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游记中沙僧只是罗汉没有成佛?
为啥他只是个罗汉,没能成佛?
他不够格啊,而且给个罗汉就不错了,佛祖没有治他罪,就已经相当对得起他了!
如果仔细阅读《西游记》原著,将时间线拉长,就会惊讶地发现。沙和尚身上藏着的秘密,可不仅仅是其脖子上挂着的九颗骷髅,我们也不要被他貌似忠厚老实的形象所蒙蔽,他才是取经团队隐藏最深的人。
一、
在唐僧师徒进入到流沙河之前,曾经遇到过一位高人,叫乌巢禅师,他就提到过,再往西走会遇到水怪。
当时孙悟空还有点恼火,要揍人家乌巢禅师,但技不如人,败下阵来,随后猪八戒反过来劝猴哥,说了一句:
“师兄息怒,这禅师也晓得过去未来之事,但看他‘水怪前头遇’这句话,不知验否,饶他去罢。”
也就是说,在唐僧师徒遇到沙和尚之前,已经有人提醒过了,所以见流沙河内有妖怪,倒也不稀奇。但是这个水怪的来头实在是太大了,猪八戒跟他对战的时候,他就自报了家门,原来他曾经在天庭当官,且是卷帘大将。
很多人不理解,猪八戒在天庭是天蓬元帅,沙和尚在天庭是卷帘大将,为什么俩人一见面却不认识呢?
其实很简单,猪八戒的天蓬元帅是外派官,平时是在天河镇守的,偶尔玉帝大宴宾客的时候,才会招他入宫。卷帘大将是侍卫,平时是跟随在玉帝或者王母身边,专门伺候他们出行的侍卫。
如果天蓬元帅认识卷帘大将的话,玉帝根本就不用等到他调戏嫦娥,就能以“结交近侍”为由办他死罪。
而平时天蓬元帅到天庭参加会议,都是那种大场面,况且人嘛,眼睛都是往上长的。也就是说,天蓬元帅自然跟自己同级别的人畅快痛饮,根本就注意不到玉帝身边跟着的小侍卫,况且他有没有资格进会场都难说。这也导致,就算沙和尚表明了身份,气在头上的猪八戒也不会停手。
二、
当然,还有一方面原因是,这个沙和尚此时的相貌实在无法跟天庭上的卷帘大将相匹配:
“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可是他为什么变成这幅模样了呢?
原来是因为他失手打碎了玻璃盏,可是玻璃盏这种东西,在西游记原著中也并非是什么稀奇物。比如唐王李世民招待取经团队时,桌子上就摆着琥珀杯、玻璃盏、黄金盘、白玉碗。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时,也是用上了玻璃盏、琉璃灯,可见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宝物。
有人说,玻璃盏并不珍贵,关键是里面装的东西太珍贵了。确实,我(杨角风)一开始也开过类似的脑洞,比如里面装着珍贵的蟠桃汁,是给众神仙续命的,所以被打碎了后,众神的魂才会飞丧。
也有人说,沙和尚这是要摔杯为号,他这是要造反,不然的话,玉帝为什么那么恨他,还让飞剑每七日穿他胸膛百次?
其实很简单,沙和尚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就对观音菩萨讲过一句:
“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
銮舆就是天子座驾,说白了,卷帘大将类似于马夫,你什么时候见过马夫可以随意出入会场的?
三、
大家可能理解不了,那么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比如一些比较高级的酒店,举办某次重大酒会,我如果是参加宴会的宾客,不小心打翻了一个贵重的杯子,有问题吗?
没问题,主人若是看到还得过来安慰一下我,顺便叫服务生们赶紧收拾掉,并再给客人拿一个杯子。
而如果是在会场内伺候客人的服务生打碎了一个杯子,有问题吗?
也没啥大问题,顶多被大堂经理训斥一顿,并赶紧收拾掉碎玻璃,事后从工资里扣款。
但是,如果这个打碎高档餐具的人,本应该是在门口看车的保安,或者司机,那么结局就不一样了。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本就不该出现在会场,偏偏就出现了,还打碎了一个杯子。那么作为主人的玉帝,会怎么处置这个冒冒失失进来捣乱,还吓到了宾客的卷帘大将呢?
