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皇后被杀前向汉献帝求援,后者为何不救她?

伏皇后遇险,汉献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九五之尊连一个自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为什么?用汉献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都不知道我自己的性命,能维持到哪一天呢!把一个受尽欺凌的傀儡皇帝的心酸,表述得淋漓尽致。

一、伏皇后显赫的家世

伏皇后名伏寿,父亲伏完是一名学者,曾经官至执金吾。执金吾即中尉,九卿之一,当年刘秀曾经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伏皇后还有一位先祖伏湛,在光武帝时期官至大司徒,即丞相。

伏家世代治学,这个优良传统源于一个叫伏生的先祖。伏生没有留下姓名,这个称呼意思就是伏姓书生。先简单说一下伏生的历史地位,虽然他没留下姓名,但可以说,没有伏生就没有中国的《尚书》学,中国的《尚书》流传,他是第一人!

看下图这张《尚书》学谱系,就可以清晰地明了伏生的地位,《尚书》的两大主流派系夏侯学派和欧阳学派,都是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司马迁就是他的徒孙。

遗憾的是,活跃在当时的一大批像伏生这样的文化传承人,很多都没留下姓名,比如《汉武大帝》中王臧赵绾的老师申公,还有《毛诗》学派的毛公等。

正因为书香门第的熏陶,当伏完发现自己,不能为拯救大汉做什么贡献。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了执金吾的职位,当起了一个闲散官员,专心治学。

伏皇后的母亲也是身份显贵,她是汉桓帝的女儿阳安公主。

二、曹操专权

伏完辞掉执金吾的官职,我估计有很大的不得已因素。执金吾的职责负责京城治安,统领北军,还兼职皇家仪仗队功能,可以说是重臣,关系京城及皇帝的安全保障。

表面上看,如果伏完拥有执金吾的地位,起码他可以保证汉献帝及女儿的生命安全。但正因为这个职位太重要了,曹操是不可能让伏完掌控的。所以,伏完即便不想辞职,也由不得他。

此后,曹操完全控制了京城及皇室的防卫,难听一点说,汉献帝身边全是曹操的耳目,名义上是保护汉献帝,实际上就是完全控制了他。只要曹操愿意,他只需要一个眼神,汉献帝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就是当时的现状。起先,汉献帝还敢向曹操表达愤怒,随着曹操对整个朝政的控制,汉献帝连表达不满的胆量都没了。

三、伏皇后的悲惨遭遇

在伏皇后案件之前,董承因为阴谋策动劫持曹操被杀,他的女儿董贵人怀有汉献帝的骨血,曹操完全不顾汉献帝的哀求,照样杀了董贵人。

伏皇后由此很担心,她把汉献帝的内心话,写了封信给父亲,希望父亲能够有所作为,除掉曹操。结果事情泄露,伏皇后被废(也有说被杀)。过程让人唏嘘,堂堂皇后披头赤脚,被人一路揪出皇宫!她哀求汉献帝救她,可怜的汉献帝只能说一句:我都不知道我自己的性命,能维持到哪一天呢!眼睁睁地看着伏皇后被拖走。

不光如此,伏皇后的两个皇子被曹操杀了,伏家几百口人遇难!曹操表现得相当凶残!

汉献帝为什么连替她求情都不愿意做呢?我觉得原因有三个:

  • 一是没有用。以曹操的作为,汉献帝求情也是白求情,改变不了曹操的决定;

  • 二是不想自取其辱。求情不光没用,还是一次自取其辱,身为天子,向权臣哀求,甚至哀求也没结果,这种无意义的侮辱,做了没意义;

  • 三是怕激怒曹操。此时的汉献帝其实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当好傀儡,苟且活着,二是反抗一下,被曹操干掉。如果替伏皇后求情不成,有想要结果,只能跟曹操翻脸,翻脸的结果,无非是某一天突然的“驾崩”。曹操根本不在乎他,随时可以再扶立一个傀儡!

可怜呐,伏皇后,生在一个枭雄当权的乱世,可悲呐,汉献帝,祖宗给他留下的就是破碎的山河,再显贵,也救不了自己的命!

伏皇后被杀前向汉献帝求援,后者为何不救她?

