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是不是应该感谢吴三桂?
“为什么要感谢?”估计满清这么想,本来政治就是利益互换。吴三桂帮满清打开了国门,并充当了统一中国的急先锋,满清给了吴三桂一个施展的平台,满足了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没有哪一方是活雷锋,非要说感谢的话,朱元璋都不干!
吴三桂对满清的贡献:一、开门揖盗,使满清大摇大摆入主中原
满清入主中原的梦做了几十年,愣被一道坚固的城墙挡住,甚至连一代战神努尔哈赤,都魂断山海关。现实跟梦想开了个玩笑,玩笑的代价有点大。
如果不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皇太极可能真的要“黄”,多尔衮恐怕真的要“滚”。吴三桂奉上的这个大红包,一百个马云都抬不动!
二、领进门送一程,替满清打下半壁江山
引清军入关后,吴三桂再接再厉,兵不解甲,充当满人急先锋,先平定李自成,后追着南明狂咬,把朱元璋的子孙撵到绝望,直至把永历帝的人头砍下!
这都不算体贴,吴三桂还替满清大肆镇压抗清武装,直到天下大定!
如果非要说“汉奸”,谁能超过他?从头到脚,他就是泡在汉人血河里发迹的!
满清给吴三桂的回报:这个大家都知道,吴三桂被封平西亲王,镇守云南,成为独霸一方的诸侯。他儿子吴应熊娶了公主,加太子少保。
亲王,是满清最高一等的爵位了,授予一名汉人,整个清王朝无出其右。
因为吴三桂的这些功勋,满清就一定对他感恩戴德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军事从来不孤立存在,它是政治的延伸。从来没有单纯靠军事力量,神一样长期生存的政权。满清之所以兴盛,首先是政治上的优势,大明之所以没落,完全是政治上的腐朽堕落。李自成有希望吗?他的政治恐怕比晚明更黑暗!
那一道冷冰冰的山海关,真的能挡住清军的铁骑?开玩笑,没有你吴三桂,这道墙自己也会倒下!只是时间可能会稍稍延后而已。
历史就是这么神奇,它让形形色色的人在前台尽情表演,但所有的结局,都在它的掌控之中,无处躲避,无可躲避!
满清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是不是应该感谢吴三桂?
是的,满清是应该感谢吴三桂的,如果不是吴三桂,满清就不会有那么顺利地入主中原,甚至能不能统治中国。
崇桢殉国后还有四股势力,南明、李自成、后金、吴三桂,真正有实力能笑到最后的,不是李自成便是满清。吴三桂便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另一方的成败。首先,继续效忠大明是不太现实的了,南明在南,中有李自成大顺军隔断,他不被后金吃掉也会被李自成灭了。我们假设他归顺了李自成,李自成就会派几十万大顺军和吴三桂一起防范满清,最后鹿死谁手很难预料。但历史没有假设,吴三桂偏要引狼入室,甘当汉奸,带领满清一路入关,进入北京。
今早在头条看到篇文章,当年的孔有德、耿精忠攻下广州屠城七十万,可见这些汉奸、带路党,对待自己的同胞比起满清来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吴三桂则更是对大明赶尽杀绝,追杀故主永历帝至缅甸,押回昆明处死,
满清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赖吴三桂等一班汉奸、带路党的。如果没有他们,满清还真说不定只能在关外放羊牧马了。
满清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是不是应该感谢吴三桂?
满清要感谢的汉奸多了,何止吴三桂一人。
满清取天下,吴三桂效力不少,这只是军事上,象他这种心甘情愿当汉奸的明未将领还有不少,相比而言,谁也没有他的贡献大。试想:他不开关门,与后金殊死抵抗,历史或许被改写。
从政治层面上,方针路线决定了后金最终定鼎华夏,因此,相对军事,文人汉奸发挥的作用是致命的。
第一个就是范仲俺的十七代世孙范文程,此人心思缜密足智多谋。在关外时,范文程虽系儒生,但随军从征时,奋勇冲杀,又长于用计,能言善辩,因而立下功劳,皇太极统军往攻北京,留参将英俄尔岱、游击李思忠及范文程与八员备御,领兵八百名,驻守遵化。明军来攻,“清军前锋被围,文程突围力战,援之以出”。因战功显著,范文程被授予游击世职。
此后,范文程尽心后金,才干日强,识见愈高,迅速得到了皇太极重用,并赐予‘’仲父之称‘’。凡事先禀仲父,次及寡人,然后实行。从此,范文程进入内庭,辅国定制,帷幄军机,献计献策。尤其在清朝入主中原这一紧急关头,范文程上书摄政王多尔衮,奏请立即出兵伐明,夺取天下,此文为满清君临天下勾画出蓝图。
第二个人物,是洪承畴。此人在变节后是满州人入关时,替清庭规划方略,设置政治路线的第一人。具体说,就是一边打,一边拉拢汉族地主阶级。在清军定都北京后,洪承畴依旧保留仕明时的原职,顺治又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
事实证明,洪承畴在平定江南的过程中,确实是坚持了“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尽管他尽量想要避免沾染同胞的鲜血,但作为曾经的明朝重臣,洪承畴所出之策却为满清迅速稳定政权立下了奇功。
所以说,满清得天下并不仅仅依靠的是八旗铁骑,而更重要的依靠的是汉奸的头脑。在这个角度上说,满清应当感谢范文程丶洪承畴、吴三桂等人。
满清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是不是应该感谢吴三桂?
