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刘备最厉害的一个招数是什么?他经常用此招,你如何评价他的创业史?

刘备是一个织席贩履之辈,是个草根小白,他的创业可谓难上加难,经历就是一波三折,他是靠什么起家的?他的创业过程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如何评价刘备的创业史?

民间取笑刘备说,他厉害的一招就是哭,哭,似乎成了刘备笼络人心的撒手锏。其实我觉得刘备最大的绝招是他的“抗击打能力”。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直到晚年才有个安身立命之所。试想下,有几个人能做到?

后人常以刘备四处投靠,像条流浪狗,还不是一条忠心的狗,投了叛,叛了再投,跟吕布没啥两样。若非心理强大,谁能坚持下来?

我想刘备支撑刘备强大心理的是情怀,是追求,是大义。为此可以牺牲一切的决然!

你想成事吗?先练就刘皇叔的“抗击打能力”吧。

认为刘备最厉害的一个招数是什么?他经常用此招,你如何评价他的创业史?

谢邀!刘备善于收买人心!能放下身段与大将称兄道弟为兄弟。能慧眼识英才,使诸葛亮能够放手施展才能!…

认为刘备最厉害的一个招数是什么?他经常用此招,你如何评价他的创业史?

刘备最历害的招数是待人宽厚仁义,礼贤下士,非常懂得笼络人心。刘备能够成就大业,靠的就是这一招。

刘备创业之初有什么?打着汉室后裔的旗号,从事着织席贩履的职业,可谓是社会底层的小手工业者,刘备能够拜在卢植手下读书,靠的是同宗的刘元起的资助,但读书非刘备所长,刘备喜欢的却是遛狗骑马,华丽衣服,结交英雄。

刘备能从白手起家,靠的就是不断结交英雄豪杰,不断的笼络人心,为其所用。

一、对情同兄弟的关羽和张飞。

关羽和张飞是刘备最早结交的英雄豪杰,在三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刘备发觉了关羽和张飞的才能,刘备与关羽、张飞两人情同兄弟,卧则同床,三人关系好的不得了,史书没有明文记载三个是否结拜兄弟,但即使结拜兄弟也不如刘备这般对待关羽和张飞吧。

关羽早年在家乡犯了事,逃到刘备的家乡涿郡,与刘备相识,当时刘备在涿郡起兵,好歹是个小头目,刘备没有看不起关羽,反而以兄弟之礼相待,关羽感动终身,誓死追随一生,即使被曹操俘虏,关羽仍然不为所动,终其一生未曾背叛刘备。而正是关羽,为刘备一生立下无数功劳,成为蜀汉政权的二号人物,君以国士相待,必以国士相报,关羽为刘备一生肝胆相照,就是因为刘备的礼贤。

张飞也是如此,张飞是刘备的同乡,刘备在起事时,加入刘备,与关羽一起成为刘备最核心的成员,刘备视张飞也是情同兄弟,以礼相待,张飞也是一生追随,即使刘备一无所有,仍然不离不弃,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还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为皇后,可谓亲上加亲,张飞的存在,也为刘备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关羽和张飞两个万人敌般的人才,正是因为刘备的礼贤,终身跟随。

二、对追随他的各级人员。

简雍是最早追随刘备的人之一,是刘备的同乡,刘备在家乡起事时,简雍就开始跟随刘备,直到刘备建立蜀汉,简雍一直跟随,没未离开,哪怕是在刘备最落魄、最无助的时刻,也没有放弃,刘备徐州大败,妻子女儿都被曹操俘虏,带着数十手下逃离,简雍跟随;刘备当阳大败,简雍跟随,刘备入川,简雍跟随,不离不弃。简雍没有什么大才,最后官拜昭德将军,地位次于麋竺,正是因为刘备待其宽厚,简雍才一生追随,最后老死在益州。

