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私通为何叫“偷香”?北宋官场上最香和最臭的男人又是谁?
“偷香”比喻男女之间的私通,这个典故出自西晋大帅哥韩寿,和权臣贾充的小女儿贾午的故事。
韩寿是魏晋时期世家子弟,这哥们长得帅呆了,《晋书》形容他是:“美姿貌,善容止。”因为出身于世家大族,所以,经常出入于豪门之间的宴请。
贾充是司马家族篡位的帮凶,第一功臣,权倾一时。他的大女儿,就是著名的丑女皇后贾南风,嫁给了晋惠帝。江湖传言,贾午跟贾南风一样,生得又矮又丑,当初本来是她要嫁给晋惠帝,因为没长开,就让贾南风顶替了。贾午跟贾南风一母同胞,估计即使张开了,那副尊荣也好不到哪儿!
韩寿最为西晋名士,被贾充征招为大司空掾,掾就是助理。因而他有机会经常去贾府参加各种宴会。
某一天,贾二小姐深闺寂寞,听到客厅里吵吵嚷嚷,忍不住从幕后偷看。这一看不得了,一眼盯上了玉树临风的韩寿!
贾二一下子芳心大动,魂不守舍了。她悄悄地问身边侍女,那帅小伙是谁。侍女告诉她,此人正是人间第一美男子韩寿!
贾二从此夜夜失眠,连大白天也心神不宁。终于忍不住让侍女帮忙,找韩寿私下勾连。侍女肯定不敢说贾二是丑八怪,估计收了贾二不少好处,在韩寿面前,把她夸成了天上的仙子。
韩寿一听直流口水,一直在找机会拍贾充马屁,可是拍马屁的人排成队,人家也不稀罕,这下好了,人家姑娘送上门来了,还是个大美女,还等什么呐!于是,韩寿跟贾二约好,夜晚翻墙入贾府私会!
没想到韩寿风度翩翩,还是个翻墙高手,在贾府来去自由,竟无人知晓。就是不知道,当韩寿亲眼目睹贾二那副尊荣时,是怎样强忍住呕吐,违心地按贾二的心意,把故事情节发展下去的!为了荣华富贵,咬牙也得忍呐!
某一天,贾充见到韩寿,人还没靠近,远远地闻到他身上有一股奇特的香味,贾充立马头皮发麻!
原来,这是一种西域进贡的香料,珍贵无比,人粘上一点,奇香扑鼻,经月不退!晋武帝将这种香料赐给了他和大司马陈骞。贾午自然不会抹这东西,顺手送给了心爱的小女儿。现在这个香味居然出现在韩寿身上,贾充脑袋瓜嗡嗡的!
在没有抓到证据前,贾充也不敢声张,回家仔细检查门窗,牢固得很。某天晚上,老狐狸贾充突然高喊:家里进贼了,快抓贼!
仆人们把贾府翻了个遍,根本没抓到任何贼,只是汇报说:在墙头有狐狸走过的痕迹!
贾充一看这招居然失灵,干脆抓来侍女,一顿拷问,侍女只好老老实实招供了。贾充气得跌坐一旁,这什么事呢,未出阁的姑娘跟人私通,传出去不得被人手指头戳死啊!
无奈之下只有一条路,贾充只好托媒,将贾午嫁给了韩寿。好在韩寿也算世家子弟,门当户对,还是一个大帅哥,对他姑娘来说不吃亏!只是委屈韩寿倒插门,贾充没有儿子。从此,韩寿平步青云,很快升任散骑常侍、河南尹。
“梅香窦臭”,北宋最香的官员,一定是指被宋真宗誉为“奇才”的梅询。梅询喜欢焚香,他经常让人点上香炉,用朝服覆盖其上,香烟充满衣袖。等他上班入座后,打开衣袖,立马香气四溢,充满整个办公室,人称“梅香”。
最臭的自然是指窦元宾,欧阳修在他《归田录》中记载:“有窦元宾者,五代汉宰相正固之孙也,以名家子有文行,为馆职而不喜修饰,经时未尝沐浴。”
说这个窦元宾乃名门之后,文章写得好,就是不修边幅,不喜欢洗澡,邋里邋遢。
男女私通为何叫“偷香”?北宋官场上最香和最臭的男人又是谁?
