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为什么如此敏感多疑?制造了那么多惨案?
汉武帝晚年最关心的问题就两个,一是自己的长寿,二是江山的稳固。帝王的孤独决定了汉武帝需要忠诚的打手,不过,汉武帝有一个错误的逻辑,即帝王的个人利益就是国家利益。按照这个逻辑,只有忠于他个人的人,才是国家可依托的人才。
汉武帝的这个思想,就是江充之流发迹的沃土。正是江充一伙,巧妙地利用了汉武帝的思维误区,打着忠于皇帝,忠于帝国的幌子,频频制造一起起惨案。世人皆明,唯有那个千古名君汉武帝,固执地困囿于自己的局限性中,目睹亲人血流成河而不自知。
汉武帝的心病汉武帝有两块心病,一是自己的寿数,二是自己的江山。
都说寿数天定,早晚离不开灰飞烟灭,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古帝王更是如此,求仙拜道,意图长生不老,笑话没少出,到头来一场空。即便英明如李世民,当年把秦始皇求仙讽刺得那么大义凛然,轮到自己头上,一样向天求长生。
汉武帝亦如是。不过,自古没有成功的先例,借不来寿数的延长,起码不要被人为缩短吧,这才是最实在的一件事。人一旦太关注生死,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恐怕就会随之而来。
汉武帝总觉得有人要害他,人一老,精神衰弱,难免偶尔产生幻觉,有一次他声称,看到一个佩剑男子,闯入宫中。结果,宫里被搜得天翻地覆,也没找到,惹得汉武帝生气地杀了负责人。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他,这种事也不是没可能发生,巫蛊事件后,如果不是金日磾挺身相救,汉武帝差点就被马何罗刺杀在卧室。
这是在明处,能防得住的,还有躲在暗处,看不见的阴招,比如巫蛊。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生杀戮无数,妨碍的利益方,更是数不胜数,想缩短他寿命的人太多,这些人甚至包括亲人。所以,汉武帝不能不防。
说到江山社稷,那可是帝王们的第二生命。汉武帝做了他一生能做的所有事,身后事,他也不想撒手不管。
他最担心的是,有个不类己的太子刘据。汉武帝虽然做了五十多年皇帝,但子嗣不丰,包括怀抱中的刘弗陵,和去世不久的次子,一共才六个。除了太子,另外三个儿子,纨绔得连汉武帝都看不下去。
刘据几乎是唯一选择。偏偏这个刘据软了吧唧,这么大个江山,一群各怀鬼胎,势力盘根错节的文武大臣,仁柔过度的刘据怎么对付得了!
所以,汉武帝要瞪大眼睛,死劲让他因年老而不济的精力,再旺盛一点,必须从群臣不安分的目光中,捕捉到他们可能的阴谋!
可怜天下皇帝心!
一拍即合自古帝王皆寂寞,高高在上,须仰视,无亲无友。
龙椅下鲜血横流的汉武帝更是如此,老皇帝比谁都需要忠诚,一如张汤,虽顶万人唾骂,唯皇帝一人马首是瞻,甘心当工具,即便是一把随手就会被抛弃的工具,依然忠心不二,这才是国家最可倚重的栋梁。
张汤还会再生吗?当然可以,只要帝国体系还在,比如江充。
汉武帝如获至宝,这个“燕赵奇士”,简直比张汤还要给力。张汤咬人,要看汉武帝的脸色,江充能心领神会,手段也更花样百出,只要汉武帝愿意,他可以马上就拿着鞭子,驱赶大臣们给他摘星星。
有江充在,汉武帝不再怕鬼魅魍魉,江充有的是手段,让他们现原形。难道不怕江充用力过度,冤枉好人?这不是汉武帝关心的事,只要江充能揪出牛鬼蛇神,冤枉几个人算什么!
汉武帝认为,对自己忠诚的江充,一定是国之倚重。江充笑了,很好,合作成功!
江充哪是什么善类,他对汉武帝所谓的忠诚,绝不等同于为国家服务,甚至在江充的眼里,根本没有国家二字,他的行为,事实上是靠挖国家利益的墙角,来满足汉武帝个人的欲望,尽管汉武帝的龙椅,也是建立在国家利益基础之上的。
如果有人能读到江充的心里话,他肯定在嘲笑汉武帝的无知:这世上哪有不为利益咬人的狗?我的利益和你一样,同样是靠挖国家利益,一半归你一半归我,这才是合作的基础!至于工具,谁是谁的工具呐?相互利用呗!
由于汉武帝的错误逻辑,他与投机分子江充竟然一拍即合!
