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肯德基麦当劳,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longlong ago…… 哦!不对。重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哦!不对,重说!
在100年前……哦!还不对,我想想,再重说。
没那么久,就是在30年前,也就是1992年,北京王府井南口欢天喜地的开了第一家麦当劳。我记得开业没多久后,我就跑去看了。我是发自内心的奇怪呀?问我们单位的同事。不是叫麦克唐纳吗?怎么改麦当劳了!
在早年间,我们把麦当劳翻译成麦克唐纳。麦当劳是香港地区的说法。那个同事振振有词的说:“国内第一家麦当劳来自于深圳,是香港那边的人过来开的,所以把这个香港名字沿用了……”
早年间,人们吃麦当劳肯德基闹了不少笑话。比如说进去要刀叉的。还得跟客人解释,虽然是西餐,但是麦当劳是便餐快餐,所以没有刀叉。大家看着一堆纸糊的盘子与盒子直翻白眼。真奇怪?
有时还要酒的。我记得肯德基最初没有酒。但是应顾客强烈要求,没多久就添了啤酒。这个是我国特有的项目。因为大家觉得“吃鸡不就酒,情绪就没有”!
彼时的麦当劳还是个挺高级的地界。相当于现在的四星级酒店吧!可比星巴克高档。在麦当劳里吃一顿饭,是当时京城小情侣们浪漫爱情故事里必须的点缀。我记得北京麦当劳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没有什么儿童乐园之类的,最早那些搞对象的年轻人就把这里挤满了。“吃麦当劳,享受美国生活”,成了大家的口号。北京市民们三三两两地到麦当劳里去开洋荤,看西洋景,在当时也是一乐!
现在想起来麦当劳里一大特色就是小姐姐漂亮。
我算是看明白了,资本永远和美女关联在一起。比如说早期的麦当劳里漂亮小姐姐多。航空公司里的漂亮小姐姐多。再往后卖房处里漂亮小姐姐多。在如今银行年底前大客户回馈会上,漂亮小姐姐还是多。乌泱乌泱的。如云如花,美不胜收!
资本裹挟着各路美人,被市场推到了人们的眼前。而在各个时代里的时尚生活,又是层出不穷的。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叫小灯。他是90年代初结的婚。婚礼堪称时髦新颖,新鲜前卫!透着那时新兴中产阶级的品位。首先婚礼举行地点是在北戴河的沙滩上。在婚礼现场的餐饮提供就是麦当劳。小灯的瓷器(就是铁哥们)在北京西单从麦当劳店里订购了200份巨无霸套餐。然后开车送到了北戴河婚礼现场上。很多年之后,这场婚礼还被我们那一代人津津乐道着。那天我和我三嫂说起了这件事。三嫂和我差不多大。三嫂子和小灯家的亲戚认识,我们都亲历了这场奇幻婚礼。到今天回味起来还是啧啧称奇!婚礼的现场上有香槟有气球,有戴安娜王妃的那种蓬蓬的蛋糕似的婚纱,还有一条就是麦当劳敞开供应。小盒子里面全是巨无霸,奶昔愣没化。不知道人家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在那里说着昔日繁华,谁知三嫂的儿媳妇听了一撇嘴说:“结婚还吃麦当劳,这也够惨的!”
“懂啥呀!”我瞪了那孩子一眼说:“你懂什么,九块八一份套餐,那是九十年代初,我一个月才挣多少钱。那时候麦当劳是个高级货。有这钱,在饭馆里能吃俩仨菜一瓶啤酒一碗大米饭了。还得其中有一个是硬菜。但是吃麦当劳,在当时就是年轻与品位的象征。”三嫂子听了点点头说:“还真是,还真是!”