通常人们把男女私通叫做“偷香窃玉”,这是一个成语典故。
“偷香”:这个词说的是西晋权臣贾充小女儿贾午和韩寿年轻时“谈恋爱”偷情的事。
说起西晋权臣贾充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就是西晋傻子皇帝司马衷的老丈人。也就是说,贾充的大女儿贾南风是傻皇帝司马衷的皇后。
这夫妻二人相当般配,司马衷是傻子,贾南风是个奇丑无比女人,且心狠毒辣。如果不是贾南风后来把持朝政,西晋也不会发生八王之乱,也不会51年就灭亡了。
△贾南风和司马衷
顺带一提,贾充最初打算把小女儿贾午嫁给傻皇帝,到了大婚时,小女儿年纪太小,无奈让大女儿贾南风做了皇后,小女儿贾午长得十分漂亮。
当时贾充是朝中的重臣(司空),又是皇亲国戚,朝廷为他配备了一个男秘书(司空掾),这个男秘叫韩寿,小伙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有“小潘安”之称。
贾充经常邀请大臣到家里开party,当然少不了韩寿。时间一长,贾充的小女儿看上了小伙子。每当韩寿到她家,贾午就躲在窗帘后偷看;贾充也感觉到小女儿有些变化,时常托腮走神。
其实这些都是少女怀春的表现。
有一次贾午问身边的人:“这小伙子是谁啊?”其中一个婢女说:“我认识他,他是我从前的主人,叫韩寿。”
△韩寿
贾午急忙把婢女请进屋,说:“烦请妹妹当一回红娘,你就说我家小姐说了,公子如果有意,今夜闺房一叙。”
贾小姐到晚上偷偷打开了后门,专等韩公子前来相会。谁知后门被贾府巡夜的更夫锁上了,小姐很失望,觉得今晚没戏了,原来贾府的院墙很高。
到了三更,贾小姐万没想到,韩寿竟翻墙来到了她的闺房,韩小姐羞涩问道:“公子好身手,俺家的墙头两丈多高,你咋翻墙进来的?”
韩寿“嘿嘿”一笑道:“区区墙头儿何足挂齿,纵使刀山火海也不能阻隔!”
小姐说:“那还等什么呢?“噗”的一声,韩小姐吹灭了蜡烛……
从此以后韩寿隔长不短的就和贾午幽会。
常言道:“女孩子的恋爱写在脸上”。贾充看到小女儿脸色红扑扑的,常常不自觉笑出声来,老贾是过来人,感觉不对头,女儿怎么像个花痴呢?莫非……
△贾午偷听偷看
老贾暗中让更夫多加留意,看是不是有人晚上越墙头。但是经过观察,除了发现墙头有攀爬的痕迹外,并没有捉住人。
就在老贾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次,韩寿应邀到贾府赴宴,贾充走到韩寿身边,闻到他身上奇香无比,他一下子明白了,韩寿就是进入贾府的“偷心贼”。
不用问,韩寿和小女儿有了私情。
老贾为何如此肯定呢?原来这香味老贾太熟悉了,这是西域献给皇上的,皇上认为这东西奇贵无比,就只给了老贾一点,这香料沾上一点,奇香七日不绝。
老贾把香料给了小女儿一点。别人没有这香料,韩寿身上的香味是女儿传给他的。
还真让贾充猜对了。有一次,贾午为了讨好韩寿,把老爸给的香料分给了韩寿一点点。
贾充不愿家丑外扬,没有追究韩寿的责任,过了没多久,为二人举办了婚礼。
从此之后,男女之间的偷情就被称为“偷香”。
“窃玉”是指杨贵妃窃宁王玉笛之事。
传闻杨贵妃曾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宁王李宪有染。李宪喜欢吹玉笛打鼓,情商很高,是一个“文艺范儿”的青年,杨贵妃喜欢跳舞,一来二去和李宪走得很近,传说杨贵妃偷了宁王的玉笛,借以怀念这段恋情。
北宋官场最香的男人是梅询,最臭的男人是窦元宾。梅询是宋太宗赵光义当政时的进士,太宗死后,真宗继位对他很器重,历任鄂州、苏州转运使,晚年出任许州知府。
梅询平时喜欢熏香,早中晚都要点燃一些。
【其在官舍,每晨起将亲事,必焚香两炉,以公服窧之,撮其袖以出,坐定撒开两袖,郁然满室浓香。】时间一长,梅询身上总是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所以有“香男人”之雅称。
