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灭了卫青满门,为什么作为卫家亲戚的霍光后来能够得到重用?

题干说法有两个问题,卫青并没有遭到灭门,只有其长子卫伉,因为巫蛊之祸被杀,卫青的其他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以及卫伉的儿子都没有受到牵连。另外,霍光其实并不能算卫家的亲戚。

即便霍光与卫家沾亲带故,对汉武帝来说都不成问题。汉武帝用人向来没有定规,他有捏沙成泥的手腕,霍光与卫家也保持了恰当的距离,他只忠于汉武帝一人。

霍光与卫氏家族的关系

霍光的父亲叫霍仲孺,是县衙一名小吏,被派往平阳侯家里帮忙时,与平阳侯家奴卫少儿私通,生下一子,叫霍去病。霍仲孺结束完帮工离开平阳侯府,再也没有跟卫少儿发生联系。卫少儿因为这段私情,做了单身妈妈。

后来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受到汉武帝宠幸,卫家跟着沾光。单身妈妈卫少儿,在霍仲孺离开后,跟一个叫陈掌的有私情,陈掌就是陈平的曾孙,不过到他这里已经比较落魄。卫子夫受宠后,汉武帝令陈掌娶卫少儿为妻。

从这个经历来看,霍去病小时候很可能随继父陈掌姓,叫陈去病。霍仲孺后来娶妻生有一子,就是霍光。霍去病发达后,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特地去看望了生父霍仲孺,并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入宫中。

由此来看,其实霍光跟卫家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从古代法理上讲,他也不能算做卫家的亲戚。

霍光只有一个效忠的对象

因为霍去病的关系,霍光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在宫中站住了脚。霍光从十几岁的少年入宫,在汉武帝身边整整工作了三十多年,从一名小郎官,慢慢升迁到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汉武帝去世时,霍光已经是四十五岁左右的中年人,可以说他一辈子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汉武帝。

后人有一种说法,认为霍光骨子里是卫氏集团成员,他一直隐忍不发,一直等到自己辅政后,才扶立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为帝。其实这个说法太夸张,一点站不住脚,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霍光是卫氏集团成员,虽然他的哥哥是卫家血亲。

巫蛊之祸,卫子夫及太子刘据满门遭难,其实汉武帝就是被江充愚弄了,霍光完全有能力对汉武帝提个醒。但整个过程,不见霍光对他们有任何救助行为。刘据唯一的孙子刘病已尚在襁褓,一直在狱中生活到五岁,几次命悬一线,也不见霍光保护。

刘病已出狱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漂泊生活,依然见不到霍光的帮助。如果说汉武帝在世,霍光保护刘病已有危险,汉武帝去世后,以他的能力,保护刘病已对他来说非常容易。

刘贺被霍光废黜后,皇位空缺,汉武帝的子孙中实在没有合适的对象了,在丙吉的举荐下,霍光才想起来,刘据还有一个孙子在世,此时刘病已已经17岁。

所以,说霍光是卫家人,纯属扯淡,毫无根据。霍光行动的指南针只有一个,那就是汉武帝,他只效忠于汉武帝,霍光对卫家连起码的同情都没有,这就是汉武帝对霍光如此器重的原因!

汉武帝不拘一格的用人标准

汉武帝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跟他的用人有很大关系。汉武帝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帝王之一,他那种捏沙成泥,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比如卫青,一介马奴,愣是让他培养成了名垂青史的大将军;比如霍去病,汉武帝就敢让17岁的他独挡一面;再比如流浪汉主父偃,被他塑造成了呼风唤雨的政坛大佬。类似的事件比比皆是,让汉武帝一朝的人物,显得更精彩纷呈。

汉武帝身边还有一位奇人——金日磾,一位匈奴的王子,作为战俘,被罚入宫中为马奴。金日磾最后被汉武帝改造成了一名最信得过的亲信,若不是金日磾舍身相救,汉武帝很可能就死于马何罗兄弟的暗杀。金日磾后来还与霍光一起,成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

按理来说,金日磾作为敌国的王子,与汉朝存在杀父之仇,对汉武帝来说是个危险人物,但汉武帝就凭出色的判断力,和高超的用人技巧,就敢把金日磾放在身边,还成功了。

对霍光何尝不也如此!即便霍光跟卫氏有血缘关系,汉武帝也未必不敢用。这就是汉武帝雄才大略的地方,不能以常人逻辑思维揣度。

汉武帝灭了卫青满门,为什么作为卫家亲戚的霍光后来能够得到重用?

