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和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关羽为何大怒不已?
这个说法出自《三国演义》,不过罗贯中也不是凭空捏造,在《三国志》中,确实记载有关羽对马超和黄忠的不满。不过,不是在受封所谓的“五虎上将”时。
关羽对马超的不满,主要来自于马超蹿升速度太快,让关羽很不服气。对黄忠的不满,来自于黄忠的身份相对“低下”,关羽羞与为伍。对二人的不满,显示出关羽的性格存在巨大缺陷,自傲、自大。亏得有一个会和稀泥的诸葛亮,才不至于将事情闹大。
马超有身份无贡献马超刚一加入蜀汉政权,关于就立刻浑身刺挠,《三国志》记载: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关于特地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问马超的才能可以跟谁一比。诸葛亮知道关二爷是个“顺毛撸”,于是回复说:“马超是个豪杰,可以跟英布、彭越一比,跟张飞将军有得一争。不过,要是鹤立鸡群的关将军比,那还是有差距的!”
诸葛亮的痒挠挠,抓得关羽心花怒放,立刻放下了心中的不快,拿着诸葛亮的回信,四处张扬炫耀!
如果因为争功,闹点龃龉也不奇怪,奇怪的是,人家马超刚来,关二爷就起刺,原因何在?
因为关羽感受到了威胁!关羽是个极其自负的人,满天下的武将,没有一个在他眼里。再加上与刘备的特殊关系,关羽养成了鼻孔朝天的习惯。
现在突然来了个马超,没多少功,就被捧上天,关羽很不服气。在不服气得同时,关羽恐怕还有点酸溜溜的滋味。马超什么人,西凉军阀,父子盘踞西北,早就名扬天下,要论出身,关羽需要仰视。
蜀汉阵营,关羽就是一个被娇惯成性的老刺猬,都得哄着来,捧着敬。马超的到来,无疑打破了这个平衡,关二爷脆弱的小心脏,需要抚慰。
黄忠有贡献无身份相对于对马超酸不拉几的感觉,对黄忠,关羽就显得很不客气了。当他得知,黄忠与自己一起,并列受封四将军,关羽大怒,说了句糙话:
“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将自己比作大丈夫,将黄忠比作“老兵”!你只认是大丈夫也就罢了,何以对黄忠如此恶语相加呢?
原因就在于黄忠不同于马超,他没有高贵的出身,从行伍里一点一点拼杀出来的功名。东汉是一个相当讲究门第的社会,出身就是各人的名片,以及相互交往的界限。
比如袁绍和曹操,小时候两小无猜,成年后相互不容;比如袁绍和袁术兄弟俩,一个是嫡子,一个是庶子,袁术整天挂嘴上讽刺袁绍“小妈生的”。
因而,马超加盟,关羽很紧张,他害怕地位受到威胁,想要诸葛亮给他论证一下。黄忠则不一样,关羽摆出了一副鄙视的面孔:你个低贱之人,怎么有资格跟我平起平坐!
其实按黄忠对蜀汉政权的贡献,可比马超大多了!关羽也忘记了,他的出身恐怕还不如黄忠!
当册封令下达前,诸葛亮就意识到关羽必然有意见,他提醒刘备:
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经提醒,负责宣召的费诗,显然出发前就做足了功课。面对关二爷的发怒,费诗如法炮制,一顿狂拍马屁,总算让二爷憋得紫红的脸,恢复了漂亮的枣红色。
在《三国演义》中,被红得一塌糊涂的关二爷,在现实中被自大自傲昏了头,完全不像年近六旬的老人,反倒像浑身长刺的愣头青!年龄与阅历的倒置,何尝不是关羽败走麦城的根源!
马超和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关羽为何大怒不已?
