冻得瑟瑟发抖的刘秀吃下,刘秀才缓过魂来。
一群人被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决定到官府驿站冒充赵汉政权使臣,去骗一顿吃的。驿站工作人员一看这么大阵势,开始也信了,给他们端上好饭好菜。这群人眼睛都饿绿了,一见到吃的,完全忘记了危险,一哄而上,抢着往嘴里塞食物,这副架势引起了驿站人员的疑心:这也不像使臣呐,逃犯吧?
于是驿吏诈称赵汉大将军到,一群人慌了神,若不是刘秀镇定,差点当场就露馅。就在驿吏准备关门打狗时,刘秀等人夺门而逃。
③滹沱河遇险
在被王郎追兵一路追赶下,刘秀一行跑到滹沱河边,刚刚还汹涌澎拜的河水,居然瞬间结冰了!他们手忙脚乱赶车过河,最后还剩几辆车没过去,冰又化开了!很显然,滹沱河遇险被赋予了神话传说。
3.反攻王郎阶段
过了浮沱河,刘秀惊喜连连,先遇上不肯投降王郎的和戎郡太守邳彤,率千余人马迎接刘秀,紧接着,他们受到冀州唯一一块根据地——信都郡太守任光的欢迎。几个月的流亡生活过后,刘秀总算有了个落脚之地,还有了四五千人马,大司马的印玺第一次发挥了作用。
①扫平冀州北部
靠邳彤和任光的支持,刘秀一边招募人马,一边向周边城池发动进攻。凭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刘秀很快建立了一条切断冀州南北的防线,并成功地与真定王刘杨联姻,获得河北最大军阀刘杨的十万兵马。
刘秀之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扫平了半个冀州,将战线推向邯郸的北大门巨鹿,形成了与赵汉政权对峙的局面,从而也彻底让自己获得了战略安全。
②围攻巨鹿
刘秀原本想从柏人县打开缺口,但是守将李育被刘秀打怕了,采取老虎不出洞策略,刘秀被迫转战巨鹿。恰好王郎的增援大将倪宏,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双方在南栾打了一仗,倪宏落入刘秀的陷阱,损失惨重,躲进巨鹿城死守不战。
刘秀在一时无法攻克巨鹿的情况下,利用敌人被打怕了心理,留下一路军队监视巨鹿,主力部队绕过巨鹿,直奔邯郸。
③克邯郸灭王郎
三个月前,还处于绝对优势的王郎,转眼间成了瓮中之鳖。在刘秀和更始援军谢躬的南北夹击下,赵汉政权内部出现叛徒,开城放进刘秀大军,王郎败逃,被刘秀手下大将王霸斩杀,赵汉政权被灭。
4.平定流民阶段
由于战乱,河北出现了数量多达百万之众的流民武装,平定王郎之乱后,刘秀把目光盯上了这些流民。
这个阶段恐怕是刘秀最惬意的一段军事生涯,限于流民军队的战斗能力不强,刘秀以宽认为怀,减少杀戮,降服百万之众,一度兵威之盛,被人誉为“铜马帝”。当然这个过程也不简单,有一次战斗,刘秀还差点挂了。限于篇幅不赘述。
更始三年六月,随着最后一支流民武装的灭亡,刘秀在鄗县正式登基称帝。那么,作为刘玄的打工仔,他是如何摆脱刘玄控制的呢?这就要说到刘秀的暗线工作。
明线之外并行的“暗箱操作”刘秀与刘玄的个人恩怨很深,从踏入河北起,刘秀一直心怀摆脱刘玄的雄心壮志。所以,他的暗线工作一直在悄悄进行。
1.积蓄粉丝团,打造忠诚团队
我们知道,刘秀开国有个云台二十八将功臣榜,这二十八人就是刘秀建立功业的核心骨干力量,全部在河北期间加盟了刘秀。刘秀在河北的最重要一项工作,就是建立核心团队。
在这项工作中有四个人非常重要:冯异、铫期、邓禹、王霸。
①人才识别大师邓禹
邓禹是刘秀太学期间的小师弟,那时候起,邓禹就愿意给刘秀当小跟班。邓禹有个非常特出的才能——看人很准,刘秀在用人方面都要征求邓禹的意见。在刘秀团队建设方面,邓禹的作用就是识别人才。
②清道夫冯异、铫期
冯异相当于秘密警察局局长,铫期相当于秘密行动队队长,俩人配合,负责对河北高官进行鉴别,找出哪些人是刘秀的粉丝,哪些人是刘玄的死党,从而保证队伍的纯洁性。
③宣传部长王霸
王霸相当于刘秀的宣传部长,想方设法制造声势,神话刘秀,塑造团队的精神动力。
自己的旗帜还没打起来,核心团队就已经打造完毕,这在任何一个开国皇帝经历中绝无仅有。刘秀的东汉开国战争,从来不缺少人才,而且团队的素质,也是列朝罕见,就是源于这段时间的基础工作。
2.从光杆司令到割据军阀
