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渠王可以说对芈月千依百顺,最后芈月为何还要杀死义渠王?

义渠王和宣太后芈八子的这段故事,史书上描写得很简单,全文也就36个字,只有个大概情节,完全看不出逻辑关系。义渠王自公元前306年入甘泉宫,与芈八子同居,到公元前272年被杀,两人一共同居34年,还生有两子。按史书说法,芈八子杀义渠王,就是为了吞并义渠国,但明显有难自圆其说的漏洞。

一、让秦国头疼的义渠国

义渠国在历史上就像神一样似的存在,在列国纷争的战乱年代,它居然从商朝开始,一直生存到战国末期,历时800多年,比周朝寿数还要长!

义渠国在今天的宁夏、甘肃一带,这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与周边的各戎族杀伐不断,造就了民族的铁血本色。义渠正式建国发生在周平王东迁后,他们趁机脱离周朝,成了名义上与周王朝平起平坐的王国。此后义渠国不断兼并周边民族,形成了方圆十多万平方公里的规模。

虽然面积不算大,但一方面义渠战力了得,同时积极参与到中原各国的政治斗争中去,所以义渠在当时也是有比较大的影响力的。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义渠国就像秦国身上的一块皮癣,时不时发作,恨得大秦帝国牙根痒痒。不能粗暴地以野蛮民族不讲信义,来评价义渠,实际上义渠国也想发展,要想获得中原各国的尊敬,东进南下,是义渠发展的必由之路。很不幸,秦国就是横亘在义渠发展道路上,必须跨越的障碍!

这就是义渠与秦交恶的原因,跟道义无关,是两个国家发展的需要。

因为地缘关系,两国交战不断,义渠也成为列国对付秦国的好帮手。公元前318年,五国攻秦,秦国为了解除后顾之忧,重贿义渠,但义渠不接受,乘机背后捅刀,搞得秦国大败。公元前314年,秦国腾出手来狠狠教训了一下义渠,夺义渠25城,使义渠国土大大缩水。

但义渠是游牧民族,就像野草一样,生存能力极强,秦国想完全消灭义渠又做不到。可以说,义渠一直是悬在秦国人头上的一把剑,时刻威胁着秦国的战略安全。

二、史书中的几个疑点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即位,秉政的是昭襄王的母亲芈八子,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芈月。芈八子采取了跟先王不同的政策,她的政策是怀柔。电视剧《芈月传》和《大秦帝国》描写了很多芈八子和义渠王的前缘,可以肯定的是,那都是情节需要的编造,不是历史。芈八子是楚国人,楚国在南边,义渠在西北,中间隔着几个国家,你当他俩自驾游呐!

实际上,他俩的接触从这个时候才开始,大约都是三十多岁。义渠几年前刚刚遭遇秦国的重创,也正需要修身养息,面对秦国人的示好,没法拒绝。关键是,宣太后的“怀柔政策”历史上绝对独一无二,她把自己当成贿金,奉送到义渠王的床头!

为了双方友好,送美女是常例,拿当权派的太后当礼品,把太后的床笫,作为两国政治战场,这个创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从史书叙述看,义渠王和宣太后这段“夫妻情”,持续了34年。最终在两人白发苍苍的时候,宣太后突然变脸,在两人的“婚房”里,砍了义渠王,并发兵灭了义渠国!

但明显,这段历史有点问题:

  • 1.堂堂太后,“非法同居”就那么明目张胆?

  • 2.太后生子,听起来都骇人,宣太后怎么做得到?两个儿子结局呢?

  • 3.如果仅仅是为了色诱义渠王,为什么要等34年?

  • 4.两人相识时,芈八子都已经三十多了,她的美色怎么还能维持34年?

头两个问题实在太超出人的想象,也没有资料佐证,不好说,只能认为秦国比较开放,宣太后个人太牛,无人敢管。

后两个问题,我认为是,这一对半路“夫妻”,“半是情缘半是假”。这话怎么讲呢,三十多年同居,并且生有儿子,一点感情没有是不大可能的。剩下的一半就是相互利用,义渠王自知不是秦国对手,有宣太后这层关系在,至少他的义渠国是安全的,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修养生息再图发展。宣太后也知道,只要义渠王还躺在甘泉宫,亲过的后方永远是安全的,可以放心地出门打狼,后门由义渠人替她把守。

所以,两个人之间有部分感情,谈不上爱情,所谓百依百顺,那仅仅是电视剧情节,最根本的还是双方找到了利益共存点。

三、芈八子为什么要杀义渠王

34年后,两个人都差不多年届七旬,夫妻之间走过34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何况政治夫妻。眼看就要圆满了,芈八子却突然翻脸,杀了义渠王,这到底又为什么呢?