窦元宾是翰林院大学士,学问很高但不拘小节,穿的邋邋遢遢,身上常年不洗澡,也就是和济公差不多。
这种人有个性,就是以脏臭为噱头。人们从他身边走过都要捂着鼻子,但是他自己不以为意。所以有北宋最臭男人之称。我怀疑他和清朝的苏麻喇姑生活习惯差不多,苏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洗完澡还把洗澡水喝掉。
窦元宾者,五代汉宰相正固之孙也,以名家子有文行,为馆职而不喜修饰,经时未尝沐浴。有鉴于此,因梅询性喜薰香,窦元宾性懒惰不喜沐浴,故时人称之为“梅香窦臭”。
文/秉烛读春秋男女私通为何叫“偷香”?北宋官场上最香和最臭的男人又是谁?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唐代李商隐有首《无题》: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第一句“贾氏窥帘韩掾少”说的就是这偷香的由来。
话说西晋的时候,有个人叫贾充,贾充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贾南风,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皇后,另一个女儿叫贾午。
有一阵子,贾充发现自己的这个小女儿贾午脾气总是阴晴不定,还常常一个人在角落里目光流转,隐隐含笑。
对女儿的这一奇特变化,贾充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日,贾充遇到自己的下属韩寿,这韩寿的身上有一种奇特的香味,贾充闻到了这个味道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女儿是翻绿相思了。
为什么呢?原来韩寿这身上的香味来自西域一种奇特的香,这种香料一经沾上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消散。
问题是这个香,晋武帝只赐给了贾充和另一个大臣。
回到家后,贾充便唤来女儿的丫鬟们,才弄明白了真相,原来贾午和韩寿好了有一阵子了,还是贾午主动找的韩寿,两人早已生米煮成熟饭,这香也是贾午送给韩寿的。
知道了真相的贾充,只好让这两个人成婚,而“韩寿偷香”的典故也就此流传开来。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男女私通为何叫“偷香”?北宋官场上最香和最臭的男人又是谁?
谢邀!
古时常用“偷香”来代指男女私通行为,主要是晋代以后的事。“偷香”来源于《晋书》里记载的故事典故,说西晋权臣贾充有个叫韩寿的幕僚,是标准的高富帅,人长得英俊有才华还当官。贾充府里每有宴席,都会叫上韩寿。贾充的白富美女儿贾午,发现并喜欢上了韩寿,女追男,隔层纱,一来二去,两人好上了。贾午对韩寿是真的好,偷了她父亲贾充都舍不得用只拿来收藏的奢侈品,晋武帝所赐奇香送给韩寿。贾充知道后,直接让贾午嫁给了韩寿。后来人们便把男女(主要是未婚男女)的偷情,叫做“偷香”。
“梅香窦臭”就是说的北宋官场上最香和最臭的男人。“梅香”说的是大臣梅询,在北宋官场的男人里,对薰香的研究无人出其右。据说,梅大人的奉禄大都花在了薰香事业上,每天出门前都要事先烧上两炉香料,然后把衣服展开放在香炉上,之后再收紧袖子,以聚拢香气。等到了办公室或者重要场合,放开袖口,顿时便满室生香。宋真宗、宋仁宗还专门召见梅询,就为了闻梅询身上的香味。
“窦臭”说的是窦元宾大人,窦大人平时不拘小节也不太注重打理自己的仪容,据说,窦大人经常不洗澡,不洗衣服,身上的味道很重。所以,有人戏称他两人为“梅香窦臭”。
男女私通为何叫“偷香”?北宋官场上最香和最臭的男人又是谁?
