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中,海瑞的妻子,难产而死,谁该负责?

《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的妻子,难产而死,谁该负责?

一、

《大明王朝1566》虽然是一部男人的戏,但也穿插着几段感情戏:

比如芸娘跟沈一石、杨金水、高翰文的感情戏,齐大柱跟柱嫂的感情戏,裕王跟李妃的感情戏,再有就是海瑞跟海妻的感情戏了。

之所以说它是男人的戏,是因为整部剧中出现的女性角色,竟然没有一个是有名字的。

芸娘只是一个代号,她真名叫什么,剧中并没有说明;柱嫂曾经被倭寇掳走,后来她认定了齐大柱,也是没有名字;李妃也一样,只知道她姓李,是裕王的一个妃子,当然查历史书知道她叫李怡月,但在剧中没有出现过名字;海瑞妻子也是一样的,海瑞曾经感慨妻子也是诗书世家的闺女,却连姓氏都没透露过,甚至于海瑞的女儿也只有一个小名叫囡囡。

不仅这些,嘉靖帝的精舍,竟然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女子,别说皇后和妃子了,连宫女都没有一个。反倒是严嵩家,睡觉都有两个暖脚的丫头,开篇严世蕃还被高拱讽刺娶了第九房姨太太。

既然是一部男人的戏,那么仅有的几段女人戏,就显得异常珍贵了,我们单说海瑞的妻子。

如果把海瑞一家当成一个缩小版的大明朝的话,那么海母就是嘉靖帝,一切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海瑞就是裕王跟严嵩的结合体,一味的纵容皇帝,阿谀奉承,好事是皇上的,坏事是自己的;而海瑞妻子,就像胡宗宪,如同嘉靖帝跟吕芳讲的那样,就是一个媳妇,两头受气,但家务活还得干;而海瑞的女儿更惨,就是黎民百姓,在他们三个的庇护下成长,但真到了不得已的时候,第一个被牺牲掉。

二、

因为海瑞音讯全无,本来说好的五月初到南京接海母,结果海母一等再等,并没有等到海瑞前来,反而等来了召李时珍进京的消息。

很多人反感海母,其实杨角风想说,海母的品质没有一点问题,至少从道德上讲,在那个年代是主流,她的性格就是忠贞、刚强、正直!

海瑞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就被倭寇打死了,是她一把手把海瑞拉扯长大。而且,她用“标准答案”教育了海瑞,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有数的最有骨气的清官之一。

如果没有内心的足够强大,光村里面的老光棍儿们,就打发不清楚,毕竟寡妇门前是非多。显然,这一点,她做到了忠贞,是可以树贞节牌坊的。

也正是因为海母的强大内心,才能庇护海瑞读书,学习儒家文化。才会培养出一个异常讲道理的海瑞,只要这娘俩认为对的事,谁都拦不住。官场送礼往往都从家属突破,唯独海瑞家,海母坚决不拿人家一针一线。

别人可以有很多依靠,唯独海瑞母亲不行,她只有一个海瑞,所以要牢牢抓到手里。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占有欲特别强烈,以至于海瑞都四十多了,还要每天晚上陪着老娘入睡。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海瑞,怀着一颗报国为民的心,时刻准备着“奉献”。

如果不是谭伦的举荐,我想海瑞一家会安安稳稳度过一生,没有什么波澜。也正是这个举荐,才让后面的剧情得以发展,才给了海母改正的机会,虽然仅仅是那么一点。

三、

海瑞妻子嫁给海家,是她的不幸,也是同时代很多妇女的宿命。

海妻第一次出场,就是在蒸荷叶米粑,五岁的女儿馋的咽口水,却不能吃,这米粑只能给海瑞和海母吃。等囡囡拿着一个米粑给海母送去时,不仅没有得到好脸色,还挨了埋怨:

“阿囡,去告诉你阿母,就说阿婆还没死呢!”

一句话,就奠定了海家的家庭地位,海瑞要出远门,绝不是海妻能决定的。但是海瑞再怎么做,也是亲儿子,而海妻不过是娶进门的妻子,自然就成了撒气包。

再加上海妻一直没能给海瑞生出个儿子来,海母更是没有一点好脸色给儿媳妇,这种状况直到李时珍来了才有所好转。

“李太医有这般手段,汝贤和他媳妇给我添孙子的事,全靠你了!”