刘秀出行河北时,刘玄只给了他一个大司马的空头衔,没有一兵一卒,等于光杆司令。王郎之乱恰恰给他拥兵的理由,从信都郡开始,他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动河北所有军队,还可以自行招募武装,甚至收买私家武装。
如果说调动的郡县军队,是刘玄的财产,自行招募的武装就有点产权不明,收买的私家武装,则是赤裸裸的刘秀私人部曲了。比如耿纯、刘植、刘杨等人的家族武装,跟刘玄没一毛钱关系。
这就是事实上造成河北军队性质的复杂化,刘秀以其高超的政治手腕,不光拥有了私人部曲,还成功地把招募的武装、郡县的武装都打上了“秀字号”。
3.从无立锥之地到河北地主
平定王郎之后,刘秀又阴谋阳谋一起上,成功地将更始大将谢躬挤到魏郡,并设连环计,成功地斩杀谢躬,将整个河北落入自己的腰包。
有团队,有武装,有地盘,这三条暗线就是保证刘秀与刘玄脱钩的最主要保障。
整合明线和暗线的蓝图规划明线和暗线的运行并不是完全独立,毕竟在刘玄手下打工,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杀身之祸。刘秀是如何保证两条协调并进的呢?在明线和暗线之间,他以一个蓝图规划,将二者有机融合。
这个蓝图就是:建立以皇权与豪门士族集团共建天下的政权结构模式!这个蓝图里暗含了一个概念:豪门士族集团是未来汉帝国政权的股东,他们将与皇权共生!
这就是刘秀核心团队能迅速建立的原因,这些人都是豪门集团成员,刘秀将他们家族的长远利益,绑定在了帝国的列车上,没有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①明线这一层
从这个规划建立的那一天起,刘秀及刘秀团队就把河北当成了自己的家园建设,而不是替刘玄打工。对流民武装的宽仁,不光是道德层面的仁义,更是为河北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②暗线这一层
无论之前是否跟刘玄存在关联,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力挺刘秀,同时长远的利益规划,又消弭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摩擦与内耗。我们发现,在所有开国功臣团队中,刘秀的团队内部,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大的冲突。
这就是刘秀在河北期间,明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凭刘玄的一根节仗就能搞定河北叛乱的原因,也是暗的一面,河北叛乱刚一平定,刘秀立马就能龙袍加身,刘玄无可奈何的根本原因。
东汉建立,一段充满艰辛和智慧的历史有人说,刘秀建立东汉太容易,面对的对手实力太弱。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刘秀的统一战争整整打了三十年,战火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消灭的割据势力十几个,消灭敌人总数量最少两百万。单从这些数字看,没有哪一个统一战争有这么艰难。
所以,有史学家说刘秀的统一战争,要比刘邦难很多!之所以东汉开国战争看似不那么精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秀靠政治设计解决了很多问题。同时,他的军事团队整体素质太强,避免了许多拉锯战,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
如果我们的目光多分出一部分,仔细分析东汉统一战争中,军事与政治两条线,才会发现,东汉开国,精彩无比,河北统一过程,只是开胃菜!
欢迎关注“寻根拜祖”,四月底专栏《书生皇帝刘秀的江湖》陆续刊出,为您详细解读那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
刘秀如何荡平河北,奠定东汉王朝根基?