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一下,若是国家领导人宴请国际友人,正举杯畅饮呢,结果你一个不小心将人家杯子碰掉了,还把外宾吓了一跳,尴尬不?
就算是领导让你端着酒杯在旁边伺候着,你一个没递过去,啪叽一下摔地上了,领导脸上有光吗?还挂得住面子吗?
就算表面上尴尬一下,也没有当场发飙跟你计较,但是事后呢?你觉得你还有机会再在领导面前递杯子,参加重要场合的宴会吗?
幸亏卷帘大将遇到的是玉帝,还算仁慈一点,若是遇到慈禧太后,你伺候她时将杯子打碎,还吓了她老人家一跳,你有几条命够砍的?
四、
按理说,吃一堑长一智,沙和尚应该从当初被贬这件事上吸取教训,别再那么冒冒失失,可是面对取经团队时,他又犯傻了。
本来是他求观音菩萨救他一救,让他加入取经队伍,菩萨也确实同意了:
“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
人家猪八戒皈依了菩萨之后,立马离开福陵山,跑到高老庄,就算高太公一个劲地找法师降他,人家都没再杀过生。
可是沙和尚呢,他为啥表明了身份,猪八戒还气不打一处来,非要干他呢?
就因为沙和尚说了这么一句话:
“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你敢行凶到我门,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鲊酱!”
樵夫啊,渔翁啊,只要见到沙和尚,立马就被送去见阎王了。而且,沙和尚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当他看到唐僧出现在流沙河边时:
“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
你说,唐僧那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摆着,就差“咻咻”地放光了,沙和尚已经皈依佛门,专门在此等候取经人,他眼瞎看不到吗?
有人说,沙和尚其实看得到,他这样做就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以后不要小瞧自己。
可是,如果真想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你倒是冲猴子下手啊,干嘛躲在水里不出来?
五、
事实上,沙和尚冲唐僧下手,并非另有隐情,而是他本就是打算伤害唐僧的,毕竟他脖子上还挂着九颗取经人头颅呢。
按理说,观音菩萨碰到这么顽固不化的妖怪,还专门吃取经人,她为什么还要招他加入取经团队?甚至担心他不肯皈依,还特意编了一通瞎话,违背戒条也要打诳语:
“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
观音菩萨究竟在怕什么?是怕沙和尚武艺高强,自己搞不定他吗?
当然不是,毕竟木叉都能跟他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猪八戒也抱怨猴哥坏了自己的好事:
“哥啊,谁着你来的!那怪渐渐手慢,难架我钯,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
难道是观音菩萨爱惜人才,看出沙和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取经路上少不了他?
也不是,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一直是在打酱油,死在他手中的妖怪,一个有名字的都没有。最大的一个还是真假美猴王时,他去花果山,看到一只变成他模样的猴精,气得他一禅杖拍死了。
以至于等到取经结束,如来佛祖绞尽脑汁也找不出沙和尚究竟有啥功劳,最后来一句:
“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大哥,哪个徒弟不诚敬迦持、保护圣僧了,这不是当徒弟的基本职责吗。况且,他牵的马是小白龙,你牵不牵它,它都驮着唐僧往西走。
六、
有人说,不对啊,沙和尚不是一直挑着担子吗,这不是功劳?
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骗了,真正挑担子的是猪八戒,而且人家二师兄暗示了老沙好多次,这老沙就是装傻卖楞,硬是不肯挑担子。
当初猪八戒向孙悟空抱怨行李重的事,其实就是抱怨给沙和尚听的,连孙悟空都纳闷,你应该跟老沙说啊:
“呆子,你和谁说哩?”
猪八戒也不敢直接招惹沙和尚啊,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最后还想打白龙马的主意,结果孙悟空提到,这可是小白龙变的,哪能驮行李。
没想到沙和尚突然就来一句:
“哥哥,真个是龙么?”
所以,这家伙蔫坏蔫坏的,明明听到了猪八戒在抱怨什么,却装聋卖哑,不肯接话。
有人说,你看每次孙悟空和猪八戒去降妖,还不是人家沙和尚留下来保护师父,保护行李,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吗?
甭提这事还好,这事一提,连孙悟空都一肚子气!