汉献帝虽是汉朝皇帝,但他是一位最没有权力的皇帝,也是一位最悲戚的皇帝,更一个最窝囊的皇帝,他自己的命从来都被别人抓在手里,他又有什么能力去救自己所谓的伏皇后呢。所以我们在感叹汉献帝命运的同时,只能为这位刚烈的女子惋惜了。(伏皇后剧照)

伏皇后本名叫伏寿,父亲伏完是侍中,母亲刘华是公主。刘协被推上皇位完全是历史的捉弄,因为他是董卓立的傀儡,所以注定了任人摆布的命运。伏寿能当上皇后,看似近水楼台先得月,其实是她一生不幸的开始,而且自从父亲将她送到汉献帝身边,就随着他过上了四处奔波的生活。

公元196年,董卓在全国人民的谩骂和声讨中“寿终正寝”,伏皇后随着汉献帝回到洛阳,但马上又落入了曹操的魔掌。老曹比董卓会办事儿,为汉献帝面子做的很足,但不给汉献帝丝毫权力,甚至利用他的皇帝名义为所欲为。因此,伏皇后与汉献帝等于是从一个火炕刚爬出来,马上又被人拽入另一个火炕。(伏皇后剧照)

汉献帝靠着年轻气盛,做了一辈子最热血的一件事情,也是仅有的一件很男人的事情,因为当时他看到自己的“皇叔”刘备成了气候,也相信天下的诸侯心里还有他这位大汉天子,于是秘密写了一道诏书,号召天下诸侯讨伐曹操。没想到曹操手眼通天,没等董承将密诏带出,就被曹操来了一个“人赃并获”,并且反客为主说董承谋反。汉献帝做梦也没想到曹操的手段如此高明毒辣,一时无以应对,只好让董承做了替死鬼。

曹操借刀杀人后,还不解气,又处事了怀有身孕的董承之女董贵人及所有关联人员。这一次汉献帝主动求了曹操,而且是苦苦哀求,毕竟董贵人肚子里的孩子很无辜。但是曹操让他失望了,曾经已君子自诩、标榜为周公的老曹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

伏皇后眼见曹操如此心狠,一股侠骨豪情涌上心头,于是又马上第二次密谋除掉曹操。伏皇后虽然勇气可嘉,但是她太低估了对手的实力,以她的实力想与老谋深算的曹操过招儿,无异于以卵投石,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不说,整个家族跟着受难,就连两个小皇子也未能幸免。(汉献帝剧照)

这次汉献帝哭的像个泪人,但是并没有去求曹操,因为曹操没有杀他,万幸之中捡回了一条命,让他学会了珍惜,学会了苟且,但不是另一种的韬光养晦。此刻的汉献帝已经心灰意冷,因为屡次在曹操面前一败涂地,让他认清了自己的渺小、自不量力和蚍蜉撼树。所以不是汉献帝不救伏皇后,而是他都不知道自己那天会死,活在当下才算是汉献帝的现实!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伏皇后被杀前向汉献帝求援,后者为何不救她?

东汉末年诸侯并起、民心思乱,强者跨州连郡,弱者宰县割邑,相互间征伐攻讨,意在称帝称王。此时的汉献帝唯有一个“天下共主”的空头衔,根本没有号令天下的能力,唯有兖州牧曹操愿意尊奉他,并声称将兴复汉室。然而随着曹操的权势、地位不断攀升,占据的地盘不断扩大,其对汉献帝的态度开始变得骄横起来。

对于曹操的专权跋扈,皇后伏寿虽然看在眼里,但最初并没有采取行动,直到董贵人之死让她深受刺激,才迫使其走上反曹之路。原来,车骑将军董承对曹操的专横极为愤怒,为了能除掉“国贼”,便自称领受汉献帝的衣带诏,在暗中联合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密谋诛杀曹操。但计划尚未实施,便遭泄露。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董承等人被捕杀(刘备在此之前已离开许都,由此得以逃生),而同时遇害的,还有董承之女董贵妃。当时董贵人怀有身孕,所以汉献帝便多次向曹操求情,希望能饶过贵妃,或者等到贵妃生子后,再杀也不迟。然而曹操断然拒绝皇帝的哀求,依然狠心将董贵妃处死,一时间朝野为之侧目。

虽然伏皇后跟董承“谋反案”没有任何的关系,但董贵妃之死也让她深受刺激,也让她看清楚曹操的凶残面目。伏寿深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很清楚一旦将来有个风吹草动,自己难免步董贵妃的后尘,所以为了保命,她必须要主动出击。