卫青与其外甥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蹶功甚伟,作为皇亲国戚,为国添彩增光了,武帝很满意!给了两位奖赏,卫青儿子才几岁就把被封侯,对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也另眼相看,加封光禄大夫,一直随侍左右。

但随着二人的离世,武帝对他们的厚赏感到后悔,卫伉(卫青大儿子)两次被封侯又两次被夺去。另外两个儿子也被也被卫青自己生前削去了侯爵;武帝还借太子刘据巫蛊之祸,进而造反的事情,对卫、霍氏家族成员进行了大肆屠杀,之所以要这样做,怕卫家与霍家坐大,危寒朝廷。

但为什么武帝对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却网开一面,甚至情有独钟呢?在他去世前,还封霍光为大将军,辅政大臣之首呢!

1.至武帝驾崩时,卫、霍氏家族势力由于受到连续的多次打击,已经十分单薄了,在汉朝影响力十分有限,武帝在传位给刘弗陵之前,对霍光也进行了长期观察,对霍光的忠诚表示满意,所以,留他辅佐刘弗陵,放心。如果不选他,就没有合适人了。

2.霍光不同于哥哥霍去病,他低调,会审时度势,尽管对外宣称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但在宫中就成为武帝的普通侍卫,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霍光一直充当着身边的太监角色被使唤,谨言慎行,忠心耿耿,连严苛的武帝都没发现霍光有丝毫的毛病,尤其是: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擅权做大,热衷功名利䘵的样子。由此可见霍光是严以律己的人,尽管无沙场争锋的战绩,无治国安邦的才能,,却熟悉行政运作,朝廷之事举轻若重,从没敷衍的意思,自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后,武帝把希望寄托在八岁的幼子刘弗陵皇上,为防止后宫干政,赐死了钩弋夫人,叮嘱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顾命辅政。事实证明,武帝是有眼光的,霍光大权独揽后,一改武帝晚年好大喜功,挥霍浪费,迷信鬼神的作派,重拾“黄老之治”,与民休养生息,使政治经济文化都上了一个台阶,铸就了“昭宣中兴”的辉煌。

3.汉武帝再选了三个人来平衡霍光的权力。

汉武帝文武双全,执政长达半个世纪,对权力的平衡早炉火纯青,游刃有余了!与霍光同为辅政大臣的,还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这三个人,实际上就是平衡牵制与制肘霍光权力的,与霍光一样,这三人对武帝非常忠诚;纵使武霍光有什么想法也不能兴风作浪!

汉武帝灭了卫青满门,为什么作为卫家亲戚的霍光后来能够得到重用?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把霍光和卫家的亲戚关系理顺了。卫家起家依靠的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卫少儿是卫子夫的姐姐。

而霍去病和霍光呢?在《汉书霍光传》记载,“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霍去病和霍光的父亲都是霍中孺,霍去病是霍中孺与卫少儿私通生的孩子,而霍光则是霍中孺结婚后光明正大生的儿子。

从血缘关系看,卫青和霍去病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霍去病和霍光是同父异母兄弟关系,而霍光和卫青连一毛钱的血缘关系都没有。也正是因为如此,汉武帝对卫家灭族,怎么也算不到霍光头上。霍光当然安然无恙。

选择霍光作为顾命大臣,是汉武帝长期考察挑选的结果。史书上记载,“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后来汉武帝废太子后,想立少子,“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因此在汉武帝去世的时候,把少子托付给霍光等人。

霍光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期望,在职期间兢兢业业,保证了汉室江山。后又兴废立之事,开创了权臣的先河。最终,由于权势过盛,霍光死后,霍氏被灭族。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能够和大家共享历史的乐趣。欢迎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

汉武帝灭了卫青满门,为什么作为卫家亲戚的霍光后来能够得到重用?