其实是书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为了吞并义渠国。就在这34年里,义渠王始终没忘记,他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时间,让义渠国得到再发展,说他被芈八子迷惑,已经堕志的说法,是没看清楚义渠的现状。要说美色,我不信义渠王身边缺美女,要说舒心,甘泉宫的客人哪有草原主人舒心?所以义渠王留在甘泉宫,更多的是利益考虑,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时间而已。

义渠王的这个心思,芈八子知道吗?当然知道,不过没关系,只要你人在甘泉宫就行,人在,秦国就安全,这是芈八子的需求。所以,芈八子明知义渠王对她的“爱”不纯洁,但也能接受,原因就是,她对义渠王的“爱”,本来也是不纯洁的!

不纯洁的芈八子还有一个心理底线,大概义渠王没想到,或者想到了但行动晚了。这个底线就是,必须在现任义渠王在世的时候,完成对义渠的兼并,这是秦国对义渠国的唯一策略!

如果现任义渠王过世,下一任义渠王,还能跟秦国维持这种亲密关系吗?很难说,而且几十年和平,义渠国早已恢复元气,满血的狼哪有不咬人的?

如此就不难解释义渠王的被杀,不能等到他老得快不行了,那时候他和他的义渠国都会有所准备,必须在他们无所防备的时候下手!

应该说,拖延了34年,是基于两人那一半的感情,最终血溅甘泉宫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要求。从一开始,芈八子和义渠王肯定都知道,他们交往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但为了各自背后的集团利益,他们还是无可奈何地上演了一出悲欢离合剧!

义渠王可以说对芈月千依百顺,最后芈月为何还要杀死义渠王?

近几年比较大火的芈月传应该很多人都看过了,其中大人物的烦恼、开心,小人物的大事小情写的是很真实的,也反应了秦国一统天下的不易与辛酸。其中的爱恨情仇也是很跌汤起伏的,特别是芈月杀死义渠王的情景,让人又爱又恨。那么芈月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对她百依百顺的义渠王呢?

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一统国家,必须去除异类

义渠虽已归顺秦国,但是还是按自己的方式方法做事,包括吃饭、练兵、打仗等习惯,还是按照自己部族旧的喜好来做,这对于秦国士兵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这是原因之一。不过这个原因是可以慢慢修改的,只要天天影响,或者几十年换一批人就能好了。

二、和大王不和,替儿子铲除心腹大患

众所周知的,义渠王是宣太后的情人,而且宣太后还为其生下了儿子,但是宣太后和先惠文王也是有一个儿子的,就是秦国的大王嬴稷,嬴稷自小时候受其父王影响比较大,所以很爱戴自己的父王,但是父王去世之后,他亲眼见证了自己的母亲与义渠王的发展,所以他是接收不了的,从心底一直不接受义渠王,小时候还不是很明显,但是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想法,特别是自己统治国家之后,更需考虑这些,所以嬴稷对义渠王是早起了杀心的。但是碍于宣太后所以一直没有动他。但是矛盾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所以最后只能是宣太后亲手了结了对她百依百顺的义渠王。

其实我在看芈月传之前对这段历史一点也不了解,确实,当时的国家状况很是复杂,想要一下子了解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芈月这个人对秦国的贡献非常大,芈月,人称芈八子,后来的宣太后,为了秦国的未来,杀死了她的初恋情人。

义渠王可以说对芈月千依百顺,最后芈月为何还要杀死义渠王?

秦国实力的壮大,秦王执掌朝政一山不容二虎,义渠王失去了利用价值被秦国无情的抛弃这是义渠王被杀的根本原因。义渠王与芈月的关系很微妙,一个是草原部落生性豪放不羁的马背民族大王,一个是中原农耕民族的太后,他们两个人最多是政治联姻要说是爱情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估计谁都不会相信。芈月当初为了接近义渠王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秦国实力比较弱小义渠部落民风强悍经常骚扰秦国边境地区为使得两国和平,再加上与义渠王联姻可以将义渠部落的实力为秦国所用壮大秦国的实力,最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秦国国君蛰伏等待时机壮大国力。

秦国实力的壮大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11年去世之后秦武王嬴荡即位在位四年之后公元前307年就因为问鼎中原举九鼎时体力不支而死,秦国内政动荡不安边陲小国义渠王翟骊率领部队等待时机侵扰秦国宣太后芈月出于政治需要便下嫁给了翟骊,为他生儿育女同时也让义渠王死心塌地的为秦国四处征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已经恢复了实力便要展露出它凶狠的獠牙铲除掉潜在的敌人,公元前272年,芈月将义渠王引至甘泉宫,埋伏在此的士兵将其杀死。秦昭襄王集中君权公元前306年在宣太后以及丞相魏冉的支持下她的儿子嬴稷即位,由于此时的秦国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不安国力弱小,秦国与义渠弱弱联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义渠王更是多次为秦国攻城略地,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把自己当成秦国的王根本不把秦王放在眼里。双方的矛盾越积越深,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此时的秦国实力大增秦王为加强自己的君主权利就势必要解决掉义渠王这个包袱一心一意的谋取秦国的富强。义渠王失去了自己的价值义渠王翟骊原本只是草原民族的一个小小的王,只有一股子敢拼敢干的蛮力还有一帮不怕死善骑射的兄弟他们是秦国不小的威胁,宣太后与他结成政治联姻之后,乌鸦飞上枝头变凤凰了不知道天高地厚把自己当成了秦国的王,一厢情愿的为秦国卖命幻想着做秦国与义渠的最高领导人殊不知秦国时时刻刻把他当成敌人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举歼灭义渠部落。秦王能早一刻将他干掉就绝对不会让他多活过一分钟。

