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为何不愿娶公主为妻?

一般认为,公主肯定是“白富美”,还要加上一个“贵”字,有这道符护身符,再加上自己的状元郎身份,还不得横着走!郑颢这个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郎,为什么面对金光大道,却被逼着走进洞房呢?

史书没有交代,不过从唐宣宗(李忱)的一句话中,大致可以窥见:“我怪士大夫不欲与我为亲,良有以也!”怪不得士大夫们都不愿跟我结亲,这件事让我终于明白了。

唐宣宗就是万寿公主的父亲,郑颢的老泰山。发生了什么事,让唐宣宗恍然大悟了呢?

原来郑颢的弟弟郑顗病了,病得很重,生命垂危。唐宣宗派使者去郑府探视,使者回来后,唐宣宗问使者:公主在干嘛?使者说,公主去慈恩寺看戏了。唐宣宗一听勃然大怒,说出了上面那句话,接着他立刻让人传唤万寿公主入宫。

万寿公主知道闯了大祸,回到宫中,被晾在殿门台阶下很长时间不得召见,惊恐之下,她伏地大哭谢罪。唐宣宗狠狠批评公主说:“哪有亲人病了,自己没心没肺去搞娱乐活动的!”受了这一次教训,万寿公主老实了,从此修妇德。

从这则故事,我们大致明白了一个道理:皇帝的女儿未必不愁嫁!她们身上虽然贴上了“白富美贵”四大标签,可也有让人望而生畏的骄横不法,不守妇德的恶习!谁家娶了她们,就得把她们像祖宗一样供起来。

供祖宗一年也就几个时节,“活祖宗”难伺候,尤其当儿媳凌驾到公婆头上时,这种对礼法赤裸裸的挑战,无论哪个家庭都是无法承受的!

唐朝的公主尤其跋扈,大唐阴盛阳衰,公主们一个比一个牛。唐太宗有个弄得夫家差点被灭门的高阳公主;唐高宗有个政治牛人太平公主;唐中宗有个直接把老爸打发见阎王的安乐公主;唐代宗有个被“醉打金枝”的升平公主......

总归一句话,李家的姑娘脾气不是一般的暴!想娶她们就得先打量一下,自家祖坟够不够结实,会不会哪天被铲平了!

唐宣宗显然对李家的这个传统很熟知,这位被称为“小太宗”的明君,对自己的儿女们管教非常严。有一次,他陪将要出嫁的永福公主用餐,不知道为啥,永福公主“李家病”复发,一生气,咔吧撅折了筷子。唐宣宗火了,就你这个脾性到了婆家不得给我丢脸,别嫁了,搁家里再修炼修炼吧,换广德公主代嫁!

即便唐宣宗如此苛严,也不能根治“李家病”。满朝士大夫,恐怕对李家的“遗传病”也是心知肚明,不走金光大道,慢慢爬没关系,总比惹祸上身好吧,皇上,您家金枝玉叶,自个留着好好养吧,俺们攀不起!

郑颢何尝不是如此,再说了人家郑颢也是“稀缺资源”,几年才出一个。再扒拉扒拉状元郎们,像郑颢这种未婚的小伙,跟皇家还能门当户对,恐怕几百年未必出一个!哪个皇帝不得造出一堆公主,谁更金贵一目了然!

郑颢不想当驸马爷,还有一个原因,人家早就已经娉下了一门亲事。“被驸马”前,他正在去迎亲的路上,若不是路途遥远,人家早就洞房花烛了。结果半路上被一道圣旨拦截,硬被塞进万寿公主的洞房。

郑颢因为这件事,对始作俑者,他的大媒人白敏中(白居易的堂弟)恨得要死,隔三差五就在唐宣宗面前诋毁白敏中。

像郑颢这样的读书人,对靠姻亲走捷径的方法,大多采取鄙视的态度。郑家本来就是官宦世家,他爷爷官至宰相,他自己又是状元郎,何必给自己戴上一顶“吃软饭”的帽子?

所以,郑颢之所以不愿意娶万寿公主,实在是李唐公主的名声太臭,根本配不上他这样的状元郎身份。再加上他心有所属,半途被“劫婚”,又被世俗的眼光戴上了“吃软饭”的帽子。不用放天平上称,放谁也不愿意娶那个活祖宗!

作为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为何不愿娶公主为妻?