卫青与霍去病由于在与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让汉武帝非常高兴。为此,汉武帝给了卫青与霍去病很大的奖赏。卫青的儿子们才几岁,汉武帝就把他们封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也是宠爱有加,封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一直带在身边。

不过,随着卫青与霍去病的去世,汉武帝逐渐对他曾做过的厚赏卫青家人及霍去病家人的事情感到后悔。卫青的大儿子卫伉两次被封侯,又两次被夺去。另外两个儿子卫不疑、卫登也被卫青借故夺了他们的侯爵。而且,汉武帝还借太子刘据“造反”的事情,对卫青包括霍去病的家族进行了大肆屠杀,对卫家和霍家的家族势力,进行了极大的打击。

(卫青剧照)

汉武帝之所以要这样做,很明显,就是要害怕卫家与霍家做大,为祸朝廷,影响了汉家的江山稳定。

既然如此,为什么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却非常重视,在去世前,还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让他担任辅政大臣之首呢?难道汉武帝不害怕霍光会做大吗?不害怕霍光会做大,为什么之前又要极力打击卫家与霍家的家族势力呢?

一、卫青霍去病家族势力已成不了气候。

由于之前汉武帝已经对卫青与霍去病的家族势力,进行了连续几波的打击,同时又利用太子刘据“造反”的由头,清洗了不少卫家与霍家之人,实际上,到汉武帝去世前,卫家与霍家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了,在朝廷上的影响也已经相当有限,不能左右朝政,更不可能危害汉家江山了。

可以说,汉武帝在传位给刘弗陵之前,就对这些事做了充分的准备。也正是有过这些准备,汉武帝才敢让霍光辅政。

(霍光剧照)

二、霍光的表现让汉武帝非常满意。

霍光在汉武帝身边表现得相当优秀,让汉武帝就算不想让霍家的家族势力做大,也实在找不出比霍光更优秀的人来辅佐刘弗陵。

霍光究竟有多优秀呢?

《汉书》记载:“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就是说,霍光在担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的时候,出去就是担任这两个官(先后),回到宫中就是汉武帝的侍卫,服侍汉武帝。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霍光一直都非常小心谨慎,居然没有犯过错误。

汉武帝是个什么人?毫不客气地说,汉武帝是古代皇帝中最难伺候,心眼最多的人。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被汉武帝给罢免。汉武帝的宰相中,很难有能够做到善终的。就是因为汉武帝总是猜忌那些宰相们,有意地要打击他们。

而霍光在汉武帝身边呆了二十多年,居然没有出过错,做事情没有让汉武帝不满意的地方。可见,汉武帝不但能力卓著,而且还非常会揣摩汉武帝的心思,同时,还从来没有表现出擅权做大的样子。

汉武帝要为刘弗陵选辅助大臣,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辅政大臣不把刘弗陵的表现,恰恰霍光能做好自己的本分,所以,汉武帝对他相当满意。

(汉武帝剧照)

三、汉武帝再选了三个人来平衡霍光的权力。

古代皇帝在给年幼的继承人选辅助大臣的时候,都不会只托付给一个,而是会选好几个人来共同辅政,目的就是害怕一个人会做大。最夸张的是咸丰皇帝给年幼的同治皇帝选辅政大臣。他一共给同治选了八位大臣。就算这样,他还不满意,又把印玺交给慈安与慈禧两宫,要求大臣的任何诏令,都得两宫盖章后,才能发出去。

汉武帝除了选霍光为辅政大臣外,还选了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政。这三个人,实际上就是平衡霍光权力的。

这三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汉武帝非常忠诚。金日磾虽然是匈奴人,但是品行忠诚,在汉武帝面前,从来没抬头看过他。而且还不顾生死救过汉武帝的命。汉武帝要给他赏赐,他还不接受。上官桀管理汉武帝的马,没有用心,马饿瘦了。汉武帝非常生气,说,你以为我活不过来,不会再骑这些马了吗?上官桀说,我是因为担心陛下的身体,才无心照顾马,当时就哗啦哗啦流下泪来。桑弘羊学问很大,是一起和汉武帝研究学问的,算得上是汉武帝的老师,也是对汉武帝忠心耿耿的人。

汉武帝认为,因为这些人都对自己忠心耿耿,就算霍光想要造反做大,但另外三个人那么忠诚,肯定会遏制霍光的。

所以,汉武帝非常放心。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

汉武帝灭了卫青满门,为什么作为卫家亲戚的霍光后来能够得到重用?