昆阳之战后,立下汗马功劳的刘秀又马不停蹄率军南下。这时,刘秀的长兄大司马刘縯被更始帝所杀的噩耗传来了。刘秀万分悲痛,但鉴于当时的形势,他只能强忍悲伤,益发谦逊,使悲愤不形于色。为了削除更始帝刘玄的猜忌,他急忙折返宛城向刘玄谢罪,而且非常注意与大哥刘縯部将保持距离,从不私下接触。
尽管昆阳战役之功首推刘秀,但他从不表功。一味强调兄长犯上,自己也有责任。刘縯并无重大过失,只是不服管理,故而杀之。刘玄见刘秀如此自责和谦恭,有些自愧了。毕竟刘秀建有大功,所以刘秀并未获罪,反而被封为武信侯。刘秀为麻痹刘玄,就此机会,迎娶了宛城地区的豪门千金阴丽华。但是,刘秀清楚,久在更始帝身边,会引起猜疑,自己终逃不了与兄长刘縯一样的下场。因为,此时刘秀已成功累累,声名鹊起,功高震主了。刘秀在想办法脱套。
尽管新莽王朝已经覆灭,但是黄河以北各州郡都持观望态度,并没有归附更始政权。赤眉军在山东迅速壮大,声势日隆。“河北三王”、铜马、尤来、隗嚣、公孙述等等割据势力也在快速发展。刘玄听刘赐建议,欲派刘秀去河北招抚各部,刘玄也相信刘秀的能力。但遭到大司马朱鲔等人的强烈反对。当初刘玄杀刘縯,就是朱鲔和李轶的强烈提议。朱鲔他们不让刘秀去的原因是:刘秀能力卓越,叫他去是放虎归山。刘玄左右为难。这时,冯异给刘秀出了一计,劝刘秀想办法巴结左丞相曹竟,刘秀立即“厚结纳之”。 曹竟为刘秀说话了,刘秀得以远走河北。
更始元年(23年)十月,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进军途中,刘秀的朋友邓禹追赶上了刘秀,情真意切地对刘秀说:“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邓禹的话正中刘秀下怀,可以说英雄所见略同,这让刘秀增强了建功立业的信心。
刘秀到河北不久,前西汉后裔刘林拥戴王郎在邯郸称帝,前西汉广阳王之子刘接也起兵响应。 刘秀立足未稳,处境艰难,一度有了南返之心。后在上谷、渔阳两郡的支持下,才安下心来。上谷太守耿况的儿子耿弇,少年英雄,豪气干云,对刘秀言道:“渔阳、上谷的突骑足有万骑,发此两郡兵马,邯郸不足为虑”。刘秀深以为然。不久刘秀在河北真定王刘杨的协助下,取得了南栾之战的胜利,灭了王郎等人。 有个细节需要补充:为了促成和真定王刘杨的联盟,刘秀审时度势,亲赴真定王府,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
随着刘秀在河北势力的壮大,更始帝开始惶恐不安了。他遣使封刘秀为萧王,令其交出兵马,回长安领受封赏。这是明升暗降之举,刘秀心知肚明却不动声色,以河北未平,委婉拒命。 不久,刘秀授意手下吴汉将更始帝派到身边的谢躬击杀了, 收编了其兵马。刘秀此时有真定王撑腰,有了底气。又暗使吴汉、耿弇收斩了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与上谷等地的太守韦顺、蔡允等人。自此,刘秀公开与更始政权决裂。
刘秀肃清了左右后,发幽州十郡突骑与铜马、尤来等农民军进行了激战,终于迫降了数十万铜马农民军,大大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更始三年六月,刘秀已经“跨州据土,带甲百万”。在众将的拥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的千秋亭即帝位。为表示自己要重振汉室,刘秀建国以“汉”为国号,史称后汉。刘秀成为了汉世祖光武皇帝。
刘秀如何荡平河北,奠定东汉王朝根基?
刘秀依兄长起家,当他和兄长刘演起兵南阳时,他压根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走上帝王宝座。
没有人会想到,这个被命运一路裹挟的孩子,竟然真的成为了帝王。
上天似乎对刘秀异常的青睐,注定了要让这个年轻人逆袭。
王莽末年,山东的赤眉军、湖北的绿林军相继爆发起义,随着起义军的迅猛发展,王莽新朝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公元23年,五月。
王莽下令大军南下围攻南阳一点的绿林军,这次出兵的数量有42万,对外号称“百万大军”,这场在洛阳城举行的声势浩大的出征仪式,可谓前所未有,百姓们都纷纷出门观看这一盛况。