郑颢,唐代大臣,公元842年考中状元,授右拾遗。6年后,唐宣宗即位,想为女儿万寿公主嫁个好人家,遂“命择良婿。”宰臣白敏中认为“郑颢,宰相子,状元及第,有声名”,是最佳人选,于是上奏唐宣宗,唐宣宗大喜,令成婚事。

而此时,早已与卢氏有婚约的郑颢对此一无所知,正美滋滋到楚州准备迎娶卢氏。刚至郑州,就收到白敏中签发的紧急公文,命其速回京迎娶万寿公主。

郑颢不忍抛弃卢氏,更不敢违诏,只得违心返京迎聚万寿公主。他由此迁怒白敏中,经常给唐宣宗上疏抵毁白敏中,唐宣宗心知肚明,置若罔闻。

郑颢不愿攀高枝,一是因有婚约在先不忍背弃卢氏,二是皇家女恃宠而骄难侍候。果然,郑颢之弟病重时,万寿公主自得其乐外出看戏。唐宣宗闻知怒斥女儿:“岂有小叔生病,嫂子不去探视,反而去看戏的道理!”万寿公主从此才老实起来。她一规矩,“贵戚皆兢兢守礼法”。

作为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为何不愿娶公主为妻?

人生有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有人就是这么幸运,在状元及第不久,马上又可以洞房花烛了,而且娶的不是一般的大家闺秀,而是皇帝的掌上明珠。状元可以通过努力去争取,但是当驸马的话就要靠运气了。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幸运的人,中了状元又当了驸马,简直就是人生的赢家。但是他却极不情愿去当这个驸马。

他就是郑颢,唐朝人,年仅25岁就高中状元,年轻有为,而且外表俊朗。当时,皇帝的长女万寿公主,也到了婚配的年龄。皇帝命人为公主物色驸马。万寿公主是唐宣宗和皇后的长女,唐宣宗对她十分宠爱。白居易的弟弟白敏中,看到新科状元朗郑颢长得一表人才,就想到他是驸马的绝佳人选。白敏中向皇帝举荐了郑颢,对他的条件十分满意,配得上他的宝贝公主,就把公主许配给他。

但郑颢已经早有婚配,而且高中状元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亲。当皇帝决定要郑颢当这个驸马的时候,郑颢正在赶往向未婚妻求亲的路上,走到一半,被白敏中截住,收到了配婚公主的圣旨。郑颢钟情于他的未婚妻,并不想取什么公主,但是抗旨拒婚可是要满门抄斩的。虽然极不情愿,但是他还是娶了公主。他非常痛恨举荐他的人白敏中,婚后一直郁郁寡欢,年仅四十四岁就撒手人寰了。

郑颢之所以不愿当驸马,除了早已有婚配的原因,还因为公主一般都骄纵惯,很难伺候。在朝堂上已经要伺候皇上了,回到家还要伺候公主。有一个著名的典故“打金枝”,讲的是唐朝著名的丞相郭子仪的儿子娶了公主,因为公主没有给公公贺寿而打了公主的故事。古代是男权社会,打骂妻妾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打了公主娘子却要载入史册,世世代代流传,可见公主是不能随随便便打骂的。

驸马其实是表面风光,实则窝囊的职业。

作为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为何不愿娶公主为妻?

头条号:“按史索骥”为您解答。

能迎娶公主应是天下青年才俊梦寐以求的事。不仅抱得美人归,还能与皇帝攀为亲家,可谓一朝富贵。然而,唐朝的公主却嫁不出去。被指为驸马的青年才俊竟然痛哭流涕、如临大敌。

唐大中四年(850),唐宣宗要为万寿公主选驸马。宰相白敏中推荐了青年才子、宦官世家出身的郑颢。唐宣宗对郑颢很满意,然而,郑颢心里却是一万个不愿意,虽然最后还是迎娶了万寿公主,却因此对白敏中怀恨在心。

就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也愁嫁。唐太宗曾欲将公主嫁给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然而尉迟敬德却“不识抬举”,当场就拒绝了唐太宗。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唐朝的公主却很难嫁。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接着往下看

主要的原因:唐朝公主不守妇德,在当时臭名远扬

唐朝堪称中国古代女权最盛的朝代,女人的地位奇高,再加上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那些养尊处优的唐朝公主私生活非常混乱。公主们往往不止一个情人,还养了很多男宠,甚至到了成婚后,还是如此。

《资治通鉴》记载:

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至少与三位当朝臣子私通。

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梁王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却又同时与武崇训的堂弟武廷秀私通。

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婚后竟与一位和尚私通。

在重视家法门风和社会声望的封建社会,一个不守妇德的女性很难让人接受的,即使这位女性贵为公主。

其次,唐朝驸马地位较低,取了公主没有飞黄腾达,反而成了“倒插门”

驸马在皇亲当中最受人轻视,这是历朝历代共有的现象。由于唐朝公主格外受宠,驸马就越发沦为公主的附庸,婚后常常处于压抑、愁苦的生活状态。据统计,唐朝160余位驸马中,能做到朝廷要员的只有10人左右,多数驸马没有正式官职。

公主嫁到驸马家中以后,因为身份尊贵,往往不愿履行媳妇的礼仪。更有甚者,公婆还要向公主行礼。

如此看来,在唐朝娶公主你的心理素质要好,脸皮要厚,最关键是能带帽子,难怪郑颢这么的不愿意娶公主。

作为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为何不愿娶公主为妻?

