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我来说几个,大家一定要耐心看完!
要问《西游记》中,谁才是第一主角,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选项无外乎这么两个,一个是孙悟空,一个就是他的师父唐僧了。
孙悟空身上确实存在很多疑点,比如取经团队四人,每一个都交代了前世后身,唯独孙悟空没有交代前世。比如花果山顶上的那颗石卵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见风就化作一只石猴?
同样,在唐僧身上也存在若干疑问,比如书中多次提到他的前世是金蝉子,可是其他人转世也就转一次,为何唯独金蝉子连续转了十次呢?
还有,几百年前的盂兰盆会上究竟发生了啥,为何佛家盛会,镇元子却参加了呢,还受了金蝉子一杯茶?
一、
关于唐僧的身世秘密,在《西游记》中,一共出现过这么几次描写:
首先,唐僧是由南极仙翁,受观音菩萨所托,送到了他母亲满堂娇的肚子里的,送的时候还特意嘱咐了几句:
“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
当然,这些话后来殷温娇跟唐僧相认的时候,有没有告诉他,就不得而知了。
唐僧从小长到大,再到取经路过五庄观,这段时间里,他是不清楚自己的身世的,直到镇元大仙对两位童子讲道:
“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这是书中第一次提到,唐僧乃金蝉子转世,而且金蝉子还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跟镇元大仙是故人,当然,这些话,唐僧并没听到。
第二个提到唐僧是金蝉子转世的,是白骨精,当然,唐僧同样听不到,这是她面对取经团队经过白虎岭时,自言自语的话:
“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
虽然整个取经路上,唐僧也在怀疑自己的身世,也在怀疑为啥妖怪们一个个的,都想吃自己呢?但他真正从官方得知自己是金蝉子转世时,已经到灵山了,还是出自如来佛祖之口:
“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
二、
其实唐僧乃金蝉子转世,除了唐僧自己不太清楚以外,他的徒弟们也早就知道了!
第一个知道这个秘密的人是他的三徒弟沙和尚,在真假美猴王那里,沙僧曾经跑到花果山要行李。面对假悟空讲的,自己也可以变出一个唐僧去取经,沙和尚有过一段解释,来表明取经必须得唐僧去:
“菩萨曾言:取经人乃如来门生,号曰金蝉长老……”
当然,这段话是对假悟空说的,但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是,真悟空也知道了唐僧是金蝉子转世。
在镇海禅林寺,由于唐僧不听劝,执意要救金鼻白毛老鼠精,结果到了寺庙后就生了一场大病。
因为这场病实在不太妙,他自己都在哀叹自己的病是好不了了,连遗书都写好了,让孙悟空替他交到唐王李世民手上。结果孙悟空哈哈大笑,说哪个阎王敢收你,到时候让他们一个个吃不了兜着走!
猪八戒也纳闷,师父都说自己不行了,你猴哥真有起死回生的本事,不如早早商量散伙的事,分行李?
于是孙悟空怼了一句:
“呆子又胡说了!你不知道。师父是我佛如来第二个徒弟,原叫做金蝉长老,只因他轻慢佛法,该有这场大难。”
至于这句话,还在重病之中的唐僧听到没听到,尚不得知,但猪八戒肯定也是第一次知道唐僧,竟然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
三、
那么,金蝉子都干了些啥,为什么身为如来二弟子这么高的地位,却迎来十次转世呢?
知道他身份的镇元子也罢,白骨精也好,他们俩都没有讲金蝉子究竟犯了啥错,才导致的十次转世。
但沙和尚转述观音菩萨的话,却提到了一句:
“只因他不听佛祖谈经,贬下灵山,转生东土,教他果正西方,复修大道。”
同样,在镇海禅林寺孙悟空不仅转述了沙和尚的话,说金蝉子是轻慢佛法,导致的被贬,末了还补充了一句:
“老师父不曾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翙了一粒米,下界来……”
也就是说,金蝉子不仅轻慢佛法,不听如来佛祖讲法,还踩了一粒米,浪费了粮食,最终导致被贬转世。
当然,最终解释权在如来佛祖那里,他亲口提到金蝉子被贬的原因,就是不听佛法:
“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但是,这个解释,还是存在很多疑问的,所谓的金蝉子不听佛法,是因为他已经懂佛法了,还是说他在听的过程中跟如来佛祖产生了争执,亦或者就是不听?