汉武帝灭卫青满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另外,霍光与卫青没有血缘关系。

卫青家族一家独大,树大招风,为后来卫氏家族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卫青出身卑微,母亲卫媪与县吏郑季私通,生下卫青。卫青出生后被送到郑季家里,但郑季对卫青却像对待家奴一样虐待,卫青便追随姐姐卫子夫,做了平阳公主的家奴。卫子夫做舞女,卫青当了骑奴。

卫子夫在平阳公主家里跳舞时,被汉武帝刘彻相中,后来青云直上,做了皇后。卫青也弟以姐贵,被汉武帝重用,跟随左右,成为太中大夫,显露出卓越的才干。

后来卫青被汉武帝任命为车骑将军,七征匈奴,七战七捷,被誉为常胜将军,让匈奴闻风丧胆,最后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昔日卫青的主人平阳公主也下嫁给了卫青,卫青创造了平民逆袭的奇迹。

此时,卫青的权力已达到顶峰,可以调动全国的军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皇后,掌握着整个后宫,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是太子。卫家五人为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战功赫赫,官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丞相是卫青的姐夫。

卫家的权势越来越大,很多高官都出自卫氏家族。功高震主,卫家的崛起使汉武帝越来越有所忌惮。到卫青去世以后,卫青的儿子卫伉承袭了长平侯,卫家的权势仍然不减。

而此时,皇后卫子夫年老色衰,已经失宠,汉武帝对卫家势力开始了翦除行动。

巫蛊之祸,成为压倒卫氏家族的最后一根稻草

汉武帝晚年,对死亡的恐惧使他变得疑神疑鬼。

此时,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因为挪用军费被抓。公孙贺是卫青和卫子夫的姐夫,他救子心切,设法抓住了朝廷通缉犯朱安世,想为儿子赎罪。但没想到却引发了可怕的巫蛊之祸。

这个朱安世掌握着公孙敬声的一些秘密。为自保,他向朝廷告发公孙敬声与情人阳石公主诅咒汉武帝,汉武帝大惊,马上派人调查,竟然真的在驰道下面发现了埋藏的人偶。

于是,汉武帝大怒,下令处死了公孙敬声和公孙贺父子,并被灭门。与公孙敬声私通的阳石公主当然也不能幸免,倒霉的还有她的丈夫——卫青的大儿子卫伉,都被处死。

汉武帝派心腹大臣江充彻查巫蛊之案,江充动用酷刑,一时波及数十万人,受刑者为了保住性命,乱咬别人。

由于江充与太子刘据不睦,设计陷害太子。他派人在刘据的太子行宫私藏了人偶,诬陷太子。

卫子夫皇后与太子刘据被逼无奈,假借汉武帝名义起兵诛杀了江充。汉武帝以为太子造反,派兵镇压,刘据和卫子夫相继自尽。

在这场巫蛊之祸中,卫家并没有被灭门。卫青的次子卫不疑、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被株连,无关人员也没有波及,所以对霍光没有影响。

严格说来,霍光与卫青没有血缘关系。霍光的父亲霍仲孺与卫媪之女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之后另娶妻子生下霍光。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但霍光与卫青没有血缘关系。

霍光跟着哥哥霍去病起家,霍去病去世后,霍光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在汉武帝临终时,官拜大将军、大司马,被封博陆侯,成为托孤重臣,一时权倾朝野。去世后,家族被灭门。

我是子龙威武煮酒谈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汉武帝灭了卫青满门,为什么作为卫家亲戚的霍光后来能够得到重用?

首先,霍光与卫家并无血缘。

霍光与霍去病是异母兄弟,霍去病与卫皇后及卫青的亲戚关系正缘于其母卫少儿(卫青、卫子夫的姐姐)。所以,霍光与卫家有点连带关系,但与卫家无血缘。

所以说,汉武帝灭卫青后人(并非满门),跟霍光也没甚大干系。

霍光得到汉武帝赏识跟霍去病有关。霍去病在驾前有面子,就把自己的异母弟光引荐给了皇帝。

霍光本人有才干,办事谨慎周到,汉武帝很赏识他。没必要因为他与卫青家那兜兜转转的关系而迁怒于他。

个人看法是:霍光在汉武帝心目中是个人才,其霍去病又是自己十分在意的有功之人,卫家的事没必要牵扯到他,况且冠军侯已逝,后人霍嬗又病死得早,这个霍去病也在意的弟弟,就好生培养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