当时刘演、刘秀兄弟虽然起兵于南阳,但其势力有限,更多的时候他们只能依选择附于绿林军。王莽大军从洛阳南下,已经率领大军抵达颍川的刘秀等人,马上引兵南撤,退回昆阳。
新莽军统领王邑、王寻统领四十二万大军扑向昆阳,眼看形势危急,刘秀在新莽军还未完全包围昆阳,出城东行,前往定陵、郾县两地召集援兵。
昆阳城被围二十多天,最大的好消息是刘秀兄长终于攻破了坚守三个月的宛城。
公元23年,六月初一。
刘秀终于来了。
不过,此时的刘秀仅仅带领了一万多人。正是因为数量的稀少,让刘秀在昆阳城一战成名,摧枯拉朽般荡平了这股号称百万的大军,名扬四海。
不过,宛城、昆阳两地的刘氏兄弟相继立下大功,绿林军劝说更始帝除掉刘演。
毕竟当时的刘演是南阳豪族的领袖,留着他对于绿林军控制更始帝有很大的威胁,或者说因为刘氏兄弟的大功,被绿林军所拥立的更始政权也在无形中受到了刘氏兄弟的影响。
不久,刘演被杀,更始帝下令北迁至洛阳,同时让刘秀渡过黄河镇抚河北地区。
那个时候的刘秀,因为长兄被杀一事,隐忍不发,太多年轻的他还是第一次体会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不过,相比他在河北的经历,长兄的死亡顶多算得上是皮毛,因为进入河北之后,刘秀发现自己面临的危机要更加的可怕。
公元23年,十月。
刘秀持节进入河北地区,这个时候的刘秀几乎是赤手空拳,孤身闯河北。不过刘秀一生足够的幸运,他被更始帝外派到河北的消息传开,云台二十八将相继现身。
邓禹第一时间就来到了刘秀的身边,一直兢兢业业的帮助刘秀在河北立足。
刘秀因为昆阳大战一战成名,盘踞在河北各地的那些豪族们,纷纷向他跑出橄榄枝,希望把刘秀拉入自己的阵营,或者要利用刘秀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在河北地区建立起独立政权。
此时的刘秀并没有那么多的异心,从他的表现来看,他的内心仍然愿意拥护更始帝,并没有想着在河北自立,不仅仅是因为他尚无势力,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刘秀没有太大的野心,也没有割据一方的打算,真的打算镇抚河北。
刘秀进抵河北之后,前赵王之子刘林前来攀谈,示意愿意拥护刘秀在河北地区建立独立于更始帝之外的一个政权,同时想要据黄河水堤,淹没在山东一带盘踞的赤眉军。
刘秀一听,这家伙心太狠,搞不好在利用自己,索性不搭理刘林,继续北上招抚各地。
果然,刘秀前脚刚走,刚刚抵达卢奴,刘林和河北豪族李育等人便拥立一个算命术士王朗为帝,在河北地区建立起了一个独立政权。
刘林这小子,简直忒不是东西。
刘林拥立王朗在河北建立伪汉政权后,幽州、蓟州两地几乎望风响应,仅剩下信都、和成、上谷、渔阳四郡未曾响应。
这四郡成为了刘秀起兵河北地区的最大依仗。
刘秀从卢奴一路北上至蓟县,王朗的军队已经追杀过来。他一路南逃,途径饶阳,渡过滹沱河,顺利进抵信都。
这段短暂的逃亡生涯,可谓是处处惊魂,河北这地方太彪悍,刘林、王朗的那波神操作更是吓尿了刘秀。
公元24年,三月。
在河北的刘秀,以信都、和成、上谷、渔阳为反攻据点,不仅横扫各地,还与河北豪族真定王外甥女缔结婚姻,得到了十万多兵马的有利支持。
这次进攻,众多据点被拔除,可刘秀的大军最终还是被挡在了钜鹿城外。
四月,刘秀听取耿纯的建议,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钜鹿,自己亲自统领大军突袭邯郸,王朗未曾料到刘秀大军如此神速,最终投降。
五月,刘秀引兵进攻盘踞在河北一带的流寇。
先是,铜马军被刘秀围困在滏阳河、清河之间,时间一长,铜马军粮草不继,在突围时候被刘秀一举击溃,收降十万铜马军。
铜马军大败,刘秀有挺兵至河内一带,击溃射犬、山阳一带的流寇,一直北上追击,彻底肃清了河北境内的流寇势力,河北大定。
刘秀荡平河北的真正原因,便是取得了河北一些豪族的鼎立支持。这些豪族在乱世中不仅拥有一定的武装割据势力,还有大量的钱财能够供应战争的持续进行。他们的入伙,无疑为刘秀在河北地区成功立足,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刘秀如何荡平河北,奠定东汉王朝根基?