前两种原因都好理解,毕竟是佛祖的二徒弟嘛,骄傲自大也是有可能的。但最后一个原因,却让人非常费解,若他不懂佛法,又不愿意听佛法,那么他又是如何做到如来佛祖的二弟子的?
就算是不听佛法,何至于被接连贬了十次,而且每一次都在佛家的注视之下,还知道他的肉能吃?
四、
好,既然我们提到了金蝉子十次转世,原因我们暂且放一边,先思考一下,他的肉,究竟是谁验证的,可以长生不老?
关于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虽然第一次出自白骨精的口,但后面的妖怪们一个个都信以为真,除非真有人吃过,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傻。
关于唐僧肉的吃法,每个妖怪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妖怪的方法都比较普通,就是把唐僧洗干净,然后晾干后,要么蒸着吃,要么煮着吃。
比如在雾隐山,南山大王豹子精曾经就说过:
“我这一向,常闻得人说,唐僧乃十世修行的罗汉,有人吃他一块肉,可以延寿长生。不期他今日到我山里,正好拿住他蒸吃。”
后来得知孙悟空等人抱着木头变得唐僧头颅哭得那叫一个惨,南山大王还特意召集小妖们商议,唐僧肉究竟怎么吃?
有说煎着吃的:
“把唐僧拿出来,碎暧碎剁,把些大料煎了,香喷喷的大家吃一块儿。”
有说蒸着吃的:
“莫说,莫说!还是蒸了吃得有味!”
也有说煮着吃的:
“煮了吃,还省柴。”
甚至还有个小妖提出来要腌着吃:
“他本是个稀奇之物,还着些盐儿腌腌,吃得长久。”
但他们这些提议,都是瞎胡闹,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吃过唐僧肉,自然也就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吃,才能更好地享用美食!
五、
而第一个提出唐僧肉规范吃法的,却是如来佛祖的舅舅,也就是金翅大鹏鸟,他提到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若吃唐僧肉,必须得整个活人蒸着吃,可以扒皮,如果剁碎了再吃,有可能会失去疗效;二是,吃唐僧肉之前,不能吓他,一吓他的话,肉就酸了,至于还有没有疗效尚不得知,但口味肯定变差了;三是,吃唐僧肉,也得讲究天气的,最好赶在阴天闲暇时间,慢慢吃才行:
“此是上邦稀奇之物,必须待天阴闲暇之时,拿他出来,整制精洁,猜枚行令,细吹细打的吃方可。”
也就是说,金蝉子,确实曾经被人吃过,而且关于吃了他以后的功效,也是被人验证过的,确实可以长生不老。当然,长生不老不是长生不死啊,只能预防自身这边的灾难,外力是预防不了的。
可是,《西游记》原著中也多次提到了,金蝉子的十次转世,都是在佛祖的注视之下。包括他的每一次转世,也都是由观音菩萨,特派专人负责,不会出什么差错。
若是有人特意去吃金蝉子,毕竟曾经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哎,难道佛家一点动静都没有,任由别人吃?
要想解释这个疑点,只能得出一个答案,那就是,除非金蝉子每次转世都是被佛家人吃掉了,否则,根本就解释不通。
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人参果树的拥有者,镇元子了,他为什么会参加佛家的盂兰盆会呢?
六、
镇元大仙,是《西游记》全书中,唯一一个参加过佛家盂兰盆会的外来者,而且有且仅有一次!
在确定取经事项时,书中曾经记载了盂兰盆会的参会人员,这还是出自如来佛祖的视角:
“一日,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曰:‘……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宝盆,盆中具设百样奇花,千般异果等物,与汝等享此盂兰盆会,如何?’”