只要是单独留下沙和尚照看师父,大家翻翻原著,无一例外,师父铁定会被妖怪抓走。降妖除怪沙和尚从来不出手,保护师父,每次也保护不住,兄弟感情,也基本谈不上。
比如三打白骨精时,沙和尚明明知道猴哥打死的是妖怪,但是愣是一句话没说。后来孙悟空回归取经队伍后,面对沙和尚舔着个脸凑近乎,他就说了:
“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
七、
那就奇了怪了,沙和尚既然答应加入取经队伍,可是他心里究竟咋想的呢?
很简单啊,他的出现,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破坏取经。他本想去里面卧底,找个机会除掉唐僧的,但是见到孙悟空超级厉害之后,他又想改变主意,指着孙悟空冲木叉说:
“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
他自己都不想去取经,那么观音菩萨为啥还要让他加入呢?
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沙和尚是有背景的,这个背景菩萨不想惹。另一方面,如果沙和尚不加入取经队伍,那么取经团队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
别说唐僧师徒了,就连菩萨当年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经过八百里流沙河的时候,没有沙和尚带路,她都不好过:
“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
可是,加入取经团队后,沙和尚就放弃坑害唐僧了吗?
没有啊,因为他知道天上也有一群神仙,比如在暗中的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六丁六甲、十八位护教伽蓝,在时刻盯着,自然不敢下手,也不能下手。
所以,加入取经团队后,沙和尚要想执行自己的计划,只能利用别人之手。一方面,先不提孙悟空和猪八戒,就天上这群,他怎么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可是,虽然任务艰难,但也不是没有机会,比如孙悟空不在的两次。
八、
沙和尚很聪明的,孙悟空两次被唐僧赶走,他都没说过一句求情的话,因为他巴不得孙悟空走呢,为啥?
大家看孙悟空走的两次,一次是三打白骨精后,一次是真假美猴王前。而这两次,都是猪八戒先去化缘,留下沙和尚照看师父,可是两次无一例外,沙和尚都是半路走开去找八戒去了。
结果呢?
结果就是,第一次唐僧掉进了黄袍怪的洞穴,别跟我讲唐僧天生就能看到“咻咻”发光的塔,而沙和尚眼瞎,看不到。
另一次,沙和尚离开后,半路蹦出来个六耳猕猴,差点没揍死唐僧。别跟我说,沙和尚还不吸取教训,明知道自己找不到二师兄,偏去找。
孙悟空在临走的时候,嘱咐过沙和尚,让他好生照看师父。别忘了那些妖怪们,三个徒弟都在的情况下,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三个徒弟都不在身边了,而且孙悟空早就说过了,师父啊:
“步步有难,处处该灾。”
而沙和尚就很巧妙地将师父送到了妖怪手上,若是妖怪们吃肉别这么墨迹,说不定他就成功了。
当然,如果你非说这就是巧合,并非沙和尚本意,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唐僧非要去化缘,孙悟空和猪八戒都在劝,而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竟然站出来说话了,还力挺师父:
“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
九、
如果这次还不够明显,那么在蝎子精那里,孙悟空被扎了头,无法继续战斗,猪八戒还在担心师父会丢了真元,而沙和尚又蹦出来说话了:
“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
当然,有人说,沙和尚也不是没出过力啊,在宝象国的时候,虽说他败给黄袍怪被抓,实在诡异。但是后来他见到从天而降的孙悟空,不是也求他救自己,救师父吗?
“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
大家要是看过原著就不会这样说了,沙和尚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被百花羞公主放出来了。明明已经获救了,还假装自己在遭难,求猴哥救自己,你确实这不是在搞笑,故意转移视线,拖延时间?
还有人说,哎,你刚才不是也提到,沙和尚在真假美猴王时打死了一只猴精吗。你看取经团队就要灭亡了,他不是也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啊,怎么能说他破坏取经呢?
那你去问问孙悟空心里咋想的?
大家用脚指头想想也会清楚,每只花果山的猴子在孙悟空看来,是多么珍贵。你沙和尚取经十四年都没怎么出过手,偏偏这次出手了,还搞死了一只猴子。
你这是在化解矛盾,求美猴王给行李,然后让自己跟着唐僧和八戒继续取经吗?
想必不是吧!