你好,我是博闻经略,下面我们以第一人称来说这个事。

郑颢:我是唐朝人,公元817年出生,我的家庭是官宦世家,当然了,到了我这里,我不能丢了老郑家的脸面,我要发愤图强,光耀门楣。

我们这个朝代的人流行定娃娃亲,于是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定了卢氏女,我小时候也经常和卢氏女一起玩耍,所以说我们可以算是青梅竹马。

我成年之后,父母并没有着急操办我的婚事,因为他们觉得作为一个男人先立业再成家,毕竟要孝顺,这件事我自己也不是很着急,于是就听了父母的。当时我自己跟卢氏女也约定好了,等我考取功名娶她回家。

但没有想到,我刚考取状元,唐宣宗李忱的女儿万寿公主要选老公,这个万寿公主是皇后的女儿,可以说身份贵重了,但我并不稀罕。这件事原本我只是一个打酱油、看热闹的人。没想到我的恩师居然推荐我去做驸马。我内心那个拒绝呀。当然了,在我们这个年代想要结婚父母要同意,我觉得皇上不一定看上我,但没想到皇上看我长的尚可(我是谦虚),又是状元,对我很满意,于是就让我做他女婿,可我不愿意。当时我一听要给我赐婚,我就感到头晕,我有自己的青梅竹马呀,我只喜欢她。

再说了,退婚对我们两家的名声都不好,从那以后她成了被抛弃的人,而我就要背负不义、贪图富贵的骂名。反正我是死都不会退婚的,但我没想的是,卢家害怕皇家,就马上找了其他人家把自己的闺女改嫁了。我从此背上了不义的骂名。对于推荐我当驸马的老师我十分讨厌,从那以后也没怎么来往了。

作为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为何不愿娶公主为妻?

做为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之所不愿意娶公主,是因为当时他已经有了未婚妻,还有就是唐朝的驸马真的不太好当。

不愿娶公主的原因一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郑颢在殿试中斩获魁首,被赐状元及第。时光飞逝,转眼唐宣宗继位,一日,唐宣宗正在为给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万寿公主挑选驸马烦恼时,时任兵部侍郎加同平章事的白敏中,向唐宣宗推荐了郑颢。

唐宣宗经过了解后,知道郑颢这个小伙长相颇为清秀,还是状元之才,就命白敏中招郑颢来见。当时的郑颢正已经有了婚约,正南下楚州,迎娶自己的未婚妻,当行至郑州的时候,接到了白敏中的堂贴,无奈之下,只得回京。

回京后,唐宣宗见其才貌双全,心中甚喜。虽然郑颢表明自己已有未婚妻,不愿娶公主,但是唐宣宗还是一道旨意,让此事已成定局,正所谓天家无戏言,郑颢再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只能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不愿娶公主的原因二

作为皇帝的女儿,公主是一个十分高贵的身份,能够去她的男人,无不是背景深厚或是才貌双全,也是个人或家族的荣誉,一般的人只能是可望而不及。但是唐朝的公主却很少有人愿意娶,原因有二

一,私生活糜烂。唐朝时民风开放,作为统治阶层的公主多数品行不佳。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永嘉公主,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后,跟辩机和尚私通。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崇训后,因为忘不了武延秀,居然在上官婉儿面前跟武延秀风流快活,简直荒唐至极。

二,夫妻的家中地位。唐朝时娶公主,叫做尚公主,就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入赘是一个意思。如果驸马想见公主,或者晚上想跟公主亲热一下,都要打报告,征得同意后才行。比如:唐代宗李豫的女儿升平公主,驸马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每次见公主前要预约,当公主府口挑起一盏红灯时,驸马才能觐见,并且见面后要先施君臣大礼,磕头,下跪。

总结:在这样的背景下,郑颢不愿意娶公主也是人之常情。辜负了未婚妻,无故成了唐朝的陈世美。作为一个状元公,今后的仕途不说今后能否飞黄腾达,就算熬资历今后也不会差,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一个公主而放弃外面的彩旗,而且公主还有给他戴绿的风险。

(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关注(记得是关注哦),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