东汉王朝统一之战
“先关东,后陇蜀”,重建刘姓天下东汉王朝的统一之战,是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利用新莽政权被推翻后群雄并起、中原无主的有利时机,以武力进攻为主,以政治诱降为辅,先后镇压赤眉农民军,兼并群雄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刘秀夺取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的胜利果实,在血泊中重新建立起封建统治秩序。由于这场战争在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社会经济,所以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战争历时多年,先后经历了平定关东、攻占关中、并陇灭蜀几个主要阶段。堪称为我国古代封建统一战争中的一个范例。
绿林、赤眉大起义推翻新莽王朝反动统治后,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和历史局限,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这样,整个中国依旧陷于混战状态。然而人民渴望平息战乱,恢复安定的生活,所以统一全国,重建社会秩序也就成为历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刘秀顺应历史的潮流,开始了统一全国,恢复刘家天下的战争活动。
刘秀出身于南阳豪族地主集团,政治资本雄厚,个人又具有敏锐的政治才能和丰富的军事韬略。绿林、赤眉大起义爆发后,刘秀和他的兄长刘縯一起,打着“复高祖之业”
的政治旗号,在舂陵(今湖北枣阳东)一带起兵,汇入农民起义的洪流。在推翻新莽统治的斗争过程中,刘秀多有贡献,尤其在昆阳大决战中,刘秀的杰出指挥,为起义军赢得决战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后来,起义军内部发生内讧,导致其兄刘縯被杀,在这危急关头,刘秀本人以其高度的政治成熟性,忍辱负重,巧与杀兄仇人相周旋,终于重新取得更始帝刘玄等人的信任,得到前赴河北(黄河以北)独当一面的机遇。这一转折,
对刘秀来说具有关键意义,从此他就一步步走上逐鹿中原、并吞天下的胜利之路。
刘秀抵达黄河以北地区后,以复兴汉室为号召,不断壮大自身的势力,先后镇压了铜马、高潮、重连、尤来、大枪、五幡等部农民起义军,并将农民军中的精壮收编入自己的队伍之中,扩充自己的实力。待羽翼丰满后,刘秀公开与更始政权决裂,更始三年(25年)六月,刘秀在鄗南(今河北柏乡)即皇帝位(光武帝),沿用汉的国号,并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称帝后,虽然基本控制了中原(今河南、河北大部和山西南部)要地,但是仍处于各种武装势力的包围之中。东有青州的张步,东海的董宪,睢阳的刘永,沪江的李
宪;南有南郡的秦丰,夷陵的田戎;西有成都的公孙述,天水的隗嚣,河西的窦融,九原的卢芳;北有渔阳的彭宠。此外尚有赤眉等农民军活动于河水(黄河)南北。刘秀根据形势,采取了“先关东,后陇蜀”,先集中力量消灭对中原威胁最大的关东武装势力,再挥师西向的战略决策,并针对割据势力众多而分散的特点,采取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建武二年(26年)春,刘秀命大将盖延率军5万进击直接威胁洛阳的刘永集团。盖延兵分两路,夹击进围刘永于睢阳(河南商丘南)。数月后城破,刘永逃奔谯县(今安徽亳县)。汉军乘胜追击,夺占沛、楚、临淮等三郡国(约今河南周口、商丘,江苏徐州,安徽阜阳、宿县地区)大部,并击破刘水部将苏茂等人所率的三万救兵。次年,刘永复据睢阳,刘秀命大司马吴汉及盖延再击刘永,围城百日,刘永粮尽突围,被部将所杀。建武五年,汉军全歼刘永余部于垂惠(今安徽蒙城),从而消灭了关东地区的最大割据势力,解除了对京师洛阳的最大威胁。
刘秀在以优势兵力进击刘永集团的同时,也派军队进攻睢阳(今河南新野北)的邓奉和堵乡(今河南方城)的董沂。
建武三年三月,汉军岑彭部迫降董沂,击杀邓奉。尔后汉军消灭南阳刘玄余部,进击秦丰。秦丰坚守黎丘(今湖北宜城西北),被困两年始降。在这期间,占据夷陵的田
戎曾率兵援救秦丰,但被岑彭击败,汉军攻占夷陵,使之成为日后西进的战略要地。