海母很固执,坚持喊李时珍为李太医,这也潜移默化地感染了海瑞,还是刚才说得那样,只要她们娘俩认为对的事,一定会坚持。

其实海瑞跟海妻哪里有什么不孕不育症啊,俩人常年不睡在一起,怎么可能会怀孕?这个道理,海母明知故问也就罢了,难道已经四十岁,且生了一个女儿的海瑞也会不清楚?

果然,在李时珍逼问海母还想不想给海家生个子嗣后,海母承认了错误:

“李太医说的好,或许我这个做母亲做婆婆的,是有点过分了。”

这才有了全剧中,海瑞跟海妻的唯一一段感情戏……

四、

虽说,海瑞跟海妻睡到一起去了,但是海母心里还是难受啊,如果自己挨着也就罢了,她还非得唱出来:

“太阳要歇了,歇得吗,歇得的……月光要歇了,歇得吗,歇得的……阿囡要歇了,歇得吗,歇得的……阿母要歇了,歇得吗,歇不得……阿母要歇了,太阳就不亮了,月光也不亮了……”

一句太阳也不亮了,月光也不亮了,唱出了海母的辛酸,以及宝贝儿子被夺走的惆怅。在书中,海瑞听母亲这么一唱,难受得不得了,于是又搬着枕头去找老娘了。在剧中,则是海瑞先是要跟海母睡,结果海母把他赶出来了,这才去了妻子的房间。

其实不仅海母对海瑞的妻子当外人看待,海瑞自己也把妻子排到后面:

“儿子正在壮年,儿媳也才三十出头。可母亲快七十了。是儿子侍母之日短,嗣后之日长。”

而海瑞的女儿阿囡更是不知道排到多少位了,一直到后面惨死,也没见当奶奶的难过,反而是海妻肚子里不知道什么性别的孩子,让她异常难过:

“要是有李太医您在,说什么也能帮我们海家,保住那肚子里的孩子!”

实际上,孩子没保住,女儿也死了,更难过的应该是海瑞妻子,但是剧中硬是没有给她一句台词。

五、

最后海妻的死,很多人归咎于海母的不识时务,归咎于海母的莫名其妙的要强。

其实蛮好理解,她之所以一开始同意借助在高翰文家,原因有三:

首先,她们是李时珍带过去的,海母信任李时珍,并把他当成自家人,也把他当恩人。

其次,海母一生要强,即使在借助于此,也不想白住:

“每天能帮人家织些布,也不白住人家的屋子。”

最后,她去的时候就没打算常住,说的就是一个月,等海瑞来了,马上就走。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发明白,海瑞一时来不了了,知子莫过母。海瑞能走向最后的上疏,完全是海母潜移默化教育的结果,这种“标准答案”的教育方式,必然会出现这种结果。

要强的海母,没有等来海瑞,却等来了调李时珍进京的消息,她大概是明白了,于是执意要走。她怕的是海瑞担罪,连累大家,她太讲道理了,临走时还想着还钱:

“李太医,告诉汝贤,高家替我们花的钱,一文都要算清楚,还给人家!”

这才有了海妻的难产,躺在床上的海妻,明明医生就在门口,但就是不敢进来接生。海妻必然是痛苦的,是充满恨意的,本身身体不怎么好,又是大龄产妇,还没有接生婆,就为了给海家添个子嗣,她能不恨吗?

所以,海母这种“标准答案”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个清官,培养出了一个良母,却牺牲了一个妻子,牺牲了一个孙女。

她的心中一直有婆婆,有丈夫,可是海瑞心中却只有母亲、百姓、君上,海母心中却只有海瑞,还有从未谋面的孙子。

以至于,海妻跟她肚子里的孩子都惨死之后,得到消息的海瑞,只说了一句:

“我不孝!”

而等到得知嘉靖帝去世之后,他竟然眼睛发直,脸色惨白,以至于突然晕倒在地……随后便是嚎啕大哭,呕吐不止……

海妻的死亡,对海瑞来讲,仅仅是断了海家的香火,而断了海家香火的后果,就是自己不孝,没能实现母亲的愿望。而嘉靖帝的死亡,却是锥心地痛,是对君父的痛,甚至都有可能把嘉靖帝的死,归咎于自己上的疏。

所以,海母通过“标准答案”的方式,用经典儒家正统来教育海瑞,就必然会造成这种后果。而海妻的死,与其怪罪于海母,怪罪于海瑞,怪罪于大明朝,不如怪罪于人心的恶。

嘉靖帝评价的海瑞其实,一点都没错,他就是:

“无父无君,弃国弃家!”