但奇怪的是,关于盂兰盆会,书中还有两处记载,一次是五百年前,镇元子参加过的一次,这也是出自镇元子之口:
“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这次会议,金蝉子是在场的,且非常有礼貌,还敬了镇元大仙一杯茶,这让他非常受用,为此他特意礼遇唐僧,送他人参果吃。
再有一次,就是出自毗蓝婆菩萨之口了,当时孙悟空找她求助,帮忙消灭蜈蚣精,毗蓝婆菩萨就嘀咕了一句:
“我自赴了盂兰会,到今三百余年,不曾出门。”
按照时间推断,金蝉子的十次转世,要么在镇元子参会的那次时间之后,要么在毗蓝婆参会的那次时间之后。
况且,如来佛祖的二徒弟被贬,自然不会那么简单,至少也得参考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被贬,开个大会审判一下,并执法吧?
七、
所以,金蝉子的十次转世,极有可能就是发生在三百年前,毗蓝婆菩萨参会的那次。正是那次会议,确定了金蝉子被贬,毕竟家丑不外扬,不可能让外人参加。
那么就回到刚开始的问题了,真是因为金蝉子怠慢佛法,才被贬的吗?
并不是,刚才也解释了,这个理由并站不住脚,而破题的关键就在镇元子身上!
其实,刚才提到的唐僧肉的若干种吃法,漏掉了一个,而这个吃法,却出自镇元子之口,他的方法更是奇怪:
“众仙即忙取了些自收自晒的生熟漆,把他三个布裹的漆了,浑身俱裹漆,上留着头脸在外。”
这是下油锅,而镇元子是知道孙悟空的缺点的,比如他怕打腿,镇元子就专门用七星鞭抽他腿:
“行者恐仙家法大,睁圆眼瞅定,看他打那里。原来打腿,行者就把腰扭一扭,叫声‘变!’”
后来在狮驼岭,大鹏鸟的阴阳二气瓶中,孙悟空的孤拐就烧软了,足可见他的弱点就在腿上。
而下油锅炸这件事,镇元子不是不清楚孙悟空的本领,况且之前的天庭都试过了,孙悟空连老君的八卦炉都不怕,怎么会怕油锅呢?
唯一的解释是,油炸孙悟空,就是为了吓唬唐僧,就是为了吓唬唐僧身后的佛家势力:
“把清油熬上一锅,烧得滚了,将孙行者下油锅扎他一扎,与我人参树报仇!”
八、
事实上这一招相当好使,当时孙悟空就吓尿了,倒不是自己害怕被炸,而是担心唐僧被炸!
镇元子油炸唐僧的方法,确实很不一般,若真想出气,完全可以直接扔油锅里炸嘛,为什么还要用布裹上,还要特意刷上油漆?
而且,等孙悟空找到南海,得知消息后的观音菩萨当时就急了:
“你怎么不早来见我,却往岛上去寻找?”
整部书,观音菩萨就慌过两次,这是第一次,还有一次是收服金鱼精的时候。她之所以慌乱,倒不是因为人参果树被推倒,而是担心唐僧真被炸!
事实上,人参果树被推倒,镇元子有的是办法复原,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若没有施救之法,他不会这么镇定,还安慰清风明月呢:
“大仙闻言,更不恼怒,道:‘莫哭,莫哭……众徒弟们,都收拾下刑具,等我回来打他。’”
之所以这么淡定,是因为他知道,观音菩萨肯定会来,而且她有治疗方法!
而这背后的秘密,就不得不提五百年前的那次盂兰盆会了,那次会议上究竟发生了啥?