在基本平定了南方地区后,刘秀采取“北守东攻”的战略方针。在派遣耿弇、朱祐等入河北,向渔阳彭宠施加军事压力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东方割据势力。建武五
年(29年)二月,彭宠在汉军进攻面前,节节败退,结果引起内部分化,部将杀死彭宠,汉军遂占领渔阳,统一了燕蓟地区。
同年六月,刘秀亲征东海郡(今山东郯城)董宪,将其大破于昌虑(今山东枣庄西),董宪退保郯(今山东郯城北)。汉军吴汉部跟踪追击,于八月攻下郯城,全歼董
宪主力,董宪逃往朐(今江苏连云港南)。十月,刘秀遣大将耿弇进击张步,攻占祝阿(今济南西)、钟城(今济南南),诱杀其大将费邑,夺取了济南郡(今山东济南)、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张步为挽回败局,倾全军号称20万反攻临淄,耿弇以城为依托,诱敌开进,然后出动奇兵迂回袭击张步军,连战皆捷,张步逃至剧(今山东昌乐西),走投无路,被迫降汉。建武六年正月,吴汉破朐,击杀董宪。接着,汉军又在舒
(今安徽庐江西南)消灭独据一方自立为天子的李宪。至此,汉军在短短的4年中,将关东地区各个割据势力全部铲除。
关东地区的统一,有力地巩固了东汉政权,为刘秀尔后击灭隗嚣、公孙述,夺占陇、蜀,赢得统一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从事关东统一之战的同时,刘秀也展开了镇压赤眉农民起义军的行动。
早在绿林军攻占洛阳的时候,赤眉军的势力也进入了中原地区。其首领不满于更始政权所为,另立一帜,与以绿林军为主体的更始政权相抗衡。建武元年(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推翻了更始政权。
建武二年九月,占领长安的赤眉军因粮秣不继而西出陇东寻求出路,但结果为当地割据势力隗嚣所击败,只好折回关中。他们击走乘虚盘据在那里的邓禹军,重新控制了
长安。
由于后勤保障仍未获得解决,赤眉军再度陷入饥馑,并为地方豪强武装所包围。不久,被迫放弃长安,引兵东归。刘秀为一举扑灭赤眉军,决定凭借崤函险道,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对赤眉军实施截击。
为此,刘秀调兵遣将,改任冯异为主将,取代邓禹,急速西进,抵华阴(今陕西华阴西)阻击赤眉军,同时命令候进、耿弇部集结,准备会同进剿。
冯异在华阴阻击赤眉军60余天后,于次年正月东撤至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北)与邓禹部合兵。不久赤眉军进至这一带,与汉军相对峙。邓禹邀功心切,迎战赤眉军。赤眉
军先佯败,后反攻,大败邓禹军,邓禹仅率24骑逃回宜阳。冯异率军相救,也被赤眉军所击败。冯异逃至崤底,后收集散兵和当地豪强武装数万人,与赤眉军继续交战。二月,双方大战于崤底。战前,冯异先派一部分士卒化装成赤眉军,潜伏于道旁。战斗开始,冯异以少数兵力诱使对方进攻,再以主力相拒,待赤盾军攻势减弱后,突发伏兵出击。
赤眉军因无法辨认敌我而阵脚大乱,溃退至崤底,8万余人投降。接着,刘秀亲率大军,与先期部署的候进、耿弇部会合,拦截折向东南的赤眉军余部于宜阳(今河南宜阳西),予以全歼,赤眉军首领樊崇等十余万人投降。至此,刘秀终于将延续10年之久的赤眉农民起义扼杀在血泊之中。
刘秀在镇压赤眉军,削平关东群雄之后,西图陇、蜀,统一全国就提到议事日程之上了。当时,窦融据有河西,隗嚣占据陇西,公孙述割据巴蜀。刘秀根据形势,制定了由近及远、稳住窦融、先陇后蜀、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将兵锋指向隗嚣。
建武六年(30年)四月,刘秀正式发动伐陇之役。遣耿弇等7将分兵进攻陇坻(今陇山,陕西陇县西北),隗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挫败汉军攻势。于是刘秀暂时转攻为
守,命大司马吴汉赴长安集结兵力,以资策应。同时争取河西窦融出兵相助,使隗嚣腹背受敌,并让马援煽动隗嚣部属及羌族酋长附汉。隗嚣见处境危急,遂向公孙述称臣,联蜀抗汉。建武七年秋,隗嚣得西蜀援兵后亲率3万大军进攻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另派一部进攻汧县(今陕西陇县北),企图夺取关中,但分别为汉军冯异、祭遵部所击败。