“偷香”被用来代指男女私通源于一个典故,出自于《晋书·贾充列传·(孙)贾谧》,贾充的女儿贾午因与韩寿交往,而将父亲收藏的西域奇香送给了韩寿,结果因为香味而被父亲贾充发现。至于北宋最香和最臭的官员,同样有个典故,叫做“梅香窦臭”。
“偷香”代指男女私通的由来,贾充女儿与人私定终生贾充乃是西晋开国功臣,当朝权臣,其女儿之一便是直接导致了西晋灭亡的贾南风,即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而“偷香”这个典故则出自于他的另一个女儿贾午。
根据《晋书·贾充列传·(孙)贾谧》的记载,贾午乃是贾充的小女儿。韩寿则是魏国时司徒韩暨的曾孙,相貌举止极为出众,在贾充手下担任司空掾。当时,每当贾充宴请宾客幕僚时,他的小女儿贾午便往往在宫门窥探,很快便看中了韩寿。
自从看中韩寿后,贾午便变得心神不宁,恰好有个婢女以前曾侍奉过韩寿,便对其说出了贾午的心意,并将自家姐一通夸赞。韩寿听后心动无比,便让婢女传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婢女将韩寿的心意转达给贾午后,贾午顿时芳心暗许,不仅赠给其丰厚的礼物,且让韩寿晚上便去自己住处。
自此之后,贾午便和韩寿开始偷偷来往,家中始终无人知晓。当时,西域有人进贡奇香,不仅香味极为浓烈,且一旦接触人身,数月香味都不会消退,皇帝对此极为珍惜,只赏赐给了贾充和大司马陈骞。贾午于是暗中将此香透出送给韩寿,贾充的幕僚在与韩寿眼影时,闻到了其身上那种香气,无意中向贾充提起,贾充于是疑心女儿与韩寿私通。于是严厉拷问女儿的婢女等人,婢女们不敢欺瞒,只得如实招供,贾充见事已至此,只得将女儿嫁给了韩寿为妻。
自贾充与贾午之后,自此之后,人们便以“偷香”指代女子爱悦男子,或者男子与妇女私通。
北宋历史上最香和最臭的官员如果仅讨论“体香”的话,北宋官场上倒的确有一对截然相反的官员,两人同为翰林学士,但行事作风却完全背道而驰,因而便有了“梅香窦臭”这个说法。
1、最香的官员梅询。梅询是宣称梅氏第三世孙,后考中进士入朝为官,梅询为人不仅材辩敏明,而且严毅修洁,每天早晨出门之前,都要点上两炉香料,然后用公服罩住,并将袖子两端全部系住,从而使香气灌满袖中。到了办公的地方,梅询再将袖子打开,从而使得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浓烈的香气。北宋官员的福利普遍较好,而梅询又是极受皇帝重视的官员,自然不缺钱财,因而他通常使用的都是极好的香料,而这一谥号,也使得他得了一个“梅香”的称号。
2、最臭的官员窦元宾。窦元宾乃是五代时期宰相窦正固的孙子,也算是出身名门,且才华极好,然而与梅询的极为注重外在形象相比,窦元宾却是个不修边幅之人。窦元宾的个人生活习惯极为糟糕,不仅穿着打扮极不讲究,而且经常数月不洗澡,因而身上酸臭无比,大老远就能闻到。因与梅询同朝为官,故而窦元宾也得了一个称呼“窦臭”,刚好与“梅香”相对应。
由此可见,注重个人卫生还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否则便会如窦元宾一样,不仅引起他人反感,甚至还会令后人贻笑大方。
男女私通为何叫“偷香”?北宋官场上最香和最臭的男人又是谁?
相如窃玉,韩寿偷香,故而偷情称为偷香。北宋官场上,王安石确实颇多争议,其变法尤甚,可以算得上又香又臭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