因为整个大明朝,仅有海瑞是按照“标准答案”在做事啊!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中,海瑞的妻子,难产而死,谁该负责?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导致海瑞妻子难产的直接原因当然是医疗条件和海瑞妻子的身体条件,而直接责任人应该是海瑞母亲。

任户部主事的海瑞借嘉靖帝迁居新居,群臣每人都得给皇帝上贺表的机会,冒死给嘉靖帝上了一道震古烁今的天下第一疏——《治安疏》。

在疏中,海瑞痛陈嘉靖帝一味寻道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几十年懒政不上朝,致奸臣当道,贪墨横行,民不聊生。

一道奏疏,把嘉靖皇帝在位几十年批了个体无全肤。嘉靖大怒,海瑞被打入死牢。

海瑞上疏前,将母亲和怀有身孕的妻子托付给好友李时珍带离京城,却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

海瑞母亲和妻子来到雷州,准备渡海回家时,海瑞妻子却难产了。地方官府因为海瑞是个罪臣,按清朝律法,不能派大夫过来,最终导致海瑞妻子难产而死,小孩也胎死腹中。

说海瑞母亲是个专制、霸道的“总裁婆婆”,一点都不夸张。

海瑞四五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由母亲一手拉扯大。这就导致了海瑞对母亲的极度尊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变态。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海瑞一个已经娶妻生女的、四十多岁的男人,“一个月有二十几个夜间,是伺候着老母睡在一室”,甚至在海瑞远赴淳安任知县的前一个晚上,海瑞还抱着被子去母亲房间里陪伺。

海瑞母亲全然不顾海瑞妻子的天伦权利,死死地把海瑞这个儿子掌握在手心,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种有悖伦理的孝心。这样必然导致海瑞妻子生理和心理的极度压抑,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

在海瑞母亲所掌控的家庭中,海母是至高无上的,而地位最低的当属海瑞妻子:

米耙在婆婆没尝之前,不敢吃;丈夫要远赴几千里之外任职,她连和老公说一句体己话的资格都没有。这还不算,不管是婆婆还是老公,心情不好时,她就是一个出气筒。

也许,在海母眼中,在任何事情里面,媳妇都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不欠人情,要强的海母全然不顾媳妇有孕在身,执意带着媳妇离开高翰文家,这是海瑞妻子难产而死的最直接原因。

以高翰文和海瑞之间的关系和高翰文的为人,高翰文和芸娘一定会很好地照顾海母婆媳俩,她们也有这个能力。

离开高翰文家,婆媳俩一路长途奔波,再加上贫困潦倒,海瑞妻子有孕在身,对一个孕妇的身体是致命的伤害。

当然,这一切与当时的封建礼教有关,更与海瑞母亲从海瑞四岁开始寡妇带子有关。海瑞母亲把海瑞培养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海青天”,海瑞母亲无疑是个品德高尚的母亲。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中,海瑞的妻子,难产而死,谁该负责?

大明王朝1566:妻子难产而死,海瑞第一句话是“不孝”,本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倪大红 饰)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黄志忠 饰)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第46集时,海瑞怀孕7个多月的妻子,因为长途跋涉难产而死,身为丈夫的海瑞却说出自己不孝的话,真的让人寒心。

封建时代一直标榜的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海瑞封建礼教学到迂腐。事实上海瑞的三任妻子都没有好下场。

虽然不是好丈夫,但是个为民做主不畏强权的好官,这样拍很好,优缺点都有。海瑞在当时即有刻板、不近人情的风评当是事实。《海忠介公行状》曾有记载:”人之口实谓公此处认真太过,至六娶七娶“,该文还说,“妻妾无论被休、死去,或者遭遇不幸,正常人都受不了的,海瑞一律泰然处之。

此事也是让人诟病的地方,对母亲的至孝,对自己的妻妾却极为冷漠。野史记载海瑞饿死女儿,对于这件事的真假大家争论不休。毕竟在明史中没有找到记载,事实真相也无人得知,不过以他当时的名声小编觉得传闻该是假的。

海瑞做官大公无私,有自己的立场不和奸臣同流是优点。不过作为被程朱理学教育长大的男子,在私生活方面却让人诟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