我记得九五年和我们领导一起去吃肯德基。这位退伍老兵见了肯德基里边没有白酒,还愤愤不平地让我出去,从他车里取了瓶五粮液来。找人要了个塑料杯子,在那里自斟自饮起来。他说:‘吃鸡不就酒,得意全没有’!就这“老肯家”的炸鸡铺子(领导把KFC陕西化了)还想开得长远了,我看悬!
可如今领导他老人家不在了,七十多岁上走的,中风!不过肯德基老爷爷比他能扛时候,如今手脚还挺利索呢!笑呵呵的在中国大街小巷的十字路口边上,精神抖擞的炸着他的鸡!
那时候,洋快餐的价格不菲,腔调十足!
我记得我弟弟上初中的时候,老找我要零用费,请同学吃麦当劳。那是一件让男孩子觉得骄傲的事儿。半大小子带着几个女生在麦当劳里,又是奶昔又是麦乐鸡,又是巨无霸又是麦香鱼,弟弟熟悉的点着各种汉堡饮料,端着盘子给女生们殷勤服务。一副败家阔少的嘴脸。而他的身后小女生也对他投来了崇拜的目光。一顿大吃大喝之后,弟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他对我说:“大姐姐,我下回肯定要考个好成绩,不为别的,就为你能给我点零花费,让我请同学在吃顿麦当劳!”
好像也是在那个夜晚,弟弟发下宏愿。他说:“姐,你现在给我零花费不算冤!等我长大了,我挣了钱,我专门给你开一家麦当劳。让你麦香鱼敞开吃。”
的确,我就喜欢吃麦香鱼,又软和又香甜。但是,对于弟弟开麦当劳的宏愿,还是觉得天方夜谭。现在想来,这小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不过谁知弟弟的这个心愿,在长大之后并没有实现。因为没多久,大概也就是在九七年左右,我记得很清楚,北京晚报上赫然登了一篇文章“西式垃圾食品如今正在腐蚀国人”!论少年儿童该不该吃洋快餐。这里赫然提到了“垃圾食品”四个字,作者把麦当劳肯德基在西方的地位,在国内这么一散步,弄得大家都挺灰头土脸的。原来这不是什么高级吃食,怨不得盘子是纸做的呢!
当然麦当劳叔叔和肯德基大爷也不含糊。他们扭身一转,立刻研究出了儿童套餐。加了什么玉米粒,土豆泥之类的新品种。然后就是推出了“接待员小姐姐”带着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做游戏,做跳操。还有儿童乐园区,摆上滑梯架子,供孩子们玩耍。于是小朋友们就爱上了这里。
自此,熊孩子的麦当劳时代开启了!
考试好的孩子,如果家境不错,都能得到一顿麦当劳或者是肯德基。这是一代北京孩子的集体童年回忆!时至今日,好多四十多的北京大叔大姐,对麦当劳的套餐还是如数家珍呢!
我记得那时在九八年,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开着车找麦当劳。因为他推出了“摩天轮系列”。每次购买儿童套餐都能得到几个塑料插片,这样插来插去,一个大大的摩天轮就出现在你眼前了。
好家伙!我们单位同事的熊孩子简直都疯了!他们要集齐所有插片,建造摩天轮。他们的爹妈都被孩子逼急了。因为吃来吃去,总是差那么几款……我居然动员了系统内的上海局,深圳局,广州局,西安局的各个同事。拜托他们帮着吃套餐,已获得不同 地区,不同款式的插片……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马季在春晚里的相声“宇宙牌香烟”。集齐八仙过海图片,你要买盒烟。金陵12钗,12盒。18罗汉,18盒。西湖36景,36盒,还有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着你呢!
在这之后,麦肯二人,你来我往,相互过招,活动频繁出击。什么史努比周游世界系列。什么Katie猫梳洗打扮系列。什么旅游的小鸡,什么迪士尼动物城……出不穷的礼物让儿童套餐风行一时,成为了孩子们茶余饭后最多的谈资!