不是该感谢吴三桂,而是应该感谢大明!
当时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满清一样可以进关的。可别忘了"已己虏变″是怎么打到北京城下的,为此袁崇焕还把小命丢了。
当时皇太极率大军从沈阳出发在蒙古向导的指引下。
内蒙科尔泌到喀喇泌部向西,又从蓟马镇分三路突入明边,功克汉儿庄,马兰营等边城到遵化,经蓟州,三河,顺义,通州等地直逼北京。
所以,可以绕过山海关的,只是麻烦些。
吴三桂当时不开关,满清完全可以绕过山海关,当时北方的大明己兵荒马乱了,不难,然后内外夹击吴三桂,吴三桂也只有死路一条。
当时,吴三桂也心知肚明,以他的力量必须得在李自成,皇太极之间选一位。
李自成的残酷追赃,各种流寇作风让吴只有降清,不然也只有殉国。
吴三桂毫不犹豫选了清,而且不久立马削发,这只是为了保命而己!
崇祯让吴进京勤王,从宁远到山海关,距离两百四十多里,按正常行军速度,两天可到达,可吴三桂走了八天。他可不想那么兴冲冲的自投罗网,所以吴选择了这样一个最佳方案:
拖延。
这就是大明调教出的一方主帅。
再说没有吴三桂,还有李成栋,许定国,左梦庾,孔有德等等明朝的各大手握重兵的大将,满清天下都是大明降将降臣打下来的。
几十万左军,面对凶恶但势寡的清军,竟然不发一矢,齐齐解甲。
日后清军迅速扫平江南,这支昔日不战而降的大军,顿时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打起南明军队来势如破竹。
满清当然要先感谢大明的精心栽培了。
大明才是清得到明天下的第一功臣!
为什么明会现恒古少见数量众多的降臣,降将呢?
道德沦丧!
大明普遍的道德沦丧问题不是遍地的水灾,旱灾,兵灾,也不在于几位奸臣或昏君。这些只是表面,在这些背后,支撑社会正常运动的精神支柱己腐烂了。
历史上没哪个朝代像明朝那样重视名教纲常。而名教纲常因为朱氏家族的透支使用而遭到严重损害。
矫枉过正,明中后期,出现了什么童心说,性灵说,情教说等打破禁欲的哲学思潮,鼓励众生去追求人生欢乐,并竭力尊崇人之为人的情感意志,所以中国的几大色情小说全是这时出的,例如巜金瓶梅》,巜肉浦团》!
但是三纲五常还是社会主流,让人们生活在一种犯罪感中,虽然狂纵不羁,但正统的社会价值依然是心中认同。
冰火两重天的精神追求
导致人们纵情放荡,狂狷任性,浮躁阴鸷
导致了人们精神的萎顿,
导致了人们强烈的务实倾向
导致了人们回避任何实质上的祟高
整个明社会成一盘散沙!变得务实而自私,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剩个空壳。
道德感己从社会人群抽离几尽,所以务实的明朝大臣,国将倾覆时不出半分钱,武将士兵直接投降如潮。
满清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是不是应该感谢吴三桂?
吴三桂可以说是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被强行抬上了历史舞台。
也许没有迎接满清入关这件事情,吴三桂断断不会如此有名。 后金建国一直到改为大清已经历经了28年的时间,这28年的时间虽然辽东局势处于不断恶化的阶段,可是满清想要一下冲破防线攻进山海关是万万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老谋深算的吴三桂可能出现了政治上的短视。
吴三桂希望借助多尔衮的兵力来镇守山海关,从而抵挡从北京城蜂拥而来的李自成的大军,吴三桂可能在想如果自己被灭,那么清军想要跨过山海关就将会难上加难,可是如果多尔衮能够帮他抵挡住李自成大军的话,那么一切还有回旋的余地。
政治上的幼稚,也让吴三桂被死死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令吴三桂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利用多尔衮的同时,多尔衮也在利用吴三桂。我们从多尔衮抵达山海关的时间就能够看得出来,多尔衮的援救完全是在吴三桂和李自成的军队两败俱伤之际,才悍然出击一举击溃了李自成,可是同时也占据了山海关。
吴三桂的反叛引来了李自成的暴怒,吴家老小悉数被斩杀,多尔衮的驰援让吴三桂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也让李自成的军队兵败如山倒,吴三桂开始和一条疯狗似的狂追李自成大军,紧接着陕西、四川、云贵、云南等地悉数被吴三桂率领的关宁铁骑瞬间踏平。
吴三桂几乎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又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大清朝的头等功臣。
满清的大半个江山几乎就这样被吴三桂给打下来了,这份功绩在满清朝的历史上也绝对找不出五个人,对于吴三桂的功绩,满清甚至不惜用裂土分封的方式老报答吴三桂的硕大功劳,他们也明白没有吴三桂的鼎力相助,想要如此快速的定鼎中原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关宁防线得天独厚的优势放在那里,满清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绕过关宁防线侵逼北京城,但最终的结果也是劫掠而回,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可是吴三桂不一样,他帮助满清将这个僵持了近30年的平衡状态给打破了,他帮助满清的同时也害了自己。
满清定鼎中原的机会和胜率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大大加强,不过就满清铁骑的战斗力而言,即便没有吴三桂定鼎中原也会是时间问题,南明政权的实力实在是被人所诟病,也足够让人唏嘘。
满清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是不是应该感谢吴三桂?
应感谢上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