血流成河征和元年的血色,被刽子手江充开启。
江充隆重地向汉武帝汇报:破获了一个以巫蛊诅咒皇帝的犯罪团伙!这个团伙的成员包括丞相公孙贺的妻子、儿子、女儿,还包括汉武帝的亲生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两个儿子,等等。人证物证俱全,桐木小人成框被挖出。
难怪自己的身体老是不爽,原来被诅咒了,连自己的亲人都参与了。汉武帝从来不缺乏果决,他眉头不眨一下,包括自己的亲女儿,数百人人头落地。
江充说,还不够,登高远望,满京城还是妖气不断,东宫尤甚。东宫自然是指太子宫中,汉武帝会信吗?应该不会信,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汉武帝需要江充那份忠诚的心,为了皇帝的安危,连太子都敢得罪的大无畏的心!
这份忠心,当然值得鼓励。那就去查吧,连皇后宫,你都可以去查,帝国任何人你都可以查!
汉武帝就没想到过,公孙贺一家、卫家、还有自己的女儿,真的对自己那么大血海深仇?就没有被冤枉的可能?
个人认为,汉武帝有年老糊涂的一面,但要说他完全相信了江充的一面之词,也未必。其实,公孙贺及卫家卷不卷入巫蛊案,他早晚也要动手修建这股势力!
公孙贺是卫青的死党,卫青虽然去世了,但卫家与公孙家族的抱团,是显而易见的,这股势力的存在,汉武帝肯定不能视而不见,何况他们背后,还有一个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
应该说汉武帝对这股势力有点难下手,原因就是太子刘据。汉武帝对儿子的态度有点微妙,既想给他保留一定的势力范围,又不想他的势力大到威胁自己。
这就是卫青后期被汉武帝高高挂起的原因。汉武帝很清楚,一旦这股势力太大,不光威胁到自己,即便刘据将来也未必能掌控,所以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江充的聪明就在于此,他知道汉武帝一点不介意,甚至正在找机会修理公孙和卫家,所以即便明知是栽赃,他也敢做,汉武帝只会高兴。
其实,江充对汉武帝说,东宫有妖气,就是在探汉武帝的口气,如果汉武帝不让动太子,就不会让他去搜太子宫,否则他完全可以有恃无恐,借机除掉与自己有罅隙的太子。
汉武帝对刘据矛盾的心理,促使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搜!他的决定,也许是想通过江充这个小人,敲打敲打太子,顺便也检验一下太子的忠诚度。可是他忘了,要检验太子的忠诚度是酸还是碱,你用的试纸得合格。
江充打着忠诚的旗号,大行个人私利,这是汉武帝没想到的,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刘据竟然被一条疯狗,咬到走投无路,自信过度的汉武帝更意料不到,他身边的宦官苏文等人,竟然敢勾结江充,出卖了他。
一系列出人意料,导致势态不可遏制地,演变成一场血流成河的巫蛊事件,太子一家及皇后都死于祸乱,卷入案件的官员,数万人丧生!
《轮台罪己诏》震惊全国的巫蛊事件两年后,汉武帝终于幡然悔悟。这很不容易,史学家们说,汉武帝有秦始皇残暴之实,而无秦始皇亡国之过,原因就是他懂得自省。
就在这一年,汉武帝颁布了历史上有名的《轮台罪己诏》,检讨自己一生以来不合理的政策,并表示罢黜恶政,与民休息。
《轮台罪己诏》是大汉帝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让汉帝国躲过了可能亡国的下场。
通过以上讲述可知,汉武帝晚年的悲剧根源,就在于他对自己的生命,和江山社稷的过度担忧,加上他自己的错误逻辑,被阴险小人江充利用。汉武帝被江充,以忠诚为名,编织的一张谋取私利的大网套牢,反而不知不觉地充当了江充的工具。最后在亲人的鲜血,以及国家的大难面前,汉武帝才逐渐认清本质,并幡然悔悟。代价太大,好在没有不可挽回!
汉武帝晚年为什么如此敏感多疑?制造了那么多惨案?
为固皇权多疑生,那个帝王无疑心?
疑心是每个帝王的共性,汉武也不例外,封卫青,霍去病二司马就是汉武帝多疑的最好说明。至于巫蛊事件,本身武帝信惑神怪,信其巫蛊,加上江充等人用巫蛊术陷害太子刘椐,又持假证物大进谗言。太子看破江充目的,假武帝令杀死江充,调兵卫皇宮,开武库武装囚犯,被诬告为谋反,武帝远在甘泉宫,闻报岂能不信?所以说,巫蛊事件不是因疑发生,而是太子触动了皇权!
汉武帝晚年为什么如此敏感多疑?制造了那么多惨案?
汉武帝晚年主要是性格孤僻多疑加上身边的小人进参言,陷害忠臣良将武帝年老不考虑不深不加思考就有了后来的太子惨死,卫皇后自杀等惨案的发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