五百年前的盂兰盆会正好开在安天大会之后,当时如来佛祖赴天庭降服了孙悟空,玉帝特意为他准备的会议。
安天大会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孙悟空不过打翻了几张桌子,跑到凌霄宝殿前面大闹了一顿,还不至于捅破天,玉帝也不会吓得钻到桌子底下。
说到底,这就是做给众人看的,尤其是如来佛祖,因为天庭就要断了灵山的蟠桃供应了。
九、
具体缘由就不细说了,总之玉帝派孙悟空去看守蟠桃园,不过是找一个替罪羊,是为了刻意破坏蟠桃供应的。
但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争斗,王母娘娘势力,太上老君势力等,都是不容忽略的。一只猴子,再怎么能吃,也不至于把几千棵桃树吃光,况且后来的安天大会上,王母不是照样捧出了大珠蟠桃:
“今蒙如来大法链锁顽猴,喜庆安天大会,无物可谢,今是我净手亲摘大株蟠桃数颗奉献。”
太上老君也很厉害,来了个将计就计,特意将所有的仙丹都引诱猴子吃掉,也是为了破坏玉帝的丹元大会。
这样就造成,天庭的续命良药供应短缺,既然短缺,自然就断了灵山的供应。为了安慰如来佛祖,玉帝特意请他前来降妖,就是告诉他:你看,罪魁祸首就是这只猴子,现在交给你处理,你看着办吧,要杀要剐随你,但蟠桃,确实没了。
当然,天庭做事也不能太决绝,王母娘娘还是赠送了几颗给灵山,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看灵山的造化了。
正因如此,如来佛祖才召集众人,甚至请来了五庄观的镇元大仙,毕竟他有种植人参果的经验,这些人守着那几颗蟠桃,商议如何研制长生不老药的问题。
十、
观音菩萨其实也试验成功了一个本领,那就是自己的玉净瓶能让植物起死回生,但对人类延寿,并不起作用。这也是镇元子确信她能救活人参果树的原因所在,毕竟做过实验的:
“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而镇元子确实无能为力,即使金蝉子都前来敬茶了,也只能迎来一声叹息,会议也一度陷入僵局……
也正是在这时候,金蝉子站了出来,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灵山众佛的长生,但这次会议上,众佛意见不统一,并未同意这个要求。
直到三百年前,灵山实在没办法继续等下去了,才又一次召开大会,通过了金蝉子的提议,为此毗蓝婆菩萨极力反对,甚至不惜隐退。
而镇元子作为知情人士,自然清楚唐僧肉的正确吃法,这才是观音菩萨听说他要炸了唐僧,慌乱不已,急忙跟着孙悟空前来救果树的原因所在。
至于后来,为什么又不吃唐僧了,是因为他们已经在研究其他的长寿之法了,比如收了黑熊精、牛魔王、红孩儿。还有莫名其妙去通天河吃童男童女的金鱼精,以及比丘国南极仙翁派出的鹿精……
当然,这并非是灵山的最终目的,至于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啥,因为篇幅原因,我们下回再讲吧!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
《西游记》中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谢邀。
首先推荐一本书,吴闲云的《煮酒探西游》。
该书提到的问题都很细思极恐,比如:
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是从哪里传出去的?
唐僧找到生母,公布真相为父亲伸冤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为什么是九九八十一难中的第四难?
如来给观音三个箍,都是给取经人的,但观音为什么暗中扣了两个?
菩萨神仙的坐骑宠物为什么下界就吃人?
为什么越近灵山妖怪就越多?
这本书里满满都是阴谋论,读起来有趣至极,所有书中的漏洞问题都被提出,都有一个匪夷所思的解释,这些解释还都往不可描述的方向发展去。
有人很反对这种阴谋论,认为是瞎扯淡,实际上这些东西是很有意思的,西游记毕竟是小说,小说的解读是主观的,用自己的脑洞去解读西游记,并能够自圆其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根据吴闲云的脑洞,还有我自己读西游记的感知,整理西游记最细思极恐的部分细节:
1、玉帝为什么让猴子看管蟠桃园?众所周知,猴子偷桃嘛,让猴子去管理蟠桃园岂不是开门揖盗引狼入室?玉帝能当上玉帝,岂是等闲人物,会不知道猴子的秉性吗,这一点很令人怀疑,好像是玉帝专门派猴子去吃桃的,专门让蟠桃会开不成的。那么玉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猴子第一大闹地府,为什么居在地府翠云宫的地藏王菩萨没有露面?悟空第一次闹地府,声势浩大,还勾了生死簿,打了十殿阎王,如此大的动静,地藏王菩萨不问不出声不露面。最后是十殿阎王到翠云宫商议,地藏王写的表文启奏玉帝,但地藏王没有亲自上天庭,而是让秦广王代为转奏。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两个猴子闹了进来,地藏王菩萨不请自来,还热心的让谛听辨真假。地藏王的反应很诡异,他在地府的地位也很奇怪,他是佛教的菩萨,在道教体系的地府中该是什么样的存在呢?孙悟空第一次大闹地府是否是被佛教默许的呢?