义渠王与宣太后之间根本不存在爱情只能说相处了几十年有了感情,但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只能忍痛割爱了。为了秦国的强大为了统一天下的伟大宏愿秦国的最高领导人都会矢志不移的去接近这个目标,宣太后芈月又怎么会例外呢?

义渠王可以说对芈月千依百顺,最后芈月为何还要杀死义渠王?

首先,历史上是不是真爱不知道

其次,我觉当时是不得不那么做,她是一个有决断的人,如果为了自己爱的人,而放弃整个国家的话,这不是他的性格,而他的责任也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义渠王可以说对芈月千依百顺,最后芈月为何还要杀死义渠王?

众所周知,在影视剧《芈月传》中芈月跟义渠君之间的关系非常乱,她们是情人,但是还结婚了,生下了两个儿子,简直不可思议。不过最后义渠君被芈月杀死了,那么你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芈月杀义渠君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政治,另一个是为了自己。政治上芈月成为王太后以后想要拓展疆土,义渠君是她的阻碍,所以就把他杀了。个人原因就是义渠王曾经跟她有过密切的往来,为了自己的名声也要把这个男人杀掉,不然以后颜面何存。

历史上芈月就是远近闻名的宣太后,这个女人可是不简单,把众多喜欢她的男人们玩弄于鼓掌之间,而且利用他们达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最终为秦朝拓展了版图。她本来是楚国人,但是因为政治的原因,所以要嫁到秦国,在异国他乡,生活非常不如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所以经历了好几场宫斗之后就变强了,从一个不谙人情世故的单纯小姑娘变成了一个腹黑的王后。

而且她还曾经跟秦惠文王合谋欺骗义渠君,先是假意跟其私通,等到完全获得其信任之后,再将其骗到朝堂之后把他杀掉,可以说是非常狠毒了,义渠王死后还占领了其疆土。

而且成为王后的她很不满足,所以就替自己的儿子管理政事,这一管就是四十多年,估计自己的儿子也很绝望,好好的王位坐着却没有什么实权,简直太难过了。不过好在他活的时间长,等到他的母亲死后又在位那么长的时间,也算是过足了当大王的瘾了。

在《芈月传》中这一段也有明显的演绎,本来芈月跟义渠王是两情相悦的,还生了两个孩子,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后来她又回到了秦国,还当了王太后,但此时的她已经手握大权,感情就变得一文不值了。而且大臣们一直想让她灭掉义渠国,形势所迫,所以最后她就把义渠君引导朝堂之上杀害了,死的非常惨烈。

义渠王可以说对芈月千依百顺,最后芈月为何还要杀死义渠王?

秦武王是个绝版的举重冠军。这样说他不算错,他能扛鼎,力气就非常地大了。虽然当时的鼎有大有小,但在众位力士面前是不玩小的,因为那样太沒面子。

秦武王去周王室问鼎,志小天下,欲通三川之道。可见这秦嬴是一代比一代强。不料,玩过了头,一秒失手而鼎落伤腿,无法医治,又追随先王去了。这时,王位空缺,众目集中。秦武王有后,但没生养。这时,宣太后出来主持工作,在魏冉的帮助之下,在燕国为人质的嬴稷,由赵武灵王派兵送回秦国。这是赵国想同秦修好,就派他护送质子回秦国,这就是秦昭王。嬴稷做了十多年甩手秦王。因为这时的秦国是内事不决问太后,外事不决找穰候。沒秦王什么事,至到范睢出现。

写了那么多,就是想说,羋八子宣太后有多大的权势。有了权势的女人,就没什么不敢干的。秦国起于西戎,与西北,西南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所以有秦穆公时益地千里之事。义渠王也是西戎国主,他常年在秦国宫中走动。并与守寡的宣太后长期合居,并生下两子。这分明是有取代嬴姓的信号。杀义渠王就势在必行了。秦嬴内部再乱,但血缘不能乱。这两小孩长大之时,如果再有秦武王一样意外的夭折,岂不让便宜让人捡了。秦嬴就要被别的血缘取代。更由于义渠国挡住了秦国向西扩张,义渠王又不愿意举国归附,以及义渠王对秦国土地有野心……

这九点就决定了秦国要灭义渠王及其国家。羋八子宣太后就站在国家大局利益面前,设计杀了情夫及两个儿子。秦军随后就吞并了义渠国及其他一些小国,把目标指向巴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