糜竺也是较早追随刘备的人,糜竺是徐州人,刘备主正政徐州时,糜竺因为刘备宽厚仁义而跟随刘备,糜竺家非常富有,有万贯家财,为了资助刘备起事,变卖家财,一直跟随刘备,而且拒绝了曹操的高官厚䘵,是刘备最大的政治金主,蜀汉政权建立后,刘备也给予糜竺相当高的职位,官至安汉将军,在蜀汉政权中地位仅次于刘备。

诸葛亮是刘备客居荆州时期,三顾茅庐请出来的人才,当47岁的刘备恭恭谨谨请一个比自已小20岁的毫无名气可言的年轻人时,刘备所表现的就是宽厚仁义,礼贤下士,当时的刘备虽地盘不大,可是打拼多年,名声早已满天下,而诸葛亮呢?名不见经传,刘备对人才的态度及渴望,是打动人才一生追随的动力,从此,诸葛亮誓死跟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在北伐的军中。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有赵云、黄忠、庞统、法正、马良、吴懿等等 ,正是因为刘备独特的个人魅力,宽厚仁义的待人处事,打动了这些人,让这些人誓死跟随,从而成就了刘备的三分天下有其一。

三、对百姓。

刘备对百姓同样宽厚仁义,刘备为平原县县令时,与百姓同席而坐,同桌而食,并不因为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当时有人对刘备不满意,派出刺客刺杀刘备,但刺客被刘备的行为感动,放弃而去。

刘备因徐州陶谦的邀请而到徐州,陶谦去世前因为刘备的名声,而将徐州托付给刘备,刘备主政徐州时,当地的士人百姓争相支持。

刘备客居荆州时,驻守新野,曹操南下,荆州数十万士人百姓宁愿放弃家园,也要跟随刘备一起逃生。

百姓为何如此敬重刘备,都是刘备对待百姓与其它军阀不同,百姓能够感受到刘备的仁义,因为誓死跟随,刘备能够得到民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事,都是因为刘备的所作所为,及对百姓的态度。

刘备一无背景,二无势力,三无家财,全靠个人努力及个人魅力,待人宽厚仁义,礼贤下士,非常懂得笼络人心,让这些人才前赴后继的跟随刘备,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无数功劳,才有了刘备的三分天下有其一。

认为刘备最厉害的一个招数是什么?他经常用此招,你如何评价他的创业史?

三国看了很多遍!刘备这个人武不能上马征战!文不能诗词歌赋!谋从无胜战!

他之所以可以成为汉中王和他仁义治国的理念是分不开的。还有就是他重情义,惜良才,

忠汉室。

从整个三国来看其实他也很虚伪,荆州刘表曾三送荆州给刘备刘琦也多次请求接手荆州他都虚伪的拒绝了。以至于后面关羽大意失荆州,枉送性命于东吴之手! 西川逝风丑!陶谦赠徐州,都显得刘备假仁假义,虚伪无比!

总的来说刘备成也兄弟两,败也两兄弟!

认为刘备最厉害的一个招数是什么?他经常用此招,你如何评价他的创业史?

感谢邀请

演义里刘备善哭是出了名的品牌,但是——

咱们还是说《三国志》吧,里面刘备一共哭了6次,可谓有感而泣,不过也有作戏的成分在。

刘备的伤心落泪

1. 《三国志·魏书·满田牵郭传》

“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刘备曾与田豫一同在公孙瓒手下共事3年,后刘备投奔陶谦,被表举为豫州刺史,此时田豫因家中尚有高堂,无法追随,故刘备只得依依惜别。

日后的田豫也转投了曹操,任并州刺史,镇抚北方外族颇有功绩,且一生清贫节俭,经常将赏赐分送给麾下将士,连胡人都为之感佩。

刘备这一哭,哭的是无法挽留田豫这个人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初恋送来了喜帖,伤心是有理由的。

2.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战败汝南,投奔荆州刘表,刘表待之甚厚(实则高高挂起当个摆设),刘备觉得自己半生蹉跎却一事无成,心中难过,于是蹲在厕所里哭了一回。

这一番哭,哭的是自己,虽说是实情,但也是幽幽地埋怨了刘表一把。我认为,刘表肯定是:

“呵呵……话说今天天气不错,玄德公请满饮此杯,来来吃筷鸡……”

3.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典略曰: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

刘备在刘表临终前拒绝了其托付荆州的意图,后曹操来犯时,又拒绝了诸葛亮的攻刘琮夺荆州的策略。

(注:这里要说一下,另有回答是关于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何最终不灵,其实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也是根据主公大人的具体实施而作被动调整的,孔明也有苦衷才对。)

刘备带一干百姓南迁时,拜祭了刘表的坟,泣别而去。

这时刘备的哭,内容便有些复杂,既有对同宗兄弟去世的伤心(毕竟长期请自己吃饭的),也有对荆州这块宝地的不舍,更有为自己多舛前途的忧虑,可谓是百感交集,却又难以说出口,只能哭着离开。

(注:这一次哭的算是窝囊,刘备的优柔寡断造成蝴蝶效应,荆州成为蜀汉永远的伤。)

4.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5.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庞统与法正是刘备的重臣,客观点说,各自的重要性都不下于诸葛亮,庞统是军事指挥型,法正是谋略型,两人为刘备进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两人都对刘备忠心不贰,庞统在战斗中更是为刘备以身挡箭,这两人的先后离去,是刘备人才资源的两大损失。

实在是心痛得紧。

6. 《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于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个人认为,最后这一次刘备的伤心,也是最痛苦的一次。

因为杀死的是自己的儿子。

哪怕不是亲生的,多年相处下来,纵无血缘关系,也有骨肉亲情在。更何况刘备心中明白,刘封是可以不用去死的,尽管他间接害死了关羽,逼反了孟达,又彻底丢掉了上庸,但他并非想背叛蜀汉。

是蜀汉背叛了他。

他的存在,会对未来的刘禅造成威胁(个人对此存疑)。

知子莫若父,刘备非常清楚,刘封只是一个骄傲的,竭力想证明自己的孩子。

宛如当年荆州初见时,那个高大腼腆的少年。

简言之:刘备的创业史,是一部血泪史,确实是一个没有眼泪就说不下去的故事。

【关注历史,解读历史故事,我是夜未央】

认为刘备最厉害的一个招数是什么?他经常用此招,你如何评价他的创业史?

谢谢邀请。人们三国演义看多了,难免会认为刘备最厉害的招数是哭,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一个人志得意满,为什么还会哭?要说刘备最厉害的招数,我个人认为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价相当中肯,我们看陈寿原话

先主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之圣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相当中肯的,刘备没有曹操那么大的才能,所以他待人宽厚(别管是不是表面上),敢于放权,知人善任,最主要的还是百折不挠。他可能才能不是最突出的,但是却是最善于保全自己的。

这点和刘邦很像,刘邦也时常战败,但是他总能保住自己的小命,然后东山再起。在实力不足的时候,不用奢求胜利,只要让自己立于不败就是本事。

刘备打仗是不行,治理国家水平也一般,至少和曹操差远了,但是就是这样,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到刘备白帝城托孤,地盘是越来越大的。刘备在大方向上是清醒的,他知道他要做什么,善于用语言和行动煽动人心。

想到没?和现在的谁很像,对,马云。马云智商上应该不会太高,至少不是那种惊才艳绝那种,否则也不会考个大学那么难,就像刘备机权不如魏武,曹操绝对属于那种惊才绝艳之人。

他俩起步很相似,就是一个愣头青带着一帮兄弟打天下,然后很懂得为自己造势,先鼓吹自己是大汉宗室,兴复汉室是大势所趋,马云则鼓吹未来是电子商务的时代。然后就有一帮人信了,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至于兴复汉室是不是大势所趋,未来是不是电子商务的时代,鬼知道,你做成了就是,做不成就不是。

马云自己也承认对互联网的技术一窍不通,这就相当于诸侯争霸时期,主公不懂打仗差不多,刘备打仗水平确实一般。但是马云和刘备都善于用人,敢于放权,语言又都极具煽动性。最重要的是,这俩货都是大方向上不会搞错,而且百折不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