3、关于长生的N种方法书中提及的绝大部分东西都与长生有关,可以看到不管是妖还是仙,甚至是人都在寻求长生。蟠桃可以长生,仙丹可以长生,人参果可以长生,唐僧肉可以长生,白龙马尿所生的灵芝可以长寿,南极老人的枣可以长寿,南极老人的坐骑白鹿透露吃小儿心可长生,菩萨莲池里的鲤鱼精透露吃童男童女可长生……最重要的是,这些方法都是从神仙那里得来的,都是神仙授予的方法,所以神仙是如何长生的呢?
4、唐僧的前世金蝉子到底发生了什么?金蝉子被贬凡间如来佛祖曾给出一个很官方的解释: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不听说法,轻慢大教。总得来说是意识形态上的问题,但这个说法很模糊,究竟金蝉子的意识形态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一种可能是作风出现问题,金鼻白毛老鼠曾有诗词:
夙世前缘系赤绳,鱼水相和两意浓。不料鸳鸯今拆散,何期鸾凤又西东!
蓝桥水涨难成事,佛庙烟沉嘉会空。着意一场今又别,何年与你再相逢!
大意是说,前世两人在一起了,却被拆散,她苦苦等他,他却失约,出家佛庙不再与她相会,今生好不容易遇见,如果分开他们就再难相遇。
还有一个蝎子精,鱼篮菩萨曾说出一段往事,蝎子精在如来那里听经,如来用手推了她一下,然后蝎子精就蜇佛祖,佛祖派金刚捉拿她。这个故事很诡异,如来为什么要推蝎子精?蜇伤之后如来要降伏她又何必出动金刚?再从蝎子精与唐僧纠缠不清的角度去想,金蝉子与蝎子精只怕也有前世纠葛。
这种作风问题当然是很严重的,所以金蝉子被贬凡间。
另一种,可能是金蝉子对佛法产生了怀疑。他不再相信佛法,不再相信佛教。我们看到金翅大鹏随便吃人,佛祖并不处置它,神仙菩萨各个有仇必报,地上的人只要得罪他们那就倒了大霉,凤仙郡三年大旱,乌鸡国王被沉井中,他们的坐骑宠物下界为妖,危害百姓却屁事没有。这些事此前一定也数不胜数,遂使得金蝉子失去信仰,那么佛祖把他贬下凡,就是为了抹去记忆让他从来一次,再做个虔诚的信徒。
所以唐僧胆子很小,他始终在恐惧一切,甚至怀疑一切,这都是前世留给他的后遗症。
以上是个人主观看法,如有错误请指正。
---------丸---------
文:祁门小谢
《西游记》中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西游记》第七十六回《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当时狮驼岭三个魔王暂时服软了,答应抬轿护送唐僧过境,三十里一小斋,五十里一大斋,殷勤周到地很,结果快到狮驼国时,胆大的孙悟空被城池里的『恶气』『吓了一跌,挣挫不起』。
之前小钻风就介绍过这个狮驼国的情况:
三大王不在这里住,他原住处离此西下有四百里远近。那厢有座城,唤做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上夺了他的江山,如今尽是些妖怪。细思极恐的地方在于:
狮驼国从国王文武官僚到满城大小男女在500年前就被大鹏鸟吃得干干净净,也就是说从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那时候开始,这里就没有人类,而是属于妖精的国度。
按照《西游记》本身文本的说法,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是在『王莽篡汉之时』(实际上时间轴有一点偏差,这里暂且不论),也就是在中土以及西行路上许多国度这么多的朝代兴亡世事变迁的同时,狮驼国一直是被妖精占据着,妖精在这里当官、巡更、开店铺做买卖干营生,正经是一个长久之计。
在中土大唐与天竺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有一个小国几百年都是妖精国度,对商贾旅客行人来说又是必经之地,这想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
《西游记》中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大家好,《西游记》原著里面有很多细节是电视剧没有的,有些情节的确“细思极恐”。我为大家总结如下:
唐僧的母亲怀孕仅仅三四个月就生下了唐僧殷温娇(满堂娇)与陈光蕊是三月底认识并结婚的,因为唐朝殿试时间就是三月十五左右,原著中也写道“暮春天气,和风吹柳绿,细雨点花红”,暮春嘛,也就是农历三月底。
再看唐僧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原著描述是满月后被抛弃到江边,身上还是汗衫,这说明不是秋天,应该是六七八月份,再减去一个月,也就是说从暮春(三四月份)到入秋前一个月(六七月)是唐僧理论上的受孕时期,也就是顶多四个月的时间!