隗嚣的冒险出击,造成后方的空虚,为刘秀乘虚蹈隙、直捣陇西提供了机遇。建武七年春,刘秀派遣来歙率2000人出敌不备,伐木开道,迂回奔袭,占领陇西战略要地略阳(今甘肃庄浪县西南),隗嚣大惊,即遣重兵数万进击来歙,企图夺回略阳。来歙与将士顽强坚守,使隗嚣顿兵挫锐于坚城之下,有力地牵制了隗嚣的主力。刘秀把握战机,速派吴汉、岑彭、耿弇、盖延诸将分兵进击陇山,占领高平(今宁夏固原),自己则率关东大军亲征隗嚣。所到之处,隗嚣的部队土崩瓦解,隗嚣本人败逃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汉将吴汉、岑彭跟踪而至,兵围西城数月。隗嚣大将王元率西蜀援兵赶到,才
救出隗嚣,共奔冀县(今甘肃天水西北),汉军也因粮尽撤兵。过后,隗嚣虽然重占了陇西大部,但实力已遭重创,失败乃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建武九年(33年)正月,隗嚣在忧愤交加中病死,部下立其次子隗纯为王。刘秀采纳来歙建议,再次发兵攻打陇西。
来歙、冯异诸将领兵沿渭水西进,击破西蜀援军,进围落门(今甘肃武山东北)。
到了次年十月,终于攻破落门,迫降隗纯。历时四年的陇西之战宣告结束。
陇西平定后,公孙述割据的巴蜀便成为刘秀统一大业的最后一个障碍。刘秀再接再厉,决定对公孙述用兵。他针对公孙述东依三峡、北靠巴山、据险自守的军事部署,制
定了水陆并进、南北夹击、钳攻成都的作战方略。派大将岑彭、大司马吴汉率荆州诸军由长江溯江西进,命大将来歙率陇西诸军出天水,指向河池(今甘肃徽县西北),相机南进。
建武十一年(35年)春,岑彭军再克夷陵,突入江关(今四川奉节)。蜀军田戎部退出三峡,入保江州(今四川重庆)。同年六月,北路来歙军击败王元诸部,占领河池、下辨(今甘肃成县),乘胜南进。在公孙述派人暗杀了来歙的情况下,北路汉军改由马成所指挥,继续策应南路主力的行动。
岑彭军进抵江州后,见江州城坚不宜强攻,遂留冯骏监视田戎,自率主力北上,攻占平曲(今合川西北)。汉军的进展,极大地震动了公孙述,他急调王元军南下增援,
集结重兵于广汉(今四川射洪南)、资中(今四川资阳北)一带,保卫成都。又命候丹率军2万屯守寅石(四川江津境),阻击汉军,策应王元。
岑彭根据敌情变化,也适时调整了部署,分兵两路进击蜀军。一路由臧宫率领,进据平曲上游,攻打蜀军王元、延岑部;主力则由他本人率领,取道江州,溯江西上,攻
占黄石,击败候丹军。接着,倍道兼行,疾驰1000公里,攻克武阳(今四川彭山东),
并出精骑闪击蜀之腹地广都(今成都南),逼近成都。与此同时,偏师臧宫溯涪江而进,袭击蜀军,歼敌万余,迫使王元部投降,延岑败逃成都。
公孙述困兽犹斗,又派人刺杀了岑彭,使汉军暂时退出武阳,但这并未能挽救其覆灭的命运。汉军人材济济,岑彭遇害,吴汉即接替他统领伐蜀诸军。建武十二年正月,吴汉进抵南安(今四川东山),在鱼腹津(今四川东山北)大败蜀军,继而绕过武阳,攻取广都。其他各路汉军进展也很顺利,冯骏军攻占江州,臧宫军连克涪县(今四川绵
阳东)、绵竹(今四川德阳北)、繁(今四川新都西北)、郫(今四川郫县)等城。
吴汉取广都后急于求成,率2万将卒孤军深入,直抵成都城外几公里处立营。公孙述招募敢死之士,攻打吴汉。吴汉受挫,入壁坚守,闭营3日不战,夜间突然撤走,与部下刘尚会合于江南。次日晨合力大破蜀军。此后,吴汉与公孙述交兵于广都、成都间,汉军屡战屡胜。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吴汉又与臧宫会师于成都近郊。公孙述大势尽去,遂孤注一掷,于该月十七日贸然反击汉军,派延岑击臧宫,自率数万人攻吴汉。吴汉以一部迎战蜀军,待其疲惫困顿后,指挥精兵数万突然出击,大破蜀军,公孙述负重伤身
亡。次晨,势穷力竭的延岑举城投降。至此,刘秀彻底平定巴蜀,取得了统一战争的最后胜利。
作为东汉王朝统一之战的最高决策者,刘秀在战争中表现出卓越的战略应变能力和杰出的作战指导艺术。他善于观察形势,把握战机;注意占取地利,稳固后方;重视集
中兵力,由近及远,分清主次缓急,各个击破;运用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心的手段,争取盟友,分化敌对势力;重视利用人和,发现和拔擢将才,放手使用,不多掣肘,使他们充分发挥军事才能;能够适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战法;善于避实击虚,奇正并用,围城打援,运动歼敌;强调连续进击,穷追猛打,不给敌人以喘息和反扑的可能。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刘秀不愧为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他芟夷群雄、一统天下,应该说是符合逻辑的归宿。
刘秀如何荡平河北,奠定东汉王朝根基?