正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伏寿给父亲伏完写信,讲述曹操是如何的凶残跋扈,并恳求他制定计划、联络群臣,以便除灭“国贼”。然而伏完是个胆小怕事的主儿,根本就不敢这样做,让伏皇后干着急也是毫无办法(“董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不能得。后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见《后汉书·卷十下》)。

十年后(210年),伏完病逝,更无人能帮助伏皇后完成心愿。就在伏寿打算认命,准备苟延残喘过完余生时,她先前写给父亲的密信不知何故被人发现,紧接着被呈递到曹操的面前。曹操见到密信后勃然大怒,不仅威逼着献帝废黜伏皇后,还派御史大夫郗虑、尚书令华歆入宫收捕她。

伏皇后听闻消息后,赶快紧闭门户,并藏匿在内墙中,但饶是如此,还是被华歆揪着头发拽出来,并被捆绑、押解出宫。伏寿自知性命不保,所以在经过外殿时,披散着头发、光着双脚跪倒在汉献帝的面前,哀求他救救自己。可此时汉献帝也是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皇后。所以,面对着伏寿的求援,献帝只能以泪洗面,哽咽着说道:“我也不知自己能活到几时,哪里还能救你的命?”

此时,郗虑正坐在皇帝的身边,所以献帝便对他讲:“郗公!天下难道有这样的事吗?”意在请他帮忙转圜,留下伏皇后一条性命。然而郗虑作为曹操的党羽,只知奉命收捕皇后,哪里肯为她求情?所以,无论献帝怎样求情,伏皇后还是被关入掖庭暴室,没多久便幽禁而死,时在建安十九年(214年)。伏寿身居后位长达24年时间,享寿情况不详。

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大怒,遂逼帝废后...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引文同上。

伏皇后遇难后,曹操本着“斩草除根”的原则,不仅毒杀她亲生的两位皇子,而且还将伏家几近灭门,遇难者多达百余人,只有伏寿的继母樊盈等19人侥幸活命,但却被流放到涿郡(“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引文同上)。

就这样,贵为六宫之主的伏寿,仅仅因为一个“胎死腹中”的计划,最终却落得身死家灭的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而在伏寿被杀之前,贵为皇帝的刘协却毫无办法施救,甚至于向臣子求情都无济于事,怎可以用“窝囊”两个字概括得清楚?

史料来源:《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伏皇后被杀前向汉献帝求援,后者为何不救她?

开玩笑,汉献帝刘协是正儿八经的保命高手,猥琐发育的典范,救伏皇后,凭什么?

汉献帝是汉灵帝宠妃王美人的孩子,在当时,还有一个何皇后也有儿子,叫刘辩,他比汉献帝刘协更加根正秒后。汉灵帝死后,刘辩才是当之无愧的皇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少帝”。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军阀打成一团,等董卓入主洛阳的时候,在董卓看来,之所以要让刘协当皇帝,完全是因为,刘协好控制,才当傀儡的。

换句话说,汉献帝即便有才能,也藏的非常好,要不然董卓为了立个傀儡,完全可以不找汉献帝,或者立了以后发现汉献帝有点想法,然后把他直接弄死,再立个别人。

但是汉献帝呢?

真的做到了当傀儡32年,铁打的傀儡,流水的军阀。而且汉献帝还能时不时找到忠于汉室的人没事做个反扑,反扑成功了固然特别好,但是反扑失败了,也没人找他麻烦。

换句话说,汉献帝要做的事,就是要保全自己,任何有危险的事,汉献帝是不能先干的。

当然,三国里有个人和他不一样,后来,他死了——这个人叫曹髦。

曹髦被司马师捧上皇位后,年年搞事情。动不动找几个大臣商量折腾一下司马师。

后来司马师忍无可忍,就找机会把曹髦弄死了。在位还不到6年,死的时候还不到19岁……

但是我们汉献帝,那才是正儿八经的胜者为王。

伏皇后算什么鬼?

文/酒骑风

伏皇后被杀前向汉献帝求援,后者为何不救她?

汉献帝虽是汉朝皇帝,但他是一位傀儡皇帝,权力都集中在曹操手里,他自己的命都被别人抓在手里,他又有什么能力去救自己所谓的伏皇后呢。所以我们在感叹汉献帝命运的同时,皇后只是牺牲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