不过比这更细思极恐的是唐僧的母亲怀孕十天左右便得知自己有身孕,由于是一些数学推算就不列出来了。
唐僧的母亲与杀夫仇人生活了18年,而这个刘洪竟然在江州安稳地当了18年官,唐僧的外公殷开山丞相调遣6万兵马来抓刘洪。这样的刘洪真的是个水贼吗?而四值功曹中的时值功曹竟然也叫刘洪……唐僧犯过杀戒,他活剐了刘洪的心肝祭祀陈光蕊唐僧的母亲是唯一明面上吃过唐僧肉的,不过最后在一家人团聚以后自尽了唐僧唯一显示法力的时刻是去看望奶奶时用舌头舔一下奶奶的眼睛,奶奶竟然复明了……之后取经途中再无显示任何法力孙悟空大闹天宫与如来打赌,如来说如果孙猴子输了“还下界为妖”,结果却是被压在五行山红孩儿三四百岁了,却一直被称为【圣婴】,并且的确与牛魔王长得太不父子了还要很多细思极恐的地方,这里就不一一表述了,喜欢西游题材的朋友,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西游专业户,与您一起煮酒探西游。
《西游记》中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导读】个人认为西游记中最细思极恐的是【通天河】一章中的“鱼篮观音”。一般印象——大慈大悲观世音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观世音菩萨的形象确实一直都是大慈大悲的。《西游记》中也多次体现,比如在【观音缚红孩】一节,观音在引海水灭三昧真火之前,首先做的是先让山神土地把周围打扫干净:要三百里远近地方,不许一个生灵在地。将那窝中小兽,窟内雏虫,都送在巅峰之上安生。孙悟空见了也不免感叹,果真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这件事如果是我老孙来办,将海水往山上一倒,谁还管什么禽兽蛇虫!细思极恐——观音在通天河我们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在通天河收自己豢养的金鱼时,有个细节,她是怎么让金鱼进到篮子里面的?是念了个咒语“死的去,活的住”,不仅念了,还一连念了七遍。这时我们就要细想一下了,既然念“死的去,活的住”,金鱼自然是活着被菩萨带走了,那谁是死的呢?直到后面八戒沙僧下河救师傅时发现的一个现象,才让我们知道谁死了:“原来那里边水怪鱼精,尽皆死烂。”也就是说,菩萨念的这个咒语,实际上是一个催命符,在这八百里通天河中,所有生灵全部被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灭族了!她为什么要这么做?看完西游记,我们时常说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救走了,没有后台的,比如白骨夫人只能是被孙悟空打死的命运。而又有谁关注过那些有后台妖怪手下的那些小妖呢,实际上在书中,他们几乎都是一样的下场——被取经团队三兄弟打死,一个不留。在吴承恩的时代,如果说妖怪好比朝中大员(后台,比如观世音)派往人间横征暴敛的赃官,那取经团队实际就类似钦差大臣。所以明朝官场上的现实就是,有后台的赃官的都有人保,钦差大臣呢,拿不了赃官,只能杀尽赃官的爪牙泄愤。但通过吴承恩在【通天河】这一节的描述,我们又看出了另外一个事实——还有更恐怖和让人愤慨的环节——面慈心善的朝廷大员(后台,比如观世音)为了不留把柄,竟然亲自出手了:他当着钦差大臣的面,直接把知道内情的小卒全部杀死,不仅要他们死,还要死烂,这样那些肮脏的交易就再也不会被人知道了。这样的官场是不是非常让人不寒而栗呢?麻匪就是胡万,胡万就是麻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