恐怕他是在故意扩大化唐僧跟孙悟空的矛盾,让孙悟空被赶走之事更加深化,做成既定事实,无法挽回罢了。
所以,大家可以翻一翻原著,为啥孙悟空跟猪八戒关系那么好,动不动就“呆子”、“呆子”的叫,而跟沙和尚却很客气呢,就是这个原因啊。
因为猪八戒虽然经常喊散伙,但是人家没啥心机,都是直来直去的。倒是那么沙和尚,平时沉默寡言,但是每次做出来的事情,却让人心中起疑,不易接近。
至于沙和尚破坏取经对自己有啥好处,他的幕后指使人又是谁,玉帝小题大做,从玻璃盏上做文章仅仅是针对沙和尚吗?这是后话了,跟本文问答无关,有机会在文章中说给大家听。
为什么西游记中沙僧只是罗汉没有成佛?
沙僧能成为罗汉,已经很知足了,他不是不想成佛,只是由于他吃了九次唐僧,失去了成佛的机会。因此沙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唐僧和孙悟空成佛。
西游记中,沙僧给我们的印象是老实憨厚,任劳任怨,无论取经团队中出现了任何问题,沙僧都没有乱说话,而是站出来说好话,维持团队的稳定,磨合团队的感情,最终让这个团队齐心协力,一同取得西经。然而就在取得西经论功行赏时,沙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并没有成佛,这是为什么呢?
取经之后,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成为了“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则被封为“金身罗汉”。唐僧本来就是金蝉子转世,人家之前就是如来的二徒弟,被封为佛很正常。孙悟空法力高强,一路护送唐僧西行也立下了许多功劳,而且孙悟空这人脾气很大,如来为了拉拢他,给他封佛其实也是合情合理的。
猪八戒是整个团队的捣乱分子,多次想要拆散团队,回到高老庄,而且他一路上好吃懒做,如来把他封为“净坛使者”,每日供奉上来的美食瓜果享用不尽,正好满足了猪八戒的需求,所以说猪八戒的封赏其实也是有道理的。不过沙僧的封赏就有点不合理了!
沙僧为人老实,不捣乱,一路上兢兢业业,虽然并没有立下多大的功劳,但一路上也是尽职尽责啊,而且有孙悟空一路相随,就算沙僧想立功,他也没有机会啊。可以说,沙僧其实是很多老实工作者的代表人物,那么这种老实人为啥不受如来的青睐,没有被如来封佛呢?看看他做的两件大坏事,你就知道了。
原文: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便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从表面上看,如来给出了两个不给沙僧封佛的理由,一是沙僧打碎了玻璃盏,二是沙僧在流沙河有吃人的劣迹,正是因为这两个劣迹存在,所以只能把沙僧封为金身罗汉,不能封佛。
很多人会非常疑惑,觉得如来给出的理由非常牵强,沙僧打碎玻璃盏,被贬下凡间,已经算是接受了天庭的惩罚,而在流沙河吃人,这种罪过其他人也犯过不少。就拿孙悟空来说,他大闹天宫,不知道闯了多大的祸,打翻天上老君的炼丹炉,成就了火焰山,不知道伤害了多少老百姓的性命,他的这种行为,相比于沙僧危害更大吧?凭啥孙悟空可以成佛,沙僧就不行呢?
事实上,如来说出的这两个原因,很多人都没有听懂,不过沙僧倒是懂了,所以沙僧也并没有反驳,而是老老实实接受了封赏。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来这番话里面更深层次的含义!
沙僧原本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肯定也算是玉帝信得过的人了,而且大家都是神仙,且不说怎么可能打碎玻璃盏,就算是打碎了,以他们强大的法力,修复不是轻轻松松的吗?为啥就直接把沙僧给贬到了流沙河?这里面必有蹊跷!
沙僧到了流沙河后,如来说沙僧吃人,那么沙僧吃的是谁?实际上沙僧吃的人正好就是金蝉子的转世!在唐僧之前,其实金蝉子的转世就已经在开始取经了,只不过每一次路经流沙河,都被沙僧给吃了,沙僧还把他们的头骨做成了项链,拴在脖子上。由于沙僧太过蛮横,所以如来不得不考虑给唐僧配一个高手来保护,最终选定了孙悟空。唐僧之前的9世取经人,都被沙僧吃了,这里面算起来应该也有数百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沙僧足足耽误了如来传扬佛法数百年时间,这如何能不让如来记恨呢?