在回答之前,纠正一个题目的问题,关羽是对黄忠的封赏不满,对马超是对他的能力有怀疑。我细细回答一下。
这首要的原因是关羽的傲慢。关羽自视甚高,决不允许有人能和他平起平坐,也决不允许有人能比他强,所以他才得罪这么多人。
首先,说说关羽对黄忠不满,《三国志·费诗传》记载了关羽的原话:“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里的“老兵”,不是说黄忠很老,重点在于兵。关羽认为黄忠的级别比自己低,只能算个兵,没有资格和他平起平坐。就好比一个市长,突然发现自己下属的一个县长也提拔成市长了,和自己平级了,铁定不高兴。
这是由史料支撑的。考据《三国志·黄忠传》:“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这是刘表平定张羡叛乱后的事,时间应当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而当年关羽被曹操封为偏将军、汉寿亭侯。史料见于《三国志·关羽传》:“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三国志·关羽传》:“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偏将军和中郎将本来就是质的差别,就好比少将和上校一样,况且关羽又封侯了。因此,在关羽眼里,黄忠还真是一个兵。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黄忠被曹操封为裨将军(“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后来又投靠了刘备,没有授予官职,有可能还是裨将军,因为曹操是代表汉朝廷封的,一般都认可。裨将军原本就比偏将军低半级,更别说关羽在建安十五年又晋升荡寇将军了。
建安十九年、建安二十四年,黄忠不断晋升讨虏将军、征西将军。在上刘备为汉中王的表中,排序是这样的:“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黄忠虽然还在关羽后面,但差距已经拉小了,中间只隔一个张飞,关羽可能就已经有气了。结果到了刘备称王后,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属于平起平坐的,关羽当然不服气了。
其次,再说说马超。关羽为什么没有对马超当左将军发飙,因为他还真没这个资格。
根据《三国志·马超传》注引的《典略》:“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诏拜徐州刺史。”这是公元202年,建安七年的事,马超已经是徐州刺史(虽然是遥领),而关羽只是偏将军。公元208年,“以(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和关羽的官职一模一样。到了公元213年,“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虽然是自称,但好歹是凉州一方领导,理论上和刘备是平级的。在推荐刘备当汉中王时,马超可是署名在第一个的,即《三国志·先主传》说的:“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比诸葛亮还靠前。所以关羽没有瞧不上马超的地方。
但是呢,关羽还是很要强。马超名声太大,曹操曾经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杨阜说:“超有信、布之勇。”这个评价和关羽的“万人敌”几乎差不多了。所以,关羽在挑马超的刺时,就不挑官职了,挑能力,这就是史书记载的“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诸葛亮怎么答复的呢,史书是这么记载的:“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诸葛亮这话说的的确有水平。他虽然明面上是在抬高关羽,但并不贬低马超。诸葛亮把马超和张飞并列,但在当时,张飞一般是和关羽相并列的,比如程昱说的“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董昭说的“关羽、张飞为之羽翼”,刘晔说的“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等等。说明在诸葛亮看来,马超和关羽也是可以并列的。当然了,诸葛亮也夸关羽在一方面胜出,那就是“绝伦逸群”。这就等于说,关羽问诸葛亮:我和马超谁厉害?诸葛亮回答:你把马超长得帅。而关羽呢,竟然还“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说明在关羽看来,他能在一方面比马超强就很满意了,当然也就不会对马超的官职不满了。
马超和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关羽为何大怒不已?
首先,我们先看看关羽是因为黄忠和马超在封才不高兴的吗? 〖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关羽从刘备创业就跟刘备出生入死,无论资历、功劳都是无人能比的,能力恐怕只服诸葛亮,权力上还在荆州军政一把抓,现在只落个“五虎上将”。五虎上将在我们看来很拉风,但事实上上面还有一大堆常委。
按一般排名规则来说,关羽应该在刘备集团排第二,再不济上面插个诸葛亮,再再不济再插个益州系大佬,这已经是关羽谦让足了的。 但现在只落个五虎上将,这算啥事。关羽决难接受,大怒说不让我常委也就算了,现在让个老兵跟我同列。
我们看不出来的,费诗这样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当然看得出来,所以他说: 〖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 一开始就表明自己也理解关羽,认为五虎上将封的不对。刘备让你屈居五虎,但实际上你的地位、权力跟刘备一样,没人敢爬你上头。注意他说的是”诸人”,而不是马超黄忠。只拿某个人劝,是丝毫不济事的。
又说: 〖将军受汉中王厚恩,当与同休戚、共祸福,不宜计较官号之高下。愿将军熟思之。〗 关将军你是明白人,应该知道刘备当老大的苦衷,他要平衡各个派系。你跟他最亲,希望你理解他。
总结一下,关羽认为自己在刘备政权里位高权重,两个战略方向,一个刘备亲自统帅,另外一个由他关羽统帅。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他认为自己应该被封个大将军之类的职务,其余张赵马黄封个征东南西北将军,这样才符合他的地位,现在五虎之首的位置与他的心理有落差,所以借由不愿与黄忠为伍发泄出来。费诗劝他只是直指问题的本质,认为他不应该计较职位的高低,根本没去纠缠黄忠的问题。而关羽的忠义立刻表现出来了,被费诗点出问题的本质以后,便不再纠结官职的高低。
马超和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关羽为何大怒不已?
云长道:“翼德,吾弟也,任五虎之将,不足为过也;子龙将军,吾兄视之为弟,即吾弟也,亦不足为过;孟起,世之忠良,亦不为过;黄口老儿,尔凭何能,敢与吾工为五虎上将”
关羽气量较小,为人自傲,封五虎上将,赵云张飞自己是刘备出生入死兄弟,马超黄忠是外人,而且不服马超的武艺,认为黄忠太老不能胜任五虎 。就演义而论,关羽其实没有资格看不起黄忠,发怒更可见其器小,无非仗着自己是刘备的二弟。长沙一战,可以看出关羽的本事与黄忠平平,甚至不及,因为黄忠年龄较长。你关羽死后,是谁跟随刘备伐吴?是谁为你复仇而战死夷陵?是曾经那个你小看的人,是一个年迈的老将军,是为你大哥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
所以大怒不已可见荒唐,关羽是义薄云天,但这份义却只是刘关张兄弟三人,即便被称为武圣人,也终究是小义。
以上是个人对关羽的看法,不同者可下方评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