那天收拾东西,看到一个麦当劳的杯子。原来是大侄子小心收藏的爱物。这让我不禁感叹!这是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我带他去麦当劳人家给的赠品。这个缺爹少娘的苦孩子,把麦当劳的赠品当成了个宝贝。总是随身带着。这个小小的麦当劳小丑杯,让孩子走到哪里都充满了欢乐!用大侄子的话说:我带着它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又从美国把它带了回来,想想真有趣。”
谁能想到,一个马克杯就让孩子得到了这么多的快乐!
其实每代小朋友都是这样的。
前两天我的侄子大猴子,这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他的好朋友转学去深圳了。临行前,大猴子特地去星巴克买了一个樱花旅行杯,送给了他的好朋友。还对她说:“五一咱俩一起玩!你要记得我,我永远是你的班长!”
收到樱花杯的小姑娘抱着这个礼物使劲地点点头。她说:“嗯!你放心!五一我一定来北京找你。”小姑娘和妈妈去了深圳,自此一对好朋友,南北分离了!
不过小姑娘前两天打电话来告诉大猴子:五一我去不了北京了。妈妈不让我去北京看姥姥了。因为有疫情。
大猴子说:我知道!你在深圳踏踏实实呆着吧!记着每天用我给你的杯子喝柠檬水。能美白!
唉!一代小朋友有一代小朋友的收藏呀!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童年呀!当年那个抱着麦当劳叔叔傻笑的小朋友,如今已经成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大叔了。而当年那个拿着麦当劳小丑杯欢欢喜喜的喝水小朋友,如今也已经成为一名金融人士了。不管麦当劳肯德基是不是垃圾食品,我还是要感谢他们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其实吃什么不要紧,只要和自己爱的家人在一起,然后再得到个新鲜的玩具,孩子们的童年就会很幸福的。就像我当年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舞着金箍棒,从隆福寺开开心心地拉着姥姥的手,一蹦一跳的回家……心里真美呀!
哎呀!这一幕闭眼想来,也是40年多前的事儿了……
对了,五一你去哪玩?
我的旅游线路是厨房,厕所,阳台,客厅卧室,一日五游!
小时候吃肯德基麦当劳,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那是上世纪1973年的国庆节,我第一次去肯德基,地点在北京前门。听说,是肯德基在中国开的第一家店铺。印象有二:
太贵。如果不是街上的中餐馆人头拥挤排成长龙,我不会去肯德基。贵到什么程度?我半年的津贴仅够饱食一顿。
无人。这家店开在前门,极佳的位子,极靓的装修,极多的人流,店内却不见顾客,让我一个人吃得好清静呀!
想不到,如今美国这两家快餐店已然成了人们常去的饱腹之处。
小时候吃肯德基麦当劳,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第一次吃麦当劳是九十年代初,王府井南口那家,好像是二层小楼。首选是店面的装饰装修觉得新鲜,进去后,觉得干净温馨,一点都不乱。香味扑鼻,看着别人那在手里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点餐,点了个汉堡好激动,觉得味道一般,可真贵。
小时候吃肯德基麦当劳,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我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吃肯德基的时候,那会儿还在上大学,已经开了有一段时间的肯德基门店每天人满为患,由于那会儿自己还是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有限,那时看来吃一顿肯德基的费用还是挺高的,不过当时正赶上圣诞节,那会儿还是有那么点节日氛围的,索性和舍友去吃了一顿,那个激动的心情啊,第一次享受了一顿美食,坐在窗户边上,看着街上阴沉沉的天气,还飘着点雪,感觉真爽,哈哈哈!
如今,对于这些地方已经没有一点点特殊的感觉了,只是作为快餐解决一顿饭而已了,而且也吃的少了。
小时候吃肯德基麦当劳,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很贵,只买了一个汉堡包,还觉得味道一般……
小时候吃肯德基麦当劳,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家是农村的,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人家吃炸鸡,后来到了城里才看到KFC,到现在都觉得很贵,很少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