而且,综合沙僧的来历,和沙僧一路的作为,如来不得不怀疑,沙僧乃是玉帝安插在取经团队中的卧底!沙僧在流沙河很可能就是玉帝故意安排的,让沙僧阻挡取经人通过,只不过后来有了孙悟空的加入,玉帝没有了办法,所以才让沙僧加入了取经队伍。而沙僧在取经队伍中,虽然老老实实,但也确实不怎么出力,由此可见,沙僧是留了一手的,这不得不让如来怀疑沙僧的别有用心,所以说,如来根本不敢将沙僧封佛,万一沙僧真是玉帝那边的卧底,那就亏大了!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来之所以没有给沙僧封佛,其实是因为沙僧干了两件大坏事,一件是打碎玉帝的玻璃盏,一件是在流沙河吃人,而且吃的还是金蝉子的九次转世,这让如来非常愤怒。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看,又让如来不得不怀疑沙僧的真实身份,所以不敢重用,只能将沙僧封为金身罗汉。
(本文主要参考《西游记》)
为什么西游记中沙僧只是罗汉没有成佛?
沙僧卷帘大将身份,搁三国里面就是赵云典韦。在大闹天宫悟空冲击凌霄殿时,他就该出来打了,可完全没卷帘戏份,因为那时卷帘已经被贬了。
沙僧错的不是打碎琉璃盏,而是他离玉帝太近了,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事。因有一件机密的事被泄露了,导致全天界知道玉帝失德,在孙悟空跳出炼丹炉后,整个天庭全体罢工,悟空才能直接冲击凌霄殿。
玉帝猜是卷帘泄露的,却不敢公开审讯,就借个小事把卷帘囚禁在流沙河,五百年不断用私刑逼供,卷帘是打死不认。
经过这次大起大落,沙僧的心早死了,拜观音进佛门全为不再受玉帝私刑。但却是西行意志仅次于唐僧,从未想过回头,还一直协调唐僧悟空八戒三人矛盾。沙僧全程出工不出力,唐僧一有难就陪绑陪死,他就抱着唐僧能到西天就跟到西天,唐僧死在路上自己也死在路上的态度去取经的。但并不意味着他没实力。沙僧能在花果山当着六耳猕猴面杀猴妖后突出重围全身而退,才是他真正战力,大多时候都在装草包。
沙僧根本就不想要佛果,只要能抵达西天成最低果位,能逃离玉帝管理范围即可,至于成佛坐在如来身边,沙僧打心里就不想。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没人比他懂。
既然沙僧自己都在求个平凡是福,那如来怎么可能给他高果位。
为什么西游记中沙僧只是罗汉没有成佛?
《西游记》大结局,唐僧被封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斗战圣佛,猪八戒封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马。
沙僧为什么没被封佛呢?
西天取经团队完成任务以后,是以取终过程中的贡献大小,按功领赏的。其中也不乏论资排辈的因素。
唐僧成佛是内定的指标,因为唐僧的前身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禅子,只因为不听说法,被如来贬去真灵,转生东土,犹如下基层锻炼,有了成绩,自然回归正果了。
孙悟空不但师出有名,而且还有大闹天宫,被封齐天大圣的经历。在取经团队中又是资格最老的大师兄,无论资历,贡献都比沙僧高得多。另外,孙悟空是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一压就是五百年,不管怎么说,如来都欠了孙悟空的人情。取经成功,被封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沙僧没被封佛的原因,一是因为自身资历和背景不如唐僧和孙悟空。二是在流沙河连续吃了九个取经人,事实上延迟了如来佛祖培养爱徒金禅子上位的计划进程。但在取经路上还是将功补过了,如来佛祖说:“你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另外,沙僧被封的全称是:“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这个结果对沙僧来说己经是很不错的了。
为什么西游记中沙僧只是罗汉没有成佛?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位敢打敢拼,不畏强暴的行者以外,当然还有一个忠实憨厚的沙师弟协助,八戒只是个二混子,若隐若离的家伙。如来为啥没封沙僧为佛,而是金身罗汉菩萨呢?