更始元年(23年)十月,更始帝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路上,刘秀的挚交邓禹杖策北渡,追赶上刘秀,对刘秀言刘玄必败,天下之乱方起,劝刘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邓禹的话,正合刘秀的心意。刘秀到河北后不久,前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即拥戴一个叫做王郎的人在邯郸称帝,而前西汉在河北的另一王室、广阳王之子刘接也起兵相应刘林。一时间,刘秀的处境颇为艰难,甚至有南返逃离河北之心,幸得上谷、渔阳两郡的支持,尤其是上谷太守耿况之子、少年英雄耿弇,一身豪气,对刘秀言道:“渔阳、上谷的突骑足有万骑,发此两郡兵马,邯郸根本不足虑”。刘秀高兴的指着耿弇道:“是我北道主人也”。不久刘秀率军在更始帝派来的尚书令谢躬和真定王刘杨的协助下,取得南栾之战胜利,攻破了邯郸,击杀了王郎等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促成和真定王刘杨的联盟,刘秀亲赴真定王府,以隆重的礼仪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此时距刘秀在宛城迎娶阴丽华尚不足一年。
见刘秀在河北日益壮大,更始帝极为不安,他遣使至河北,封刘秀为萧王,令其交出兵马,回长安领受封赏,同时令尚书令谢躬就地监视刘秀的动向,并安排自己的心腹谢躬做幽州牧,接管了幽州的兵马。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不领命。 不久,刘秀授意手下悍将吴汉将谢躬击杀,其兵马也为刘秀所收编,而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与上谷等地的太守韦顺、蔡允等也被吴汉、耿弇等人所收斩。自此,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
刘秀发幽州十郡突骑与占据河北州郡的铜马、尤来等农民军激战,经过激战,迫降了数十万铜马农民军,并将其中的精壮之人编入军中,实力大增,当时关中的人都称河北的刘秀为“铜马帝”。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 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使用“汉”的国号,史称后汉(唐末五代之后也根据都城洛阳位于东方而称刘秀所建之汉朝为东汉),刘秀是为汉世祖光武皇帝。
刘秀剧照
刘秀如何荡平河北,奠定东汉王朝根基?
刘秀通过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过人的才能,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白手起家,因势利导,在河北错综复杂的地方割据势力中,克服重重困难,扫平障碍,统一了河北全境,并以此为根基最终登基称帝,无愧于中兴之主。
一、独特的人格魅力,有坚定的追随者和拥护者
刘秀是汉室之后,在昆阳大战中又积累了名气,加上性格柔和温厚,独特的内在品质和人格魅力让人甘愿追随他。刘秀前去平定河北时,身边只有冯异、铫期、坚镡、祭遵、臧宫、王霸等几位干将。而河北则是地方势力割据、险恶丛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秀南阳老家的邓禹、贾复、陈俊毅然前来投奔,刘秀逐渐有了自己的班底;
二、持节出使,招抚地方势力为己用
当时河北有“河北三王”、铜马、尤来、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形势错综复杂,因此刘玄派刘秀到河北主持招抚工作。由于刘秀师能力过人,又师出有名,很快得到了信都郡守任光和部分河北士族的支持,但这政治势力实力实在有限,没有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来作为武力保障。
三、结交河北豪杰,不断发展壮大
刘秀能够扭转局面并一扫颓势,关键因素在于他通过结交河北豪杰耿弇、吴汉,得到了上谷、渔阳二郡的鼎力支持。在平定王郎时,渔阳、上谷两郡骑兵立下了大功。实力日益壮大,身边的拥护者越来越多,坚定了刘秀在河北发展的信心。渔阳和上谷骑兵这股力量的加入,对刘秀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
四、与真定王进行政治联姻,壮大自身实力
刘秀到河北后不久,王郎势力就袭卷整个河北,河北各地纷纷归附。刘秀遭到了王郎的围追堵截和穷追猛打,处境变得非常艰难,无法容身,身家性命都随时都有危险。危难之际,河北真定王刘杨给刘秀抛出了橄榄技,刘秀顺势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通过这场政治联姻,刘秀获得了真定王十万部众的支持,有了这股力量,刘秀很快攻破了邯郸,扫平了王郎等势力,总算在河北有了一定的根基。
五、降服、收编农民军,争霸天下
消灭王郎政权以后,刘秀还远没有达到控制河北全境的地步,更谈不上统一天下的大业。铜马、大彤、高湖等十几股农民军,当时广泛分布在河北地区,这些农民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地区极广,这对刘秀在河北的统治是个很大的威胁。因此,解决王郎政权之后,刘秀边连打带收,通过攻心为上的策略,降服了这些规模庞大的农民军,统一了河北全境。刘秀将投降的兵力分配给诸将领,部队扩大到数十万军队。随后,实力雄厚的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