话说西天取经归来,如来满面春风,总算完成了他的久违心愿,得意之间,必然要给这些苦行僧一些名分。
唐僧不必啰嗦,很早是他的二弟子,所谓进水楼台吗!封个佛还是可以理解的。猴子虽然调皮捣蛋,不不楞楞的,要是没有这个“愤青”在,金弹子恐怕早就归位了。如来想来想去,一嘬牙花子,斗战胜佛就是他吧!
至于那个八戒,出身流里流气是个不可造就的家伙,除了色就是吃和懒,让他当个净坛使者,好好去去污垢。
沙僧沙悟净卷帘大将是也,虽然不占酒色财气,此人作恶多端啊!去西天的取经人,如来先后派了九位,他在流沙河就给消灭了八加一。至今想想如来的肝都颤,辛亏第十位有猴子保驾护航,不然也是肉包子打狗……!
别看他一口一个师父,什么事情都不直接给个建议,其实他是个城府很深的人,是个有心计的家伙。只守个摊子看个行李马,出力不讨好的活,他都让猴子去打头阵。
我佛慈悲有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而沙悟净偏偏没有这份慈悲心,分封他的时候,如来考虑了很久,如果不给他个封号,外人会笑我小家子气,其实他们是不知道内幕的!
如来想到这里,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菩萨。”
第一段先说了沙僧本是戴罪之人,被贬流沙河受苦的起因。第二段说他杀生害命,前罪未改后罪更大,造下无边恶业。第三段说辛亏加入佛教,保护唐僧牵马缀凳有功,封了一个金身罗汉菩萨。
如来佛祖先说了他罪状,意思是说不是我佛搭救你,你会怎么样?如来这是变相在为自己做广告,让天上地下的人看看,我的教派是不是最好的教派,连沙僧这样的罪犯我都能接纳,你们有何理由不到我的门下呢!
你给唐僧一路上除了牵马,什么活都没干(原著沙僧牵马,八戒挑担子),给你金身罗汉菩萨,那是我可怜你,懂吗?
一句话就说明了厉害关系,你就是我徒弟的马童,没啥大的贡献,请你不要在这里与争辩什么功劳,一下子封住了沙僧讨功的口。
沙僧当然也知趣,八戒是个净坛使者,自己是金身罗汉菩萨,菩萨是仅次于佛的果位,显然要比八戒高一等。至于大师兄的斗战胜佛,沙僧根本就没去想。
如来之所以这样分封八戒和沙僧,是有其目的。按照神话小说来说,他们是高维度世界里的神人,无非就是佛道之间在暗自争斗。
以西方佛教的势力,远远不如玉帝他们的三清教派,没办法只好去三清那里去挖人,人才到什么时候都是宝贝。
只有待遇提高了,地位提升了,各个方面都重视了,人才还会流失吗?连鬼都不相信的事情,这是如来的用人之道。
小结: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激流之中懂得进退,才是王道,沙僧不为名利所困,不为功过所烦,正是如来所欣赏的。佛与人之间没有什么分别,有分别的是一颗躁动人心。
我是禅悟净慧,欢迎阅读评论!!谢谢
为什么西游记中沙僧只是罗汉没有成佛?
《西游记》写了很多与佛家有关的故事内容。这是吴承恩老先生为了小说精彩而设计的情节。
有很多人拿《西游记》研究佛家和道家。我个人认为这完全不可以的。尤其是,有人拿《西游记》中佛道两家的人物比“法力”高低。这更不可取。容易引起宗教矛盾。
按“四圣谛”修行圆满后必然成为阿罗汉。按”六度”修行圆满后必然成为菩萨。也就是说,要实实在在的践行佛法才能修成正果。
电视剧《西游记》中有一个佛祖封取经人的情景。唐三藏封为佛。孙悟空封为佛。沙僧封为罗汉。这只是为了剧情的热闹。佛祖根本不做封赏的事。但,佛祖会知道你当下的意识境界达到那个果位。
沙僧取经完成后到底达到了那个果位。佛一看便知。故,佛说是阿罗汉果位!
有些人当下放下生死立地成佛。譬如,为救落水人,忘却生地,义无反顾的跳下水中救人。用自己的生命换别人生存。为救别人而牺牲。这就是“无畏布施”。当下成佛。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